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憶十大內容業高光趨勢:存檔即將逝去的2010年代

2 評論 6349 瀏覽 3 收藏 21 分鐘

2020,這個只在科幻小說中出現、充滿未來感的年份,終于近在眼前。

過去的十年,無疑是豐富而精彩的。我們在超級英雄和韓流偶像的陪伴下成長,追過美劇聽過播客,對算法和IP愛恨交加。然而,回看電視真人秀捧出的美國總統,以及通過YouTube爆紅的無數普通人,這十年又披上了一層魔幻色彩。

本期全媒派編譯《紐約時報》文章,精選十個與內容業有關的2010年代高光趨勢。在下一個十年開啟之前,讓我們共同追憶那個看過、聽過、讀過、愛過、分享過的10年代。

超級英雄統治世界

2012年,我們都比現在年輕很多,也更容易滿足。

還記得那個夏天,當六個超級英雄組成“復仇者聯盟”出現在大銀幕上時,你內心的震撼嗎?區區六個角色,卻讓我們驚奇不已,大開眼界。

七年后,在完結篇《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中,超過二十個超級英雄出場,電影全球票房狂攬將近30億美元,新意卻有限,再也無法重現我們初時的感動。

過去的十年,我們對超級英雄的消費飽和了。

追憶十大內容業高光趨勢:存檔即將逝去的2010年代

從票房的角度看,從《鋼鐵俠》到《美國隊長》再到《銀河護衛隊》,冠軍位置常常被漫威預訂。再看頒獎典禮,繼《黑豹》提名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后,《小丑》又獲得了威尼斯電影節的最高榮譽金獅獎?!渡衿媾畟b》和《驚奇隊長》證明了超級英雄電影不僅僅屬于男孩,而《死侍》和《金剛狼》則大膽進軍利潤豐厚的限制級領域。在小屏幕上,CW電視臺用超級英雄塞滿了網播時間表,而《守望者》則憑借一個蒙面俠客在HBO大放異彩。

像Martin Scorsese和Francis Ford Coppola這樣的保守派導演可能會譴責漫威電影對流行文化的束縛,但超級英雄在短期內絕不會失去統治力。2020年仍是超級英雄的世界,我們只能沉浸其中。

向萬能的算法致敬并保持懷疑

當我們談論“算法”時,我們在談論什么?是這一無形的力量操控著我們的線上體驗嗎?我們真的理解這些自己夸夸其談的概念嗎?

算法的力量,也可以被稱為人工智能、機器學習或者神經網絡。不管怎么表述,聽起來都很高端,讓這些平臺的運行方式一下子超出了普通用戶的理解范疇。

Facebook在2006年推出了算法生成的信息流,Instagram和Twitter也在2016年轉向了基于算法的時間軸。最近幾年,公眾對算法的印象一落千丈,算法從一個良性的產品功能變為某種互聯網禁忌。YouTube被指責推薦內容極端化,使受眾變得更為激進,個性化的信息流更是破壞了社交結構。

對于Instagram和Twitter不再按時間順序顯示內容這一決定,用戶無力抵抗。但至少我們終于開始為個人信息被算法所用而感到憤怒——我們的身份、習慣乃至人際關系都被納入了不透明的計算過程中,最終轉化為大公司的利益。

算法不僅僅是一個計算過程,更已成為我們互聯網旅途中的一個黑影,潛伏在陰影中嘲笑著我們。當下,算法可以準確地推送我們想看到的內容和購買的東西,或者預測我們結婚、懷孕乃至離婚的時間。相比之下,我們的生活和思考顯得微不足道。算法帶來的,是一種無法掙脫的宿命感,它并不讓我們感到宏大,而是覺得危險。

學者們可以聲明YouTube的推薦算法并沒有那么大的影響力,或者用戶實際上樂于享受算法提供的服務。然而,這并不會改變算法系統下的情感現實:我們始終希望對自己的線上命運擁有掌控感,即使現實全然相反。

