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中國,其實谷歌在全球有多處滑鐵盧

2 評論 9998 瀏覽 10 收藏 10 分鐘

六年前谷歌宣布退出中國市場,輿論一片嘩然。

六年來有關谷歌重新入華的消息此起彼伏,不久前某網站撰文分析谷歌退出后對中國搜索市場的影響,再次把六年前的舊事推向高潮。以“不作惡”著稱的谷歌在全球積累了無數的粉絲,對于谷歌在中國市場的失敗,很多人更是在情感上歸因于外界因素??墒聦嵣?,令谷歌失意的不只是中國市場,看似萬能的谷歌已經在世界各地頻繁遭遇滑鐵盧。

內憂外患,谷歌國際化遇到的三個泥潭

谷歌是一個偉大的公司,它的偉大甚至不亞于喬布斯時代的蘋果,但偉大不等于沒有挫折,至少從全球市場的現狀來看,谷歌在搜索市場一家獨大卻也內憂外患。

內憂:據Yahoo Finance報道,谷歌在2015年末的時候市場份額已經下跌至64%,而在2014年的時候,谷歌的市場份額還維持在67%。與之相反的是,微軟和雅虎2014年在搜索領域的市場份額分別為19.5%和10.3%,comScore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二者的市場份額分別達到了21%和12.5%。而就在不久前,谷歌和蘋果達成一項合作協議,谷歌通過向蘋果支付數十億美元為代價,使其成為iPad和iPhone中Safari瀏覽器的默認搜索引擎??杉幢闳绱?,谷歌搜索市場份額的下滑已是不爭的事實。

外患:或許谷歌可以自豪的宣布,在世界上的大多數地方,用戶都可以使用谷歌來獲取信息。誠然,谷歌已經成為很多地區市場份額最大的搜索引擎,但這一成績卻僅限于英文搜索。6年前谷歌退出中國,在一定程度上輸給了來自中國的競爭對手——百度,除此之外,谷歌搜索在捷克敗給了本土首家搜索網站Seznam,在俄羅斯敗給了本地搜索引擎Yandex,在韓國市場不敵韓文搜索服務Naver,在日本則敗給了孫正義創辦的雅虎。也就是說,谷歌的強項在英文搜索上,很多本土崛起的搜索公司正在憑借本土語言搜索上的技術優勢蠶食谷歌的市場份額。

危機:專欄作者杰羅姆在分析谷歌的壟斷問題時,曾有過這樣的描述:“技術的鐵蹄正在自然而然地、名正言順地踐踏全球市場,正在剝奪全球各地人們的技術自由”。從2010年開始,歐盟和谷歌已經在壟斷問題上交戰了幾個回合,不管是搜索、安卓還是稅收問題,谷歌屢屢挑逗著歐盟各國政府的神經。2015年9月,谷歌搜索份額高達97%的印度開始對谷歌進行反壟斷指控。以新聞集團為首的媒體們也紛紛指責谷歌的侵權,爭議也在一次次較量中不斷擴大。如今的谷歌已經成為歐洲的公敵,業已“傳染”到了印度市場,如果未來有越來越多的國家指責谷歌,無疑是致命一擊。

細思極恐,看似強大神圣的谷歌,似乎經不起推敲分析,當我們斥責、贊美抑或者追捧谷歌的同時,不得不思考的是,巨人谷歌遭遇滑鐵盧是命運使然還是外界因素在作怪?不妨一起來分析下谷歌在海外市場為何展現出了如此多的弱點。

水土不服,谷歌四面楚歌的病因

谷歌并沒有錯,它的企業文化、它的創新能力在全世界的科技公司中都是無出其右的??僧斔叱雒绹拇箝T,邁出英語系世界的時候,卻不可避免的遇到了這樣或那樣的問題。

首先,谷歌是一家英語系搜索服務商,無論是搜索速度還是內容覆蓋,谷歌都是最優秀的英文搜索引擎。舉個例子來說,谷歌能夠細讀全球最大的Usenet消息存檔,所提供的帖子超過10億個,時間可以追溯到1981年。可在其他語言的搜索服務上,谷歌卻遭遇到了挑戰。對于英語、法語、德語等均起源于羅馬文的語種,再加上歐洲各國復雜的政治關系,谷歌在英語識別技術上的優勢可以運用到同類語言的搜索引擎上。而對于中文、日文等象形文字,谷歌需要從0開始學習,甚至核心的搜索算法都需要重新編寫。在這些地區,谷歌擁有品牌和口碑上的優勢,卻難有技術優勢可言。這就不難理解,在以英語作為官方語言的印度市場,谷歌輕松取得了97%的市場份額,在中國、日本、韓國等東亞國家,谷歌的成績似乎很難用及格來形容。

