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在為直播電商大流量焦慮?

0 評論 2844 瀏覽 14 收藏 13 分鐘

在直播結束后,品牌方要如何轉化爆發的流量,形成品牌影響力?

  • 作者:章蔚瑋
  • 公眾號:新零售商業評論(ID:xinlingshou1001)

隨著直播電商的爆紅,品牌方對這種新型銷售渠道的追隨也陷入一種盲目的狂熱:擠破腦袋上頭部主播的直播排期,還沒排上直播檔期就已經開始大量備貨……幾乎一夜之間,直播電商成為了新一代的銷量保證。

而那些從直播臺上走下來的品牌開始面臨新的思考:

  • 直播臺上的“銷量贏家”,走下臺后要如何繼續改變產品命運?
  • 直播電商對于企業塑造品牌,打通流量渠道,究竟有著怎樣的商業價值?
  • 排著隊試圖在如薇婭、李佳琦這些頭部直播平臺曝光的品牌商家,最終有幾家能跟著主播熱度一起出圈?

在李佳琦們爆紅的背后,依然是直播電商行業面臨的新的發展困惑。

一、臺上10分鐘,完成一個月銷量

談到今年7月完成的一場直播銷售,魏進依然感嘆,當紅主播李佳琦的號召力“驚人”——產品上線不到5分鐘,銷售話術還沒說完,后臺預備的10000頂漁夫帽已經“秒空”,后臺不得不緊急加售預定款10000頂;5分鐘后,加售的10000件也迅速售空。

作為一家國際帽類品牌的市場營銷負責人,魏進從今年年初開始密切觀察直播電商。

一直到6月,他通過朋友關系找到了李佳琦團隊,雖然整個接洽的過程比他想象的更為漫長,但現場直播效果則遠超出他的預期。

直播5分鐘售空的10000頂漁夫帽,相當于這個品牌日常一個月的銷量,而據魏進預計,如果備貨充分,這場直播可銷售的最大量可達30000頂。

在直播結束后,當月被“帶貨”的防曬漁夫帽全網出貨量達到去年同期的1倍。

這樣的銷量對于李佳琦而言,只是諸多次直播帶貨中極為普通的一次。此前有媒體報道,坐擁2000多萬抖音粉絲的李佳琦,一次直播試用380支口紅,在5個半小時的淘寶直播中完成訂單23000單,成交額達到353萬元。

另一位淘寶帶貨女王薇婭創下的記錄更讓人印象深刻:5小時直播最高銷售額達1.5億元;單件商品最高銷量65萬件;單件商品最高銷售額達2700萬元。

這些不斷高企的數據正一遍遍地刷新品牌商對直播電商的預期。

根據公開數據顯示:從2018年至今,淘寶直播新增商家數量相比之前已增長近3倍。2018年,通過淘寶直播引導成交額達5000萬元的店鋪有84家,另有23家實現成交額破億。

越來越龐大的企業隊伍正在加入直播電商的陣營——僅李佳琦一個主播,4個小時的直播周期內,要完成48款產品的帶貨。

這位絕對的頭部主播必須以每分鐘超過300字的語速介紹商品,從每包10元的零食到3000多元一瓶的面霜,留給每樣商品的時間不會超過5分鐘。

即便如此,等著上李佳琦這樣頭部直播平臺的企業依然排起了長隊,平均候場時長為1個月。甚至有部分品牌方擔心直播后商品供不應求,在上直播前,就加班加點生產,滿負荷備齊庫存。

二、品牌與主播的博弈

“毫無疑問,直播電商在品牌營銷的權重占比會越來越大,但直播電商的定位依然很模糊?!?/p>

魏進,今年開始試水直播電商,從中尾部主播,到李佳琦這樣的頭部主播,他都做了“摸底”測試。在他看來,對于品牌方而言,直播電商的商業價值目前依然停留在“短時間內一次銷量的大爆發。

與傳統電視導購的主持人不同,李佳琦團隊的本質是買手團隊,他們挑選商品、預估銷量、進貨、備庫存、直播銷售,然后發貨,中間形成的是一道完整的商業閉環。他們推薦商品,但并不完全對品牌擴大影響力負責。

