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單車又漲價了!摩拜、哈羅該騎誰?

0 評論 6395 瀏覽 6 收藏 10 分鐘

本文將另辟蹊徑,聊聊對于用戶來說,摩拜與哈嘍孰優孰劣,以及用戶該如何選擇?

不難發現,我們總會隔斷時間,刷到關于共享經濟/單車/充電寶……的眾多褒貶輿論爭議。

其中大多數也都是從資本家、實業家、專業人士的角度去評論,或者是對事實的報道;但很少有人站出來說,既然商業模式已推進市場,接下來用戶該如何更好的選擇消費?

某晚一群小組里發起了對共享經濟的討論,“這種商業模式是偽命題”、“共享單車行業進入了寒冬”、“融不到錢的共享單車活得更久”各說紛紜……分析下來,各有各的佐證與堅持,讓我感覺,大家都好牛逼呀!

直到第二天上班的路上,時間緊迫,還剩下2公里,要遲到的節奏下,我毫不猶豫地掃了一輛共享單車?;腥话l現,昨晚熱烈的爭議對于像我一樣的普通大眾好像不起什么拯救作用?假如我不看好這種商業模式,但在現實生活下,我必須要用??!哈哈,我這種思想可能會被有些人認為太現實了……

我本不是一個糾結的人,在選擇共享單車上也不例外

在OFO小黃車沒落之前,當我有騎行需求的時候,基本是眼前有哪家就掃碼哪家(那時候還需要付押金,起步價0.5元/半小時)。

但隨著共享單車的接連倒閉,消費者在經歷過OFO的退押金困難重重的問題后,占據市場主要份額的美團摩拜(含舊摩拜與新摩拜)和哈羅單車基本都使用了免押金模式,誰都知道這是為了解除用戶的消費疑慮,與此同時,也給用戶帶來了新的選擇問題。

排除押金后,則逃不過三個關鍵性問題因素:騎行價格,市場保有量與單車質量。

工作在上海的我,最經常騎行的兩種單車也是哈羅與美團摩拜。然而最近犯了糾結癥,糾結于辦哪家騎行月卡比較合適?可能你會感覺不辦月卡更好,畢竟有選擇的自由權,也不會形成“騎行捆綁”心理,但隨著單車價格的一次次上漲(二者在2019年起步價,從1元/半小時再次漲到1.5元/15分鐘),考慮辦理月卡的人也越來越多了,各種對比也出現了。

共享單車,不再是廉價出行方式的代表了

一方面將兩種單車價格對比看,我用一年級水平計算了下月卡套餐價格:

美團摩拜

哈羅單車

總計:

  • 美團摩拜:214 元/年
  • 哈羅單車:201.1 元/年

另一方面從整體上來看,對于上海居民而言,如果共享單車和公共交通都能一次性抵達目的地,7公里以內的單車騎行費用要小于等于公共交通的費用(一般為2元),但如果輾轉兩次公共交通才能抵達目的地,共享單車的騎行費用就要超過公共交通的費用,因為在上海使用交通卡乘坐公共交通時,連續乘坐公共交通,會減免一元,在這種情況下,共享單車的價格則變得沒有太多優勢吸引用戶了。

市場保有量是一顆定心丸,哈羅單車月卡全國通用

我工作在上海,老家在山東三四線城市。如果是一二線大城市,那么在共享單車的選擇上可以有美團摩拜/哈羅,以及其他一些不知名的品牌;如果在三四線城市可能大家看到哈羅單車的身影會更多。

這一點上外界表示哈啰單車背靠阿里和螞蟻,憑借支付寶的入口,實現了農村包圍城市,當年摩拜OFO在一線城市激戰時,已經在三四線市場建立了根據地,這也得益于哈羅找到了一套精細化運營的方法論。

美團摩拜月卡則受城市的限制,不全國通用。

然,稱為頭部共享單車玩家的美團摩拜當初放棄了僅供三四線城市,原因是認為三四線城市并不是一個投入產出比高的城市,認為人口數量有限,訂單密度較小,并且車輛容易損壞和丟失,不是共享單車的理想之地;這也看的出缺少了精準運營的思路。

在空間投放上,我選哈羅單車。

時間緊迫或久騎下,質量是剛需

摩拜在完成被美團收購后也叫美團摩拜了。所有車型均可用美團app掃碼開啟,不過舊摩拜也可以用微信小程序,摩拜app掃碼開啟。

美團摩拜新車比以往摩拜在單車構造上是有優化的,比如:制動更靈敏,同樣的力量可以更輕松地剎車,車筐外孔間距減小了,可有效避免騎行者的隨身物品從中掉等。在單車構造上,我更喜歡美團摩拜。

哈羅單車在所謂高造價,高科技方面并不能完勝摩拜單車。但在座位舒適度上,從力學的角度看,我認為美團摩拜的座位受力不如哈羅,美團摩拜座位比較窄,久騎受力有限,用戶會很容易感到勞累;而哈羅在這方面更勝一籌。

至于好車與壞車的比例,這點我沒法判斷。

某天上班的早上,我連續3次掃到了壞哈羅,最后還是回到了摩拜上。那到底該選摩拜還是哈羅?同事調侃我,你那天不該上班……

共享經濟下,東西的好壞靠大家自覺承擔社會責任,秉著愛護,尊重的態度去享受它們帶來的便利與舒適。

結合地理位置與實際用處,我個人偏好辦理哈羅的月卡套餐。至于大家選擇偏向時,能滿足自己的個性所需其實就是最合適的。

共享單車企業應該更加注重精細化運營

回頭看共享單車的收費有所上調這件事,目前仍屬于能客觀接受的范圍。畢竟資本家也需要共享單車盈利,當然,價格上調也必須有相應的“底線”,一旦破了用戶的心里底線,用戶數必將減少。

所以價格幅度是否合理,頻次是否過密,推出的月卡套餐是否有局限性,都值得共享單車的運營機構及其管理部門深思。

作為重資產模式,共享單車企業應該更加注重精細化運營。艾瑞咨詢發布的行業研究報告中表示,共享單車運營企業應為單車的投放、停放、運行和維護建立更完備的工作流程與系統,從而解決車輛淤積、壞損率高的問題,給用戶帶來更大的舒適與方便。

最終我的觀點

網上擁有著各種對共享經濟模式的貶低輿論,至今我也依然是OFO小黃車押金退款失敗的受害者;但是,回歸現實,共享單車的出現,的確便捷了我們的“最后一公里”,像我一樣的普通大眾基本不太可能去改變一種商業模式,我們只得在這種模式下,繼續尋找著適合自己需求的產品。

剩下的,就是大家認真思考哪個共享單車更對你的口啦……

 

本文由 @Seven.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