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方式的革命(二)如何快速培養對數字的敏感度?

5 評論 8609 瀏覽 37 收藏 10 分鐘

上一篇文章討論分析了復雜問題該用理性決策還是感性決策這個問題,內容整體偏抽象化,本篇文章內容會比較實用,筆者對如何培養對數字的敏感度給出了自己的看法,與大家分享。

#思考方式的革命#系列第一篇講了理性決策vs感性決策,談到《暗知識》、《思考,快與慢》、精英日課等大部頭的書及內容。朋友們反映說還是太硬核了。我決心這篇開始要講得更輕松一點。

講數據應用、大數據的書有很多,這些書大多”不說人話”。這也不能怪作者們,因為談“數字”而非“感覺”,本就違背十萬年來人類的思考習慣。

這篇我準備從“個人的體感”談起,最后還是落到公司管理上,希望達到有趣、又有用的效果。

說正事兒前先講個真實的故事。

身邊很多人都知道我是在數字管理上創造奇跡的人。某年元旦,公司定了一個年度業績增長10倍的任務。然后是各種規劃、365天的戰斗和將士用命……

到了12月31日,全年最后一天下午4點,我們準時完成了全年銷售目標。而且在全年的12個月份當中,每月實際完成數與元月份制定目標的偏差都控制在±10%。

這件事的具體做法,我在《SaaS創業路線圖(53)如何制定銷售目標?》一文里講過了,這里不再重復。

我今天只談談如何養成我們每個人用數字、說數字、設計數據指標體系的好習慣。

一、說數字

判斷一個同事有沒有好的數據習慣,看他說話、文字的風格就知道了。有的人經常說“基本上可以通過”、“成交機會很大”、“需要的活動經費很多”……這是不習慣用數字的典型表現。

而我習慣這樣說話:“通過的概率為60%”,“成交機會大約是75%”,“需要經費1萬5到2萬元之間”。

通過這樣說出數字,目的不僅是表達更準確;而是每次說話時,讓自己“習慣性”思考這個數字到底應該是多少?習慣的力量在于不斷積累。剛開始1個月可能覺得很費力、也說不準。但積累時間長了,你嘴里蹦出的數字就越來越精確。

也有同學會問,如果對一個數字的準確度沒信心,總不能瞎說吧?—— 那你可以說一個范圍,例如“3萬~8萬之間”。

哪怕這個數字范圍很大,對聽的一方來說,也好過沒有數字范圍,對講的一方來說也是個鍛煉。

大概10年前的某一天,我突然開始要求自己多說數字。估計當時是看了什么書鬧的。所以在前一家企業,我身為公司的執行總裁,卻能得到“神算子”這樣一個通常是財務或數據崗位同事的稱號。如果一個高級別的管理者能有這樣的能力,對公司的價值就更大了。

大腦的某一類能力是越練習、越精通的。專項、反復練習,就能讓你有超越常人的能力。

二、看數字

我們常說“小張對數據敏感”、“小李對數據不敏感”,判斷依據往往是他能否記住重要的業務數據。

你現在回想一下,腦子中有幾個關于公司業務的數據指標?

這些指標你能記到幾位有效數字?是3萬(1位有效數字),還是31,000(2位有效數字)?

你是否習慣千分位?看到150,000,000你需要多久才能反應過來,這是1.5億,而非1500萬?

三、分析數字

無論是基層還是高層,都需要記住自己業務范圍內的幾個關鍵指標,最好是能記住一組歷史數據。

為了讓大家更容易理解,我畫了一張反映某公司“月度人均產出”指標變化的圖表。橫軸是月份,縱軸是人均產出金額。

如果你是這個部門的負責人,應該牢牢記住哪些信息呢?

  1. 對于“每月人均產出”等指標,記住2位有效數字足矣。在企業里,記住2位有效數字就能夠對1%的變化有所察覺,作為人類,這就夠用了。
  2. 最好能記住過去12個月的數字變化情況。這樣才能對每個月的新數據異常保持敏感。
  3. 清楚了解過去該指標的變化趨勢。以本圖為例,有幾個趨勢:①人均產出總體在緩慢增長;②但也能看到7萬左右是個瓶頸區,接近7萬時增速下降。
  4. 了解“異常數據”背后的原因。通常是業務上的一個變化造成的。本圖5月份人均效率的突降,可能是當月入職了一批新員工,帶低了整體平均水平。

四、能設計數據指標

我在公司時,經常會琢磨這些指標的變化趨勢和如何更好地定義指標。

以上圖為例,5月份的“異常點”其實是很討厭的,會浪費決策層很多時間。每次開會,都有可能會因此被誤導 ——”五月份發生了什么事兒?”、“是不是五一長假對業績影響很大呀?”……

所以,就可以通過增加一個“3個月以上銷售代表”的月均產出折線,作為補充。

這條更“穩定”的線,能夠讓決策層對“真正的異?!备X,及時作出響應。

(關于如何建立公司經營的指標體系,我在《SaaS創業路線圖(49)如何評估SaaS公司的經營狀況?》里說過了,這不是今天的主題,也不再贅述。)

五、小結一下

今天我聊的,還是落腳到習慣上。

人之初,既不善也不惡,就是帶了DNA底色的一張空白紙。人與猩猩的遺傳基因相比較僅有約1.2%的差異。健康人與健康人之間的差異在誕生那一刻其實非常小。

所有的差異都是在后天被環境和自己的習慣影響所形成的。一次習慣的重復動作,也許每次只影響萬分之一,但日積月累就會造成1與1,000,000的差距。

因此 ——

強迫自己讀某一本非常有價值的書,不如先讀一本自己感興趣的 —— 幾年只讀一本書,那本書再強大,作用也有限。只有養成了讀書的習慣,才會終身享受閱讀帶來的愉悅。

強迫自己偶然去跑一次步,不如找一個同學或朋友組成的跑團微信群,大家互相監督、打趣,才能把鍛煉變成習慣,把習慣變成健壯的身體。

強迫自己記憶幾個數字,也不如先用Excel畫一個折線圖,只有愛上那些圖表,你才會養成看數據的習慣,然后讓這個習慣越來越強大。

希望你的數字之路能夠從這閱讀我這篇短文開啟,預祝你能搭上數據時代的高速列車。

#特邀作者#

吳昊,微信公眾號:SaaS白夜行,紛享銷客天使投資人、前執行總裁。20年企業信息化和6年SaaS營銷團隊創新經驗,每天一篇2000字SaaS創業文章的堅持者,目前正處在從創業者向投資人的轉型過程中。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感謝大佬的總結和分享, ?? 受益匪淺

    來自安徽 回復
  2. 上數據列車

    來自湖北 回復
  3. mark

    來自廣東 回復
  4. 講數據應用、大數據的書有很多,這些書大多”不說人話”–說出了我們的心聲~

    來自上海 回復
  5. 習慣知易行難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