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國互聯網半坡起步
回望過去二十年,展望未來二十年,中國互聯網的風一直在吹,從未停歇。
美國著名作家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曾說,1955年前后正是計算機革命時期,出生太早,無法擁有個人電腦;而出生太晚,計算機革命的時機又被別人占去。因此,那些奇才異類得感謝機遇的眷顧。
而中國的第一代互聯網創業者,除了感謝天賦,無疑也應該感謝歷史給予的機遇。
得失盈虧這件事,如果不用長遠的眼光去看,就搞不明白這其中的奧秘。
過去一年,中國互聯網的第一批開荒者們陸續迎來他們各自的 20 歲生日。
9 月 10 日,在阿里巴巴迎來 20 周年的時候,曾帶領「17 羅漢」一手打造了「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的阿里巴巴創始人馬云正式宣布退休。
再往前,54歲的張朝陽帶領著一批員工,在北京奧森公園跑了 20 公里,以這樣的方式慶祝搜狐 20 周年。
2018 年年底,騰訊創始人馬化騰在自己的朋友圈寫道:
不知不覺,才想到二十年前的今晚到明日凌晨期間,只有幾百 K 字節的第一個版本的 QQ99a 正整裝待發。
百度、新浪、攜程也紛紛以各自的方式度過了自己二十歲的生日。
就在中國第一代互聯網開荒者迎來自己 20 歲生日的同時,中國互聯網格局其實也正發生著深刻地改變。
美團、京東、拼多多后來居上,紛紛超越了百度。而在一旁摩拳擦掌等待上場的,還有螞蟻金服,它還未上市,但估值早已甩百度幾條街。王興、黃錚,張一鳴等人頻繁活躍在中國互聯網大潮中,頗有幾分「數英雄還看今朝」的氣魄。
因此,有人說,走過了 20 年風起云涌的互聯網時代,花名為「風清揚」的馬云選擇在此時退休,對于中國互聯網而言,每個人的心頭像是一陣風乍起。
只是,回望過去二十年和未來二十年,中國互聯網的風一直在吹,從未停歇。
讓我們跨越時間的長河,重新回望千禧年來臨之際。
群雄登場
所有的偉大,都源于一個勇敢的開始。
在開始講述勇敢者的探索游戲之前,先來講述一段軼事。
1996 年春天,中國最早的ISP瀛海威公司在中關村零公里處打出「中國離信息高速公路還有多遠?向北 1500 米」的巨幅廣告。
彼時,偌大的一個北京城里,聽過「信息高速公路」的人用一把手可以數的出來。這對于當時的中國人而言,「信息高速公路」聽上去就像是來自遠古的一個幻想。因為在 1995 年,中國電信才開通了北京、上海兩個接入 Internet 的節點。
然而,就是在這樣一個在今天看來普通無奇的決定下,中國互聯網的諸多群雄才真正有可能加入這場競逐。
在互聯網歷史上,1998-1999年是一個神秘又偉大的時期;不只是在中國,而是全球。
在這段時間,微軟發布了 Windows 的操作系統,Apple 重新發布了 iMac,雅虎風頭正勁,Google 成立,而中國的互聯網時代也是在這個時候徐徐拉開了大幕。
1995 年,已經取得麻省理工大學博士學位的張朝陽被隨處可見的「硅谷」式創業激起了創業的激情,毅然創立了愛特信公司,成為中國第一家以風投資金建立的互聯網公司。1998 年 2 月,愛特信更名為搜狐。
同樣是在 1995 年,丁磊的起步雖然沒有張朝陽那么 international,但敢于從穩定的「鐵飯碗」寧波電信局辭職至少勇氣可嘉。辭職后,丁磊就只身前往廣州,希望自己能在中國南方的熱土上實現做互聯網公司的夢想。
三年后,也就是 1998 年,小創業公司在中國南方開始源源不斷出現。彼時,馬化騰和幾位兄弟雖說不出什么偉大夢想,但卻從心底里期待和幾個哥們能有源源不斷的項目可做,弄點錢,好歹也能改善下生活水平,于是哥幾個一直在計算機通信行業里摸爬滾打。之后,幾個人一合計就成立了騰訊,主要業務是為深圳電信、深圳聯通和一些尋呼臺做外包項目。
遠在上海的梁建章也沒閑著,與常常一起喝酒的季琦找來了沈南鵬和范明,在徐家匯教堂難測的氣象大樓 17 層租下了辦公室,于 1999 年 10 月正式開通了攜程旅行網。
