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招聘競爭者眾,風云之下誰主沉?。?/h2>
近兩年,互聯網大熱。隨之而來的,便是互聯網行業的招聘市場大熱。這一點,從地鐵里越來越多的各大招聘平臺的廣告便可一窺究竟。
2016年,“金三銀四”跳槽季已接近尾聲,高科技公司、IT互聯網企業、新興創業公司的熱情并沒有減少,仍然紛紛發出招聘需求,而它們也成為了眾多求職者中的首選。根據獵聘數據顯示,今年年初,僅僅互聯網/游戲/軟件一個大行業的職位需求就占到了全行業的40.5%。這說明,雖然互聯網行業去年遭遇資本寒冬,但這一行業仍然具有很強的生命力。未來,互聯網招聘仍將是招聘行業最火熱的一個領域。
不過,雖說這個市場很大,但卻也競爭者眾。先不說各大傳統招聘公司、獵頭公司已經盯上了這一塊市場,僅說在線招聘這塊,不僅有智聯招聘、大街網、51job等傳統招聘網站,還有獵聘、拉勾、100offer、boss直聘等新興招聘網站角逐,更有脈脈、赤兔、無秘等職場社交App窺視。
那么,在這些形形色色的招聘平臺中,誰最有機會拿下互聯網人群這塊招聘市場呢?本文分別列舉四種類型的招聘平臺的明星企業,帶大家一窺究竟。
傳統型:智聯招聘
對于目前新興的在線招聘網站而言,智聯招聘無疑屬于傳統型招聘網站。不過,從當下的在線招聘市場格局來看,智聯招聘還是處于比較領先的位置。
根據易觀智庫發布的《中國互聯網招聘市場季度監測報告2015年第4季度》數據顯示,2015年第4季度,中國互聯網招聘市場競爭格局,其中前程無憂收入占比28.1%,智聯招聘收入占比25.8%,其他招聘網站收入占比46.0%。
而智聯招聘最新公布的2016財年第二財季未經審計財報顯示,智聯招聘第二季度總營收為人民幣4.092億元(約合6320萬美元),比去年同期的人民幣3.418億元增長19.7%,較公司此前預期的區間上限高出人民幣920萬元(約合140萬美元);凈利潤為人民幣6170萬元(約合950萬美元),與去年同期的人民幣6150萬元相比基本持平。
顯然,以上兩個數據可以說明,由于綜合類招聘網站是最早的一種產品模式,且有著10多年的歷史,目前其仍然占據了絕大部分的市場份額。
而智聯招聘們之所以能夠占據絕大部分的市場,是因為它們所“抓住”的求職者,基本都是全國各大高校的應屆畢業生——就像QQ抓住所有年輕用戶一樣,而這部分都是求職者中最活躍和最廣泛的人群。于是,我們看到,即便在移動端上,前程無憂、智聯招聘的月活躍人數也在500萬上下。
當然,這是用戶結構上的橫向優勢。想競爭互聯網招聘,除了用戶基礎,還需要“更懂互聯網”的服務模式。這一點,雖然這兩年來,智聯招聘一直在強調轉型和自我顛覆,但相對于當下新興的招聘網站而言,還是不夠互聯網思維——營收結構比較傳統,仍然靠廣告以及人力資源服務為主要盈利點,產品基本沒有改進和迭代,且用戶粘性并不是很理想。
所以,智聯招聘若想在征戰互聯網招聘市場中未來仍然拔得頭籌,則需要做到這幾點:第一,穩固年輕用戶群體;第二,開辟互聯網招聘服務模式,特別是針對中高端互聯網行業求職者。
中高端型:獵聘網
獵聘網屬于新興在線招聘領域最大的一家招聘平臺了。不過,它和大部分新興招聘網站不一樣的是,大部分新興招聘網站基本切入的都是垂直招聘,例如拉勾網、100offer等,而獵聘網做的則是中高端的綜合型招聘。
獵聘網于2011年上線,號稱是“國內唯一真正實現企業、獵頭和職業經理人三方互動的職業發展平臺”。獵聘網的前身是獵頭網(lietou.com),一家服務獵頭行業的招聘網站。2014年1月開始轉型,正式更名獵聘網(liepin.com),標志著其除了服務獵頭行業之外,開始向職業經理人和企業客戶延伸,全面打造職業發展平臺。
2014年底,獵聘同道App上線。正是這款應用的上線,獵聘網轉型后的戰略定位基本定型——去中心化。用戴科彬的話說就是,機會提供方不應該只是獵頭和人力這兩個中心,而應該是每一個人。“獵聘需要打破的是傳統賣流量的廣告模式,而要做的是服務模式……獵聘不僅僅要給企業提供服務,還要提供結果?!?/p>
