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電商2019:創新與傳銷加身
隨著消費升級和電商服務質量的升級,相比傳統電商平臺,社交電商正煥發著前所未有的生機,同時也面臨著難以想象的挑戰。
從資本熱捧到行業遇冷,社交電商在2019年里遭遇了太多,有時被捧為時代上的風口,有時又游走在法律紅線的邊緣,讓人避之不及。有人說,社交電商電商就像10年前的淘寶,野蠻生長是個必經的階段,沒有法律法規去規范,涉傳就如一把利劍時刻懸在頭頂。
臨近年底,社交電商行業也是紛紛遇冷。斑馬會員(原環球捕手)被傳深陷傳銷;秀購整體業務被砍;未來集市業務大調整;貝店與云集也是風口之上。裁員已經是再不普通不過的事情,能否存在或者能存在多久才是應該思考的問題。
生存還是毀滅
生存還是毀滅這是目前社交電商行業目前所必須思考的問題,2019年,云集的上市讓行業為之振奮,拼多多市值的突圍讓大家又看到了希望?;ヂ摼W人都相信,一切皆有可能。社交電商的從業者更是相信如此。
這是一個新的商業模式和形態,新到什么地步?新到沒有法律法規可去參考和依靠,新到可能每一個走錯了就是踩到了法律的紅線,新到“創新的商業模式都是從‘違法’開始”……
“拉人頭”是目前社交電商行業普遍存在現象,無論是否有繳納會員費,或者說“拉人頭”是目前社交電商所必須經歷的階段。
但拉人頭就是傳銷嗎?北京大學法學院副院長、北京大學電子商務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薛 軍曾表示,需要將“拉人頭”與“收取入門費”結合起來進行判斷,而非獨立判斷。
換言之,拉人頭的目的是為了收取入門費。后來者繳納的入門費成為支持相關體系得以持續運作的基礎,那么這種模式存在問題。
反之,如果拉人頭的主要目的只是為了擴大參與商品或服務的推廣者的人數,那么拉人頭的行為本身應該沒有問題。同樣收取入門費,是否以獲得高額回報為誘導,是否具有明顯的欺詐性,如果不是應該沒有問題。
橫跨在社交電商企業最核心的問題就是:是否存在以及變相存在團隊計酬?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企業生存需要流量需要 gmv 需要活躍用戶,深諳運營之道的人自然知道是如何利用人性的貪婪和欲望去驅動一個人鏈接一群人或者更多的人。
團隊計酬模式本身,并不具有當然的違法性,應該考慮相關商業模式所設計的報酬結構是否會產生一種明顯的不正當激勵,使得產品或服務的購買者主要是為了提升自己在組織中的等級地位,而不是為了滿足真實的消費需求而購買產品。如果這種情況不會普遍出現,應該不存在問題。
為何會出現“團隊”一詞,這不得不提到社交電商從業者的前身——“微商”。
2014年俏十歲、思埠等草根微商品牌的火爆讓“微商”這個稱呼橫空出世?!白畛踔皇且缓幸缓械馁u,現在則成百上千”,俏十歲面膜意外走紅后,其創始人武斌將這種在微信朋友圈銷售產品的商業行為定義為“微商”。
在此前,微商創業一直被稱為微信創業,因為它起源于微信這個龐大的社交平臺??梢哉f,是微信平臺催生并帶火了社交電商家族非常重要的成員——微商。
值得一提的是,在微商的鼎盛時期,也誕生了諸如云集創始人肖尚略、俏十歲創始人武斌、思埠集團創始人吳召國、蜜拓蜜創始人張愛林、桑兮兮、夫子等一批中國最早的頂級微商操盤手,他們往往具備很強的目標拆解能力、不錯的目標跟蹤能力,且喜歡通過與明星合影、喜提豪車進行造勢,并善于在團隊樹立標桿(打造團隊崇拜的偶像)。
此外,和其他行業的成功者相似,他們還有一個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對財富和成功充滿強烈的渴望。彼時廣東、福建等地區科技發達、創業環境寬松,這也是上述頂級操盤手云集于此的重要原因。
2014年:社交電商爆發
2014年,更多擁有商業頭腦和前瞻意識的創業者開始涌入微信創業,一時眾多草根社交電商品牌崛起。俏十歲、歐蒂芙、萬色水母這些彼時名噪一時的社交電商品牌就爆發于2014年。
這些品牌的出現推動了“微商”這一名詞的誕生。從此,眾多微信創業者就有了一個統一的稱號:微商。這也讓這些草根創業者有了歸屬感。
