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生人社交產品的3個組成要素:篩子、信息、人(一)

3 評論 4482 瀏覽 26 收藏 10 分鐘

本文以“soul”app為依托,分析了陌生人社交產品的3個組成要素,并對其進行了梳理總結,與大家分享。

本文以“soul”app為依托,分析陌生人社交產品的3個組成要素:

  1. 篩子:篩選推薦策略(用戶自己也有篩選過程)
  2. 信息:不太好概括(會很系統(tǒng)的列出)
  3. 人:對用戶的一些分類研究

從數(shù)據(jù)入手

先貼一句羅素的話:

不管你是在研究什么事物,還是在思考任何觀點,只問你自己:事實是什么,以及這些事實所證實的真理是什么。永遠不要讓自己被自己所更愿意相信的、或者認為人們相信了,會對社會更加有益的東西所影響。只是單單地去審視,什么才是事實。

主觀因素總會插入對數(shù)據(jù)的獲取以及對數(shù)據(jù)的分析上,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會這樣,希望能極力避免。

下面的用戶數(shù)據(jù)都是我自己在soul上測來的,每個數(shù)據(jù)的人數(shù)都會上百,所以與真實數(shù)據(jù)相差無幾:

1. soul的用戶天數(shù)組成

前100天的四段分別是0-10天(共10天),11-30(20),31-60(30),60-100(40)。

假定每月新來的用戶是變化不大的(除非每月新來的保持較大加速度):

  1. 前100天會流失很多(流失的都是哪幾類人,哪一些原因?)
  2. 后面流失會放緩(到底為什么?)

2. 動態(tài)的類型比例

(藍色為文字;橙色為圖片;灰色為人照)

與直覺不同的是:

  1. 圖片的互動率居然沒有純文字高;
  2. 男性更愛發(fā)圖片,雙方發(fā)文字比例一致。
  3. 沒互動:只有贊:有評論≈1 : 2 : 2。(以為沒互動的很多)

3. 動態(tài)的男女區(qū)別

先說明app里男性數(shù)量應該是高于女性的,然后可預先想想:

  1. 100個動態(tài)里,男女幾幾分?
  2. 男性女性動態(tài)的互動情況分別怎樣?

(柱狀圖:藍色為男,橙色為女; 圓餅圖:藍色沒互動、橙色只有贊、灰色有評論? )

一些結論:

  1. 最新動態(tài)的互動率還是挺高的:這的確是一個去中心化的地方;有評論的分從1評到多評,多評的挺多:又有些許中心化的傾向;
  2. 事實:總女比總男少很多(應該是的),而發(fā)的動態(tài)卻又比男多;真理:女比男更愿意當漁翁(發(fā)動態(tài)是為了被回應);
  3. 事實:女性雖然動態(tài)多,但其中被回復的比例也更大;真理:女的確比男在漁翁方面更優(yōu)秀。

那么,雙方釣上來的魚兒就是異性嗎?

4. 雙方動態(tài)評論者的男女比

(左圖:藍色代表動態(tài)數(shù)(第一個藍是總的,第二個藍是男動態(tài)),橙色代表男性評論,灰色代表女性評論;右圖:是系統(tǒng)推薦動態(tài)里男女比,令我不解的是為什么同性占比會這么高?)

一些結論:

  1. 基本都是異性之間互動,但男性動態(tài)下男性比例較高,為什么?猜測是中心化原因)
  2. 男性去男性的不太多,但女性去女性的更是少,為什么?

個人疑問:

  1. 交友產品為什么明顯的主要是異性之間互動?
  2. 聲稱交友的人,有了對象還會來交友嗎?(不來的話是交流的需求滿足了?還是避嫌?)
  3. 真正交友的有多少?交友的系統(tǒng)匹配機制是不是可以和找對象的機制一樣?

5. 下載指數(shù)(搜索指數(shù))

上圖為:2017.11-2019.10,網(wǎng)民搜索soul的頻率變化(可代表下載數(shù)?)

