關于社交產品的浴室沉思

5 評論 7808 瀏覽 44 收藏 20 分鐘

即使大多數社交產品都只是像煙花一樣在大眾視野里轉瞬即逝,但都是在創造一種可能,一種改變國內社交格局的可能。

寫文章的習慣,從我做產品開始就養成了,到現在差不多得寫了十幾篇文章吧。不過自稱社交產品的我(咳咳,自己本職算是做直播產品),猛的回頭卻發現也沒產出多少關于社交產品的文章,少數幾篇跟社交扯上點邊的,還都只是在功能結構和視覺交互上纏斗,跟做競品分析報告似的。

所以這次想寫一篇分享文,跳脫出具體某一款產品的拘泥,而是談談自己之前對于社交產品一些思考,題目名字叫做上班沉思、廁所沉思、浴室沉思或者說深夜沉思都可以。提前打個預防針,可能我覺得比較深,你會覺得比較淺,這也很正常,畢竟我做產品的時日不算太長,思考層次有限,不過還是希望大家enjoy,歡迎理性交流討論。

一、社交的本質

想要做好一款社交產品,首先自然需要弄清楚一個東西:啥是社交?

百度百科給的定義是: 社交指社會上人與人的交際往來,是人們運用一定的方式(工具)傳遞信息、交流思想的意識,以達到某種目的的社會各項活動。

那么社交是一場飯局?社交是一次對話?社交是一局游戲?…這樣看來萬事皆是社交,萬物皆可社交。

但這些都只是社交的表象,想要真正回答什么是社交,還是需要深入洞察,用實質去作答。我認為,從本質上來看社交是:鏈接。社交最終達到的是將一個一個人、一群一群人進行鏈接,并建立起聯系的目的,同時鏈接又受制于時間和空間的局限,以及不同場景的影響,產生了不同的鏈接主體、媒介和方式。

而我們現在談的社交,更多的是基于社交APP,它是依托于移動互聯網,不同于傳統線下社交行為那樣,實現了跨時間,跨空間,將一個個獨立的個體鏈接起來,幫助他們形成聯系,同時也大大提高了個體間鏈接的效率,但本質上還是鏈接。

順帶說句,既然社交產品做的是人與人的鏈接,同樣的道理,社區產品其實就是人與內容或者內容與人之間的鏈接。

再接著之前的繼續說,線下社交有著不同的鏈接主體、媒介和方式,線上同樣如此,并且依據這些不同產生了不同類型的社交產品。

例如:鏈接起親朋好友,那就成了熟人社交;鏈接起從未見過的陌生人,那就成了陌生人社交;通過興趣去鏈接,那就是興趣社交或者同好交友,通過地理位置去鏈接,那就是LBS社交;通過視頻去鏈接的,就是視頻社交;通過語音去鏈接的,就是音頻社交,等等。

說了那么多廢話,簡而言之,不管是什么社交產品,它的本質都是在幫助人和人進行鏈接。

二、社交效率

既然我說過產品的本質是鏈接,那么有人會反問了,社交產品能夠幫我們提高交友效率,難道它的本質不該是效率嗎?

答案當然不是,因為所有的產品,它都是在幫助用戶提高效率,更別提互聯網產品,各個都是解決效率問題的好手。所以效率只是產品的共性,社交產品也是同樣具備而已。但是鏈接的確存在效率的問題,我把它稱之為社交效率,既包含鏈接的快慢,也包含用戶付出成本的多少等。

社交效率的高低決定了用戶所建立起的關系鏈的深淺,也受制于產品的定位。

社交效率越高,用戶越喜歡走腎,越容易建立起某種關系,像是探探這類的約炮軟件;社交效率越低,用戶越容易走心,越容易建立起好友關系,像是陌陌最近做的瞧瞧這類real交友軟件;社交效率極低,用戶一定是最用心的,渴望建立起一種穩定靠譜的戀人關系,今年異軍突起的相親交友軟件伊對就是這類代表。

這其實也很好理解,越是像性欲這種底層需求,越是來得快去得快,用戶是等不及地想被滿足,要是探探匹配之前需要像相親APP那樣填上一堆信息。相信我,用戶還沒填完,如果沒有溜掉,那么躁動的心和下半身也已經安靜了,需求消失了那你的產品對他還有啥意義?

這樣看來,其實社交效率就如同用戶過濾器一樣,可以起到幫助產品去過濾和篩選自己所中意的目標用戶的作用。

所以想做好一款社交產品,一定要懂得控制好產品內用戶的社交效率,要與產品定位相匹配。

三、社交產品三要素

講完了社交產品的本質和效率之后,再來聊聊社交產品的三個要素:內容、互動和關系鏈。對這哥三兒,我有自己新的解讀,我認為這三個要素構成了一個社交產品底層的閉環邏輯,讓我一一道來。

1. 內容

所有的社交行為,尤其是陌生人交友,用戶之間的互動一定是從破冰開始的。破冰這是所有社交產品的頭號難題,很多時候用戶覺得一款社交產品不ok,僅僅是因為容易熱臉貼冷屁股,容易玩尬的,所以破冰的好壞直接決定了用戶之間能否順暢的建立起聯系,以及建立起怎樣的聯系。

