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如何打造一款暢銷產品”
如何打造一款暢銷產品呢?筆者的觀點是成就用戶,而如何成就用戶呢?筆者進行了具體的深入分析。
01
現在我要問一個事關所有PM的核心問題,“如何打造一款暢銷產品?”
一個重要結論是“可持續成功的產品是由推薦產生的。”
理論依據如下:
- 92%的人說,與其他所有形式的廣告相比,他們更信任來自朋友和家人的推薦。
- 70%的人說,他們相信在線消費者的評論。與其他所有形式的廣告相比,這是第二可信的推薦來源。(來源:尼爾森全球廣告信任度報告)
雖然我們都知道,大量的刷單、刷評論、惡意攻擊競爭對手的情況屢見不鮮,甚至已經成為業界潛規則。但不可否認,在沒有至親好友推薦的情況下,好評率依然是我們的重要參考。用戶對其信任程度依然要比品牌的自我宣傳要高的多。
究竟是什么激發了這些推薦?
- 他們不會因為喜歡產品而說他們喜歡這個產品。
- 他們說喜歡這個產品,其實是以為他們喜歡自己。
所以,我們:不要打造更好的產品,要打造更好的用戶。成就用戶才能創造可持續的成功。
02
對于大多數有經驗的PM來講,“用戶體驗”幾個字實在是沒有什么新鮮感了,而我們要了解的一個新的概念是?“后用戶體驗”。出發點不僅僅是幫助用戶“使用”產品,而是給用戶一個更大、更有吸引力的場景,讓用戶在這個場景中成就卓越。
因為人們不希望在使用工具方面變得卓越。他們想要在工具幫助他們取得的成果上變得卓越。
其實,這樣的產品和營銷理念也已經融入到我們的生活之中,例如,售賣戶外裝備的廣告,畫面往往是讓人心向往之的戶外景色,而不是一雙雙的登山鞋。
所以,我們作為產品經理,應該為后用戶體驗的用戶體驗而設計。
接下來的問題就是,該如何成就用戶了?
我們首先看一下用戶的成長曲線示意圖:
上圖清晰明了地告訴了我們,成就用戶的路徑:
- 盡快幫助用戶度過困難區,要想做到這一點,必須在基礎環節下苦功夫, 從功能到交互體驗,千萬不要因為這些基礎的問題,給用戶制造困難。
- 無論任何情況下,不要讓用戶重返困難區(例如產品迭代、功能升級等)。
在成就用戶的過程中,應該怎樣幫助用戶沿著成長曲線向右上方移動呢?那就必須做好兩件事情:幫助他們持續不斷的構建技能、幫助他們保持渴望成功的愿望。
研究人員還提出了一個相當振奮人心的觀點——
“據數十年的科學研究標明,對于絕大多數人來說,在絕大多數的非體育運動領域,天賦并不是獲取高水平專業能力的絕對條件?!?/p>
既然如此,我們就有途徑讓用戶成就卓越。下圖是專家構建專業能力的過程。
通過此圖,有三點認識如下:
- 專家從不停止增加新的技能;
- 專家既有意識地構建技能,也無意識地構建技能。
- 專家會改進現有的技能。
那些已成為專家的人與有經驗、但非專家的人在兩件關鍵的事情上有著很大的不同。由此提出了兩個比較新穎的概念。其一是“刻意練習”,另外一個是“感性接觸”。
刻意練習
通常情況下,?刻意練習是有意識地從“不能做”到“精通”構建技能的最佳途徑。
設計練習,使其符合如下標準:完成一項細粒度的任務,經過一到三組45-90分鐘的練習就能達到95%的精通度。這樣做不同于一般的練習方式,差異就在于特定的細節。這些細節會將可能有效的練習轉換成超級有效的練習。如果你無法達到95%的精通度,請停止練習。如果是因為任務或技能過于復雜,就將其劃分為更細粒度的子任務或子技能。如果是因其難度太高,則降低要求或者標準。
我們舉兩個刻意練習的例子:
- “半速演奏一段音樂,不能有任何錯誤?!?/li>
- 站在距離籃筐2.5米至3.5米的地方,以45度角將籃球投進籃筐。
感性接觸
介紹感性接觸,我們要引用一個十分經典的“小雞性別鑒定”的案例。
判斷剛剛孵化出來小雞性別是非常困難的。對于養雞場來說,越早將母雞和公雞區分開來,越能盡快進入雞生蛋的生產環節。
20世紀初,日本人研發了一種鑒別小雞性別的方法,但當時只有寥寥數名專家掌握了這一能力。當他們讓這些專家將這一能力傳授給其他人時,小雞性別鑒定專家卻說不出來自己是“怎么做到的?”他們說:“我就是知道!”
那么,這樣專家應該如何培訓新手呢?
他們讓新手站在雞籠前隨便的猜“這是公的”、“這是母的”,小雞性別鑒定專家給予及時的反饋“對”或“不對”,很多遍之后,奇跡發生了——新手在小雞性別鑒定方面表現越來越好。
這不是什么魔力,這就是感性知識的力量。所有領域的專家都在學習和利用無意識的感性知識。
那么如何設計高質量的感性接觸活動呢?
