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方式的革命(一):復雜問題該用理性決策還是感性決策?

5 評論 9156 瀏覽 34 收藏 18 分鐘

本文是在SaaS領域的實操之外,再寫一點兒自己對于思考方式的心得,供大家參考,相信這部分內容有更廣泛的讀者會喜歡。

一、明知識、默知識與暗知識的四象限圖

AI被熱捧那么久,王維嘉博士的《暗知識》是第一本把它講明白的中文科普書。

這本書第一個知識框架,就是下面這張4象限圖:

思考方式的革命(一)復雜問題該用理性決策還是感性決策?

(該圖來自:王維嘉的《暗知識》)

該圖將知識按“是否可表達”、“是否可感受”的兩個維度分為四類:

  • 可表達的“明知識”(包括可感受的牛頓定律和不可感受的量子力學)
  • 不可表達但能感受到的“默知識”
  • 而“暗知識”則是:不可表達、又沒法感受到。

具體來說,暗知識是機器發現的,人類無法感受也無法表達的知識。

就像圍棋,人類2000年來保留的棋譜大概有3000萬個(8位數),但圍棋上棋子的擺放方法的可能性有2的361次方個(108位數),中間何止相差萬億倍。人類對圍棋的認知,就是基于3000萬這個8位數范圍的認知。與機器相比,相差10的100次方。這部分機器能掌握而人不能的,就是暗知識。

這是本書讓人驚嘆的第一個點,通過設立一個新的二維坐標模型,就能夠找到人類以往概念上的盲區!其次,王博士選的詞匯也是超一流的,“暗”和“默”兩個字都很有神采。

雖然是“科普書”,但書里還是不得不講到人類的“神經網絡”、計算機的“機器學習”、“卷積”等復雜概念。

我用自己的語言,以“識別一只貓”為例,為大家簡單講述一下AI吧:

(1)識別貓與計算“1+2=?”不同,前者是“默知識”—— 無法用準確的語言描述出來。在計算機歷史上,通過“尖尖的耳朵”、“長尾巴”、“圓眼睛”等信息來識別貓的程序都失敗了。

(2)我們閉上眼睛想想,如何把一只貓與一只豹子的照片區別開,需要補充很多語言描述。把一只貓與一只狗區別開,又需要補充一些描述,其實人是不能把“識別一只貓”這件事情用語言明確說清楚的 —— 既然人說不清,傳統計算機程序就做不到。但人,哪怕是三歲的孩子都能區別貓和狗,背后是什么原理呢?

(3)后來科學家通過研究人類大腦的神經網絡,發現大腦是通過分層判斷,最終在神經元中留下“歷史痕跡”的邏輯鏈條的。這是很有趣的生物學現象,一個神經元受到的刺激(生物電擊)越多,得到的營養就越多、就會成長得越強大。而每次判斷在每層神經元中留下的痕跡,就會強化今后整個人腦神經網絡的判斷能力。

(4)計算機科學家根據對人類大腦神經網絡的認識,開發了計算機“神經網絡”。這個網絡不但可以識別“貓”,而且識別貓的過程也同樣無法輸出成為人能認識的“文字描述”。

(5)這些識別算法就沉淀在“神經網絡”中(表現為數據及數據關系),無法被人類直接掌握,人只能通過安裝了神經網絡的計算機獲得這個能力。

(6)不知大家注意到沒有,為了讓計算機解決這個“默知識”的問題,我們最終是用了“暗知識”來解決。

(7)這類“暗知識”,能夠在計算機之間快速復制,但無法在人和人之間復制,人和人之間能傳遞的只能是控制AI計算機的方法。

暗知識大體說完,我再回到與我們的思考方式相關度更高的“默知識”。

二、《思考,快與慢》的“系統1”

《思考,快與慢》這本書大約是我2013年讀到的,我認為這是那一年我讀到最好的書。好就好在研究老對象(人類行為與注意力)的過程中,用了新思考框架,并建立了有說服力的體系。

幾年來,這本書被我放在電腦顯示器下面,意喻為“抬高了我的視野”。當然,最初是為抬高了顯示器,起到保護頸椎的作用。

思考方式的革命(一)復雜問題該用理性決策還是感性決策?

書里是這樣定義人的兩種思維模式的:

  • 系統1 —— 其運行是無意識且快速的,不怎么費腦力,沒有感覺,完全處于自主控制的狀態。例如會騎自行車的人,他在騎車時是不需要主動意識指揮手如何轉動車把的,系統1會接管這些動作。
  • 系統2 —— 將注意力轉移到需要費腦力的大腦活動上來。例如:大家可以回憶一下自己第一次騎自行車的場景,當時是需要非常專注地控制雙手和雙腳的,所以往往手忙腳亂。我記得我如果稍不能控制,雙手是會放掉車把,抱住旁邊的足球門柱的不知各位剛學自行車時,是否也是如此?

