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挖掘用戶需求,這是運營人員必須邁出的第一步

12 評論 21159 瀏覽 125 收藏 20 分鐘

產品是給人用的,是為了滿足人的各種需求。所以我們在規劃運營策略時,應該以用戶需求為中心,以此作為決策的依據。所以,了解用戶的真實需求,是從業者必須邁出的第一步,也會貫穿后續工作的全過程。對于運營來說,只要能很好的把握用戶需求,即使專業能力弱一些也無所謂。

這就是為什么音樂、電影、體育等垂直領域的產品,都會找有專業背景的人或資深粉絲做運營。我認為運營的最高境界是,先讓自己成為用戶,然后努力去做讓自己滿意的事。

其實,這很難做到。當我們站在運營視角時,決策的出發點可能有偏差,就很難成為真正的用戶。舉個例子:步行時,我們覺得私家車不懂禮讓很討厭,有車了不起啊;開車時,我們覺得步行的人能不能走快點,我趕時間呢。這就是立場不同,屁股決定了腦袋。

所以,把握用戶需求變成了一件專業的事,成為從業者的一項專業技能。對于運營人員來說,這個專業技能就是會分析、運用和創造用戶需求,并通過運營手段在產品上落地,從而達到產品的整體目標。

當我們面對一個陌生的領域時,就要自己想辦法去了解用戶需求。目前最常用的方式是調研,流程是這樣的:

  • 根據產品定位,給出目標人群的類別
  • 按人群類別列出屬性,如性別/年齡/所在地
  • 收集用戶信息,如問卷/電話/訪談
  • 分析收集到的信息,得出調研結論

收集用戶信息的方式:

  • 問卷調查
  • 焦點小組
  • 相關人訪問
  • 現場觀察
  • 二手資料
  • 競品調研

以上是傳統的用戶調研方法,看起來很順很合理,其實有很多問題:

1.用戶反饋不是真實的

我們追求的是最本質的客觀事實,而在調研中,用戶反饋的信息必然會經過自己處理,不知不覺的加入了主觀意識。這樣得到的反饋信息,就有悖于我們想得到客觀事實的初衷。

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①利益驅使

用戶為什么要參與調研,好像沒什么理由讓用戶給出自己的真實情況,所以一般的解決辦法就是獎品激勵。但是,本應客觀公正的用戶調研,摻雜了利益的元素,難免會變味兒。

正所謂「吃人嘴短」,當用戶拿了或希望拿你的好處時,肯定會不自覺的給出偏正面的反饋。比如,你在我的淘寶店買東西,我說快買吧我送你價值5元的禮品,記得給好評哈。即使我的東西質量一般,你都會給好評的。

所以,沒有利益驅動,就很難讓用戶參與調研;有了利益驅動,有可能會影響最終結論,這是很難繞過的一個坎兒。不過,如果對調研樣本的數量要求不高,這個問題的影響面還在可接受范圍內。

②群體影響

在參與調研時,如果與群體在同一空間,個人觀點會受到群體影響,從而給出非客觀的信息。

這一點往大了說,屬于心理學領域,如《烏合之眾》里講述的大眾心理研究。這種案例很多見,比如在現場看球時,雖然你是中立球迷但很容易被身邊的人感染;比如在公共場合看到一群人在打小偷,雖然你認為打人不對但還是會湊上去踹兩腳。

調研時更容易出現這種情況,比如你看完一部電影,準備去豆瓣上標記評分。一邊打開網站一邊糾結,到底打三星還是四星。突然發現大多數網友都打了四星,這時你是不是也不自覺的打四星?

2.導向性描述

無論問卷還是訪談,都需要傳遞信息給用戶,才能獲得反饋。在這個過程中,很容易夾雜導向性描述。

舉個例子,為了研究用戶對什么內容感興趣,我們做過一次問卷調研。其中有一題是這樣的:

你最希望看到以下哪一類內容:

  • 新聞資訊
  • 專業影評
  • 網友評價
  • 主創評論
  • 官方精選內容

結果,選擇「官方精選內容」的用戶占比最高。但我覺得這個結論沒有說服力,問題出在選項的描述,「官方」和「精選」代表著優質和權威,是導向性描述,和其他幾個客觀描述的選項相比,用戶不選這個都說不過去。