與此同時,馬云已經開始在國家體委推銷中國黃頁的視頻,并在千禧年來臨之際,1999 年 9 月創立了阿里巴巴電子商務平臺。相比馬化騰和他兄弟的樸素愿望,具有營銷頭腦的馬云一開始就給自己的事業拉出一條響亮的橫幅,上面寫著「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
稍晚入門的李彥宏,起點不低,相比前幾位目標也更明確。從美國一回來就成立了百度公司,明明白白地向全世界傳遞出「提供簡單、可信賴」的信息獲取方式。
1998 年到千禧年來臨前后,第一批互聯網「墾荒者」陸續就位。雖說那個時候對于大部分中國人而言,互聯網究竟是什么都還是一道難以幾句話說明白的難題,但對于這些早起提前入場的「墾荒者」而言意味著巨大的操作空間和自由。
回望群雄競逐的開端,還是能看得出來,在這場「卡位戰」里,門戶依然主宰著大部流量。也因此,在中國互聯網的最初的「話題榜」上,人們提起最多并不是阿里巴巴,或者騰訊,而是搜狐、新浪、網易等。那個時候,上網被稱之為「沖浪」,而沖浪意味著「休閑」與「娛樂」,在網上人們點擊最多的內容無外乎就是上 BBS 聊天吹??葱侣劇?/p>
雖然這樣的模式相比如今互聯網帶給人們的想象簡單許多,但也正是這樣的互聯網 1.0,才得以讓 Internet 這個新興的事物以最直接最原始的方式進入到尋常人的生活中。而正是這樣的方式,積累了中國互聯網第一批信眾和追隨者,此后的隊伍更是逐漸擴大,讓中國互聯網有了進一步發展的根基。
仔細深扒互聯網第一代「墾荒者」的履歷會發現,大部分都是海歸派,剩下的是程序員或者技術出身的草根。張朝陽和李彥宏是海歸派里的佼佼者,而丁磊和馬化騰則是寫的一手好代碼。
其實這一切看似偶然,實則也有時代的背景。那時候遠在大洋彼岸的美國在互聯網領域的探索可謂是如火如荼,幾乎引領了互聯網發展的潮流,海歸派將最新的互聯網模式帶回了中國,而技術派們則率先走向了互聯網這個嶄新的事物。
紛爭漸起
當人類的想象力終于獲得了自由,這究竟意味著什么?尤其是,當我們的想象力,安上「技術革命」這樣的「馬達」時,我們最終會找到什么,會去往哪里呢?
如果說 1998-2000 年是中國互聯網的元年,那么 2001 年到 2010 年可以說是中國第一批互聯網創業者真正將夢想踐行的時刻。這八年里,中國互聯網迎來了很多高光時刻,也伴隨著無數挫折。
周鴻祎曾經在自己的自述里寫過這么一段話:
和很多創業者一樣,都經歷過薩利機長的困境,經歷過艾森豪威爾將軍表面信心滿滿,其實內心猶豫恐懼的心態。我幸運地度過了一次又一次的危機與災難,也以向死而生的心態進行過多次不得已或者不得不的抗爭,我有時候被視為勇敢的異類,有時候被稱為叛逆的極端,有時候被稱頌為先行者,有時候被稱呼為造反派。縱觀二十多年的創業生涯,我時而沖鋒陷陣,時而腹背受敵,用自己的身體力行體驗著中國互聯網的無限可能。
周鴻祎的這段剖白自己的話,放到今天來看非常形象描述了第一批中國互聯網「墾荒者」的艱辛創業路。創業,本身就是一個九死一生的選擇。中國第一批互聯網創業者們享受了時代的機遇,但也直面這期間的暗流涌動。
2000 年 4 月,馬化騰哥幾個推出的 QQ 用戶超過 500 萬;第二個月,用戶同時在線人數首次突破十萬大關。當時人民日報還特意為此發了一條新聞,只是那時候馬化騰可能沒顧得上慶祝,因為他還在服務器托管費而四處奔波;直到遇到南非一家公司,才徹底解了讓馬化騰睡覺都能驚醒的資金壓力。
也是在這一年 4 月,新浪率先登錄納斯達克,成為中國第一家上市的互聯網公司。網易 6 月份緊隨其后,而最先成立的搜狐到了 7 月份才終于上市。就在門戶網站之間在資本市場無情廝殺的時候,中國其他的互聯網創業者們也沒閑著。
