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的信息流門徒

2 評論 6924 瀏覽 53 收藏 11 分鐘

百度在信息流這條路上已經越走越遠。趟過的坑也好,摸索出的捷徑也好,都對后來者有啟發意義。

信息流成功之后,百度開始有了門徒,信息流的行業戰爭更進一步加碼。

11月18日,騰訊看點正式發布,這也是騰訊對于目前信息流業務的最新思考。簡單來說,騰訊看點相當于將過去幾大內容平臺整合:比如QQ看點、天天快報和QQ瀏覽器的資訊內容,為騰訊微信、QQ、QQ瀏覽器等場景提供信息流內容服務。

這不禁讓人想起2016年,騰訊在芒種計劃上,推出的企鵝媒體平臺,主打“一鍵接入,全平臺分發”,也就是微信、QQ、QQ瀏覽器、騰訊視頻、QQ空間、騰訊新聞、天天快報及應用寶等這幾大平臺。

與此同時,內容創作者也可以通過內容分成、平臺分成和分成加權來獲得更多的分成收益。后來,隨著頭條的壯大,企鵝媒體平臺成為阻擊頭條的重要戰場。

當時,騰訊對信息流的定義更多是全平臺的分發能力。

而隨著各家對信息流的持續加碼,信息流的發展也迎來了新的拐點:2017年4月,阿里文娛宣布土豆轉型為短視頻平臺,并升級旗下各大內容賬號統一為大魚號。

一個顯著的變化是,2017年內容平臺都在強調一鍵上傳和多渠道分發。阿里文娛推出大魚號也驗證了騰訊之前思路的正確性,而騰訊、阿里兩家同步的動作,似乎也預示著:多平臺的分發能力,才是信息流的主流方式。

時間過了三年,大魚號基本上已經被阿里文娛戰略性放棄,企鵝號未能完成阻擊頭條的任務,反倒讓百度信息流后來者居上。騰訊看點的出現,某種程度上也是對企鵝號分發模式的一種修正。

現在的局面是:企鵝號雖然并未被放棄,但僅僅作為一個賬號體系保留,騰訊看點則接起了打通全鏈路以及內容標準化統一的重任。

而騰訊看點的出現,則預示著騰訊的信息流產品形態,已經從1.0進化到了2.0。但我覺得還差一步,信息流打法的標準配置應該是搜索+推送。

騰訊看點的下一步方向,如果說要繼續發力,我覺得應該要解決的是打通搜索功能,可以重點研究一下百度信息流的模式。

信息流核心的模式是“搜索+信息流”,騰訊業務龐雜,不同產品對信息流有不同需求。騰訊看點目前做到了產品標準化,但搜索這塊還沒完全打通。

為什么這么說?

首先,搜索還處于各自為戰的狀態。

再說句題外話,騰訊看點這次大整合,但中國互聯網上最大的內容富礦——微信公眾號似乎一點也沒有要一起加入進來聯動的意思,感覺有點隔靴搔癢。

其次,百度App就是“搜索+信息流”,此前百度App宣布日活破2億,百家號內容創作者數量突破240萬,已經證明了這個模式的成功性和可行性。

國外也是一樣,從去年開始,谷歌就嘗試在搜索框下里加入信息流。PC端和App端的谷歌搜索,不再是簡單的一個搜索框,而是會增加類似于百度App主頁的信息流和視頻內容。

同時,谷歌也將Google Feeds更名為Google Discover,后者將通過機器學習、計算機視覺等人工智能技術為用戶推薦他們所關心的新聞、視頻和信息。

除了谷歌,還有微軟。

不久之前,微軟發布了一款名為Hummingbird(蜂鳥)的信息流工具,是一個基于人工智能技術,向你提供你會感興趣以及對你比較重要的新聞,通過算法學習用戶的閱讀習慣。目前這款應用已經在美國的Google Play上架。

看完我就驚呆了,這不就是美國版的今日頭條嗎?

所以說,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老美抄起中國產品來,一點都不手軟。

一、走了半天,還是要看百度的信息流發展模式

什么是信息流的主流方法論和主流模式?

為什么是阿里、騰訊花了那么多錢,投入了那么多人力物力,最終還是沒成功?

