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2C與2B的產品經理,有什么樣的差異

5 評論 24971 瀏覽 400 收藏 10 分鐘

本文作者李源是BLUES原來做YY語音客戶端產品時候的同事,原來針對YY語音的游戲用戶做2C的PC客戶端產品和APP,后來到某品牌手機做2B的后臺系統。以下文章,是作者經歷了這兩段產品研發后的感悟,或許對理解這兩類產品工作會有幫助。

知乎、各種PM社區中,大家給產品經理下了各種各樣的定義,但就像描述“桔子是什么?”,將桔子和蘋果在顏色、口感、形狀等多個維度上做一比較,才能知道到底桔子是什么滋味。對比不同類型產品經理的區別,也會對這個崗位的本質和邊界有更深入的認識。

筆者在YY語音做過2年多的客戶端和APP產品經理,后來去了一家手機公司,做了一段時間的后臺系統。雖然無論之前還是現在看兩種產品,都有太多不同——比如一個被認為用來約炮的APP,和一個手機維修業務管理系統——但在其中的角色都叫“產品經理”,需求調研、策劃、設計、撰寫文檔、跟進開發測試,一樣都不少。那么兩者的區別到底在哪里?

2C產品的本質是人性,2B產品的背后是業務

首先要界定下,這里討論的2C、2B產品的范疇。2C產品也常被叫做大眾產品、個人產品、前端產品,是面向個人用戶的,直接服務與終端用戶,提供娛樂、社交、工具等價值。2B產品也被稱作系統產品、后端用戶,是面向業務的,被內部的業務部門或外部的團隊、公司等組織使用,間接服務終端用戶,比如OA、供應鏈系統、單據管理系統等。

2C產品直接服務于個人,是像你、我一樣的活生生的人。我使用這個產品,是為了滿足人性中各種各樣的欲望。比如我想擺脫孤獨,想能時刻跟人保持聯系,所以我使用微信;我喜歡看美女,享受與美女間親密互動,所以我用YY;我喜歡刷微信、玩手機,可是手機越用手機越慢,很不爽,所以我用獵豹清理大師。

而2B產品雖然也是被“人”所使用,但這個人不是張三、李四,而是客服專員、維修工程師——用戶代表的不是他自己,而是自己所屬的團隊、部門、公司等業務組織。使用這個產品不是因為喜歡,而是因為這是他的工作,他要通過這個系統來完成某種業務。

2C產品間的區別是目標人群和場景不同,而2B產品間的區別是業務不同。

2C產品設計更偏感性,2B產品更偏理性

各種產品方法論中最常被提到的一個詞是“用戶痛點”。滿足了用戶某個痛點的2C產品產品才可能被使用、被傳播,進而生存下來。而“痛”是一種主觀的感覺,通過理性的邏輯推導出來的“痛”未必真的痛。2C產品經理需要有很強的同理心,能夠快速、準確地將自己代入到用戶場景,想用戶所想,感用戶所感,自己能夠感覺到切身的痛,才有可能找到真正的痛點。比如微信搖一搖,將強烈的荷爾蒙釋放的欲望代入到產品設計中,才可能有搖一搖的手勢、來福槍栓的音效、大門開閉漏出小紅花的動畫等各種微妙的情感化設計。

而在2B產品的設計過程中,最重要的是分析業務流程、各種業務間依賴關系、窮盡業務場景等,抽象影響因素、梳理邏輯流程、推導因果關系,都是理性思維的主場。

交互、視覺設計,對2C產品是命脈,對2B產品則是錦上添花

在這個顏值即正義的時代,一個界面丑陋的2C產品會被用戶分分鐘卸載掉,連被罵的機會都沒有。更何況交互、視覺不僅僅是好不好看的問題,很多產品問題的解決、產品目標的實現都依賴交互視覺層面的設計。

而對于一個2B產品,大家更常關注的是功能。2B產品的交互常比較簡單,菜單、按鈕、表單等常用控件已能滿足需求。視覺設計的空間也比較小,而且好不好看、版式是否清晰、是否有視線引導等等對業務的影響并不大。因此交互、視覺的設計,就算有考量,在開發優先級中也是比較靠后的。

