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文·凱利: 分享未來十年互聯網大趨勢
在2013騰訊智慧峰會北京站的主題演講中,《失控》作者、《連線》雜志創始主編凱文·凱利在分享未來十年互聯網大趨勢時用到了四個關鍵詞:屏幕(Screens)、分享(Share)、注意力(Attention)、流(Flow)。而這四個關鍵詞的解放指向的就是十年后互聯網生活的畫面。
屏幕的解放將重構生態
在iPhone掀起的智能手機風暴席卷全球、谷歌眼鏡在業界的受捧,屏幕已然成為智能設備最為看重的區域。
凱文·凱利的屏幕生態是這樣構建起來的:人類社會到處都是有屏幕,不光是平板的,可以在眼鏡上的,或者建筑物墻體上的,或者是身上的屏幕,而且都是相互依存的。在這個時代,我們變成屏幕人。有些人一方面在看電視,另外一方面在看電腦,還在玩手機,所以是多屏的時代,這些屏幕就構成了一個生態系統。
在屏幕時代,屏幕變成了一種有機體,可以像是紙張一樣,卻又不一定要是印制的,也可以是卷的,也可以像衣服一樣的材質,就變得非常靈活,可以變成任何的形態。
人類如何與屏幕交互?在PC時代,機械鍵盤+鼠標是人與機器最好的輸入方式;在智能設備普及的時代,觸摸屏幕和語音成了新的更為便捷的方式。在未來,面對由無數的屏幕構成的新生態里,人類可以用身體語言,用3D的操作方式與“移動”變換中的屏幕交流,不斷地打破傳統和標準。
凱文·凱利以谷歌眼鏡和采用了眼球捕捉技術的三星Galaxy S4為例,證明屏幕的想象空間。“未來不僅僅能捕捉到眼睛的動作,還能預示感情,你對什么用心了,什么東西不明白了,什么東西你喜歡,所以說這個媒體也是可以進行自適應,并且在你使用媒體的時候對你做出反應,變成一個雙向的溝通?!?/p>
這樣的畫面將不會只存在于科幻電影之中。
分享的解放將推動媒體革命
某種程度上所有東西都會上到云端,成為大數據和一種新的媒體。凱文·凱利強調,云和大數據是最重要的新媒體。
這些是基于分享所實現的,所有的用戶分享音樂、分享書,從數字的分享以及其他的分享,這也是在媒體所發生的一個重大轉變。
在未來的十到二十年間,人類可能會發現分享的程度遠遠超過現在。在分享的過程當中其實也有有意思的事情正在發生,那就是一種轉變,從擁有到獲取的轉變。對于用戶來說只要能夠購買使用和獲取。凱文·凱利大膽預測道,例如亞馬遜將會提供所有你想到的數字書。比如說一年99美元,包年,是數字的,隨時隨地可以獲取數字書的閱讀。
當然,他也承認,分享一旦過度成長會遇到私有信息的保護問題。
注意力的解放遠未到極限
這是一個注意力的經濟時代,注意力往右走,影響力往左走,這是互動雙向的事情,一個是關注,另外一個是影響,注意力留到哪兒錢就留到哪兒了。
凱文·凱利表示,5年前注意力關注的是網上,所以錢也留到了網上。曾經獲取成本很高的電視現在變得很便宜了,很容易就獲取這些媒體。人們不需要花很多的錢就得到注意力,就是在注意力主導的年代。
“流”的解放確立信息的最新展現形式
“流”的概念一直存在,PC時代以“桌面+文件夾”的形式出現,Web1.0時代以超鏈接的形式得到發展,這些形式幫助人們掌握信息的脈絡和邏輯。
但凱文·凱利指出,“流”的演化已經進行第三個階段——云計算,這個“流”是通過云層來流動。
不好懂是吧?不要緊,凱文·凱利很快做了進一步的解釋:不同的信息流、廣告流、Twitter流、Facebook信息流,還有一些主題報道、頭版,這些信息流、新聞流等將會互相交織在一起的。這些“流”由PC到云端,或從云端到PC,所有的東西都是實時的、全天候的信息流。而且不同的流是互相交叉的,比如我的流、你的流都是互相交叉在一起的,但是所有通過的這些東西都是通過“流”來流動的。
具體到人類的生活,將會產生什么樣的變化?