正是在這種戰略轉型下,獵聘網開始了全行業背景下的跨行業、跨人才細分模式,對互聯網、游戲、金融等熱門領域進行了深度挖掘。這種“垂直深耕、橫向跨界”的優勢在于,在當下“互聯網+”背景下,招聘平臺不僅僅是對接互聯網企業和互聯網人才,它還可以幫助傳統企業轉型互聯網對接互聯網人才,相應地幫助互聯網人才拓寬更大的求職空間。
而且,獵聘網因為此前是專門做獵頭服務的招聘平臺,所以其針對中高端人才有一套成熟的服務模式,而針對企業也有線下銷售人員的“一對一服務”。據一位知情人士透露,獵聘網在全國有十幾家分公司,“顧問式”銷售人員有1000多名。這種模式雖然比較重,但優勢就在于其能夠更加高效地實現高端人才的對接,特別是互聯網人才和傳統企業互相“不了解”的情況下。
當然,獵聘網征戰互聯網招聘市場還需要補充一點的是,初級職場人員的招聘服務。因為在互聯網領域,其實還有著大量的初級崗位求職者,而他們也是未來招聘市場的主力軍,抓住他們,未來自然容易抓住互聯網招聘這一塊市場。
有意思的是,在這種思路下,一直專注于中高端人才職業發展平臺的獵聘近日竟也推出了一套新的人才解決方案——“白領套餐”。據悉,此方案特別為初級白領人才需求較多的企業打造。該套餐在推廣期,年費僅500元,企業付費后可無限量發布初級職位,他們可下載的初級簡歷數量高達500份。顯然,其已經開始向初級職場人員的市場下沉。
垂直型:拉勾網
拉勾網屬于近兩年比較火的在線招聘網站,核心之一就是其主打互聯網垂直招聘。
拉勾網的母體是3W——一個由互聯網行業企業家、創業者、投資人組成的公司化運營組織,業務包含天使投資、俱樂部、企業公關、會議組織和咖啡廳(3w coffee)?!爱敵踝隼淳W是因為很多企業家朋友、3W咖啡股東總讓我幫忙招人,我們人工應付不過來,就打算做個系統來解決這個問題,沒想到一做火了……”拉勾網創始人馬德龍在接受《中國企業家雜志》采訪時如是回憶。所以,拉勾網能夠做起來,不僅是因為其踩上了“互聯網+”的風口,更在于其創始團隊所擁有的互聯網基因和思維。
于是,我們看到,拉勾網最早就是以C端,而不是B端切入的,上線一系列現在看來非常具有互聯網特點的功能,比如極速入職、48小時反饋等,再加上簡單、清晰的界面設計 (信息流職位推薦),因此很快就在互聯網圈打出了名氣。
不過,凡事有利有弊。拉勾網簡單的功能設計,透露的則是服務過于單一——服務只停留在招聘這一環節,對于求職者而言,其實屬于一錘子買賣,很難長期“留住”互聯網人才。并且,正是由于這種“一次性消費”,其很難形成一套成熟的商業模式。有一個例子,拉勾最早是以效果收費,也就是成功入職之后向企業收取費用,不過在實際過程中還是遇到了一些阻力,比如有的求職者成功入職之后企業并沒有如實的告訴拉勾,拉勾彼時也沒有自己的商務團隊,無法對效果進行追蹤和監測,因此,權衡之下,拉勾最終還是將自己的商業模式調整成按簡歷收費和會員增值服務。
誠然,拉勾網憑借其在互聯網圈的影響力,確實在初期能夠非??焖俚那腥牖ヂ摼W招聘市場,特別是能夠很好地契合進入職場不久的互聯網白領人群的需求,包括運營、技術、營銷等基礎崗位。但是,如果再上升一個層次的求職者,拉勾則很難吸引和留住這些人,原因就在于拉勾沒有相應的服務體系。所以,拉勾網作為一個明星創業公司,想要在互聯網招聘領域深耕的話,還是需要加大服務體系的建設和投入,同時向更高層次的求職者滲透。
社交型:脈脈
脈脈應該屬于目前國內職場社交比較好的應用了,而對于社會化招聘這一點,也是其一直運營引導的一大方向。
其實,社會化招聘在國外已經是非常普及的一種最新招聘方式,LinkedIn就是例證。社會化招聘的優勢在于,企業對于某個人才的了解不再局限于“簡歷”的層面,其“人脈圈”的動態等信息,也是一個人職業經歷和能力的良好佐證。
所以,力求做中國版LinkedIn的脈脈,在2014年就開始推出人才招聘、顧問咨詢、輔助融資等服務。其上線的“經紀人”服務功能,收費為98元起,用戶通過脈脈找人時,除了可通過二度人脈自主約見外,還可選擇通過脈脈經紀人牽橋搭線、代為“傳話”。
