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關系強度、結構洞、制度理論
好久以前發現了這三個有趣的理論,關系強度理論、結構洞理論、制度理論。它們源自社會學,今天已經廣泛延伸到了商業經濟領域。
下面我想用最原汁原味的語言寫它們,濃縮的、準確的、意味深長的三個理論。要實現這幾點效果就一定得像使用說明那樣寫。原諒下文可能出現的晦澀,也許會有點燒腦,但我覺得,我們各個人都能從中領悟到些什么。
社會網絡的構成要素是什么?
節點與聯系。節點即為網絡中的個體,包括個人,群體;聯系則為社會互動形成的各種聯系、關系,如親屬關系、交易關系。
關系強度理論
1973年,Granovetter在《弱關系的力量》中提出了(社交的)強弱聯結概念。他根據個體間的互動頻率、感情深度、親密程度、互惠互換程度,將社交聯結分為強關系、弱關系。
其重點在于,Granovetter認為,弱關系更有可能充當連接不同社會之間的橋梁,從而可帶來更加新穎的信息和資源。
也就是說,弱關系在社會中往往能帶來更多機會,強關系非也。
Borgatti和Halgin對弱關系的力量進行了總結:
- 強關系越強,社會越有可能重疊;
- 橋連接是新穎信息的來源;
- 強連接不是新穎信息的來源。
如上圖,A與G的連線即為橋連接,A與G直接單一的連接,而并不互相連接與對方相關的其他節點。因此,A和G能夠相互獲取對方所連接節點的新穎信息。
若A與G是強連接,即A與G都相互直接連接對方所連接的節點,也就是說A也直接連接G身邊的3個節點,G也直接連接A身邊的4個節點。
節點間的重復連接,會形成節點間的冗余信息。比如:我爸是李剛。小明、小黃、小李認識我,那么李剛這個信息資源對于明、黃、李均為新穎信息資源,毫不重復冗余;如果明、黃、李認識我的同時,也分別都認識我爸李剛,那么,李剛這個信息資源就不是新穎信息資源了,而是重復冗余的。小明、小黃、小李去直接和李剛建立節點關系是多余的。
這里小結一下,在關系強度理論中,普遍存在一種觀點:網絡內部個體間由于個人背景、價值觀等相似程度較高,通過強關系在這些相似程度較高的個體之間傳遞的信息和資源具有較高的冗余度,而弱關系由于存在于不同的社會背景中,能夠獲取更多異質性信息和資源,從而構成自身優勢。
所以,Granovetter采用弱關系的力量解釋了,為什么人們找到工作,往往是通過相識的人,而非親密的朋友。
當然也有學者提出異見,Burt指出,由于強關系具備牢固的信任基礎,其所傳遞的信息和資源質量,相較于弱關系,會更高,同樣能發揮“橋”的作用。
總體而言,社會網絡中的強關系往往可以帶來更多的知識和商業擴展;弱關系可以帶來更多的新機會。在個人求職、企業發展、產品創新方面,強關系扮演基礎性角色,而弱關系扮演派生角色。
1997年,Bian認為關系強度理論對就業的影響有點兒特別,他認為強關系除了傳遞信息之外,還會產生一些情感關聯。人們往往是通過強關系進行求職的,非弱關系。因為在非常注重人際關系的中國社會,“信任”和“義務”是求職過程中十分重要的因素,這2個因素通常是存在于更為密切親密的關系中,即強關系中。
2017年,Oesch和Ow進一步分析人際關系對就業的影響。他們認為,以工作為代表的弱關系會影響中高層求職者;以親友關系為代表的強關系會影響工人階層求職者,進而導致中高層求職者的薪酬高于工人階層求職者。
關于關系強度理論對企業產品創新、競爭力的影響。這里還延伸出2組專有名詞,集群內關系和集群外關系、長關聯和短關聯。
- 集群內關系,指集體性學習和知識共享的關系。這種關系帶來的是冗余知識,就是集體內已存在的知識重復討論,死循環,沒有引入外面的新知識進來,集群內關系是缺乏創新的關系;
- 集群外關系,指為企業提供潛在的、更為廣泛多樣信息的關系。這種關系帶來的是與時俱進的知識,與內部知識不重復的知識,是一種富含創新的關系。
長關聯和短關聯是什么?這里的長短指的是供應商與終端用戶之間的距離,即供應商與終端用戶間存在多少中間商。若中間存在的中間商較少,距離就較短,這就叫短關聯;若中間存在的中間商較多,距離就較長,這就叫長關聯。
長關聯是一種弱關系,短關聯是一種強關系。
實驗結果表明,這種關聯越短,即供應商與終端用戶越近距離接觸,越容易促進產品的實用性創新,但越容易阻礙產品的探索性創新。隨著這種關聯長度的變化,2種創新此消彼長。
結構洞理論