上圖為:2017.11-2019.10,關于soul的資訊熱度(可代表營銷推廣?)

6. 總結

  1. 數(shù)據(jù)常常與預想的有很大不同,要找出真實的數(shù)據(jù),并分析出真實的原因;
  2. 陌生人交友其實更偏向于陌生人找對象。

篩子

篩子包含兩種,一種是系統(tǒng)的匹配機制,一種是用戶自己的篩選。前者往往在最相遇時發(fā)生,然后用戶再自己深入了解篩選人。(系統(tǒng)篩選可不可以在后半程也出現(xiàn)?)

篩子是兩個陌生人從相遇到成為好朋友或者戀人之間必然存在的東西,且存在好幾道篩子,只有完全通過的人,最終才能成為你的熟人。

1. 必經(jīng)的路線

2. 產品關注部分的細分

(歪歪斜斜的細線表示篩子在不同路徑下屬于排名也稍有不同)

3. 線上與線下的對比

注解:

  1. 深藍塊代表在這一步碰到的所有人,淺藍塊代表上一步?jīng)]能到這一步的人,與自己分道揚鑣的人。
  2. 帶箭頭的曲線表示每一步的淡藍塊都要從頭進入下一個人的篩選。(篩選其實是相互的)
  3. 這圖就是用戶路徑圖,或說漏斗分析。篩子可以說就是節(jié)點,不過有些節(jié)點在用戶身上。

對比線上與線下:

  1. 線上橫著看更寬(中上部更大),代表可認識的陌生人更多
  2. 線上豎著看更短,代表兩個人之間能連接的時間更短
  3. 線上的中部淡藍塊更寬,因為線上社交帶有明顯的目的,而線下是自然的社交,且線下不會輕易屏蔽人。

問題來了:為什么線上可以碰到那么多異性,但依然比線下更少的找到對象呢?

這個問題應該就是指引產品優(yōu)化的方向。這個問題很復雜,很關鍵??梢哉f:對這個問題解答的水平代表著你的薪資水平。(你能為用戶解決多少程度的難處)

4. 對這個問題拆分的思路

(1)深、淡藍塊:

每一層里深藍塊與淡藍塊差別在哪里?各自的里面也分為不同情況,這些差別都是什么?

(2)篩子:

每一個篩子都不同,如何根據(jù)它下面的藍塊改造?

a.篩子的失敗有兩方面

  • 讓錯誤的通過了
  • 讓正確的淘汰了

b.篩子的成功有兩方面

  • 讓正確的通過了
  • 讓錯誤的淘汰了

(3)總結

深藍塊里有一部分應該在淺藍;淺藍塊里也有一部分應該在深藍。

  • 讓合適的人能夠走到一起。

是不是過于在意合適了?每個人合適的人很多很多?等等歡迎討論。

5. 都有哪些具體的篩子

系統(tǒng)自動篩選:星球-靈魂匹配機制是什么?(語音、臉基尼呢);廣場-推薦動態(tài)機制是什么?

用戶人工篩選:廣場-關鍵詞搜索;廣場-通知里的互動內容;廣場-動態(tài)內容;人的主頁內容(置頂功能)

兩個問題:

  1. 成功的推薦算法都是在中心化的產品里?
  2. 人為什么這么多不同:不同性格,不同愛好,不同觀念?

本篇完,下一篇繼續(xù)下面的內容

 

作者:北方,近期求職中;公眾號:紅色的篩子

本文由 @北方 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jīng)理,未經(jīng)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xié)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jīng)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為什么我的推薦里,文字動態(tài)比例超過一半了感覺?現(xiàn)在是中午時間。

    來自北京 回復
    1. 1.看最新動態(tài)
      2.你得記錄測試100個動態(tài)

      回復
  2. 動態(tài)的被評論率挺高,可能并不是去中心化,是男性的一對多。。
    有中性化傾向,人都喜歡優(yōu)質的,其實人和動物一樣,要討論多偶制。為什么現(xiàn)今強制規(guī)定單偶制。。

    等等。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