當系統2學習掌握了重復使用的套路后,大腦會將重復工作轉給系統1。

我高中時,經常因為簡單的數學加減乘除四則混合運算錯誤,導致考試得不到高分。我訓練自己做了大量專項練習,后來不僅計算過程不出錯,而且感覺當時是把簡單的四則運算從“系統2”挪到“系統1”了??荚嚂r,手上做著乘法豎式,腦子里考慮是否有更好的解題思路。

從另一個角度看,大腦的重復套路工作從“系統2”轉給“系統1”,還有一個更大的好處 —— 降低能力消耗。

系統1反應很快,對能量的消耗遠低于系統2。我查了《人類簡史》、《文明是副產品》等書籍,看到這樣的資料:晚期智人的大腦占體重的1/20,但耗能、耗氧量卻達到全身的1/5。在工業革命前的5萬年里,智人供養這樣一個大腦是極其不容易的,所以我推斷:

  • 第一,大腦不會有大比例未開發區域,因為咱們的大腦結構在5萬年前成熟時(今天人的腦容量與5萬年前差別不大),人體根本沒有多余的營養可以供它浪費。
  • 第二,從機制上,大腦會盡量把一些套路工作從系統2轉給系統1,以期降低腦力消耗。

系統1畢竟簡化了判斷過程,是否會造成很多誤判呢?我相信是的,但因為能量的限制,人類當時應該是找到了中間最優解。

我認為:《思考,快與慢》的“系統1”,學習的其實就是前一節說的“默知識”。

還是以騎自行車為例,咱們可以教新手一些保持自行車平衡的要領,但一個新手學會騎車的過程,是實踐重于理論的。最后形成的知識,就是無法說清的“默知識”,這個默知識保存在我們每個人的“系統1”當中。

當然,系統1與系統2的關系還有很多層次,并對人類社會產生了深遠影響。

例如:遇到緊急情況時(“快撞到行人了”),系統2會從系統1接管人體控制權,多費一點腦力精確控制好自行車的方向,避免造成交通事故。

畢竟我的讀者都是toB企業同事,我還是講一個書中與咱們業務有關的故事。作者丹尼爾·卡尼曼是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21歲時(1955年)曾經在以色列軍隊里負責設計士兵面試流程。這之前,面試官完全根據感覺打分,結果篩選出來的新兵合格率很低??崧隽艘惶自O計,聽起來和我在《SaaS創業路線圖(六):如何高效擴張團隊?》中的做法類似,就是要求面試官嚴格按框架打分。

思考方式的革命(一)復雜問題該用理性決策還是感性決策?

思考方式的革命(一)復雜問題該用理性決策還是感性決策?

(上圖為我系列文章(六)中提供的打分表)

卡尼曼不是他的面試官們的上級,面試官們不喜歡做“打分機器人”??崧淖尣绞?,同意面試官根據標準格式打分后,最后“閉上眼睛給士兵打個總分”。

最后的結果是,新的測評方法大幅提高了有效率。45年后卡尼曼回到該部隊,發現他的面試方法還在延用。

而我的面試表最后也有這樣一行:“自己是否愿意帶領此人去完成一個困難的任務?”其實這是一個非常感性的問題,與表格其它部分(記錄工作年限、記錄回答情況等)非常不同。

我觀察,這就是在很多領域中,決策復雜問題的一個優選方法:

  1. 把抽象問題具象化:先用理性框架(“明知識”)、從多個角度用數字化的方法分項打分;
  2. 再把具象問題抽象化:從內心出發,我是否要用這個人?(使用了“默知識”:更感性,但往往更準確)

這個過程的好處是:

  1. 過程可操作性好,讓決策者全面思考,不會漏項;
  2. 利用決策者的抽象判斷能力(“默知識”),更高緯度地做出判斷,不會因為打分表的設計缺陷造成決策錯誤。

我們企業決策中,如果死板地使用調查前設計的“打分表”,往往會錯過發展機會。因為環境在劇烈變化,調查前很難做出完美的打分表。而“默知識”會讓我們熟悉業務的決策者更準確地做出判斷。