據脈脈CEO林凡介紹,脈脈用戶的構成是65%的用戶來自北上廣深杭5大城市,51%的用戶擁有經理以上的職位,86%擁有本科以上學歷,11%擁有海外留學背景;在行業分布方面,互聯網從業人群占34%。在BAT等互聯網企業,脈脈的日活躍率已經達到30%以上。以百度為例,百度在脈脈上的注冊員工有九千多名,每天在脈脈上活躍的員工有三千多人,這個就是30%日活躍的具體的案例。
不可否認,這種社會化招聘的概念很酷,給了企業和求職者更多的“了解空間”,所以脈脈在初期能夠吸引比較多的用戶和企業關注。特別是互聯網行業,因為在這個行業,無論是企業還是求職者,對于人才的渴求都遠高于其他行業,且這個行業的求職者跳槽的頻率也比較頻繁。
所以,從理論上分析,互聯網招聘市場之于脈脈這類的職場社交平臺,機會更大。但是,事實似乎卻與之相反,脈脈推出招聘服務以來,并沒有在互聯網招聘領域形成有力的競爭力,甚至LinkedIn自己旗下的赤兔也沒有對現有的在線招聘網站形成多大的壓力。
誠然,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結果,還是在于社會化招聘更像是一種碰運氣的過程,對于求職者而言,不穩定因素太多了。所以,至少在國內,目前互聯網人群還很難會主動通過社會化招聘來找工作。他們對于這類社交平臺的需求,也就只停留于看看八卦而已。
綜上所述,互聯網招聘領域雖然蛋糕很大,但真正想在一市場獨占鰲頭還是很難。因為各大招聘平臺所將面對的,將是最精明、最懂互聯網的一群人。他們有自己的想法,需求也很多,如果招聘平臺沒有一套與之相應的產品和服務體系,則很難得到他們的“認可”,更別說占領這一塊市場了。
作者:廬陵子村,微信公眾號:科技茶館(ID:kejichaguan),關注商業變革和科技公司。線下約聊請加我微信:lulingzicun。
本文由 @廬陵子村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近兩年,互聯網大熱。隨之而來的,便是互聯網行業的招聘市場大熱。這一點,從地鐵里越來越多的各大招聘平臺的廣告便可一窺究竟。
2016年,“金三銀四”跳槽季已接近尾聲,高科技公司、IT互聯網企業、新興創業公司的熱情并沒有減少,仍然紛紛發出招聘需求,而它們也成為了眾多求職者中的首選。根據獵聘數據顯示,今年年初,僅僅互聯網/游戲/軟件一個大行業的職位需求就占到了全行業的40.5%。這說明,雖然互聯網行業去年遭遇資本寒冬,但這一行業仍然具有很強的生命力。未來,互聯網招聘仍將是招聘行業最火熱的一個領域。
不過,雖說這個市場很大,但卻也競爭者眾。先不說各大傳統招聘公司、獵頭公司已經盯上了這一塊市場,僅說在線招聘這塊,不僅有智聯招聘、大街網、51job等傳統招聘網站,還有獵聘、拉勾、100offer、boss直聘等新興招聘網站角逐,更有脈脈、赤兔、無秘等職場社交App窺視。
那么,在這些形形色色的招聘平臺中,誰最有機會拿下互聯網人群這塊招聘市場呢?本文分別列舉四種類型的招聘平臺的明星企業,帶大家一窺究竟。
傳統型:智聯招聘
對于目前新興的在線招聘網站而言,智聯招聘無疑屬于傳統型招聘網站。不過,從當下的在線招聘市場格局來看,智聯招聘還是處于比較領先的位置。
根據易觀智庫發布的《中國互聯網招聘市場季度監測報告2015年第4季度》數據顯示,2015年第4季度,中國互聯網招聘市場競爭格局,其中前程無憂收入占比28.1%,智聯招聘收入占比25.8%,其他招聘網站收入占比46.0%。
而智聯招聘最新公布的2016財年第二財季未經審計財報顯示,智聯招聘第二季度總營收為人民幣4.092億元(約合6320萬美元),比去年同期的人民幣3.418億元增長19.7%,較公司此前預期的區間上限高出人民幣920萬元(約合140萬美元);凈利潤為人民幣6170萬元(約合950萬美元),與去年同期的人民幣6150萬元相比基本持平。
顯然,以上兩個數據可以說明,由于綜合類招聘網站是最早的一種產品模式,且有著10多年的歷史,目前其仍然占據了絕大部分的市場份額。
而智聯招聘們之所以能夠占據絕大部分的市場,是因為它們所“抓住”的求職者,基本都是全國各大高校的應屆畢業生——就像QQ抓住所有年輕用戶一樣,而這部分都是求職者中最活躍和最廣泛的人群。于是,我們看到,即便在移動端上,前程無憂、智聯招聘的月活躍人數也在500萬上下。