2C產品相比2B產品更易量化

對于2C產品,無論產品目標是什么,通常都可以找到量化的指標。比如產品目標是用戶量,可以用拉新數、日活、月活、留存率等衡量,如果產品目標是收入,可以用ARPU值、付費用戶比率、收入總額來衡量。但2B產品則很難有量化的衡量。產品背后的業務可以有各種量化的指標,但這些指標是用來衡量業務的,而不能衡量支持業務的業務系統。

2C產品用戶對使用成本0容忍,2B用戶卻能接受高學習成本

《Don’t Make Me Think》是一部用戶體驗領域的經典,書名直譯是“別讓我思考”?,F在一個優秀的2C產品真的可以做到這一點,操作簡單、指引明確,用戶常常還沒覺察就已經實現(bei)目(hu)標(you)。以致用戶對易用性的要求越來越高。比如你隨便找個熟悉的app,去看用戶評論,常會看到明明是用戶不會使用,卻噴產品是騙子、垃圾的。這就逼著2C的產品要盡可能降低用戶認知和操作的成本。

在2C產品中產品經理會被用戶噴成狗,在2B產品中卻會被尊為師。2C產品的Q&A就算再精美也沒人看,但在2B產品中培訓手冊卻是必要的輸出物,還要盡可能的詳細。而且可能還要安排專門的培訓課程,對業務人員進行系統的培訓。這里的原因比較多,比如采購者與使用者不是同一個人,而前者可能并不關心使用體驗,比如業務本身的復雜性和業務系統設計不當并不容易區分,比如業務系統的供給常是壟斷性的,等等。

當然,2C、2B兩種產品的區別并不限于以上的幾點,不過是有感于個人兩段經歷的直觀對比。希望有更豐富的經驗后能總結出更全面、深入的對比。也歡迎大家圍觀、吐槽~

工作近3年,對做產品的理解隨著經歷的增多而不斷變化著。比如做2C產品,從初出茅廬時完全以自我為中心妄言新產品,到為了體驗產品而體驗產品,再到摸索著去做用戶體驗分析,再到花費大量精力去潛入用戶當中去,努力能同槽點、共高潮,離用戶越近,越覺得安心。后來轉做2B產品,習慣的感性思維模式不靈光了,轉而學習行業中基本知識,熟悉各種業務流程、梳理業務場景,然后才有資格談產品需求,一路也是磕磕絆絆。

回頭看來,這些轉變已經不是單純的技能或方法,整個人的言談舉止、思維方式、價值觀等等都有變化。而這些改變,都要拜產品經理這個職業所賜。但一直不變的,我認為就是產品經理的根本——追求用戶價值。2C產品,用戶的一句“喜歡你們做的東西”就能讓之前的各種折騰、糾結都是值得的;2B產品,能讓終端用戶因為業務的流暢運行而得到滿意的服務,過程中的枯燥繁瑣也會充滿意義。

這是,“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念念不忘,必有回響”?用爛了的話,就不必奉為圭臬了。我只是相信,再過3年回望,仍然是這個理兒。

BLUES觀點:2B產品其實也需要流暢的交互體驗,只是很多時候由于資源不足,例如設計師資源不夠,例如時間不夠,例如僅僅是內部使用或者專業的工作人員使用……于是,內部操作系統,后臺操作系統,被認為要做到比較好的交互和視覺,投入資源的性價比不夠高,于是往往得不到重視,于是就有了被大家廣泛吐槽的各種后臺系統。

 

本文由 @李源 ?授權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已拜讀,感謝分享。

    來自廣東 回復
  2. 親,你說的一陣見血,真是i過來人!現在在哪高就?。坑袥]有興趣跳槽 :mrgreen:

    來自江蘇 回復
  3. 2C產品的本質是人性,2B產品的背后是業務 為了這句話頂

    來自遼寧 回復
  4. 面向企業市場的產品呢?介于二者之間吧

    來自廣東 回復
  5. :mrgreen: 總結得很到位~~~。
    但想知道的是:做了這倆后,您未來更傾向于做 2C or 2B呢。感覺現在很多人所謂的互聯網就是2C,2B就是傳統行業

    來自廣東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