三、內隱學習和外顯學習

上面說了很多“默知識”的例子,具體怎么學習和使用“默知識”呢?最近“得到APP”的精英日課正好也推出了一篇文章“內隱學習和外顯學習”。

簡而言之,外顯學習就是學習“明知識”的過程,掌握歷史知識、化學公式……

內隱學習,則是學習“默知識”的過程,學到的是個“感”。例如:英語的語感。

1993年高考時,記得我的英語成績大約是140分(滿分150)。因為不考口語,這全都是英語語法和單詞,大多是“明知識”。

但我工作后能在外企說流利的英文,全有賴于大學時在華中理工(現在的華中科技大學)有一個教“外貿英語”的廖老師。他逼著我們每人整篇整篇地背誦外貿英語,上課經?,F場考對話,當時那個厭惡哪……沒想到堅持了一個學期,死記硬背了幾百句常用對話后,英語“語感”就形成了。大腦中可以用英文思考問題,我是一生受用。

“精英日課”引用的一個調查研究還有個有趣的結論:外顯學習明知識,注意力越集中越好;但集中注意力反而會妨礙內隱學習。

為什么?因為“默知識”是沒有明確規則的,越努力找規律越學不會,不如放松一些,讓頭腦直接沉浸在直觀信息中,這樣更容易領悟那個“感”。

在企業經營中,我們經常需要新的創意:如何設計一個擺脫俗套的新激勵方式?如何做營銷上的創新?如何設計一個全新的內容?這時候,讓注意力分散些,看看不相關的書籍、討論一些別的話題,可能靈感會來的更快。

就像我寫這篇文章,目的與路線圖系列是一樣的,還是想幫助大家提升經營管理能力。但如果不引入更多關于思考方式、關于人類發展史的文章,就會跳不出日常操作的層面,不能給大家帶來新的空氣。

四、小結

這篇文字是“思考方式革命”的第一篇。我講的不是明知識、也不是默知識,我講的是一些新的思考方法。

(1)如何通過增添新的維度,讓你對研究對象(無論是客戶群、團隊或產品服務)增加新的評估方式?操作工具就是最前面的四象限圖。

(2)設計新體系時,用詞要精準。王維嘉博士用一個“暗”字,一個“默”字,把體系講的很清楚?!懊徽圆豁槨?,這是我經常說的道理。一個事兒的“名字”選錯了,要費很多口舌解釋,到頭來沒聽到解釋的人看了還是會誤解。

(3)計算機AI算法是基于人類的“神經網絡”模型的。企業管理中,一個體系的設計、一個測算模型的建立,都要基于“自然”的業務規則,基于人性的需求進行考量。我不是講抽象的“道”,我說的是可以操作的規則。

(4)例如:人的大腦將重復套路工作交給系統1,就是符合降低消耗的規則的。而“能量的限制”就是工業革命前的20萬年里控制人類發展的主要因素。

(5)我們做企業,也是同樣有很多限制,財務上有利潤要求、有任何時點現金流不得低于安全線的要求。這屬于“明知識”。

(6)在不能用“明知識”直接通過計算做出決策的復雜情況下,基于“感覺”的判斷實際上更準確。所以專業知識重要,但業務背景更重要。

(7)但如果只靠“感覺”決策,也很危險。文中舉了一個新兵打分的例子。最佳方法是:讓決策者先結構化地全面多維度打分,然后再“感性”地做出最終判斷。

(8)注意力分散些,有利于創新。所以需要新點子時,要給團隊成員新環境、新場景和一些新時間。

(9)默知識這么重要,如何得到?要反復練習,不專注(忘掉規則)地學習。

哈哈,相對前面的硬核文章,這篇講得更high level一些。思考能力、創新能力都是經營管理的基礎,期待大家勤于思考,勤于構建自己的思考模型。

歡迎各位朋友留言~

#特邀作者#

吳昊,微信公眾號:SaaS白夜行,紛享銷客天使投資人、前執行總裁。20年企業信息化和6年SaaS營銷團隊創新經驗,每天一篇2000字SaaS創業文章的堅持者,目前正處在從創業者向投資人的轉型過程中。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大佬,年末了,膜拜下,把之前沒讀完的讀完 ??

    來自四川 回復
  2. 這個總結挺好的,以前只是感覺能解決某個問題場景,卻不知道如何運用,現在可以上升到理論階段 加以運用,使自己的工作場景更加清晰

    來自湖北 回復
  3. 很棒,受益匪淺

    來自廣東 回復
  4. 大佬的文章,我幾乎每篇都看過,收益匪淺,謝謝大佬的分享

    來自四川 回復
  5. 非常喜歡這篇文章以腦科學,AI的角度來探討人的思考方式,很多事情被你這么一說,就來“感覺”了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