而內容就是解決破冰問題的ACE,也是社交產品中最為關鍵的部分。當然我在這里說到的內容,不僅僅是狹義理解上的文章、視頻、音頻之流,而是更為廣義的,像是用戶照片、資料、標簽、偏好等等profile信息,這些可看可聽,可以促成用戶自主產生互動的輔助信息。

任何一個社交產品,它的內容是有很多的,像是微信,用戶資料、朋友圈、公眾號都可以算作它的內容。但任何一個社交產品,它的核心內容又不是很多,這里的核心內容是指幫助用戶產生互動的核心輔助信息。

還是以微信這個龐然大物舉例,朋友圈一定是它的核心內容,回憶一下當你跟一個陌生人(新加的好友),甚至是一個普通朋友開始聊天前,你會做啥?

先看看他的朋友圈,能否幫你找到一個完美的對話開場白,再不濟,給他朋友圈點個贊,評個論,嘗試所謂的“朋友圈聯系”。其他的社交產品像soul的核心內容是瞬間,探探的核心內容是用戶卡片,最右的核心內容是評論,諸如此類。

另外,內容越是UCG的越優質,越優質越容易降低用戶互動門檻,因為能夠提供更多方便用戶引發話題的信息點。例如在探探里,妹子發的照片或者動態一定比選擇的標簽,更容易讓你們之間有話可聊。

2. 互動

內容幫助用戶自發產生了互動。

(1)互動方式與強度

互動方式或者稱作互動行為,常見的有聊天、打招呼、轉發、評論和點贊等等。而不同的互動方式對應著不同的互動強度,例如最直接的互動就是聊天,這屬于一種較強的互動行為,比這弱一點的就是評論了,再弱一點的就是點贊了,最弱的就是轉發了。

舉了轉評贊的例子后,有些同學可能會有些疑惑,“誒?不對啊,照你說的互動強度來說,評論>點贊>轉發。但是為什么微博內容分發的權重是轉發>評論>點贊呢?”。

其實道理也很簡單,互動強弱只是從促進用戶雙方關系的緊密度來看的,而微博越做越Twitter,弱化社交強化媒體,在內容的分發上更看重用戶單方對于互動行為付出的成本代價,以此來定義用戶對內容的喜愛偏好,側面也是對內容價值的評判。

(2)互動次數與價值

用戶對于一個社交產品的依賴性,只跟用戶在這個產品中所沉淀的關系鏈有關。而關系鏈的深與淺否,是互動價值決定的,跟互動次數的多與少否無關。

舉一個能套在所有人身上的例子:在公司工作中,時常發現你和自己部門的同事成天接觸,但最終也只是同事,相反和其他組的另一個同事,偶爾聊聊天,卻能成為朋友。

Why?為啥?道理很簡單,因為你跟身邊同事總是聊的不是工作,就是一些你覺得無意義的東西,關系自然無法得到提升。而跟另一個同事,偶爾聊聊感興趣的東西,關系立刻就會變的親密起來。兩者之間的不同結果就是互動價值的差異所造成的。

當然互動價值是一個十分主觀的判斷,會因為用戶個體的差異而產生很大的不同,像是同樣的一個東西有些人感興趣,有些人又不感興趣,這種價值的不同還是源于彼此間能否產生內心深處的共鳴。

3. 關系鏈

把每個用戶視為一個節點,兩個節點之間的鏈接就稱之為用戶的關系鏈,它直接決定了用戶對于一個產品的粘性。

關系鏈說簡單也簡單,說復雜就很復雜了。最簡單的關系鏈就是熟人關系鏈和陌生人關系鏈,而再往深一點,還可以對應日常生活里的不同關系層級例如像家人、愛人、死黨、朋友、同學、同事、粉絲、陌生人……

不同的互動價值可以形成不同的關系鏈,同時不同的關系鏈也影響著互動價值的不同。

像前不久純銀大佬對于一罐的總結里提到,他把社交關系分為:密友 > 熟人 > 輕度關系 > 陌生人。而他在里面還提到了一個說法就是1 次密友互動相當于 10 次熟人互動,1 次熟人互動相當于 10 次輕度關系互動,1 次輕度關系互動相當于 10 次陌生人互動,這其實就是說明了不同關系鏈的互動價值是是不同的。

回憶一下,你曾經有沒有這樣的經歷,你不喜歡的人縱使千言萬語,你都不會留戀,喜歡的人一句簡單的問候,都能讓你魂牽夢縈,經歷過的人就懂了。

既然關系鏈的深淺決定了用戶之間的互動價值的高低,從而最終影響用戶對于一個社交產品的粘性,那么我們是不是要把幫助用戶提升關系鏈作為己任呢?