2012年~2014年這段時期可以稱為社交電商紅利期,這時期社交電商輕松就能賺到錢,但未必是他們有多精明能干,而是遇到了社交電商這個大風口。
正如小米創始人雷軍所言: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彼時的社交電商創業者就是社交電商風口上的豬。只是他們忽略了一點,如果你沒有翅膀,即使飛起來了,但風一旦停了,你將摔得粉身碎骨。這也是后來眾多社交電商和社交電商品牌很快煙消云散的核心原因。
2015年:社交電商崛起、規范
創立于2015年5月的云集,原名云集微店,2017年因為涉傳被罰后轉型為會員制社交電商,專注于為會員提供美妝個護、手機數碼、母嬰玩具、水果生鮮等全品類的精選商品,并于2019年5月在美國納斯達克掛牌上市,市值超百億元。但在此之前,它是一家借助社交工具獲客拉新、實現流量裂變的平臺型社交電商,采用三級分銷模式,迅速裂變、發展了大量分銷商。
2015年年中開始,涉傳銷、假貨、三無產品等社交電商負面消息四起,一時社交電商人心惶惶。加上此時社交電商已遠不如2012~2014年那么好做,貨難賣,代理難招。很多社交電商因為看不到希望,開始放棄或轉行。很多媒體也開始煽風點火,預言社交電商即將滅亡。
但其實社交電商的生命力很強,不會輕易滅亡,只是紅利期已過,面臨升級迭代。
2016-2017年:社交電商開始蛻變
這段時期社交電商進入調整期。調整必然伴隨著震蕩和陣痛,很多社交電商開始放棄,但部分社交電商選擇了堅持。
此階段社交電商開始重視團隊作戰,不再是單打獨斗。這也是社交電商其發展效率和速度遠超過傳統企業和電商的重要優勢之一。此時的社交電商如果想在社交電商行業頂住競爭壓力、站住腳、崛起,必須要組建團隊。
品牌型社交電商和平臺型社交電商的時代來臨了。
團隊可以讓社交電商更有競爭力,也可以放大你的價值和影響力,同時還可以為你創造被動收入,讓你的收入沒有天花板。
這段時期社交電商界開始出現了很多“戰隊”“家族”“聯盟”,很多大的團隊長也是這時期崛起的。這說明很多社交電商已經意識到單兵作戰的勢單力薄,明白團隊化才是可以放大個人價值、力量、影響力的利器。
2018年、2019年:正規軍入場
這一時間段內,下沉市場火了,伴隨下沉市場活的還有扎根于三四五線的微商從業者人員。
資本看中了這是個新的商業機會,商家看中了平臺能幫住賣貨,平臺看中的不是C端用戶,平臺看中的是一些小“B”,就是平臺的付費會員或者說是大的團隊長。
這些大的團隊長大多有微商的經歷,已經被市場教育的很成熟,尤其是新《電商法》的實施,對于這部分人群而言,她們需要迫切的轉型,這批人是個龐大的群體,在平臺眼里就是一個大的流量入口。尤其是對社交電商平臺而言,誰要是擁有了這批人群,平臺的帶貨能力會蹭蹭的往上走。
這也是各大社交電商平臺為何在千方百計的討好小“B”。在這些小B的內部,他們有明確的分工與粉絲群管理,這些粉絲群是小B的資本,也是小B能夠與平臺談條件的底氣所在。小B的能量有讓平臺起死回生之效。
當經濟下行壓力開始逐漸增大的時候,去庫存成為當下諸多行業的必然選擇。然而,在互聯網紅利見頂的今天,再去用傳統的電商模式進行去庫存勢必無法真正奏效。
在這個時候,找到傳統電商模式之外的全新去庫存方式成為人們的首要選擇。新零售的風靡開始將人們的關注點引向了這一領域,并且開始有人試圖用新零售的方式來進行去庫存的嘗試。
當前,隨著行業走向成熟,一方面,會員制電商的分銷模式類似傳銷,有極大的政策風險,平臺將向合規化轉型,降低分銷層級,專注帶貨能力將是關鍵。
擁有分銷意愿及能力的人群數量是有限的,隨著行業的快速發展,會員制社交電商平臺對這類人群的滲透達到較高的水平之后,平臺裂變的能力將逐漸走向枯竭。
通過提升供應鏈與中后端服務能力,以更加物美價廉的商品及優質的服務來吸引更多用戶消費,將成為社交電商平臺的發展重點。
本文由 @一葦渡江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帶貨思路應該轉變一下,社交電商應該是服務買家
學習了!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