秘密就在于使用大量的、高質量的,表面有差異但性質完全相同的實例。高質量的感性接觸訓練從不作解釋。它們創建一種特殊的場景,讓學習者的大腦自己發現模式。
當然,也要注意一些問題:需要多樣化、大量的實例;接觸與反饋間隔時間不要過長;特征和模式不能過于細微。
讀到這,大家有沒有發現,感性接觸的這種方式與機器學習的方式是如此的相像,只不過是一個針對計算機,一個是針對人腦。
例如我們利用機器學習的方法,針對很多文章做一個簡單的二分類,要做的,只是給出一定數量的標注數據,至于這些數據里面具體的特征,則由計算機自行學習,判斷。
既然我們都已經掌握了成功的鑰匙,下一步就是幫助我們的用戶繼續前進,幫助他們“排除萬難、走向勝利”。
用戶之所以在遭遇困難時放棄,并不是因為他們遭遇了困難。這是因為他們不知道他們的困境是正常的。不知道他們努力的方向是正確的。不知道其他人也會在同一階段遭遇困難。需要我們把事實告訴用戶。用戶不需要你完美,他們需要你誠實。
上述所言,并不是要我們產品經理放棄自己的責任,放棄對于產品的優化,由于產品的缺陷導致的用戶困境會讓我們喪失大量的機會。依然是我們要重點關注并排除的。但是對于一些門檻較高的產品,我們確實需要把事實告訴用戶,要讓他們有充足的心理準備。
例如機器學習平臺之類的產品,雖然已經大量簡化了用戶操作的難度,采用了可視化的界面和托拉拽的操作形式,但是對于大多數不熟悉算法的用戶來說,依然存在門檻。
為了幫助用戶不斷的進步,應該在排除困難的同時,給與他們更為明確的指導。
- 一份描述當前路徑的指南,幫助他們了解當前所處的階段;
- 一些想法和工具,幫助他們盡早、盡可能的頻繁應用當前掌握的技能。
理想的成長路徑圖如下:
- 清晰的成長步驟,從初學者到專家;
- 一個評估當前狀態的有效手段“你在這里”;
- 一個高度可信的理由,讓他們相信,成功不需要“天賦”或運氣。
在幫助用戶成長方面,作者講述了幾個小技巧,在我們產品設計的過程中,也都是很有借鑒意義的。
- 畏懼會讓用戶“出師不利”,說服用戶,讓他們大膽些,允許他們自由嘗試。
- 讓用戶盡可能的獲得內在激勵體驗。
- 為卓越用戶建立深度有效的交流平臺。
- 給用戶提供高回報的技巧和訣竅。
我們通過下面一張圖就可以清晰展示出成就卓越用戶的路經了。
如果想讓這個準則真正有效,我們還需要做什么呢?這件事情事關用戶幸福的關鍵要素。
我們在這里依然是通過一個實驗,為大家揭示出來一個另人瞠目的結論。
實驗是這樣的,哈佛大學的一位教授和165位學生一起開展了一個簡單的實驗,將學生分成兩組,要求一半學生記憶一個7位數,其余學生記憶一個兩位數。實驗結束后,參與者被告知可以得到水果或者蛋糕,結果是記憶7位數的參與者選擇蛋糕的可能性要比另一組高出大約1倍。
研究人員發現的結論是,意志力與認知加工能力從同一個資源池中獲取能量。
所以身為PM的我們,應該做什么?
確保用戶把稀缺、易耗的認知資源用在正確的事情上。他們的核心任務既是減少資源泄露。
作為產品經理,我們應該不斷追問自己,我的用戶希望把他們寶貴的認知資源花費在哪里?我可以給他們提供什么樣的幫助?我所做的事情有哪些缺點或不足?
- 要想減少認知泄露,應該把認知工作委托給外部世界。(這樣它就不會滯留在用戶的大腦中)
- 要想減少認知泄露,設法讓正確的事情成為最可能做的事情。
- 要想減少認知泄露,設法讓正確的行為變得自然和明顯。
- 要想減少認知泄露,幫助用戶內化技能。
- 要想減少認知泄露,傳授實用技巧。
- 要想減少認知泄露,幫助用戶處理瑣碎但重要的事情。
- 要想減少認知泄露,減少對意志力的要求。
- 要想減少用戶對意志力的要求,幫助他們構建習慣。
- 要想減少用戶對意志力的要求,幫助他們體驗內在激勵。(當這個更大的應用場景與你自身緊密相關時,從事與之相關的枯燥乏味的工作只需花費很少的意志力。)
- 要想減少用戶對意志力的要求,幫助他們的大腦集中注意力。
最后一部分內容介紹了幫助用戶將信息穿過大腦過濾器的方法,這樣可以有效的避免認知泄露的情況。
那么,大腦究竟關注什么事情呢?
- 大腦關注那些令人害怕、具有威脅性的事情。
- 大腦關注面部表情,尤其是那些表現強烈情感的表情。
- 大腦關注幼小的,看似無助的人和物。
- 大腦關注那些能夠觸發感情的事情。即使你的大腦不知道某件事情為什么有趣。它也會認為你的情感反應足以成為時期穿越垃圾過濾器的理由。
- 大腦喜歡即學即用式學習,而不是儲備式學習。
所以,PM們要慎之又慎,針對需要學習的內容要詳加驗證,盡量減少用戶的資源消耗。
接下來我們要講一下成就卓越用戶的最后一部分內容,減少認知資源泄露。
這就是如何打造一款暢銷產品的精華所在,它從科學的認知出發,一層層推導出如何成就卓越的用戶。作為PM,知識面的廣博程度有時候也是制約我們有所成就的重要原因,心理學和認知科學就是很值得我們關注的領域。做產品,首先要了解人,關注人。
本文由 @燕然未勒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 ,基于 CC0 協議。
結果是記憶7位數的參與者選擇蛋糕的可能性要比另一組高出大約1倍。
研究人員發現的結論是,意志力與認知加工能力從同一個資源池中獲取能量
???
這是怎么得出結論的。沒看懂 ??
沒看懂,為什么選擇蛋糕的多一些?
沒什么值得參考的價值~
內容空泛,老生常談,總結了一系列的理論與觀點,卻不能用一個爆品去貫穿理論的始終。但是,還是很贊同你的中心觀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