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這兩種視角,重新觀察健身市場
從我們熟悉的“微信運動”健身排行榜,到移動應用市場里不斷拿到融資的健身市場新秀,“健身”這個概念同時依附于“大健康”和“大數據”這兩個熱門語意流行開來。和印象中的工具類應用不同,現在的健身App都有意拉長用戶的使用時間,有的建立用戶社群切入社交,有的做起了數據分析著眼精細化推薦,還有的玩起了UGC試圖以內容留住用戶。
我們在百度指數上查看“健身”一詞的近90天的趨勢,考慮到還跨越了冬天,熱度可謂很可觀。
健身app市場的火熱,其本質是社會整體消費能力的提升帶來的消費訴求的升級。說得直白一點,過去五年中國互聯網井噴式發展,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人們物質生活得到了基本保障,希望通過“健身”這樣的需求來修飾自我形體方面的形象。這里我提到的詞“修飾”,是因為當我們在通過“健身”這一行為來表達自己時,無外乎是在傳遞這幾種信息:
- 我是一個在意自己形象的人,證明我對自己有高要求。
- 我在健身了,我愛好廣泛。
- 我在健身中感到舒服自在,我希望結交這個圈子的人。
因而,在以下闡述中都有“人們有能力消費優質內容”作為基礎假設。也因此,當我們在做熟悉的信息歸類時,會發現“健身”這個需求的彈性是不斷變化的。我們不妨拿它和日常生活中用到的“淘寶”、“美團”、“uber”等屬于高頻次的應用來做比較,會發現后者的需求幾乎是顯性的,即它從來都在那里,只是進入我們視野的時間早晚不同罷了。所以在這里,我們可以試著將市場上的所有應用類型分為兩類,一種是“市場一直在這里,快來發現”型,一種是“市場伴隨著新生的,保持等待”型。這也就不難理解過去十幾年,阿里為什么反復強調自己打造的是生態平臺,因為在這個本就存在的市場上,阿里確實加速了商品的流通,推動了市場經濟的普及,讓人們與生俱來就有的需求得到了更快更好的滿足。
與之不同的是,健身App一類的市場需求,并非天生。沒有人不吃飯穿衣,但肯定有人從不去健身(每日必需的行走等動作不在討論范圍,關于此下文將有所論述)。額外多提一句,這種信息分類方式還適用于書籍,當有同學問我有什么書推薦的時候,我通常會這樣反問他:
你是想讀那種“哦,原來是這樣”的書,還是“哇,還可以這樣”的書?
這代表了對發現新世界一般的欣喜(需求被衍生)和理解舊世界構建的開心(需求被發現)的兩種思維邏輯。
那么,是不是意味著健身類的app就不再具有市場擴容的可能性?絕對不是。在當前的互聯網風口上,筆者試圖提供兩種獨特的視角來看待健身市場的可能性,希望對大家產品設計和運營思路提供一點參考。
一.健身行業更是體育產業,重視產品內容的覆蓋
體育產業作為國家層面上大力扶持和鼓勵的文化產業形式,無異于在政策上為產品提供了背書空間,作為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體育產業具有資源消耗低及附加值高等諸多優勢。截至目前,全國各地制定的體育產業總規模目標之和已將近7萬億元。
這么大的市場且還在不斷擴張,超出了普通范疇內的“健身”含義。但在更廣義的討論上,健身市場和體育市場實際可看作包含關系。既然是包含其中,那么就完全沒有必要自我設限。在產品圈子里我們所熟悉的用戶畫像,如果在“健身人群”和“愛好體育人群”中操作,會發現更多的重合點和契合度。甚至可以說,在某種程度上他們是等價的、相同的。
于是,我們可以先思考一下體育產業中那些獲取更多關注的要素。從我自身而言,我媽媽并不懂什么健身app的使用,但卻知道“世界杯”這一重要的體育賽事;我自己常常忘記健身,但我喜歡的英超球隊的比賽直播卻場場不落。相比產品自己進行內容輸出,權威的體育內容更能得到用戶青睞。這是因為權威的體育內容已經率先積累了數量龐大的用戶群體,并在用戶心中留下了特定的屬性記憶。喜歡健身的人,多半熱愛體育,即便不喜歡體育只是受某種原因而進行健身,他也是潛在的高轉化率人群。
終其意義,畢竟“健身”并不具備適合社交視角的天然基因。我們在健身房看到的更多的是大家各練各的,在呼吸需要保持順暢的基礎上還要談話未免太過困難。即便就健身App鼓勵的較輕的家中鍛煉形式來說,聽聽歌曲已經是最大的外在信息補充。所以在這個意義上,就要設法突破健身的封閉門欄,找到新的刺激點來讓用戶心甘情愿的進行社交,以加強產品的使用粘性。
我們不妨想一想我們曾經有過的看球的經歷(或者想一想酒吧里看球的畫面),人們隨著比賽的跌宕起伏而感嘆連連,交談隨時在發生,大家的情緒波動甚至拉長了主觀上對場景的記憶能力。在情緒起伏中,我們時而歡呼時而悲傷時而緊張時而驚喜,這些情感讓我們的大腦記憶更加深刻,相比平淡無奇的一天,自然更能讓我們留下印象。這就是為什么我們經常去一個地方看電影、看球的原因。如果把健身應用抽象為用戶場景,還有什么可以比體育比賽更能拉長情緒的波動曲線呢?