3.認知不統一

對于調研中的問題或選項的描述,很多時候是沒有嚴格且清晰的界定,用戶對此的認知也可能完全不同。如果認知有差異,那么調研的結論就沒有價值了。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讓幾個男生評價一個女生的外貌,張三選的「還行」,與李四選的「漂亮」,很可能在他們心里都是「不錯」的意思,屬于同一水平。

再舉個例子,給電影評分時:

有人認為「還行,把我逗笑了」,給五星;

有人認為像「教父」這種最經典的電影,才打五星

這個案例說明,用戶對于評分的標準認知不同。即便打分時有文案引導,比如三星的文案是「一般般」,四星是「比較好」,但是關注文案的肯定是少數人。

4.把未知因素視為已知條件

調研時,需要預設一個場景或條件,再收集信息。然后從各個角度再調研,去交叉驗證這個預設場景是否正確。這是比較傳統的方法,理論上是合理的。

但實際上很少人去做「交叉驗證」這個環節,只做了「預設場景」,相當于把調研設計者的主觀意志強加到用戶身上。

舉個例子,調研中有一個這樣的問題:

在線問診時,你會向誰提問:

三甲醫院資深專家,付費10元

二甲醫院主任醫師,付費4元

鄉鎮醫院主治醫師,免費

這個案例存在的問題,就是把未知因素視為已知條件。首先,用戶不一定會「在線問診」;其次,用戶并不清楚「三甲」和「二甲」醫院的差別。如果這樣,這個問題就沒有價值了,甚至還會誤導最終結論。

即使在這個問題之前,還有一個「你是否會使用在線問診」這樣的問題,那么到這個問題時,用戶仍然會遇到困惑。因為即使用戶之前選擇了「不會使用在線問診」,這個問題還是要回答的,但是必須選一個。

這樣的案例還有很多,再比如「XX作為媒體平臺,你認為哪一類內容最吸引你」,用戶就暈了,什么是媒體平臺,用戶真的認為你是媒體平臺嗎?

以上四點,是我認為在調研用戶需求時,容易出現的問題。并不是說問卷或訪談不靠譜,而是說這種形式更適用于收集客觀的用戶信息,比如在一個廣場里,是男生多還是女生多,是本科生多還是碩士多。

不要偏激的認為傳統調研不靠譜,而是要針對不同的調研目的,選擇合適的調研形式。下面說說用戶需求調研應該怎么做:

上文提到,運營的最高境界是先讓自己成為用戶,再努力去做讓自己滿意的事??梢园堰@句話拆解為兩點:

  • 把握用戶需求,了解用戶就像了解自己一樣
  • 具備運營能力,把用戶需求通過運營手段落地

可以看出,用戶需求實際上是來源于對用戶的了解,真正的站在用戶的視角和階層,設身處地的去感受和積累,去做用戶可能去做的事,并不是通過分析和調研得出的。

以下是我總結的調研用戶需求的方法:

1.大量的與用戶溝通

在調研前并不確定哪幾類用戶是我們的目標受眾,所以先主觀列出幾個分類和名單,大量與用戶面對面溝通,快速積累到一定的量級。

這時理應對用戶群體有了一定了解,再回頭來檢查之前列出的分類和名單是否合適,再調整的更合理一些,然后繼續溝通,直到自己認為想清楚為止。雖然這是笨辦法,是體力活,但一定最有效、最牢靠。

之前在做K12產品時,起初完全不了解這些中小學生用戶,于是就拼命的和他們見面交流。希望了解中小學生的學習環境、生活方式、興趣愛好、手機持有情況等,把用戶分為小學、初中和高中三類,再以相應的方式做調研:

  • 小學生:進校與學生進行群體交流,以及對家長和老師的1對1訪談
  • 初中生,進校與學生進行群體交流,以及對學生、家長和老師的1對1訪談
  • 高中生,校外1對1訪談和問卷調研,以及對家長的1對1訪談

在訪談量級較小時,可能會感到困惑,因為個體之間的差別很大,并不能總結出規律。一旦積累到一定量級后,我們首先能做到對中小學生和家長這個群體有足夠的了解;其次也能認知到不同群體的差異,可以有針對性的做運營規劃。

