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互聯網產品的分類
我在《淘寶十年產品事》里有一節的標題叫「產品經理都是分類控」,因為分類,是我們認識、理解世界最常用的方式之一。從抽象層面來說,優秀的分類應該是同一類之內的對象盡量接近,不同類之間的對象盡量不同,對全集而言,最好能符合MECE原則(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中文意思是“相互獨立,完全窮盡”,更多可以問百度)
先做個設定,我們說的是互聯網、最多擴大到IT類產品。
這里面應該有很多分類維度,先選個「用戶需求」的角度試著說說,有這么幾個:工具、內容、社交、交易、平臺、游戲。
工具,解決特定的單點問題,可以「用完即走」。
典型如看天氣的應用,計算器,詞典,解壓縮軟件,支付……
早年的個人/工作室做的軟件,大多數都是這樣,簡單有用?;镜漠a品邏輯是:用戶做一個任務à使用工具à達成目標走人。
但用戶這頭是「有事兒了才能想到你」,沒有粘性,用的時候也不要注冊,留不下信息,轉換成本極低。
于是,通常都要讓用戶留下點東西,比如,注冊以后留個人信息,個性化,RSS閱讀器什么的;也可以留閱讀習慣,今日頭條;也可以留個人詞庫,輸入法;也可以留搜索習慣,百度的搜索框;還有的留用戶關系,所謂的「工具轉社區」,大姨嗎這種。
實用的工具,可以解決流量問題,有人來了,再解決「知道來的都是誰,抓住Ta們」,是為「流量到用戶」的轉化。
內容,提供持續可打發時間 或/和 有價值的信息。
從用戶關系角度看,和工具有點像,比較簡單,偏單向,中心化。傳統的媒體,后來的三大門戶、視頻網站,最近的網紅、IP概念都可以算「做內容」,而文字、聲音、圖片、視頻都是常見的內容形態。
基本產品邏輯:主動(搜索、訂閱等)or 被動(推送、推薦等)接觸à消費內容。
這幾個月,明顯看到了內容的各種變種強勢上升的局面。單純的內容,很難獨立形成商業閉環,傳統的模式是廣告變現,相對低效,只是做了「導流」的工作,后面發生什么與你無關。
目前看來,內容更大的作用是,它可以幫助我們大大的降低獲取流量和用戶的成本,接下來要考慮的是如何在自己這里產生收入,直接切交易,是很多人的選擇,比如羅輯思維,也有更直接的「供養」變現,微信公號的贊賞。
內容供給也經歷了匱乏到過剩的演變,現在更能抓人的內容往往是「有趣的」,相比「有用的」,更加快起快落,嚴重的小眾化。
社交,用戶與用戶互相玩,靠關系彼此吸引留下來。
有了用戶以后,讓用戶彼此建立關系,才是社交,大一點概念下,可以容納進社區、社群等,非中心化的感覺出來了。
資本火熱的時候,人們更加樂觀,看得長遠,所以樂于投長鏈條的產品模式,比如「工具轉社區再轉電商」,因為怎么賺錢不確定,積極的角度,就是故事的想象空間更大,但資本收緊的時候,就想要更快,更有確定性,就會不停的問如何「用戶變流水」了。
社交里面也有很多維度的細分,比如從是否認識分為「熟人or 陌生人」社交,從社交介質分為「文字、語音、圖片、視頻」等等,從共性在哪里分為「地域、同學、同好」等,不再詳述。
交易,做生意賣東西。
電商,O2O概念下的各種服務,都是自然有流水的,看到了現錢,離盈利模式就更近一步,最最傳統的「生意」,其實就是典型的交易,「低買高賣」就完事兒了,當然,內容和工具也都可以通過交易類產品來賣。
需要區別一下的是,現在做交易的各位,很多做的其實是「交易平臺」,那其實是下一種。如果說社交類是騰訊系出來創業最牛,那交易類就是阿里系出來搞相對靠譜了,咦,那是不是說阿里系創業者在投資收緊的時候更有優勢?
