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如何做決策:驅動萬億市值巨輪的創新公式

0 評論 4414 瀏覽 8 收藏 14 分鐘

作為一家萬億美元巨頭,亞馬遜以驚人的速度顛覆了從零售到軟件開發的諸多領域。同時,隨著亞馬遜的規模不斷放大,它的創新速度也在不斷加快,看來大象真的可以跳舞?

在中國,你無法逃脫微信、支付寶的數字帝國;在美國,你無法逃避的就是亞馬遜的電商帝國了。

作為一家萬億美元巨頭,亞馬遜以驚人的速度顛覆了從零售到軟件開發的諸多領域。同時,隨著亞馬遜的規模不斷放大,它的創新速度也在不斷加快,看來大象真的可以跳舞?

這一切是怎么做到的?

2019年7月份,在MIT平臺戰略峰會(MIT Platform Strategy Summit)上,亞馬遜云服務(AWS)的物聯網總裁Dirk Didascalou闡述了亞馬遜大規模創新的成功密碼,本文的圖片也主要來自大會中展示的幻燈片。

從高層次看,亞馬遜有三大文化準則:

  1. 關注消費者而非競爭對手
  2. 愿意承擔失敗的建設者和先驅者
  3. 著眼于長期而非短期

【國內獨家】亞馬遜首次公開:驅動萬億市值巨輪的創新公式

當然,幾乎所有公司都會有上述說法,不過比起亞馬遜,它們真的就是說說而已。

不過,價值觀好說,如何實施、落地這些價值觀呢?Dirk提出一個四因素的成功公式來讓一切落地,這四大因素包括:

  1. 架構(Architecture):創造一個支持快速成長和變革的結構
  2. 組織(Organization):讓小而有能力的團隊擁有他們所創造的東西
  3. 機制(Mechanisms):將行為編碼進我們促進創新思維的DNA中
  4. 文化(Culture):雇傭建設者,讓他們建設,用信念系統支持他們

針對這四大因素,亞馬遜提出了自己的創新公式:

【國內獨家】亞馬遜首次公開:驅動萬億市值巨輪的創新公式

一、架構——支持快速增長與變革的結構

在亞馬遜整個架構層面,最為知名——很多人也認為是最為“臭名昭著”——的是貝索斯的“API授權”,他要求整個軟件團隊在搭建應用程序的時候,必須向其他團隊通過API公開數據和功能。

當年,貝索斯的原話是,“任何不這樣做的人都會被開除,謝謝,祝你今天愉快!”

并非所有的API最終都對外界開放,雖然按照設計,應該這么做。不過,這一切也正是亞馬遜云服務的起源。

【國內獨家】亞馬遜首次公開:驅動萬億市值巨輪的創新公式

這種公司級“微服務(Microservice)”架構的好處在于,每個團隊都可以快速開發自己的部分,而不用考慮其他團隊——他們可以用自己的數據庫、自己的技術庫、自己的內部設計——只不過,最后必須通過API讓其他團隊也可以在不了解他們內部原理的情況下調用這些服務。

然后,團隊間可以快速、靈活地通過API調用其他人的服務、數據,而不必在跨團隊協作會議中互相撕逼。這些API實現了快速、靈活、可復用且松散耦合的特點——這時,團隊就可以在內部繼續迭代、進化,只要保證API正常對外工作就可以了。

此外,Dirk還提出另一個架構觀點,那就是“兩個總比零個好”。

也就是說,由于是在高度分布的團隊中進行工作,很可能會出現,兩個團隊在無意中搞出了一樣的或者高度近似的東西。

這是沒問題的。

因為讓幾個快速工作的團隊做了相同的工作,總比讓他們花費數天、數周甚至數月撕逼,最終得出一個通用解決方案要有價值得多。雖然最終出了點冗余的東西,但是總歸避開了無價值的會議撕逼。

最后,如果有必要的話,幾個項目可以合并,或者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個項目戰勝/替代了另一個項目。

不過,考慮到兩個團隊同時取得成功的概率實在比較低——畢竟亞馬遜鼓勵快速、大膽實驗,而大部分實驗最終以失敗告終(還記得Fire Phone么)——其實出現內部團隊間的賽馬,看看哪個真正能跑出來,也是沒問題的。

二、組織——小型、賦能的團隊

兩個披薩團隊——即two-pizzar team——算是你聽說過的亞馬遜名詞了:團隊人數不應該很大,大約2個披薩就可以讓每個人吃飽,也就是說,每個團隊大約6-8人。

當然,這也取決于披薩到底有多大,有時候可能2-4人構成的團隊也是沒問題的。

【國內獨家】亞馬遜首次公開:驅動萬億市值巨輪的創新公式

為什么要讓團隊足夠小,理由如下:

  1. 小團隊中,實現彼此坦誠、充分、開放的交流比較容易,隨著人數的增加,人與人之間的聯系數量就會快速增加——網絡效應聽說過吧,在小團隊中,內部網絡效應過大未必是好事。
  2. 團隊人數較少本身就會限制他們承擔的項目的大小——這是好事,因為直接推出一個宏大的項目本身就是風險重重的,很容易直接就失控掉。而小團隊更容易采用迭代、疊加的方式快速開發,本質上來說,他們可以針對變化、反饋而快速調整,實現敏捷開發。
  3. 小團隊會以自己擁有這個項目而自豪,這個過程中形成了創業心態,甚至可以避免渾水摸魚的“搭便車”情況。
  4. 小團隊更加扁平,沒有過多等級制度。小團隊的領導可以清楚地了解團隊中發生的每一件事,并可以為成員提供實際的幫助和支持。
  5. 小團隊可以快速做出決策。

亞馬遜堅持每個小團隊必須為他們建立的東西承擔責任:他們不可以隨手建個什么東西,然后就丟給外界。無論是好是壞,團隊都“擁有(own)”在設計和實現中所做出的一切決策,并且為結果負責。

因此,你必須為團隊選擇優秀的人才:亞馬遜在招聘時就將“提高門檻”印在基因當中,你招募的每一個新人都必須比你現有的人強50%。

換句話說,亞馬遜內部早就“孵化”了海量創業小組,通過招募優秀的人才,讓小組做出更強大的東西,以應對外界挑戰,這就是亞馬遜萬億美元市值的核心原因。

三、機制:將行為編碼到可操作的DNA當中

為打造產品,亞馬遜有一套古怪的習慣,但卻非常有效。他們將之稱之為“機制(mechanism)”。

【國內獨家】亞馬遜首次公開:驅動萬億市值巨輪的創新公式

其中一個機制就是“新聞稿”。

這并不是說亞馬遜發明了新聞稿,而是說,在開始一個項目之前,就要寫一個模擬新聞稿并附帶一個FAQ文件——文件中闡明記者、用戶可能會提出什么問題——而不是常見的,在開發成功后,為了發布會才撰寫。

通常情況下,亞馬遜甚至會要求這些新聞稿要能得到資金或者認可后,才可以真正開始這個項目。

這種機制的本質就是讓亞馬遜員工聚焦于消費者、客戶需求,而不是上來就談論基本原理和技術術語。如果你能解釋清楚為什么用某種方法就可以吸引到特定的客戶,并且能回答所有相關問題,那么你就有理由去開始做這件事了。

亞馬遜將這一切成為“從消費者真正的需求進行逆向工作”。

【國內獨家】亞馬遜首次公開:驅動萬億市值巨輪的創新公式

另一個機制也很有趣,為了讓每一個人都將用戶放在心中,亞馬遜就在會議室里放一把空椅子,每個人都可以想象,當一個真正的消費者坐在那里的時候會怎么樣、會問什么問題、會如何看待他們的決定。

總的來說,內部進行決策的時候,亞馬遜更喜歡書面表達,比如預先寫好新聞稿和FAQ——而不是寫PPT。這時候他們還會有一項機制,叫做“6頁備忘錄(6-page memo)”,在開會做決策之前,會撰寫一份6頁的文字來闡述想法,在會議開始的前半小時,每個人都會默默閱讀這份備忘錄,然后進行討論。

奇特但是又很有效。這些備忘錄使得作者必須仔細思考他們,并且能清晰地闡述、論證他們的想法,這一切避免了漫無目的的嘴炮,讓每一個人都可以專注于決策真正的內容。

這些機制都真實地發生于每一次工作完成之前,亞馬遜還有一套明確的機制來處理未來可能出現的問題。他們通過“錯誤糾正(Correction of Error,簡稱COE)”來分析根本原因,并確定將采取哪些措施來防止這些問題發生。

為此,團隊/組長必須回答以下問題:

  1. 發生了什么?
  2. 對你的客戶、業務有什么影響?
  3. 根本原因是什么?
  4. 你有什么證據來支持這一觀點?
  5. 關鍵影響是什么,特別是安全方面?
  6. 你學到了什么?
  7. 你會采取哪些糾正措施來防止此種問題再次發生?

四、文化——雇傭建造者,讓他們建造

在Dirk的分享中,亞馬遜的文化主要就是雇傭“建造者(builder)”,并且讓他們在共同的信仰體系中創造事物。亞馬遜的核心就是尋找那些喜歡嘗試、完成事物的程序員和思考者。

【國內獨家】亞馬遜首次公開:驅動萬億市值巨輪的創新公式

對亞馬遜來說,最重要的就是賦能建造者們,讓他們以最小的管理費、最少的繁文縟節來創造事物。

但是,亞馬遜有如此大量的獨立團隊來做決策,亞馬遜如何處理這個問題?

很簡單,部分原因在于,并非所有決策都是平等的。

在Dirk最后的分享中,他表示,亞馬遜對于“雙向門(two-way door)”和“單向門(one-way door)”的態度是不同的。大部分決策本質上都是“雙向門”,也就是說是可逆的,如果不成功,退回去重來就是了。對于這類決策,團隊可以非常敏捷,自己去做決策,而且風險也不會很大。

真正需要關注和分析的,是那些大型的、單向的、不可逆轉的決策。一旦進入這扇門,就沒有回頭路了。

#專欄作家#

王子威,微信公眾號:零售威觀察,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獨立新零售分析師,關注于國內外新零售、新消費領域的最新戰略、戰術和發展。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