歷史學家顧頡剛老師所認為的“歷史是層累”的觀點,梳理出了“信息可以疊加放大”這一重要理論。為健身人群提供體育內容的輸出,就是在為健身信息累加興趣內容,放大用戶留下的興趣動機。從現在的樂視網打造的體育內容生態(提供高清直播)到入股北京國安,也可看出內容覆蓋的趨勢。
二.收集移動數據,弱化“健身”概念
粗看這個小標題,可能會讓大家有所疑慮,既然是健身應用,為什么還要弱化“健身”概念呢?
需要闡明的是,我這里說的弱化“健身”概念,并非指丟棄產品的“健身”價值屬性,實際恰恰相反,我們要不斷堅持站在“健身”價值屬性上去思考產品,這也是每一個產品經理都懂得的產品延續性。我所提到的弱化,是指在提升用戶體驗的角度上,對用戶行為釋放更大的自由度,減少不必要的功能約束。
我們常常說,“知道”和“做到”是兩回事。單說“不必要的約束”,幾乎沒有人會故意這么做,我們也都知道用戶不喜歡被脅迫,“約束”用戶得不償失。但在實際產品上,我們又確實常??吹竭@樣的約束行為。比如,為了達成一個目標,不少產品讓用戶每天打卡訓練。
有人也許會問,讓用戶每天打卡有錯嗎?這不是在提升產品的日活嗎?
沒錯,甚至喬布斯也說過,不要一味的滿足用戶,而要合理的管控用戶訴求。但是,我們的這些行為有助于產品更好的發展嗎?我認為答案是值得商榷的。
首先,如前文所述,我此文提供的是額外的創新思路參考。這意味著我不想把思路囿于目前普遍的行業默許規則之下。我們可以想一想像鬧鐘、Wi-Fi連接這樣的手機功能,我們覺得它非常重要,重要到如果一部手機沒有這個功能我們簡直不敢相信這是一部手機。但是,我們沒事會不斷的去打開鬧鐘應用去玩嗎?不會,因為我們認為它只是一個工具。即便每天我都要打開鬧鐘,它也真的只是一個“鬧鐘”罷了。重要不代表重視,高頻也不意味著流行。
所以,為了擺脫應用陷入“工具類”應用的尷尬,有時我們畫蛇添足的加上太多的額外功能以為可以提升用戶粘性,實際卻可能加劇用戶的思想負擔。雖然我們不愿意承認,但人確實是越來越喜歡偷懶的動物。與其不切實際地鼓勵用戶去“違心”地培養大量的好習慣,有時候,我們可以換種思路給用戶更大的自由度。
需要補充說明的是,“uber”或者美團等通過補貼券方式或者朋友圈分享得紅包的形式,和“每天打卡”的形式脅迫的程度有很大區別。通過分享內容帶來的用戶回溯,是用戶增長的主要來源,但紅包和補貼券的發放,意在激發用戶的“獲取”感,但打卡形式卻讓用戶付出了額外的“反懶惰”情緒去交換成就感。雖然出發點是好的,用戶也確實會從中受益,但是克服“舒適”卻不是誰都能辦到的事。
“微信運動”和根植于手機里的nike+,是個絕佳的范例。我不知道張小龍提到的微信要推出的“輕應用”和“微信運動”有沒有關系,但可以肯定的是,“微信運動”憑借簡單的數據讀取功能,自我填補步數統計排行,不需要用戶為此再多做任何操作。走路,算健身嗎?當然算。那么我們平時生活中那些更多的不經意間產生的“健身行為”,也有可能作為數據基礎來進行健身狀況的統計分析要素。往小了看,這會使得應用與應用使用者貼合更精準更有趣,往大了看,自由度的開放實際給了我們提供了一種新的思路:不要總一味地連線,可以試著把平面分成分散的節點。
未來,會有更多的依附于已提供基礎設施的互聯網公司而興起,他們不貪圖完美平臺戰略,而是另求新意,以面化點。這很類似“蒲公英”種子,散開恰恰是更大的聚合。
《參與感》中提到的品牌塑造和《創業維艱》中提到的專注能力,在這個層面上共通。群體發展離不開個體的創造力和執行力,我們已將此運用在團隊管理上,這種去中心化的思路也可以試著在產品中逐步大膽實踐。
作者:奉政坊(微信號mr-lan1),從開發工程師轉行產品,現做創業者,策劃運營過“未來醬”等電商項目。
本文由 @奉政坊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微信運動”和根植于手機里的nike+,是個絕佳的范例。我不知道張小龍提到的微信要推出的“輕應用”和“微信運動”有沒有關系,但可以肯定的是,“微信運動”憑借簡單的數據讀取功能,自我填補步數統計排行,不需要用戶為此再多做任何操作。走路,算健身嗎?當然算。那么我們平時生活中那些更多的不經意間產生的“健身行為”,也有可能作為數據基礎來進行健身狀況的統計分析要素。往小了看,這會使得應用與應用使用者貼合更精準更有趣,往大了看,自由度的開放實際給了我們提供了一種新的思路:不要總一味地連線,可以試著把平面分成分散的節點。
—————————–
感謝,學習了。以前做健康方案功能的時候,老喜歡做一些強制性的打卡功能,而且還得按照固定時間打卡,跟上下班一樣,最后發現蠢了,根本沒人用。其實最大限度的放寬所有方案的要求,只需要給到提醒用戶與記錄(無論是后臺數據記錄還是編輯內容記錄)這兩個功能,就可以了。 ??
寫得蠻好
我也是健身愛好者,做為產品經理,天天把玩目前市面上比較出名的健身APP,感覺都還遠未到極致,還有很多功能和設計可以玩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