2003 年 4 月,馬云在自己的辦公室里拿出一沓寫著密密麻麻的英文的合同,讓自己的創始團隊簽掉,如果不簽就走人。那一年,阿里巴巴在自己的發源地杭州,推出了自己的 C2C 電子商務網站——淘寶。彼時,馬云已經有了自己的目標,那就是干掉 eBay。要知道彼時 eBay 的中國子公司易趣在國內占據了 80% 以上的市場,更別說在全球干的風生水起的 eBay。馬云拿出的秘密武器是「免費」,這一模式后來被無數互聯網企業驗證過它的合理性。淘寶從推出的第一天起,馬云就宣布三年免費,很快吸引了無數中小商家的入駐。
2004 年,當淘寶在 C2C 端干的風風火火的時候,同年 8 月,盛大網絡市值超過新浪,這被認為是中國互聯網從門戶時代正式邁向游戲時代的標志。
也是在這一年,百度在美 IPO,百度的市值一舉在當年成功超過騰訊和網易,成為中國市值最大的互聯網公司。騰訊也成功敲鐘,邁向了資本市場。那時候,阿里巴巴還暫時擠不進排名表。
到了 2005 年,淘寶后來居上,重挫易趣,占據了中國本土 C2C 電子商務的 57.1% 的份額,也給了當初根本就看不起阿里巴巴的 eBay 一頭棒喝。2005 年這年,百度市值來到了 21 億美元,騰訊 19 億美元,阿里巴巴雖然在資本市場沒有「姓名」,但隨著雅虎 10 億美元的入局,將阿里的市值一瞬間推向了 25 億美元,超過了百度和騰訊。
楊致遠與馬云
這一年,BAT 這個名詞正式出現在人們的視野里。
曾經凝聚了無數中國第一批互聯網人目光的門戶網站成為昔日的「老三座大山」,BAT 的江湖紛爭將中國互聯網帶到了一個新的起點。
搜狐 CEO 張朝陽曾說,看到李彥宏他們超越了自己時,心里頗有不憤。
2006 年之后,中國互聯網的流量和目光都逐漸流向了 BAT。2006 年到 2010 年這五年間,百度市值從 21 億美元達到了 421 億美元,而騰訊則從最初的 19 億美元邁向了 498 億美元。2010 年,阿里巴巴的估值超過了 300 億美元。
張朝陽說:「中國互聯網現在已到了決戰的時候,這是一場巨頭之間的戰爭?!?/p>
這一階段對于中國互聯網創業者而言,是完成了各自領域的蛻變,第一次在互聯網的世界站住了腳跟。
當時間來到 2010 年的時候,百度靠著對中文輸入習慣的深刻理解,與谷歌在中國市場平分秋色;而阿里建立了適合中國國情的支付寶,把中國人上千年來一直沒有解決的信任問題化解;騰訊則通過 QQ 收獲了中國互聯網最忠實的粉絲,也是這些人讓后來的騰訊在流量的大戰中,仿若獲得了一件護身鎧甲,勇往無前。
不過這一時期的中國互聯網,不管是網民和創業者都保持著高速增長,但是中國的互聯網公司的商業模式備受質疑。很多人認為中國互聯網公司不會創造,不懂創新,只是在簡單的模仿,真正誕生于中國的互聯網模式仍未出現。
盡管如此,人們也無法否定的是,初代互聯網的這一批創業者的貢獻。因為正是他們的敢為人先,將國外互聯網巨頭的模式帶入中國,并進行了正確的特色化,才讓中國互聯網有了后來的精彩紛呈。
強者恒強
在去打勝仗的路上,我們或許敗北,或許迷失自己,或許哪里都抵達不了;但也或許,最終成為了連自己都沒想象過的強大的自己。但無論如何,對于一個想要打勝仗的人而言,這些都不會是退卻或出發的借口。
創業也是如此,創業者帶著可能隨時被擊敗倒下的幾分悲壯,描繪著自己想要尋求的江山。
走過了 2000 年到 2011 年,門戶網站與 BAT 們來到了中國互聯網的又一個開局。如果當初的流量還聚焦在 PC 端的話,那么從 2011 年開始,中國互聯網第一批創業者將目光正式轉移到了移動端。如果說以前大家都還能在各自領域相安無事的話,那么從 2011 年開始,事情發生了變化。
2011 年到現在,總結來說,是門戶網站的不斷式微凋零,而 BAT 也遭遇著后來者的種種挑戰,每一步都走得都可謂是如履薄冰。中國互聯網,終于走到了沒有誰能成為一片孤島的時代,這時期的標志性事件就是微信的發布和智能手機的普及和流行。
一個人后來的命運軌跡或許從早期看出些蛛絲馬跡。在中國互聯網迎來移動互聯網元年的同一年,也就是 2011 年,在當年的百度聯盟峰會上,李彥宏告訴創業者,他認為應用為王指的也主要是 Web 應用。然而,就在同一年,新浪微博的用戶突破兩億成為中國社交網絡發展的一個里程碑式的數字。
面對新浪微博在移動端的猛烈打法,為何李彥宏還會說出這樣的話呢?
