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時代的新商業版圖
改變是種負熵,新技術重建秩序,應對策略如同建大橋,橋梁的安全邊際很高,因為承重設計遠超最大重量負荷。所以可以抵抗更多風險,對未知的充分準備,甚至是安全冗余,就是應對5G時代的最好方式。
01
3G之前,互聯網還是以PC為主,彼時BAT三大巨頭所向披靡。
3G的推出具有革命性意義,先是電信運營商失去存在感,沒過多久4G進一步夯實成果,移動互聯網開始重整產業格局,百度逐漸跌落神壇,誕生出一批新興商業形式,美團、字節跳動為首的新型獨角獸企業走上舞臺,開始引領互聯網潮流。
5G的即將到來,移動互聯網也接近尾聲,用戶總規模已經負增長,各大產品數據都有一定程度下滑,消費互聯網整體進入了寒冬,除了短視頻領域還在進行最后一場角逐,其他方面均已乏善可陳。
注定又是革命性的一代,5G時代人與人、物與物都將連接,互聯網模式將席卷整個產業端,未來機會還是來自互聯網。
Wi-Fi的“5G(Hz)”是老技術,代表一個頻段:五千兆赫,市面上大多數路由都支持,因為2.4GHz頻段信道容量有限,設備擁擠會造成網速變慢,5GHz Wi-Fi可以更快速度運行,缺點是覆蓋范圍較小。
與Wi-Fi的5GHz完全不同,移動通信的“G”代表“一代”。1G是手機通信,2G是短信通信,3G開啟互聯網通信,4G是3G升級版,5G則是物聯網通信,影響力會深度波及各大產業端。
移動互聯網勢衰,經濟下行壓力較大,宏觀因素導致市場急需革命性技術推動,因此相比3G來說,5G的意義也會更加不同。今年6月6日工信部發放了5G商用牌照,與曾經3G牌照的延后不同,提速已經上升至國家戰略。
02
5G進一步延展了網絡邊界,互聯網滲透會更加徹底。
5G網絡的三個主要優勢:
- 速度更快,可達到20 Gbit/s,相比4G快了100-250倍;
- 延遲更低,4G延遲約為30-70毫秒,5G低于1毫秒的響應延遲,交互幾乎實時;
- 容量更大,5G可以同時處理、連接更多設備,萬物互聯有了基本保障。
根據中國移動推出的5G體驗套餐,目前5G網絡為NSA/SA的混合組網,僅支持NSA單模手機,在只有SA的網絡環境下無法連接5G網絡,這說明5G設備目前還需要4G進行初始連接,之后再進入5G網絡,SA是獨立組網模式,會徹底放棄4G覆蓋,達到這一步可能還需要一些時間。
移動互聯網的核心主要是社交,手機讓人與人的連接打破了時空限制,以微信為首,再加上直播、短視頻、微商、自媒體等社交生態,對各大產業都產生了巨大影響。到了5G時代,手機依然是重要設備,移動互聯網的戰爭不會停歇,只是App形式會發生改變,可視化交互將更加多元。
除手機之外,5G時代的各種設備都會擁有相互連接和聯網能力,數據量將有巨大飛躍,因此云計算需求劇增,微軟依仗云布局已經重新登上全球市值第一,國內巨頭目前也都紛紛在搶奪云計算份額。
對于各大產業來說,5G將從生產端的自動化拓展開始變革,繼智能手機之后,傳感器+云計算的智能設備,會成為我們未來生活和工作的主要方式。移動互聯網,改變了前端銷售模式;5G互聯網,從生產到銷售,將會整體性變革。
03
世界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本身,未知不僅帶來恐懼,也可能伴隨驚喜。