做交易產品,就不得不提到「供應鏈」這個詞,你會發現,「IT系統」在交易產品的初期,其實重要性沒那么高。
平臺,比較復雜了,綜合體。
嚴格來說是同時滿足多種角色的一種產品形態,也可以說是「生態」,典型是「政府」,抽傭模式。實話,越來越覺得沒啥根基的團隊,一上來做平臺必死,還是自己把握一端,通常是供給側,更加靠譜。
話說回來,上述任何,現在也很少有純做一種的了,有交易平臺、內容平臺、交易社區……比如微信,它在滿足單對單溝通的時候是個工具,群是典型的社交,公眾號里面有內容,微店開進去是交易,微信支付是工具,還有游戲,整體又是個平臺。再如大眾點評,只是找個餐館,是工具,上面的店鋪信息也可以看做內容,賣優惠券可以算交易,評論內容有點社交屬性,整體是平臺。
最后說說,游戲,比較特殊的一類,里面可以融合進社交、交易的元素,往大了想,是創造平行世界,一切皆可包容。
最后再舉個例子,某個行業里,滿足各種用戶需求的產品形態,比如音樂:
工具-音頻播放器;
內容-歌曲庫(早年的百度MP3);
社交-音樂討論社區;
交易-版權市場?itunes;
平臺-阿里音樂;
游戲-節奏大師;
再簡單說說其他能想到的分類維度。
用戶關系:單點、單邊、雙邊、多邊。
指產品方與用戶方的關系,越往后越難啟動,但動起來以后慣性更大,難被干掉。
單點多為工具、小游戲、內容,每個用戶自己和產品互動,就能產生用戶價值。
單邊典型的是社交,必須要同一類用戶通過產品,互相互動,才能產生價值。
雙邊最典型是交易平臺,買家和賣家都必須有足夠數量,才行。
多邊是一個生態,比如O2O餐飲,利用閑置大媽燒菜 + 閑置大叔送餐,那就必須同時有足夠的大媽、大叔和買家,才能起來。
更多的,曹政(微信公號:caozsay)寫過一篇文章(搜:caoz談創業聊聊四種冷啟動),從冷啟動的角度講述。
用戶類型:2B與2C。
B和C到底怎么解釋?2B的產品,到最后也是一個大活人在用,所以,我會從「生產資料」還是「生活資料」的角度來看。
生產資料的用戶量通常不大,多為熟練用戶,生活資料的用戶量大,多為小白。通常來說,2B重用戶價值,2C重用戶體驗。
2B的產品原來選擇并沒有那么多,屬于不得不用,干活的家伙,現在也開始競爭激烈起來,體驗也越來越好了。
還有一種前后臺產品的區分,基本上,后臺偏B,前臺偏C。
解決方案:App、網站、硬件……
這個是從產品形態的角度來說的,比較容易理解。對應的產品形態,對產品經理的能力要求也有些不同,比如硬件就要懂開模、打樣、小批量、量產等等。
行業區分:新興與成熟。
其實對應著產品生命周期中的不同階段,簡單的說,「從0到1」和「從1到N」的區別。
還有什么維度?
最后聊聊分類的目的,分好了,沒用,等于沒分。
我想是這樣,通過多維度的分類,了解各種產品,都有什么特點,所以,產品經理的任務有什么相應的區別,需要針對性的加強哪方面能力,就是一點點小意義吧。
#專欄作家#
蘇杰,好產品創始人,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前阿里巴巴產品經理?!度巳硕际钱a品經理》、《淘寶十年產品事》作者,七印部落發起人,期待和同學們一起,用好產品改變世界。
本文系作者授權發布,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一年下來,蘇杰老師也是完善了他的理論,補充了更多的細節點
?? 我還以為蘇老師的新概念呢,原來也是新瓶裝舊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