雖然也不能用一兩句話總結規律,但對這個群體的理解肯定更深了。舉一個極端的例子,我們對自己的父母最了解,但我們很難用一句話去描述他們是什么樣的人,善良、開朗、勤勞這樣的詞匯實在太蒼白。

2.去做用戶會做的每一件事

用戶會圍繞你的產品做很多事,為了體驗用戶的感受、融入用戶群體,運營人員也應該去做這些事,甚至在多個場景、長期大量去做,這樣才能真正體會用戶的感受。

以簡書為例,貢獻用戶是寫作愛好者。想要了解這部分人的需求,就要自己多發幾篇文章試試。別小看這件事,分這幾個階段,以及相應感受如下:

  • 定主題。感受策劃過程中的糾結和痛苦
  • 寫和發。寫作時的感受和產品體驗
  • 等反饋。比如回復/贊/轉發/評論/打賞

篇幅所限,重點說最后一點「等反饋」。之前兩步做的所有工作,付出的時間和艱辛所積攢的情緒,都要通過這個環節釋放。所以,收到很多贊賞和好評是什么感覺,收到很多謾罵和無人關注是什么感覺,如果你不寫文章,是很難體會這種感覺的。

這就是有人在互聯網上貢獻內容,但沒有任何經濟收益的原因。只有參與到這個群體中,真正的做起來,才真能感受到這種精神上成就感和滿足感,真的不是什么都需要錢來搞定的。

我就是這個群體中的一員,由于每周要發布一篇文章,所以需要花費很多私人時間。但是每當我收到大家的打賞和回復時,每當有人告訴我他的受益時,這件事再辛苦我也愿意做。但如果以經濟指標去衡量ROI,這件事肯定就沒有做的價值了。

再以電影愛好者群體為例。最初,我以為電影愛好者的心思很容易摸透,幾乎每個人都愛看電影。但事后發現并不是這樣,我不知道一個電影發燒友的生活方式是什么樣的,也想不到他們會圍繞電影做哪些事,他們喜歡什么唾棄什么。

我用了一個最笨的辦法去解決這個問題。通過提升觀影量,讓自己的視角與鐵桿粉看齊,或許這樣我就能理解他們對電影的感受了。我把這件事融入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做了一年的時間,確實感覺收獲很大。

3.研究行業

雖然我們是互聯網從業者,但目前基本上都專注在某個垂直行業,比如醫療、教育、娛樂等。

除了感受用戶,還應去研究用戶所在的行業。行業是用戶和產品所處的大環境,用戶和行業就是魚和水的關系,去研究水,是為了更好的感受魚。

不是讓運營做行業調研,這個問題太大,單獨寫一篇文章都不為過。在用戶需求調研這個話題里,只需要做到關注行業熱點和趨勢,并參與業內交流就夠了。

獲取信息和業內交流的方式,這里不細說。這點主要依賴在日常生活中的積累,以及自我驅動和學習的能力。只要長期堅持下去,就會有「從外行到內行」的變化。

4.關注競品

需求調研的難點是,讓用戶在構建的場景下給出反饋信息,但實際上用戶感受不到這個場景。比如,我們抓住一個人問,如果你站在100樓的樓頂往下看,害怕嗎?可是他并沒有站在那么高的地方,這就是構建的場景。

所以,競品就相當于這真實存在的100層樓,用戶也已經站在了樓頂,想知道用戶怕不怕,結果你都看得到。也就是說,把競品看成小白鼠、出頭鳥、領跑者這樣的角色,坐等結論就行。

回到產品本身,假設你想知道用戶是否有某一方面的需求,可以看看競品里是否有滿足這個需求的模塊,看看這塊的數據情況,基本上就能印證了。比如,想知道用戶是否愿意為文章付費,就去看簡書和公眾號;想知道是否會為音樂付費,就去看QQ音樂和網易云音樂。

有的在前臺就能看到數據,比如打賞和瀏覽量;如果前臺看不到,可以通過業內朋友打聽一下,基本的數據或轉化率一般都可以問到。

5.充分利用內部資源

產品內部有很多分散的、無結論的信息,沒有被利用起來。比如用戶反饋和用戶行為數據。

①用戶反饋

歸攏所有用戶反饋的渠道,站內、微博微信、用戶群等,每周收集用戶反饋(bug要及時處理),并分類和標記優先級。積累一段時間之后,會發現有幾個需求點會被不同的用戶反復提到,這時就需要重視起來,挖掘用戶反饋背后的需求。