5G根本上還是技術變革,智能設備不再停留于手機,比特和原子將深度融合,那些已經被“定義”和“消失”很多年的傳統企業,這次也許真的會被淘汰或者重生,互聯網將滲透所有產業。
技術價值的70%都是由網絡效應驅動,5G技術也一樣,互聯網與傳統企業最大的區別可能就是發展速度,拼多多、趣頭條、瑞幸咖啡等互聯網公司從初創到上市,所需時間越來越短,依托的價值核心就是網絡效應。
(1)網絡效應簡化定義
公司的產品或者服務,用戶量增長,產品價值會指數級提升,換個角度來講,網絡效應產品的單用戶價值取決于總用戶量。比如社交產品,每增加一個新用戶,所有老用戶也都會有新的社交機會。
網絡效應還具有贏家通吃特性,市場最終呈現一家壟斷或者雙寡頭格局,這在互聯網已經司空見慣,而在產業端,目前只有手機、電腦等網絡效應產品有雷同現象。5G來臨,產業端的更多產品會具備網絡效應,互聯網公司流行的燒錢大戰,很可能會發生在更多行業,新零售、造車新勢力、互聯網電視、智能手表目前已經開始。
(2)直接網絡效應
微信、手機、電腦以及未來的智能設備,沒有人會和自己通話,所以每增加一個設備(用戶),至少會對應另一個設備(用戶),開始是倍數關系,隨著使用者增加,智能設備與使用者(用戶)之間會成為平方關系,這是著名的梅特卡夫定律,網絡效應的產品價值是總用戶量的平方。
之后有人又提出來,用戶平方關系只能代表單個用戶群體的價值,而在某些大型的網絡產品中,比如微信,通常擁有多個類型的用戶群體,群體與群體之間又會形成新的梅特卡夫定律,因此用戶總量事實上會指數級提升產品價值,而不僅僅是平方價值,這是后來的里德定律,也為互聯網燒錢獲客埋下了理論依據。
和PC時代不同,移動互聯網每個人至少擁有一臺手機,因此能夠最大化體現出直接網絡效應,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微信,幾乎吞噬移動端所有用戶,騰訊系的游戲和即時通訊,都屬于直接網絡效應,屬于產品驅動型公司。
5G時代的手機地位會下降,因為人們擁有多個智能設備,手機不會再像現在一樣類似人體器官,屆時可能更像現在的App一樣去競爭用戶時間,而App則會發布在更多智能設備渠道,每一種設備都會是一個新的AppStore。
(3)雙邊網絡效應
擁有兩種或者以上不同關系的用戶,主要是平臺化產品,比如淘寶供需、滴滴司乘,線下專業市場、產業集散地、購物中心等,供應端用戶增加,需求端用戶價值會指數級提升,反之亦然。
雙邊網絡效應平臺,至少有一側用戶是競爭關系,同側用戶匯集之后產生的間接利益,會超過未匯集時的直接利益。比如線下專業市場,區域內所有賣家都經營同一類目商品,彼此之間競爭激烈,但因為同類賣家匯集,所以匯集了大量精準消費者,消費轉化接近100%,相比零散市場來說,這是不可能達到的效果。
至少一側用戶是競爭關系,所以維持網絡效應,需要花費更多成本保障競爭側的用戶規模。而且,競爭側的用戶沒有忠誠度,遇到替代品便會逃離,因此雙邊網絡效應平臺,大多屬于運營驅動型公司。
比如滴滴出行,兩邊同側用戶都是競爭關系,不僅司機競爭乘客,同位置乘客也競爭司機,尤其是在打車高峰階段,這導致同側用戶之間的互動受限,產品很難具備用戶粘性,因此也無法預防安全隱患,發生了多起順風車事故,至今滴滴相關業務還在停擺。
5G時代,雙邊網絡效應,最先確定的是云計算。