相對于傳統營銷模式,李佳琦團隊運營的是粉絲,而不是品牌。因此,在與品牌的合作過程中,雙方的博弈在所難免。

首先是價格。

目前,薇婭和李佳琦兩大頭部主播,都會在直播過程中強調自己銷售的商品是全網最低價,以最大的“福利”讓利粉絲。

此前,就曾發生過李佳琦在直播過程中,因為被粉絲告知某款餅干在其平臺上的售價高出薇婭5元錢,而呼吁粉絲退貨。在其背后,是直播團隊與品牌方之間的一次博弈失利。

魏進透露:“李佳琦報出的價格必須確保在采購價基礎上增加10%~20%的銷售分成后,依然是全網最低價?!?/p>

僅采購價,雙方就進行了幾個回合的協商,最終敲定以全網7折價格出售;扣除支付給李佳琦團隊的服務費后,品牌方幾乎無利可圖。

這樣的情況并非個案,對于大部分上頭部主播直播的品牌而言,依然處于賠本賺吆喝的階段。

根據對外公布的刊例價,李佳琦團隊的服務費在30萬元,但是否收取服務費,或者收取多少服務費,完全取決于品牌方的“強勢程度”。

比如,在雙11期間,就曾出現兩家頭部主播爭搶一家一線國貨品牌的事件。這從側面反映出,即便是一線流量主播依然離不開大品牌的支持,在合作過程中,一線品牌可以通過獨家供貨權來抵消主播服務費,同時在定價和利潤分成中,一線品牌也更占上風。

而對更多中小品牌而言,在利潤一壓再壓的情況下,它們都期待能從直播帶貨中“一鳴驚人”。

三、直播電商的商業價值如何計算

更現實的情況是,在直播下線后,品牌方要如何轉化這波流量,形成品牌自有影響力,依然在摸索中。

在李佳琦之前,魏進曾與一位中尾部主播進行過兩次合作,以15天為周期,銷售同一款漁夫帽,第一次的銷售出現了20%增長;15天之后,這位主播的帶貨能力出現了下滑,銷量以50%的速度減少。

魏進分析了背后的原因——主播粉絲增長速度的快慢是決定他們“帶貨”能力的關鍵。

尤其是對新品牌而言,一位主播在短時間內重復推薦同一款非爆款產品給同一批人,主播的帶貨能力就會受到影響,而流量轉換的效率很難保證。

隨后,魏進選擇與李佳琦合作,他發現即便是與李佳琦這樣用13天增粉近290萬的頂流合作,但對中小品牌而言,同樣面臨流量轉換困境。

在上直播前,魏進已經在其他渠道推進了一系列品牌營銷,包括在微博上安排網紅做集體推薦,邀請大S在其出演的真人秀節目中進行品牌植入,最終這些變成了李佳琦口中的帶貨話術,引爆了一次銷售高峰。

但作為品牌運營方,魏進更希望李佳琦的高流量能轉換為更長時間的品牌影響力。9月之后,進入漁夫帽的銷售淡季,一場爆紅的直播也沒能阻止銷量下滑。

更多原因在于李佳琦團隊的商業模式,從進貨到發貨,全部由團隊獨立完成,在這個交易閉環中,商家很難共享用戶數據,從而進行二次營銷。

下一步,品牌要如何從直播電商中分杯羹呢?

一些先行的行業頭部品牌在探索另一種模式——自建直播體系,包括九陽、大希地等,都在培植品牌自有直播平臺,及專業主播團隊,通過自有主播的號召力來培植品牌粉絲。比如,九陽旗下25家淘寶店鋪每天至少進行8小時直播,通過直播銷售九陽新品,目前50%粉絲來自直播平臺。

但這種模式下,品牌容易遭遇流量增長局限,為解決這一困局,品牌方想了很多應對方法。例如,目前九陽正在試點的PGC(明星生產內容)欄目,試圖為直播電商平臺導流,但依然沒有引起足夠的關注,導流效果不及預期。

對此,九陽直播負責人康麗認為,和明星合作直播就是希望把外圍的流量引入九陽的淘寶直播間里來,但目前依然處于循序漸進的摸索階段——現階段消費者還無法在這個購物場景下接受新的消費形式。

因此,他們對直播平臺的定位更接近“內容生產平臺”,首先提供有趣、有價值的內容,讓流量運轉起來,確保品牌培養用戶心智,才能讓用戶對品牌產生更多黏性。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直播電商發展速度不斷加快,一些新的商業運行法則也在應運而生。據了解,淘寶直播平臺主播人數規模已經從去年6000人增長到20000人,簽約的直播機構達到1000家,直播帶貨的新電商生態正在成形。

淘寶直播對平臺的主播和直播機構開始推行新的流量分配法則——背后的算法有幾百個維度,比較核心的是成交額度、成交單數、在線人數、在線停留時長等。如果分配的流量無法被有效利用,下一輪分配的流量就會打折。

淘寶直播的流量付費機制已經開始悄然推行,未來主播和機構的價值將根據流量來界定,一個新的直播電商商業形態在逐步成型。

屆時無論是明星,還是像李佳琦這樣的草根帶貨王,或者是品牌自建直播平臺,或許都將在不同以往的流量規則中,探索全新的商業模式。

 

作者:章蔚瑋;公眾號:新零售商業評論(ID:xinlingshou1001)

原文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iKgrCQUmvbE_OXe5AQ9xvw

本文由 @新零售商業評論 授權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