百老匯商業化轉型

即使到了今天,用嘻哈音樂劇來講述美國第一任財政部長的故事還是讓人覺得匪夷所思,更別提用說唱battle來呈現對債務承擔和法美同盟問題的爭論。

2015年,音樂劇《漢密爾頓》首演即引發轟動,成為了罕見的貫穿美國文化對話的戲劇作品。《漢密爾頓》的成功,讓創作者Lin-Manuel Miranda一夜成名,也提升了商業劇院對百老匯多元化的關注。

對于這部百老匯的重磅作品,觀眾們的熱情從未衰減?!稘h密爾頓》仍舊是百老匯每周票房最高的劇目,票價高達847美元。僅在百老匯,它的觀看人數就超過240萬,票房超過6億美元,而制作成本僅為1250萬美元。

在音樂劇一度被新流行文化邊緣化后,《漢密爾頓》的成功是百老匯重新振興的關鍵,幫助音樂劇這一藝術形式回歸了主流。在紐約市旅游業增長的推動下,百老匯的總收入在過去十年中增長了80%,而上座率則增長了約24%。

“洗腦”音樂走向全球

旋律和節奏總是能輕而易舉地跨越國界,因為它無需任何翻譯?;ヂ摼W簡化并促進了全球范圍內對新節奏的追尋,同時也提高了不注明來源進行抄襲的門檻。

但歌詞的流行似乎更加復雜。美國流行音樂原本預設的語言門檻是廣大聽眾只能接受英語歌詞,而這個門檻只能隨著人口結構的變化緩慢跨越。然而,這個過程在2010年代被意外加速,催化劑則是“鮮肉偶像”。

在Justin Bieber將自己的聲音添加到Luis Fonsi在拉美大火的歌曲Despacito后,這首歌播放量超過10億次,英語和西班牙語流行音樂的合作開始如雪片般涌現。西班牙語歌手和說唱歌手,包括Rosalia、Bad Bunny和J. Balvin,紛紛在美國走紅。

同時,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K-pop的造星工廠一直致力于將流行音樂、嘻哈音樂、R&B和搖滾樂中最吸引人的部分融合到偶像團體的唱跳表演中。到了2010年代后期,美國觀眾終于淪陷了:韓國男子組合BTS防彈少年團的專輯在2019年拔得頭籌。

全球范圍內的跨文化傳播無疑會越來越頻繁,互聯網對此功不可沒。潛在的粉絲不再需要通過老式的廣播來接觸偶像,而可以選擇便捷的流媒體服務。現在,音樂的流行公式已經改寫為:洗腦旋律加鮮肉偶像。

播客改變生活

過去十年中,不知從何時開始,播客不再是一種傾聽方式,而變成了一種生活方式。

多樣的音頻產品為聽眾們打開了進入廣闊播客世界的大門,而隨之崛起的粉絲文化則為每個節目帶來了海量的自制內容:從將自己稱為“Murderinos”的女性犯罪播客《我最愛的殺手》(My Favorite Murder)的粉絲,到將《連環兇案》(Serial)作為自己偵查生涯起點的互聯網偵探們。在Facebook上有大量關于播客的群組,比如專供收聽《播客拯救美國》(Pod Save America)的單身人士的“Pod Save Dating”群,還有名為“ The LastPodcast on the Left ”、接納同名播客衍生戲劇愛好者的群組。

我最喜歡的播客節目是《每周一人》(Who?Weekly),講的是那些不那么知名的“知名”人物。為此,我加入了十多個與之相關的群組,包括健身群組、愛狗群組等。

通過縈繞耳畔的親切嗓音,播客非常擅長營造某種語氣、視角和情緒,從而成為整個互聯網的一種分類機制。它們將網民組織成高度細分的社區,通過幽默感、談話風格等為篩選漏斗,將他們分配到無數個主題區,而許多主題是播客本身并未覆蓋的。我對這些社區的關注甚至超過了播客——我是多個“ Forever35 ”相關小組的成員,可我從未聽過這個播客。

我們已經超越了播客本身:對于播客的想象蘊藏著一種生活方式。

Netflix崛起

在旁人看來,Netflix一次性放出全部劇集的播出模式無疑是一個大膽的嘗試。Netflix在推出《紙牌屋》劇集時,通過一次性上線完整的13集顛覆了整個行業的規范,但它的高管們卻對此充滿信心。