網速快、設備多、無延遲的5G特性,智能設備上的App屆時很可能不用下載,直接內置在云端,類似現在小程序,而且還會跨平臺、多設備共用,目前谷歌、騰訊等公司已實現云游戲的相關內測,云計算因此也成為5G必爭之地。
(4)網絡效應臨界質量
無論平方還是指數級價值提升,不同產品的用戶價值肯定也會不同,很多互聯網公司把用戶價值預估過高,因此“墳場”歷歷在目。網絡效應的單用戶價值隨著總用戶量增加而提升,早期用戶價值肯定會低于獲客成本,隨著用戶總量增加,單用戶價值超越獲客成本那一刻,便代表了臨界質量。
用戶價值/獲客成本的臨界質量,也有可能根本不會來臨,總用戶量增長接近封頂,用戶價值依然低于獲客成本的產品有很多。OFO、趣頭條、瑞幸咖啡、蔚來汽車就是典型,用戶量增長已經趨緩,企業依舊還在巨虧,這些企業更多就是在玩資本游戲。
5G時代的用戶擁有更多智能設備,跨平臺連接的場景也更多,因此網絡效應會進一步增強,用戶價值也會更高。跨平臺、多設備的商業環境,同樣會導致“大而全”機會變少,“小而美”產品增多,下一個“微信”即便能夠通吃手機端所有用戶,也很難通吃所有智能設備,因此5G會帶來更多創業機會。
(5)逆向網絡效應
用戶總量更多,并不一定總會帶來更大的產品價值,用戶量達到飽和階段以后,即便總量再增加,不僅用戶價值不會提升,甚至很可能逆向運作,大大增加管理成本,降低產品價值。
微信很成功,也是逆向網絡效應典型。微信用戶量其實早已飽和,目前增長的多數賬號都是營銷號,KOC、微商幾度成為熱門,而營銷號對微信群、朋友圈生態有著不可逆的破壞性,微信去中心化的規則設計,并沒找到合適的補救措施,因此也形成了逆向網絡效應,各個欄目打開數據已經大幅度下滑。
所謂千里之堤潰于蟻穴,對于網絡效應產品來說,最大價值也許不是增長速度,而是產品上限,微信上限是移動互聯網所有用戶,已經做到了極致。
而大多數利基市場的產品用戶上限更低,用戶量會很快就會飽和,低質用戶劣幣驅逐良幣,加速消耗產品生命周期,因此逆向網絡效應的用戶價值權衡至關重要,不僅是對投機群體的篩選機制,還包括多用戶群體之間可能的沖突抉擇。
知乎早期是一個用戶身份認同感極強的小眾社區,集聚大量精英人群,后來知乎選擇降低內容門檻,以增加用戶總量,導致曾經精英人群大量出走,但是產品價值卻不斷提升,最新一輪估值達到35億美元,遠超國外對標產品Quora,知乎這種選擇性放棄精英人群的運營,就是針對逆向網絡效應的應對方式,雖然孰是孰非目前很難蓋棺定論。
5G布局更廣的小米公司,從零開始做手機,早期沒有技術儲備,研發投入相比其他競品也沒有競爭力,能夠滿足中低檔價位的用戶需求,更多依托前端創新的爆品銷售方法,擁有了大批忠誠米粉,在中低檔層面一度無敵,早期更是風靡網絡。
隨著小米推出中高檔價位手機后,由于這個消費層的用戶使用場景更多,對手機基本性能要求也更高,所以暴露出小米技術能力不足的多重性能質量問題。當然小米擅長網絡洗地,銷售口碑不受影響,但卻難以維持老用戶復購,屬于盲目拓展用戶規模,引來逆向網絡效應的典型案例,上市后財報雖然好看,股價卻腰斬至今。
04
無論5G如何改變,圍繞“不變”建構未來是最好的商業邏輯。
網絡效應利弊參半,并非長久之策,用戶量飽和以后更是麻煩不斷。移動互聯網整體用戶量已經負增長,騰訊都開始To B了,那些把網絡效應做為核心的企業,更是迎來了寒冬,經營直接網絡效應的公司,變成了“App工廠”;經營雙邊網絡效應的公司,則在進一步獲取成本優勢。