為什么那些新聞門戶推出各種xx號最終也不了了之?為什么那么多跟風做信息流的產品,最終也沒崛起,這到底是人性的扭曲,還是道德的淪喪?

并非這些產品不夠強,也不是這些大廠的員工不夠勤奮,我覺得核心在于都沒理解信息流模式的真諦。信息流的核心是并非是純粹的刷,而是推送+看的結合,也就是“搜索+信息流”的標配。

不知道這算不算是事后諸葛亮:信息流里成功的產品,比如百度、頭條。但做到“搜索+信息流”融合的產品真的不多,沒做成的基本上都不是這個套路:360此前高調推出的時間號已經基本歇菜,唯一和百度有競爭的搜狗搜索,也沒把自己的搜狗號做起來。

來自第三方數據:今年9月,百度App日活躍用戶已經達到1.89億,同比增長25%,而據QuestMobile:今日頭條App當前的日活躍用戶在1.2億左右。

我在之前的文章里也提到過,信息流天然和搜索融合。

互聯網產品分兩類,一類是save time,一類是kill time。搜索的本質是效率,而信息流的本質是體驗和匹配度。而這兩類又是相輔相成的,借助AI和大數據,搜索能滿足用戶絕大多數的對內容形態的需求。

舉個例子,根據QuestMobile的數據,在今年整體移動互聯網用戶時長下滑的大背景下,百度卻保持了逆勢大漲的勢頭。

在百度App和好看視頻的帶動下,9至10月期間百度移動產品(包含百度App、好看視頻、全民小視頻、百度網盤等)用戶總時長同比增長分別達到29%、31%。這主要得益于“搜索和信息流”體驗的上升,并且最重要的是,首條滿足率已經達到56%。

很明顯,這意味著一半以上用戶的搜索體驗得到滿足。

在互聯網整體進入存量市場的時代,更需要一個有粘性的產品,來提高App的活躍度和用戶粘性。因此,光有搜索不行,但如果僅僅有信息流,內容又缺乏有效的分發能力,大量長尾的內容就沒機會,這也是為什么頭部玩家都要堅持做搜索的原因。

而信息流和搜索的結合,未來可能會再造一個“百度”。

什么是再造一個百度?

傳統的搜索,是通過搜索引擎收錄,然后根據算法和技術進行權重的排序,百度在這中間充當的是過濾和收集的作用——將一些色情的,低劣的網站排除,然后根據關鍵詞篩選出用戶想要的。

我們想象一下,如果一個信息流產品,當它的內容數量和形態已經沉淀到足夠多時,同時又有相應的分發機制和算法,保證了分發上不會出現漏洞,又有搜索,又有信息流,用戶能夠在這其中找到所有想要的內容,某種意義上,已經是下一個百度了。

百度再造百度,對于騰訊看點是有啟發意義的:信息流核心還是滿足用戶的內容需求。

我對一個好的信息流產品的定義有三個:

  1. 有足夠多的內容,滿足不同層次人群的需求;
  2. 有良性的,能自我生長的生態;
  3. 人工智能、AI技術,大數據的加持。

只有滿足這三點,才具備生根發芽的可能。

二、以及……

總的來說,我覺得在信息流這件事上,別問,學百度就對了。

公司的基因決定了公司業務的邊界,就像阿里做不起文娛,騰訊做不起電商。信息流歸根到底還是百度的主戰場,而百度目前在信息流賽道里的表現,也證明了百度的眼光和判斷力。

畢竟,從目前的數據來看,百度App的數據已經超過了頭條。而百度的幾款短視頻產品,也逐步取得了不錯的進展,考慮到智能小程序、百家號、百度知識、百度百科等一系列產品,百度在信息流這條路上已經越走越遠。

趟過的坑也好,摸索出的捷徑也好,都對后來者有啟發意義。

 

作者:科技唆麻;公眾號:科技唆麻(ID:techsuoma),科技唆麻,不飛不快。

本文由 @科技唆麻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很簡單,看下變現能力,就知道信息流產品的“停留時長”比“DAU”重要的多

    來自廣東 回復
  2. “畢竟,從目前的數據來看,百度App的數據已經超過了頭條?!痹谀睦锟戳??

    來自廣東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