其實,李彥宏說那樣的話,并非沒有根據。2011 年谷歌從中國撤退不到一年,那時候和騰訊和阿里巴巴相比,百度面對著一個無比寬松的競爭環境,于是百度的營收增長也瞬間從不到 100 億元,直升 700 多億。
對于百度而言,當時的競爭環境是寬松的。在當時中國的搜索市場,百度是獨一無二的「頂流」,是掌握市場話語權的王者。
BAT 中的另外兩家,阿里巴巴和騰訊則紛紛在入局移動端。阿里先后推出了來往、釘釘,也投資了眾多社交屬性的產品,但奈何不了擁有著 QQ 積累下來的終極流量的騰訊。
盡管如此,通過「支付寶」和「微信」兩個跨時代的產品,阿里和騰訊還是各自建立起了屬于自己的強大生態,在互聯網各個方面深耕和搶占自己的碼頭。作為互聯網「頂流」的阿里和騰訊還攜手改寫了中國支付體系,將中國老百姓提早帶上了「線上支付」時代的快車。
就在 BAT 三家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的時候,同期一起創立的攜程則面臨著一系列的陣痛。股價下滑、增長放緩、利潤降低等等,這些問題中任何一個問題都足以讓攜程管理層頭疼好幾天,而就在那時候藝龍和去哪兒正在用價格戰和技術壁壘從外面「捅」攜程。已經成立十多年的攜程到了命運抉擇的十字路口,創立了攜程但最終因為種種原因離去的梁建章,在這個時候回歸了攜程。
2012 年,梁建章回歸后第一件事就是幫助攜程重新找回當年創業的節奏。在面對勁敵時,他調用重金和藝龍來了一場正面戰。2014 年,藝龍深感財務無力的同時,又經歷了盟友同程轉投攜程「懷抱」的打擊,最終不得不放棄了這場價格大戰。從那以后,攜程在 OTA 市場上成為了數一數二的「頂流」。
這一時期,對于中國互聯網初代創始人而言,是一個強者恒強,贏者通吃的局面。只是,對于第一代中國互聯網創業者而言,這場戰爭才算是真正意義上迎來了第一次生死之局,有人可能會經此一役,變得更加強大;而有的人,最終會默默走向歷史,尤其是隨著新玩法和新商業模式的加入。
加入新戰況
如果把創業比作戰爭,這場戰爭有時是殘酷的。但在看似沒有硝煙的時候,似乎潛藏著殘酷之上的另一種殘酷,那就是后來者改寫了游戲規則。
有了錢之后,大部分人就會更加有野心,這也體現在中國初代互聯網創業者身上。戰斗力無敵的頂流們想要收割更多的城池,而那些新加入戰隊的玩家們,因為體量小玩法新,也盤算著在中國互聯網的中場時間收割最后的紅利。
互聯網創業的熱情,因為資本大戰的加入,在中國這片熱土上如火如荼的展開,越來越多的玩法也開始層出不窮。比如,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和外賣及出行網站,新戰法的出現,讓擁有了資本底氣的大「頂流」們先廝殺了一番。阿里和騰訊先后在「出行」「新零售」和「O2O」領域展開了一番廝殺,這一系列的「交戰」也將中國互聯網格局正式帶進了「資本 + 流量」的戰爭。
這時期,在 BAT 幾乎踏足了所有行業的大背景下,年輕創業者的身影沒有受到致命打壓,反而是在這場代理人的戰爭中變得愈發活躍。這里面最值得提及的就是字節跳動、美團、拼多多和唯品會的入局,這些數字經濟時代出現的新式互聯網創業者,將互聯網經濟和中國實體經濟的柔和度再次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階段。
美團 CEO 王興認為,數字經濟已進入新階段?,F在的互聯網企業所做的事情本質,就是把互聯網這個典型的數字化平臺和餐飲、酒店、旅游、電影、零售和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實體經濟尤其是生活服務業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新玩法的創業者們就像是互聯網創業中的一群「小可愛」們,他們滲透進了普通中國人的出行、飲食和購物。比如,出門時我們可以提早十分鐘叫好車;不出門也能吃到一頓正宗的四川火鍋;即便是遙遠的美國,我們也能因為互聯網跨越時差,和大洋彼岸的年輕人搶一雙限量版球鞋。
這些移動互聯網的商業模式,把我們習以為常的生活秩序和方式悄悄打亂,然后默默重組。這些變化顯得那么自然,可是回頭才發現,這些互聯網創業者帶來的改變又是那么深刻。