我認為是錯的。因為不同于線下關系鏈,大部分的線上關系鏈一旦形成了就很難去改變或者提升。

拿探探來說,用戶一旦匹配上了其實建立起的就是一種陌生人關系鏈,你說可以升級成為熟人關系嗎?我覺得很難。

你說可以升級成為密友關系嗎?基本不可能。

你說可以升級成為其他關系嗎?其實一定是少數的(不是高富帥的話,請往后看)。

絕大部分的用戶在探探里只能建立起一種陌生人關系鏈,而探探需要幫助用戶去升級關系鏈來留住用戶嗎?答案一定是否定的,關系鏈一旦成功升級,那就回到了“加個微信吧!”,甚至可能造成用戶流失。

所以探探要做的一定不是吃力不討好地幫助用戶升級關系鏈,而是增加用戶的陌生人關系鏈,增加用戶間的與之匹配的互動。

當然任何社交產品的關系鏈類型都可能不止一種,包括探探,但代表型關系鏈是唯一的,這既是產品定位造成的,也包含了用戶對你產品的認知。所以重要的話,再說一遍,線上關系鏈是很難去升級的,產品也不要去試圖幫助用戶升級關系鏈,很容易適得其反。

內容、互動和關系鏈都聊了一遍,簡單的理清三者的關系就是——用戶因為內容而產生互動,通過互動來建立關系鏈,關系鏈決定了用戶對于產品的粘性,從而促使用戶再次對內容進行消費。

所以我說內容、互動、關系鏈就構成了一個社交產品底層的閉環邏輯。

四、社交產品的未來

前不久跟一個做外海社交產品的朋友聊天,在聊天過程中,他問了我一個比較大的問題,你怎么看待國內社交產品未來發展?

說實話,這個問題太大了,需要有很宏觀的視角,我當然暫時不具備。

但還是強行故作鎮定地回答道:我覺得今年或者明年國內社交行業應該是個低潮,我覺得比較悲觀,但是對社交產品長遠的發展來說,我還是覺得潛力無窮。

稍微關注點業界新聞的同學也應該知道,從三四月起陸續有很多社交產品因為各種原因被下架、封殺,其中不乏一些耳熟能詳的產品,例如:探探、即刻等等。好一點的整改了之后了還可以重新上,慘一點的像是吱呀直接給停服了,項目徹底GG。

這至少能說明一點,在今年這個特殊的年份里,國家監管的政策在逐漸收緊,而社交產品是最容易又是最常去觸碰紅線的。刨除掉那些本身定位就是存在違法違規問題的產品不談,監管紅線的收緊很容易誤傷一些真正想做社交的團隊,但凡有點體量的社交產品在對于平臺內容和用戶言論的監管上很難做到萬無一失,現在一旦監管出現一點差池,很可能就得面臨被下架,甚至是“被吱呀”的風險。

同時監管嚴格也會限制一些產品功能上的大膽創新和嘗試,這不能做,那不能做,最終趨于保守,向政策低頭。并且我覺得目前的高壓政策一時半會兒也不會松綁,所以對于短期內社交產品的發展我持保留看法。

但是對于社交產品的未來,我還是覺得充滿著光明和希望。每一年都有不同的社交產品被從幕后推向臺前,像18年的子彈短信、soul、一罐;19年的聊天寶、馬桶、多閃、飛聊,不勝枚舉。

即使大多數都只是像煙花一樣在大眾視野里轉瞬即逝,但都是在創造一種可能,改變國內社交格局的萬千可能之一, 我respect!尤其是隨著5G的全面推廣普及,社交主力人群逐漸的Z世代化,改變的可能在逐漸增大。

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會有一些以音視頻作為交互方式,處理好用戶存在感和陪伴感,相對更加垂直的產品出來,打破當前國內社交產品的僵局。

結尾

文章就寫到這了,由于篇幅有限,想分享的又太多,不可能把全部都寫出來,也不可能一一去剖析,只能拿出幾個自己以前思考過的內容發了出來。

也許上面說的全是錯的,也許我現在已經不這么想了,不過再不濟還是希望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啟發感興趣的同學可以進一步地思考,也希望自己的分享可以在各位讀者心底埋下一個社交產品的種子,去深根發芽。

#專欄作家#

迷路的威廉,微信公眾號:產品Lab(ID:championidea),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專注于社交社區產品和行業研究觀察,對社交產品有自己獨到的見解,產品方法論、心理學研究業余愛好者。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文章非常好。從社交的本質出發,分析邏輯很正,不是一般文章大雜燴的風格。期待更多分享

    來自北京 回復
  2. 威廉,我們是商務社交APP,所有的模塊都必須重新設計,基本上很少參照對標的APP(那些說脈脈、領英等職場社交的請繞行),研發了2年,我對應用市場上的社交APP基本上都很熟悉,我想問你個問題:顏值(美好的肉體/臉龐),是不是所有社交的內核?(包括soul的顏值也可以認為是:美好的靈魂/品格/性格)

    來自北京 回復
    1. 不算內核,但也是重要重要的驅動力,內核應該是性(最底層),再往上是幻想(用戶內心中對于社交對象的幻想,靠著照片、聲音、文字描述去堆砌)

      來自上海 回復
    2. 可以說任何陌生人社交產品的內核都是性,這是根本。熟人社交產品等內核比如商務辦公等是什么呢?或者怎么區分呢?

      來自浙江 回復
  3. 感謝分享學習~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