其次,本土搜索服務緊逼谷歌。除了語言上的難題,谷歌還面臨著文化上的壁壘,這也是很多本土搜索引擎得以戰勝谷歌的關鍵所在。就拿中國市場來說,在谷歌退出之前,有百度、搜狗、搜搜等搜索引擎同臺競技,相比之下對中國用戶更加了解的百度似乎更容易理解國內用戶的搜索需求和情感需求。這里要為百度喊句冤的是,在谷歌入華后的三年中,從艾瑞2007-2009年的統計數據來看,谷歌的市場份額分別為17.2%、20.7%和18.9%,同期百度的市場份額為72.6%、73.2%和76%。百度的成長和谷歌中國的落幕并沒有本質聯系。回到今天來看,搜索已不再是簡單的輸入查詢,大數據、語音識別、圖像識別、情感識別等已經成為搜索引擎的主流技術,本土公司在一定程度上比谷歌更能察覺本土市場需求。即便退出中國成了谷歌在華敗給百度的借口,Naver和Yandex等在本土市場的勝利,依然暴露了谷歌水土不服的弊病。

最后,不作惡的谷歌開始讓人忌憚。不管是被冠以高尚的帽子,還是屢屢提及“不作惡”的企業文化,谷歌在本質上都是家商業公司,很多行為都是源于利益驅動的。就拿壟斷問題來說,谷歌在一些國家利用其市場霸主的地位,捆綁銷售自家的軟件,侵占新聞和圖書版權,實際上是在破壞網絡的公平性,歐盟就曾因此對谷歌起訴。從另一方面來講,谷歌的主體仍是一家美國公司,斯諾登事件后,谷歌、蘋果等相繼傳出了為美國政府緊密服務的丑聞。如今在全球范圍內,網絡安全成為很多政府的棘手問題,他國出于這點考慮,不可避免的對谷歌進行限制。不過,雅虎和Uber倒是為谷歌提供了一個解決方案,以Uber中國為例,除了在中國市場進行獨立核算、獨立運營,同時吸引中國資本的參與,并宣稱將作為單獨實體在國內上市。當然,這也是遵從當地法律和游戲規則的表現。谷歌并不缺少本土化運營的基因,只是在價值觀和商業法則上谷歌還需要做到因地制宜。

可以看出,谷歌的問題仍在于水土不服,盡管它已經是一個徹徹底底的國際性互聯網巨頭。中國有一句古話叫做“強龍壓不過地頭蛇”,即便谷歌最大可能的“入鄉隨俗”,它在全球多個地區遭遇滑鐵盧的命運似乎是意料之中的。

如今懷念谷歌的人,很大程度上把谷歌神圣化了。谷歌并沒有人們想象中的無往不利,也會遇到阻礙和失敗。痛失中國市場絕不是個案,未來還將有更多的案例上演。

#專欄作家#

Alter,微信公眾號:手機那點事(spnews),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互聯網觀察者,文字通俗易懂,卻有一顆文藝的心。專注于移動互聯網、智能硬件、電子商務等科技領域。獨立的自媒體人,走在創業的路上。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內容看的有點產生情緒,不禁讓我再次對“評論家”、“觀察者”、“專家”等詞匯產生貶義的認識。
    對內容的論述邏輯有些不敢茍同的地方:
    1、文中提到“谷歌在世界各地頻遭滑鐵盧”,有這么大范圍嗎,具體哪些地區??;滑鐵盧程度深嗎,無關痛癢還是非死即傷;
    2、文中提到“谷歌搜索份額從67到64,就內憂了,就四面楚歌了”,難道一年降低3個百分點就能被下定論了?難道即便下降,64的百分點不夠牛逼,不符合市場721定律?難道有哪家企業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的都連年正增長了?
    3、文中提到“谷歌僅在英語市場有利”,即便是這樣,仍然占據了全球一大半的搜索份額,然而占了全球五分之一人口的中文搜索某度的全球市場份額是多少?
    4、文中提到“技術壟斷”首先這是多少互聯網公司夢寐以求的啊,可惜智力和汗水、體制和文化不夠啊,人家領先全球就技術壟斷了?谷歌的對科技的貢獻少嗎?收費的服務相比之下多嘛?臟嗎?
    5、提到什么斯諾登,這也就是紕漏出來的,和國內的木馬后門對比過嗎?
    我不是某某搜索引擎粉絲,我看的是邏輯,我猜你要么是無心瞎鬧,要么是某搜索公司槍手,要么就一5毛
    給你多少錢?

    來自江蘇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