凱文·凱利依然用了時下流行的iPhone和智能眼鏡來形容。比如說有人在手腕上戴著一些東西來跟蹤自己的活動,位置、基因、甚至是血液里的東西,所有人們想到的東西都可以通過某種智能設備跟蹤、量化,并在蘋果iPhone、智能手表、智能眼鏡等屏幕上顯示——技術可以借由流動的“流”讓這些變得非常簡單,最終將畫出人們的生命圖表。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凱文·凱利認為,生命也是一個流,不斷流動的一個東西。這些會變成數字生活的一部分,隨時隨地都在線,這就是流的概念。
以下是凱文·凱利發言實錄:
大家好,我是凱文·凱利。非常高興又回到中國,我非常喜歡中國,因為我堅信世界的未來就在中國。
讓我們先轉移一下視線,看看長遠的未來會怎么樣。我今天上午的責任是要畫一副圖畫給大家,給大家展示未來是怎么樣的。
我這個幻燈片里主要有四點建議,第一點就是屏幕,大家可以看一下背后的屏幕,我們到處都有屏幕,在西方世界,以前讀書就是我們文化中的精髓,比如有法律條文、文書,還有圣經等等,這都是書本文化。我們感覺到是這個時代變了,我們變成屏幕人。屏幕改變了所有的事情,因為它的變化很快,我們現在并不再說作者了,我們有自己的理念,我們生活中到處能看到屏幕。比如說在雜貨店、加油站、建筑物的建筑表面,現在所有東西都表現在平板上,到處都有的屏幕可能已經很廉價了。
有些人往前看,有些人往后面看,我們現在都在看屏幕,有第一個屏幕、第二個屏幕、第三個屏幕。有些人一方面在看電視,另外一方面在看電腦,還在玩手機,所以是多屏的時代,這些屏幕就構成了一個生態系統。
我們所說的生態就像生物圈的生態系統一樣的,如果說你想種蘋果,你必須要有蜜蜂,如果要有蜜蜂的話就必須要有花,有花的話必須要有螞蟻,所以不能獨自完成生態系統或生態系統的一部分。
現在我們有Twitter、Facebook。Facebook可能具有其他的內容,比如說像微博、博客又依賴于主流的媒體,主流媒體的內容又依靠博主,所以說沒有獨立存在的實體,沒有獨立存在的媒體。媒體本身成為這樣的生態系統,為了能夠種蘋果樹,或者培養這樣的一群客戶的話,所以你要理解他們是相互依賴的,是相互依存的,和其他的媒體相互依賴、依存,沒有媒體作為孤島存在,必須在網絡中互動。
當然有的時候它變成了一種有機體,比如像iPad跟我們生活非常接近也十分重要。如果說你看這些小孩玩iPad,在上面寫字,或者是移動,都是通過手勢、動作,已經不再打字了,所以已經不一樣了。而且不一定說一定是平面的,現在屏幕變得越來越靈活,像是紙張一樣,所以說有的時候電子書不一定是kindle(亞馬遜的電子書),真的做成書一樣,有好多幾百頁靈活的頁面,像讀書一樣一頁一頁地翻。或者是變成另外一本書,所以說這個屏幕不一定要是印制的,也可以是卷的,也可以像衣服一樣的材質,就變得非常靈活,可以變成任何的形態。
所以我想說的這一點,我們這種溝通不僅僅是用手指來打字,可以用整體的身體語言,比如說跟別人通過揮舞手臂來跟電腦進行溝通,當然這是科幻的電影。以前是用打字來進行溝通,以后可能通過手勢來進行與電腦溝通,所以說不斷打破傳統,不斷地打破我們的標準。大家可以看到他正在操作3D的操作方式,這就是屏幕,所以屏幕不見得要是平的。可以是流動的,可以是移動的。