Netflix的首席執行官Reed Hastings直言,“這一模式會是電視行業的未來?!?/p>

Netflix同時上線數百個新節目,且一次性發布完整劇集的做法,永久地改變了我們對電視內容的消費方式。短短幾年間,劇透可恥成了共識,不劇透成了重要的社交禮儀。

本質上,這種一次性播出模式只是舊瓶裝新酒。2013年之前,很多人就會在電視馬拉松期間連著追看Breaking Bad,The Real Housewives,Lost和Homeland等劇,或者在iTunes或DVD上購買這些系列一次性大量觀影。而Netflix的特殊之處在于,對新老劇集中都采納了這個模式(這對于年輕一代愛上《老友記》功不可沒)。

這種播放模式使得長時間觀影成為可能,而這甚至成為邀請別人來家過夜的絕佳借口——“看Netflix,休閑一刻”(譯者注:“Netflix and chill”,美國流行語)。

但除了亞馬遜,大多數電視臺和流媒體都并未采納Netflix“打包放送”的模式。這種猶疑應該歸咎于HBO及其電視劇《權力的游戲》的巨大成功,畢竟這部十年來最受歡迎的電視劇依舊是通過每周定期上線的傳統方式播出的。有趣的是,在完結季播出前,權游又引發了新一波熱度。而這一熱度,恰恰來自成千上萬一口氣刷完前七季、等到生無可戀的新觀眾。

沉浸式演出興起

過去的十年,虛擬現實中的幻象主導著我們的文化消費,而劇院作為“真實”的保留地,強力抵御著這種入侵。全球范圍內,越來越多的沉浸式演出在竭盡所能地將觀眾的視線引離屏幕,轉向三次元。

交互視頻中觀眾決策部分的靈感即基于這樣的沉浸式演出,且將現場演出中的被動接收變得更為動態和自主。誠然,諸如《黑鏡:潘達斯奈基》之類的最新流媒體節目非常精彩,但它們真的能像現場演出一樣觸及并打動你嗎?

沉浸式表演的開山之作Sleep No More至今仍在舞臺上演,所屬公司Punchdrunk于2011年成立于紐約。在這部劇中,莎士比亞的經典戲劇《麥克白》被用希區柯克的方式重述了一遍:觀眾穿梭于迷宮一般的房間和走廊中,途中目睹扮相可怖的演員和舞者們的表演。

追憶十大內容業高光趨勢:存檔即將逝去的2010年代

這一劇目的成功帶動了一大波沉浸式戲劇的出現,讓觀眾不再僅僅是觀眾。倉庫、廢棄醫院以及攝影棚等場景紛紛成為幻境之旅的背景。而這些沉浸之旅的靈感則來自《愛麗絲夢游仙境》《穆赫蘭道》乃至韓流文化,洛杉磯某個密室逃脫的主題就來自戲劇《等待戈多》。

在這個人人皆可一夜成名的時代,這樣的新式戲劇使得觀眾從陰影走到聚光燈下,影響力甚至反向滲透到了傳統戲劇中。

商業IP受重視

在好萊塢的世界里,IP是新的明星。

IP就是所謂的“知識產權”。用制片公司的話來解釋,就是一個擁有粉絲基礎的文化產物,包括視頻游戲、漫畫書、玩具、主題公園、科幻小說、電視節目、音樂等。

拍前傳、續集還是衍生作品?重啟、再版或是改編?制片公司是IP開發背后的決策者,是它們推出了《X戰警》系列電影和《星球大戰》系列電影。漫威在過去十年間上映了21部無限傳奇階段的電影,以及《神盾局特工》這樣的電視衍生作。哥斯拉系列的第35部電影在今年5月份上映,第36部的拍攝計劃也于3月敲定。

追憶十大內容業高光趨勢:存檔即將逝去的2010年代

截至目前,這些制作公司在跨界領域還較為克制,只做出了一個基于泳衣的Baywatch和一個基于桌游的Battleship。但毫無疑問的是,更多的跨界項目正在路上。

對IP的搶奪儼然已成為影視界的軍備競賽。迪士尼收購了??怂?,從而得到了阿凡達、辛普森一家和金剛狼的版權。史萊克和馴龍高手被環球搶斷,同時AT&T買入了兔八哥、哈利波特和神奇女俠。