比如,用戶希望新增「關注」的功能,實際需求可能是找不到之前瀏覽過的內容了。假設這點成立,可看出用戶會在這個平臺消費內容,并且對內容有穩定的預期,已形成品牌效應。接下來,就可以更重視品牌化的內容,通過PGC或官方產出達成。

當然,產品不一定非得上線「關注」功能,實現需求的形式有很多,比如根據用戶興趣推薦內容,省去了去「關注」這個操作。

②用戶行為數據

周末,朋友來我家吃飯,可惜不知道他的口味偏好,我干脆就煎炒烹炸各做一個菜,他喜歡吃哪個都行。最終,看哪個菜吃的最多,就能知道他的口味。

同理,想了解用戶有哪些需求,可以看現有各功能模塊的數據,或者預先上線「幾道菜」看看效果,數據是最有參考價值的。

比如,想知道用戶喜歡50字,還是300字的影評,可以選一部電影,在相同位置把兩個字數的影評各放一天,記錄瀏覽量和互動量的數據。輪換不同的電影和不同風格的影評,多試幾次,應該可以明顯的得出結論。

無論負責那個模塊的運營,建議平時多看看產品的數據,不僅包括整體的DAU和新增,還包括各個模塊的,以及過去一段時間的走勢,會有很多料在里面。

結束語

相對于從事用戶研究的朋友,上述方法并不專業。我是以運營視角在看用戶需求這點事。太專業的方法論可能不適用,也不能解決運營的問題。

另外,用研朋友一般是以單個項目為研究單位的,并不像運營一樣長期跟著一個產品走。受此約束,調研的效果也會受影響。

總之,用戶需求沒有恒定不變的結論,是在不斷變化的。作為運營人員,我們要想盡辦法融入用戶群體,不斷去感受和鉆研用戶需求,甚至去探索用戶都未發覺的需求點。

#專欄作家#

韓敘,微信公眾號:運營狗工作日記,貓眼電影產品運營專家,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在從業的近10年里,專注互聯網運營領域,包括產品運營、用戶運營、社區運營和UGC運營。創業時經歷了0到1的艱辛,在百度時規劃了海量用戶的玩法。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體驗用戶所體驗的,找準方法才能實現業務的突破

    來自安徽 回復
  2. 一一個優秀的運營人,會通過各種方法在滿足用戶的需求上,達到業務的需求

    來自上海 回復
  3. 高段位的運營既懂互聯網玩法,又要對行業有深入的了解?

    來自浙江 回復
  4. 剛接觸運營,還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希望能通過韓敘老師的文章先打個基礎

    來自廣西 回復
  5. 用戶視角第一

    來自上海 回復
  6. 要去尋找用戶問題的根源,而不是問題本身

    來自湖南 回復
  7. 運營實戰營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和老師面對面線下交流,帶著實際地問題去找老師!感謝老師前些日子給我的解答,課程結束了還能和您一起交流學習真好。

    來自廣東 回復
  8. 想知道老師更多的見解,運營實戰營中老師對用戶運營這方面講解得更詳細嗎?

    來自廣東 回復
    1. 老師會基于產品生命周期和用戶生命周期,從用戶的冷啟動、拉新、促活、留存、防流失、轉化全流程進行講解的,旨在為同學們搭建一個體系化的運營思維哈!有需要的話可以添加Ada顧問老師咨詢課程哦,微信/tel:18576628049~

      來自廣東 回復
  9. 想系統學習運營知識,提升運營能力?

    這些在【互聯網運營實戰訓練營】你都能實現,跟韓敘老師面對面系統學習運營知識,請教運營問題,詳情加顧問Ada老師咨詢,微信/tel:18576628049~

    PS:除了咨詢問題還可以領取【騰訊、網易、豆瓣】等一手運營資料~

    來自廣東 回復
  10. 就喜歡這種于某一個點深入探討的文章,有可以落地的方法,而不是夸夸奇談,看著很有道理,但還是不知道如何下手

    來自廣東 回復
  11. 文章不錯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