當然我們的這種演進也在不斷地出現,比如谷歌所有的演進都在快速地問世,所以現在可以佩戴這種屏幕,變成佩戴的東西。當然不是我眼睛上這副,不知道這是不是好的事情,但是我們會邊用邊想明白這件事情,它的這種創作主要是屏幕可以變成我們的第二雙眼睛,顯示什么就能看見什么。更重要的是說這個屏幕能夠看我們,不光我們看他們。比如說三星Galaxy S4,可以捕捉到眼睛的動作,可以測試你看到的方向。他們的媒體實驗室還做這樣的實驗,不僅僅能捕捉到眼睛的動作,還能預示感情,你對什么用心了,什么東西不明白了,什么東西你喜歡,所以說這個媒體也是可以進行自適應,并且在你使用媒體的時候對你做出反應,變成一個雙向的溝通。比如說我在說話的時候,我會知道你有沒有注意聽我說,還是分神了,還是我自顧自的說下去。比如看網站的時候,我理解網站的東西可以給出一些反饋或者給出一些備注。比如說可以進行添加評論,就變成了自適應系統。
主要的這種媒體的發展是向混合式的發展,大家可以想象你有一本書,你在看這個書,但是書里面還有電影,所以不是讀書,真的變成了看書?;蛘呤且曨l,視頻里面也會有一些文字可以去讀,可以去看。以前是看視頻讀書,現在可能反過來了,讀視頻看書?,F在我們有各種各樣的媒體,媒體地多樣性種類,比如我們有電影、有喜劇書、網站。最近我們正在不斷地創造新媒體的種類,變成新的藝術形式、新的媒體。比如說有一百多個小時的系列劇,比如說像《迷失》,這都是100多小時的敘事電影、電視劇,這是新的媒體。我們還有博客,比如說我們有粉絲自己來寫小說,還有混音的電影的預告片,還有40小時的視頻游戲,這些都是新媒體的種類。它不一定像以前的傳統媒體來進行顯示,但是我們仍然有歌劇、音樂劇、傳統媒體的存在。我們會經歷這樣的進展,就是每一年在這樣的生態環境當中都會出現新的媒體物種。比如之前的混合種類的媒體,這就是我們在做的進步。
混搭其實就是現在在做的事情,大家可能沒有辦法想到把這兩者結合在一起的混搭,未來媒體的混搭可能是你沒有辦法想象的。雖然你經常跟媒體進行溝通,可是你都沒有辦法跟進理解每一年推出來新的媒體平臺有多少,這是已經到來的屏幕文化時代,屏幕無處不在,相互依靠。在某種程度上,一個屏幕可能依賴于另外一個屏幕,這就是我想說的第一個部分是屏幕的生態。
第二個部分是分享。分享對于新的經濟體是個動詞,這是我們做的一件事情。我們有這樣一個云,云無處不在,所有東西都到了云端,大家都理解云是什么。我們不知道的一個知識問題是,一個云還是很多云,我們真的沒有問這個問題,或者是不太理解,我們有谷歌云,有騰訊云,我們到底是一個云還是很多個云,還不知道。但是某種程度上所有東西都會上到云端,云里面到底是什么呢?它是由大數據組成的,包含這些大數據,這些大數據本身是一種新的媒體,實際上就是在進行的過程,這是在發生的一件事情,這是最重要的一個新的媒體。其實這是我們最后內容所依賴的,就是大的數據,我們分享這些東西,產生了東西之后把這些東西進行分享。我們以前把它認為是一些私有、私人的信息,現在發現非常急迫地分享這些信息。
我們對此的評價知道周邊發生了什么,當然是在允許的情況下,在允許的情況下什么都可以分享。在未來的十到二十年間,可能會發現我們這種分享的程度遠遠超過現在。在分享的過程當中其實也有有意思的事情正在發生,那就是一種轉變,從擁有到獲取的轉變。比如說有個云,這個云總是在線,我總是能夠獲取,能夠登錄。比如說有一個音樂事件,既然能夠隨時獲取的話為什么還擁有它呢?基本上也是免費的。答案就是不需要來擁有,擁有變成一種劣勢,你還要不斷升級、備份,還要有系統支持,還要保持安全。如果你要去擁有的話有很多的責任,這些責任越來越超過效益,所以說對于用戶來說我不再需要擁有這些,只要能夠購買使用和獲取。我們不一定說買音樂,而是買音樂的應用程序的獲取途徑,比如說在美國的電影,我們不再買影片來看,而是我們進行一些定制,來獲取看電影的途徑。書也是會成為這樣的情況,我現在還不知道,但是我預測亞馬遜將會提供所有你想到的數字書。比如說一年99美元,包年,是數字的,隨時隨地可以獲取數字書的閱讀。所以變成了這樣的轉變,這種轉變非常根本,是數字化的轉變。