騰訊、字節跳動、百度這些公司是典型“APP工廠”,依靠明星產品大流量的優勢,業務涉及方方面面,萬花筒(抓彩票)式的戰略布局,期待運氣的再次降臨,重新打造出一款明星產品。騰訊在QQ之后誕生了微信,字節跳動在今日頭條之后誕生了抖音,百度則在百度之后還是百度。
阿里、美團、小米這些公司是典型“成本優勢”,也叫做規模經濟,利用規?;墓芸啬芰Γ档凸湷杀竞彤a品定價,使得競爭對手失去利潤空間。
小米主打性價比,雷軍承諾手機凈利潤永遠不超5%,無論實際情況如何,起碼小米經營理念是規模經濟;美團外賣一單涉及3類用戶,用戶端選擇和支付,騎手端調度和取送,商家端接單和結算,這么長流程,美團只有不到2%利潤,一年60多億單,只拿50億毛利,并且一個環節管控差之毫厘,就會打幾百億水漂。
網絡效應為核心,騰訊、字節跳動旗下App都是獨立發展;規模經濟為核心,阿里旗下App之間都有協同聯動,還有國外的奈飛從采購到自制內容,亞馬遜的飛輪效應,這些都是為了夯實成本優勢。
網絡效應屬于發展型戰略,崇尚閃電式擴張,也因此誕生出各種“墳場”,資本退出機制的驅動下,公司目標不是虧損上市就是被BAT收購。規模經濟屬于防御型戰略,業務速度看起來不夠性感,后端投入遠超前端,優點是長期有效,建立起來的壁壘也很高,甚至可以吃很多年老本,比如攜程、58、京東。
5G放大了網絡效應,同樣也會放大規模經濟。
云計算就是規模經濟下的服務器分配方式,還有滴滴出行,無人駕駛當前是獨立行駛技術,5G之后車與車、車與交通設備之間會產生互動,無人駕駛技術一定還會變革,交通調度成本更低,用戶打車甚至不需要司機,滴滴屆時只能自己運營車輛,而非對接司機服務,那時就徹底規模經濟了。
某種角度來看,互聯網邊際成本接近為零,本身就是數字化的規模經濟。規模經濟的概念誕生于工業時代,萬物互聯又為各類設備賦予了網絡效應價值,因此規模經濟未來也更加適合5G時代。
老襯之前對規模經濟曾有詳細解讀,如果讀者想要進一步理解,可以移步《下半場,互聯網如何深度填坑產業?》。
05
一切改變都與技術相關。
每一代技術都會改善我們生活,提供新思維模式,建立新價值體系、娛樂方式和身份認同感,5G最大的改變也許是體驗經濟。體驗經濟這個詞,早在98年就已經在哈佛商業評論上提出,被稱作繼農業、工業、服務業之后的第4經濟體,隨著5G技術的不斷突破,這個預言正在成為現實。
我們生活的世界越來越數字化,沒有什么再比生活體驗更能代表自身個性。農業時代,人們更多為了獲取生存所需的原材料;工業時代,產能提升實現了商品差異化;20年前互聯網開始蓬勃,服務業發展也不斷標準化。
如今進入體驗時代,用戶對體驗的驅動力,遠遠勝過購買商品和服務,演出、比賽、旅游等純粹體驗性質的產業開始爆發,商品和服務成為體驗經濟的組成部分,未來如果不具備體驗價值,商品和服務將會失去購買價值。
數字化向來是體驗經濟的催化劑,滴滴專車、神州租車、Airbnb等共享經濟,核心就是體驗而不擁有,未來更多的貴重商品和服務,用戶也只需要購買體驗就可以了。5G時代萬物互聯,不僅商品體驗智能化,而且AR/VR等沉浸式視覺技術也將廣泛應用,體驗經濟會無處不在。
體驗經濟相關產業的發展速度很快,卻一直沒有形成獨立的思維體系,原因就是工業環境限制,企業很難把供應商品和服務,轉化為供應體驗。5G解決了這個問題,未來所有商品和服務,都將圍繞“數字化體驗”來建構,所以真正推動了體驗時代的來臨。