等等,還沒人買下Hello Kitty的電影版權嗎?買它買它買它!誰在乎Kitty有沒有嘴,我們可以后期修復。

追憶十大內容業高光趨勢:存檔即將逝去的2010年代

這就是好萊塢IP改編的現實:制片公司盡其所能地開發和賺錢,而觀眾一邊吐槽各大制片公司的版權壟斷,一邊又成群結隊地買票進影院。電影事業已經高度商業化,制片公司負責榨干每個IP的最后一點價值。

音樂流媒體告別上一個時代

“我正在研究SoundCloud,”2017年6月,說唱歌手Chance the Rapper在推特上這樣寫道。

早在2008年,瑞典人Alexander Ljung和Eric Wahlforss在柏林正式建立了音樂流媒體平臺SoundCloud。五年后,SoundCloud填補了MySpace的市場空白,成為美國獨立藝術家首選的作品發布平臺。如今,該公司已深陷財務困境。

音樂流媒體即將迎來新的時代,SoundCloud遠非最大或最潮流的平臺,但它在審美層面的代表的意義甚至超過Spotify和Bandcamp。

從Chance、Billie Eilish、Lil Peep到XXXTentacion,加上他們無數的模仿者,SoundCloud搭建起一個半職業性質的音樂愛好者平臺,受主流音樂文化的影響極小。

對于音樂行業的后來者而言,SoundCloud成為了挖掘未來明星的地方:Lil Tecca、Khalid和LilNas X在沖擊Billboard榜單前也都經歷過籍籍無名的草根階段。

盡管投資回報率不高,但SoundCloud的深遠影響力使它得以維持運營。在發出開頭那條推特的第二天,Chance發推說“就是這兒了”——從MySpace的興衰故事來看,這樣的承諾或許顯得幼稚,卻依舊彌足珍貴。

YouTube改變娛樂行業

2010年,YouTube的第五個年頭,第一位訂閱人數超過百萬的博主誕生,還是一年前的事。當時,全職YouTuber這一概念仍然讓人覺得不可思議:有多少人能通過在網上上傳視頻來謀生呢?如今,事實證明,數百萬人都能做到。

十年前,絕大多數人都在臺式機上觀看YouTube視頻,iPhone端的YouTube應用直到2012年才問世,現在則成了主要的觀看平臺。如今,YouTube為超過20億的月活用戶提供服務。YouTube平臺上訂閱人數最多的創作者PewDiePie,訂閱總數超過1.02億。這個平臺催生了一個全新的明星時代,重新定義了名人。

YouTube不僅改變了成名的本質,更顛覆了整個娛樂行業。YouTube可以24小時不間斷地提供觀眾需要的內容,在某種意義上甚至取代了學校。YouTube上的教育內容蓬勃發展,使一代又一代的孩子可以免費學習海量的新技能。

YouTube還催生了新的亞文化,改變了文化模因的性質。“江南Style”是2012年第一部獲得十億觀看的視頻,同年,世界各地的人們開始學跳“哈林搖”。在Vine關停后,該應用中的文化模因通過YouTube獲得了新生。

在新的十年到來之際,YouTube的統治地位正受到Instagram、Netflix和TikTok的威脅,但它的影響力無疑將持續下去。

時間的長河只能向前,但人類的10年代有過多少驚心動魄的巨浪,又將多少新風暴沉淀為文化和生活方式,這些不應該被輕易忘記。

原文鏈接:https://www.nytimes.com/interactive/2019/11/24/arts/2010s-decade-end.html?action=click&module=RelatedLinks&pgtype=Article

 

作者:全媒派,公眾號:全媒派(ID:quanmeipai)

本文由 @全媒派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真沒有看明白,可能還是自己不了解這行業,感謝作者分享

    來自廣東 回復
  2. 有點看不懂,勉強查詢著看,感謝翻譯

    來自北京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