資本市場對于中國互聯網的新玩法,及時給予了肯定。目前,今日頭條母公司字節跳動營收或將超過 1000 億,如果一旦實現,這也意味著字節跳動將成為阿里、騰訊和京東后第四家營收過千億的互聯網公司。這一營收將曾經風光一時的門戶網站新浪、網易、搜狐等巨頭遠遠甩在了后面。
王興、張一鳴與程維組成的 TMD 正在向上猛攻
對于創業者而言,榮耀永遠都是一時,危局才是永恒。
從用戶數量上來看,截至 2018 年 6 月,手機上網用戶已達到 7.88 億,占全體網民的 98.3%,移動互聯網用戶已接近飽和;使用時長也也已經超 5 小時,隨時觸頂時間紅利。對于不管是第一代互聯網創業者而言,還是新一代互聯網創業者而言,這都到了停下來思考的時間。
下一步,誰能先從數量之爭轉向存量之爭,誰能在可控的成本中獲取最多的忠實用戶,誰才是王者。
身經百戰的第一代互聯網創業者們,已經行動了起來。門戶網站在內容供給及智能算法個性化內容定制方面繼續發力,試圖在中國互聯網中場找回昔日的榮耀。
2017 年,百度開始對百度醫療及金融業務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讓百度的核心戰略更聚焦于人工智能。資本市場對于百度這一系列的改革給予了積極的回應。2017 年 10 月,百度的股價突破 260 美元,使之超過 900 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已經調轉船頭向 AI 和云技術前行的百度,希望在大數據及智能時代,找到百度的 B plan。
2019 年 9 月 10 日,是阿里的二十歲生日。9 月 9 日美股收盤,阿里巴巴的市值定格在了 4628.63 億美元,穩居全球前十,是市值最高的中國公司。
過去二十年,阿里改變了我們的衣食住行,實現了商業模式的突破。馬云說,阿里的使命就是找到社會問題,并去持久地解決它,改善它。
盡管阿里一路「得意」,拿下無數互聯網關鍵「戰局」,但它也有自己未盡的夢想,比如社交,而如今唯品會及拼多多的出現,也讓阿里感受到了后來者的些許勇猛。
在過去二十年里,憑借著 QQ、微信、游戲等讓騰訊成為獨一無二的社交王者,但二十歲之際的騰訊卻正在面對著人口紅利不再,游戲版號收緊及微信增長趨勢放緩的困境。而頻繁出現在互聯網代理人資本大戰中的騰訊,或許因為在「投資人」的身份上愈走愈遠,以至于讓市場開始發出疑問,作為頂流的騰訊,最終的夢想到底在何方?
與此同時,像王興這樣的新互聯網創業者們也正戰力十足。從到店、大零售、酒店旅游以及出行的四大業務體系中,各種戰法可謂是精彩十足,各有看點,一路猛打猛進。
其實,中國互聯網走過的這二十年,就像是一段流動的生命長河。沒有隨時出現的危局和強勁的對手,談任何強大都是虛妄。也或許正是這群人前赴后繼的「排位戰」中,中國互聯網才一次次站上世界的舞臺。
村上春樹曾說,從沙塵暴中逃出的你,已不再是跨入沙塵暴時的你。
對于中國互聯網第一代創業者而言,這二十年的酸甜苦辣,可能是一場非常個人的震撼,但對于那些被因為互聯網而默默消逝或改變的生活方式和普通人而言,這似乎又是一場根本不可能逆轉的變遷。眼前看似遠山青黛,街市井然,居民相安無事。但不知不覺間,人類的生活就因為這二十年的科技革命,自生自滅的同時,又生生不息的繁衍了下去。
總之,歲月漫長,然而值得等待。不到最后一刻,誰都不知道誰最終將成為最后的王者。
參考資料:
正和島《中國互聯網二十年:自由的向往,信任的呼喚》
格隆匯《沸騰二十年,中國互聯網進化簡史》
36氪《TMD 的崛起與 BAT 的恩怨情仇》
36氪《逐浪二十年,中國互聯網簡史》
鈦媒體《在線旅游二十年,一場硝煙一場夢》
商業與生活《阿里巴巴二十年,好公司是怎樣煉成的》
愛范兒《當 BAT 已成為往事》
市界《曾經年輕的顛覆者 BAT,如今卻成為往事》
此外,還綜合了每日財經新聞,財經雜志,第一財經及彭博周刊等多處公開資料,部分數據來源于 wind 客戶端。
作者:Kiki;公眾號:周天財經
本文由 @周天財經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 基于CC0協議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