當然這種基本的轉變是從擁有到獲取的轉變,以前我們的社會是以擁有為主導,現在變成以獲取為主導。我們的獲取已經超過了擁有。當然這是分享所實現的,你分享音樂、分享書,從數字的分享以及其他的分享,比如說3D打印在家里面就能進行打印??赡苌鐓^里面的打印店來進行打印,進行這樣的定制,或者是說通過借的方式,這樣也是在媒體里面所發生的一個重大的轉變。分享一旦過度成長的話會問一個問題,就是對私有信息的保護。我們可以想象對于這種個人信息的監管,大家可以看到這是一個平衡,如果是說非常私密的話就是零,或者說到另外一個極端100是完全開放透明的,你可以知道我所有的情況。所以說你在這個區間進行滑動的話也是個性化的過程。
如果我想最大化我的個人性的話,我就必須要個人化透明性,對于我自己來說我想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比如說公司或者其他的人不要把我作為一個蕓蕓眾生之一,我想讓他們知道我是誰。為了達到這一點,我必須要把自己的信息透露給他們,所以這就是透明性的提高,這是一端。我們可以把它暫時叫做隱私程度,通用也是一個曲線的,我的意思是說我們可以滑動軸,從一端到另外一端,如果我想變成非常私人的話,不想公開的話,就在另一端。大家可能把我當當蕓蕓眾生,就是一個數字、一個人頭而已,就不會得到個性化的服務。如果在另一端變得非常透明,個體性就非常強了,我們有這樣的選擇。重要的是現在大家都變得越來越開放、透明和個性化了,比我們想象的程度要大很多。每一次我們就發現有人把這個往右面推的話都是強加給人的,我們說的浮華勝于隱私。最終我們想得到區別的對待,有自己的個性和自我的話,也就是說不是保留隱私,我不知道這個程度會有多大,但是現在是這個趨勢。至少在未來十年我想浮華都是勝于隱私的。
再看一下分享這個表,比如說我們0到100分,在日常工作中我們可以問自己是不是能夠提高共享,提高共享的程度就提高了價值?,F在來講發現還沒有限制,確實有限制,但是還沒有到這個極限。
第三個是注意力,這是一個注意力的經濟時代,注意力往右走,影響力往左走,這是互動雙向的事情,一個是關注,另外一個是影響。注意力留到哪兒錢就留到哪兒了,比如說媒體,包括報紙、電視、互聯網,未來的20年、35年。我們看這個衡量,就是人們關注的時間我們用小時來衡量,衡量一下整個媒體行業的收入。比如說五年前現在注意力關注的是網上上線,所以錢也留到了網上。但是現在有意思的是說計算每小時的成本時候,或者錢數的時候,比如使CPI或者是不同媒體得到的注意力和得到的錢,比如說電視現在每小時2.7元,這是很便宜的,不算什么。另外看一下大家付費的情況是怎么樣的,大概每小時270美元,所以每小時的成本是很低的,很容易就獲取這些媒體。我們不需要花很多的錢就得到注意力,所以這一點需要注意一下,就是在注意力主導的年代。