農業極致是工業化生產,商品極致是服務鏈完善,服務極致就是個性化體驗。
06
技術起點重構,未來格局必將改變。
速度快、延時低、容量大是5G的技術特征,網絡效應、成本優勢、體驗經濟則是5G時代的商業底色。預測變化的專家很多時候會打臉,老襯很雞賊,絕大部分內容都是分析底色,總結不變規律。
通過規律推導未知事物,結果雖然還是接近迷信,但起碼自己相信,因此接下來的預測,讀者權作參考。
- 無線化,5G作為新一代無線網絡技術,速度超過很多家用有線寬帶,是否能夠取代Wi-Fi還很難說,但無線化一定是趨勢,否則未來車聯網、物聯網之間的通信,沒道理還需要連接有線光纖。
- 云計算,本身就是規模經濟的服務器分配方式,再加上未來更多App和游戲也會直接內置在云端,以及跨平臺、多設備的網絡特性,云計算和物聯網完美契合,也難怪會成為巨頭眼里炙手可得的大蛋糕。
- 傳感器,從智能手機開始,傳感器就開始改變世界,5G時代的傳感器會植入在更多設備中,不僅增加智能工廠的自動化節點,影響各個行業生產狀態,而且還會通過大規模監控和跟蹤,很多前端消費流程也會實現自動化擴展,因此可能淘汰很多崗位,同時也會增加很多新崗位。
- AR/VR,老襯AR領域有過創業經歷,更熟悉5G對于AR/VR的意義。首先,模型和視頻渲染可以在云端完成,保真度更高以及加載時間更短;其次,低延遲保障畫面無顫抖和無滯后,用戶身臨其境的體驗感更好;再然后,定位與建圖的SLAM技術精準度更高,用戶動作捕捉和人機交互更流暢??傊?G能夠完全激活AR/VR的平行世界,《鋼鐵俠》電影中的黑科技早晚成為現實。
- 遠程相關,5G網絡的實時性,未來智能家居遠程控制、各大現場同聲翻譯、遠程醫療手術、遠程協同工作、遠程高清直播,以及其他曾經難以精細化操作的遠程人機交互,未來都會擁有新的體驗。
- 智慧城市,5G的國家戰略,以及技術領先地位,我國智慧城市很可能像高鐵和移動支付一樣領跑全球。智慧城市是最大的物聯網市場,所有公共資源都可以聯網,從海量傳感器收集使用信息,然后根據即時數據決策資源配置,實現公共交通調度、公用能源使用、公共安全響應、公共服務優化等自動化管理,不僅可以節約損耗,還能切實改善城市生活。
當前5G依然處于早期階段,相比4G雖然速度提升不少,但是要完全支持以上6種物聯網特性,應該還需要幾年,因此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講,還有充裕的時間準備,未來讓5G更多成為助力,而非災難。
改變是種負熵,新技術重建秩序,應對策略如同建大橋,橋梁的安全邊際很高,因為承重設計遠超最大重量負荷。所以可以抵抗更多風險,對未知的充分準備,甚至是安全冗余,就是應對5G時代的最好方式。
對改變心存敬畏,方能行有所止、勞有所得。
#專欄作家#
老襯,微信公眾號:fengqitalk。多款百萬級用戶產品締造人,擅長互聯網產品運營,關注新興科技產業。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農業極致是工業化生產,商品極致是服務鏈完善,服務極致就是個性化體驗。寫的不錯,點贊
農業極致是工業化生產,商品極致是服務鏈完善,服務極致就是個性化體驗。
標題這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