結構洞是指兩個關系人之間的非重復關系,如果兩個關系人之間是強關系的話,他們就是重復關系,強關系意味著缺乏結構洞。如下圖中的4個大圓圈,即為結構洞。
在同一個結構洞中的關系,是強關系,是密集冗余的社交網絡,這樣的社交網絡中的信息、資源、行為是具有更強同質性的,這種同質性令人溝通交往更輕松、舒暢。
而在不同的結構洞之間,是弱關系,是簡潔單一的社交網絡,這種群體內成員間的信息、資源、行為是不相似且異質性的,彼此之間的交流令人感覺不那么順暢,甚至有壓力,但這種交流能帶來更有價值的信息資源和新機會。
結構洞理論考察自我網絡,即一個節點周圍的節點群以及它們之間的連接。如上圖所示,對于節點A和B所在的自我網絡,兩者與周圍節點的關聯數皆為3(即周圍與之直接相連的黑圓點數量為3)。
和B比較,A的自我網絡往往能夠為A提供更多的新穎信息,因為A身邊存在三個結構洞,而B只存在于自身一個結構洞中。因此,A因接收到更多新觀點和新信息,表現能力會更好。
為獲取更有價值的信息資源,人們往往傾向跨群體交流,即跨結構洞的交流。
群體間的分割會形成網絡結構中的洞,跨越這些洞并且連接不同群體的行動者,則成為獲取新穎信息資源和機會的重要路徑。
日常生活中所見到的各種中介,便在做跨越一個個結構洞的事情。經紀人可將群體內的同質信息轉移到其他群體。較之封閉網絡中的行動者,經紀人往往可獲得更豐厚的薪水,更快的晉升以及更高的獎金。
制度理論
North定義制度為:人為設計的,限制人們之間互動的因素。
制度可以分為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
- 正式制度,即明文規定的規章制度,如經濟制度、政治制度、勞動保障制度等。
- 非正式制度形成于人們長期的社會交往過程中,非明文規定的規章制度,是共同分享的社會意識形態或共同恪守的行為準則,它刻畫了一個社會個體間的凝聚力和協調性。
非正式制度主要包括文化、行為規范、行為準則、風俗習慣、價值觀等。
正式制度只是制度限制中的一小部分,非正式制度才是普遍存在日常生活、生產中的約束因素。
制度理論認為,個人、公司在做經濟決策時,很多時候受“同構性”與“合法性”兩種重要因素的影響,而非總受利弊權衡的影響,而非總受利益最大化目標的影響。
- 同構性,指在制度約束或指導作用下,企業、個人在組織結構以及行為方式上趨于相同或相似的過程。根據同構的機理不同,可將其分為三類:強制同構、模仿過程(同構)、規范性壓力(同構)。
- 強制同構,即組織外部具有權威或者強制力的重要機構,會強迫組織、個人采用某種結構或者行為模式。
模仿過程,即為了降低風險或提高生存率,組織、個人會分析并模仿其他成功組織的行為。
規范性壓力,指社會規范會產生共享觀念或思維方式,組織、個人在專業知識的形成及推廣中逐漸接受這些社會規范或思維方式,并趨于相同。
合法性,指企業、個人的種種行為與決策很有可能是為了獲得制度正當性,而并非提升效率,將某種“公認的”正當性視為企業的選擇邏輯。也可將正當性定義為環境對組織、個人的高接受程度,企業、個人的行為與社會制度規范高度相符。
所謂的正當性,就是被各利益相關者視為正確可取、合理合情的?!昂戏ㄐ浴钡墨@取與維持是企業形成和個人行為決策的重要條件、影響因素。
綜上“同構性”與“合法性”兩個核心概念,可以得出制度理論的基本邏輯:
為了獲取“合法性”,企業、個人會在強制同構、模仿同構和規范性壓力的作用下,其組織結構、行為模式會逐漸變得相似或相同,即使這種結構和模式并不利于企業、個人的經濟效益。
個人、組織系統的發展并非僅僅趨向經濟最優化選擇,同時,也受社會制度力量的影響,制度因素使得組織更為相似。
這就是關系強度理論、結構洞理論、制度理論,我覺得很有趣并意味深長呢!
#專欄作家#
朱小磊,微信公眾號:非主流朱(ID:feizhuliupig),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擅長以青年消費者為目標群體的市場營銷分析策劃。目前已服務過多個企業,涉及教育產品、營養品、快消品等。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Pixabay,基于 CC0 協議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