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的野望:未完成的微信,未到場的張小龍
2020微信公開課的內容引發作者思考,在傳統產業與新興產業融合之際,借助云計算、人工智能,微信的連接能力將會進一步加強,公眾號、小程序、支付等工具也將更好為產業賦能,從而就形成了信息化、智能化、人性化的商業生態。未來,微信將會致力于完成未完成的。
1月9日,2020微信公開課Pro版如期而至。
今年主題是【未完成 Always Beta】,張小龍也并未到場,原本萬眾期待的出場,最后通過錄像的方式地呈現。
回顧這些年,微信里程碑式的發展可謂是跨越了非連續性,持續實現了第二曲線的增長,公眾號、微信支付、小程序、企業微信等工具的涌現,都在不斷豐富著微信生態。
盡管如此,但微信依舊還有未完成的事項:
- 微信近期內可能會怎樣更新?
- 如何解決公眾號打開率下滑的現狀?
- 搜一搜和小程序是何種關系?
- ……
這些未完成的背后,傳遞出怎樣的產品態度,蘊含著哪些底層邏輯?
微信一直被視為是騰訊在移動互聯網重要的一張船票,那么將帶領騰訊駛向何方呢?
一、依舊未完成,依舊克制:堅持去中心化,注重推送
長期以來,張小龍帶領的微信團隊始終懷著克制的態度。
正如視頻中所提到的信息互聯的影響,因為微信不經意的動作都將引起信息洪流的流向變化,而信息的寬廣度和質量,一直是微信要解決的問題。
所以,我們不難理解,為什么張小龍會說出這番話:“推送什么信息,決定了用戶會看什么信息,決定了他在一個什么樣的世界里。這是一個我們要經常思考的問題,也是我們在努力的方向?!?/p>
毫無疑問,這表明了微信堅持去中心化,注重推送而不是分發的產品態度,這也是因為很多用戶并不愿意主動去獲取信息,而是更傾向于被動獲取。
不得不說的是,同樣出于克制,朋友圈好友數量上限是否會突破5000,也是微信團隊值得反復思考的事情。
基于影響的不確定性,背后所引發的思考,一直貫穿著微信的成長之路,所以張小龍對于微信進化的總結,來了句“伴隨著未知和不安”。
二、依舊未完成,依舊敬畏:重視創造的權利,短內容或成重點
張小龍在視頻中提到了微信新版本的小預告,那就是微信的短內容,因為希望能滿足每個人表達自我的需求,重視用戶能夠創造內容的權利。
所以,不管是朋友圈還是公眾號,都可以體現出微信團隊這種敬畏感。
值得一說的是,早在2018年,微信團隊就開始搭建作者體系,在2019年還進行了系統的優化,相信2020年還會通過更強大的平臺機制優化作者體系,這同樣體現出微信團隊對敬畏感的理解和執行。
更重要的是,眼下微信公眾號打開率逐年降低,短內容或許就是微信一張全新的好牌,成為發力的重點。
進一步去理解,短內容就是繼搜一搜之后,信息多樣化的延伸。短內容的出現,降低了用戶創造內容的能力門檻,信息的呈現必將豐富起來。
另外,張小龍還提到,春節即將到來,在紅包上,也會有一些新的創造,吸引用戶來發揮創造力。敬畏感與文化母體的結合,相信很快又將引發刷屏現象,這就是創造的力量,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三、依舊未完成,依舊創新:小程序撐起搜索內容豐富度
張小龍寄望,微信搜索能進入到每一個小程序的內部,海量的小程序就能充分滿足各種搜索需求。
當前,微信搜索已經不僅僅是簡單的內容索引,當我們輸入關鍵詞,搜索結果的數據都是平臺自動爬取的,當中包括了文章、視頻、商品。現在,我們通過搜索,還能直達小程序內容頁面。
近段時間,微信繼續加大力度,發布了《微信小程序SEO指南》,用戶可以借助頁面推送能力,主動讓微信收錄,從而極大地豐富了微信所收錄的內容,有利于小程序內容更好地曝光。
由此可見,微信搜索將會改變流量的流向變化,小程序承載起核心底層這一重大的使命,成為了整個微信生態流量池不可缺失的一環。
四、依舊未完成,依舊不慌:做好連接、工具與生態
還記得2019年的微信公開課上,張小龍曾開聲說到:“每天5億人吐槽我,還有一億人教我做產品”。
在今年的微信公開課上,張小龍坦言,“早期我們聚焦于每一項功能,思考怎么做才是最完美的。現在是思考,什么才是我們應該去嘗試的,以及如何組織起來做?!?/p>
其實,從微信誕生第一天至今,就是做好連接、工具與生態,定位毫不動搖,這是微信的底層邏輯,也是騰訊在移動互聯網和產業互聯網布局下的戰略,當中不乏成功的應用案例。
例如在政務領域,騰訊與廣東省一起合作的“粵省事”小微信程序,目前實名注冊用戶超過了2000萬,小程序集成了很多的功能,例如在廣東省內所有三星酒店可憑“粵省事”電子身份證辦理入住,就不需要辦理實物身份證。
微信在產業互聯網的成功應用多不勝數,從眾多案例中去理解微信,微信儼然就是一個數字化助手,實現的是人與人的連接,人與工具的連接,人與生態的連接。
在面向未來的創新,產業轉型升級的過程中,微信會繼續帶動著生態發展,當中的小程序就是一個生態創新的典型代表,2017年1月9日發布小程序到現在,微信小程序的應用數超過了300萬,日活已經超過了3.5億,微信小程序的開發者已經超過了200萬。
在傳統產業與新興產業融合之際,借助云計算、人工智能,微信的連接能力將會進一步加強,公眾號、小程序、支付等工具也將更好為產業賦能,從而就形成了信息化、智能化、人性化的商業生態。
可見,微信一點都不慌,騰訊也不慌,完成未完成的才是最重要的。
微信,下半場更精彩,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本文由 @ 黑馬先生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