另外我想再說一個有意思的領域,就是未發掘的空白地,我們要付錢給這些用戶,才能夠讓他們讀取我們的廣告。比如給我們發郵件,給他們付費,給他們錢才愿意看,根據他們的評分或者網絡能夠有多大來付不同的金額。如果說一個人影響力很大,有一個網絡的話,給他付費的錢是很多的,這是一個很奇怪的問題。比如說要計算每一年要在這個產品上花多少錢,還看一下對其他人的影響力是怎么樣的。我們要根據他們的影響力來付費,這也就是說搜集廣告的,或者是展示廣告的這些人并不是被告知去這么做,而是收到錢了。你可以付費給這個人把廣告投放在他的微博賬戶上。比如有些人運行廣告,他們收到錢,但是現在不一樣了,直接把錢付給受眾,并不是所有的廣告都會遵循這種模式,但是我想有一些會這樣的。比如說有些人的廣告創意也會付錢,還有其他的領域也是如此。
所以重點是十年、二十年之前大家都知道人會自己拍視頻,會產生個人視頻??赡苣菚r候人們不是很接受這個觀點,人太懶了不會這么做,你會付費給觀眾來看你的視頻,這是所謂的關注經濟的關注時代。
最后是流,信息流以前的模式,比如計算機的模式,在最開始的時候就像一個書桌一樣,有一些文件夾等等。在網絡的1.0有超級鏈接,這就是我們了解事情的一個邏輯。但是現在是第三個階段了,就是流,就是云計算。這個信息流通過云層來流動,我們給它貼標簽,因為我們這里并沒有很好的例子,但是我想這就是未來的一個趨勢吧。比如說不同的信息流、廣告流、Twitter流、Facebook流,還有一些主題報道、頭版,這些信息流、新聞流就是我們未來的一個模式,它是互相交織在一起的。比如說有個人電腦到云端,或者云端到個人電腦,所有的東西都是實時的。就是從我到大家,就是社交群體。以前是網頁、文件、文檔等等,但是現在是信息流,這就是一個新的理念。這個流都是實時、全天候的一個信息流。而且不同的流是互相交叉的,比如我的流、你的流都是互相交叉在一起的,但是所有通過的這些東西都是通過流來流動的。
另外就說一下量化的自我QS,這個概念我想跟蹤一下自己的情況是怎么樣的,進行量化。比如整個全身是怎么樣的,比如說有人用不同的方式來跟蹤自己的身體活動,比如說手腕上戴著一些東西來跟蹤自己的活動,就是你所想象的所有東西都可以跟蹤。這個主題就可以開很多的會議了,這是很復雜的。比如醫療設施、定位你的位置、基因,還有你血液里的東西,所有你想到的東西都可以跟蹤、量化,就是技術可以把這些東西變得非常簡單,這就是我們技術發展的速度。
另外就是APP store,APP store里面有23個這種量化跟蹤的設施,所以他們是朝著這個方向在發展,他們已經認識到了。這個是蘋果的手機,這個是腕戴的手表。另外有數據可以展示在我們的眼鏡上,所以這就是我們的一個數字生命跟蹤系統,也就是說我們在跟蹤記錄整個的生命、我們的活動,所有你能想象的事情,都可以被跟蹤。這就是我們的生命圖表,這是一個想法、一個概念,也就是說我們本身生命也是一個流,不斷流動的一個東西。這些東西會變成我們數字生活的一部分,隨時隨地都在線,這就是流的概念。
我跟大家分享的是這四個想法,這就是我們未來十年的大趨勢,第一個是屏幕生態系統,到處都是有屏幕,不光是平板的,可以在眼鏡上的,或者建筑物墻體上的,或者是身上的屏幕,而且都是相互依存的。每一個分享、每一件你做的事情,也就是說擁有已經不再重要了,獲取變得越來越重要了?,F在我們還沒有看到分享的極限,我們還沒有到極限。另外現在是一個關注的時代、關注的經濟,關注在哪兒,錢就流向哪兒。第四個概念是流動的概念,我的流會跟你的流交叉。
所以我很高興今天早上跟大家進行流的互動,謝謝大家的關注!
文章來源:199it互聯網數據研究資訊中心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