當然,這是用戶結構上的橫向優勢。想競爭互聯網招聘,除了用戶基礎,還需要“更懂互聯網”的服務模式。這一點,雖然這兩年來,智聯招聘一直在強調轉型和自我顛覆,但相對于當下新興的招聘網站而言,還是不夠互聯網思維——營收結構比較傳統,仍然靠廣告以及人力資源服務為主要盈利點,產品基本沒有改進和迭代,且用戶粘性并不是很理想。
所以,智聯招聘若想在征戰互聯網招聘市場中未來仍然拔得頭籌,則需要做到這幾點:第一,穩固年輕用戶群體;第二,開辟互聯網招聘服務模式,特別是針對中高端互聯網行業求職者。
中高端型:獵聘網
獵聘網屬于新興在線招聘領域最大的一家招聘平臺了。不過,它和大部分新興招聘網站不一樣的是,大部分新興招聘網站基本切入的都是垂直招聘,例如拉勾網、100offer等,而獵聘網做的則是中高端的綜合型招聘。
獵聘網于2011年上線,號稱是“國內唯一真正實現企業、獵頭和職業經理人三方互動的職業發展平臺”。獵聘網的前身是獵頭網(lietou.com),一家服務獵頭行業的招聘網站。2014年1月開始轉型,正式更名獵聘網(liepin.com),標志著其除了服務獵頭行業之外,開始向職業經理人和企業客戶延伸,全面打造職業發展平臺。
2014年底,獵聘同道App上線。正是這款應用的上線,獵聘網轉型后的戰略定位基本定型——去中心化。用戴科彬的話說就是,機會提供方不應該只是獵頭和人力這兩個中心,而應該是每一個人。“獵聘需要打破的是傳統賣流量的廣告模式,而要做的是服務模式……獵聘不僅僅要給企業提供服務,還要提供結果?!?/p>
正是在這種戰略轉型下,獵聘網開始了全行業背景下的跨行業、跨人才細分模式,對互聯網、游戲、金融等熱門領域進行了深度挖掘。這種“垂直深耕、橫向跨界”的優勢在于,在當下“互聯網+”背景下,招聘平臺不僅僅是對接互聯網企業和互聯網人才,它還可以幫助傳統企業轉型互聯網對接互聯網人才,相應地幫助互聯網人才拓寬更大的求職空間。
而且,獵聘網因為此前是專門做獵頭服務的招聘平臺,所以其針對中高端人才有一套成熟的服務模式,而針對企業也有線下銷售人員的“一對一服務”。據一位知情人士透露,獵聘網在全國有十幾家分公司,“顧問式”銷售人員有1000多名。這種模式雖然比較重,但優勢就在于其能夠更加高效地實現高端人才的對接,特別是互聯網人才和傳統企業互相“不了解”的情況下。
當然,獵聘網征戰互聯網招聘市場還需要補充一點的是,初級職場人員的招聘服務。因為在互聯網領域,其實還有著大量的初級崗位求職者,而他們也是未來招聘市場的主力軍,抓住他們,未來自然容易抓住互聯網招聘這一塊市場。
有意思的是,在這種思路下,一直專注于中高端人才職業發展平臺的獵聘近日竟也推出了一套新的人才解決方案——“白領套餐”。據悉,此方案特別為初級白領人才需求較多的企業打造。該套餐在推廣期,年費僅500元,企業付費后可無限量發布初級職位,他們可下載的初級簡歷數量高達500份。顯然,其已經開始向初級職場人員的市場下沉。
垂直型:拉勾網
拉勾網屬于近兩年比較火的在線招聘網站,核心之一就是其主打互聯網垂直招聘。
拉勾網的母體是3W——一個由互聯網行業企業家、創業者、投資人組成的公司化運營組織,業務包含天使投資、俱樂部、企業公關、會議組織和咖啡廳(3w coffee)?!爱敵踝隼淳W是因為很多企業家朋友、3W咖啡股東總讓我幫忙招人,我們人工應付不過來,就打算做個系統來解決這個問題,沒想到一做火了……”拉勾網創始人馬德龍在接受《中國企業家雜志》采訪時如是回憶。所以,拉勾網能夠做起來,不僅是因為其踩上了“互聯網+”的風口,更在于其創始團隊所擁有的互聯網基因和思維。
于是,我們看到,拉勾網最早就是以C端,而不是B端切入的,上線一系列現在看來非常具有互聯網特點的功能,比如極速入職、48小時反饋等,再加上簡單、清晰的界面設計 (信息流職位推薦),因此很快就在互聯網圈打出了名氣。
不過,凡事有利有弊。拉勾網簡單的功能設計,透露的則是服務過于單一——服務只停留在招聘這一環節,對于求職者而言,其實屬于一錘子買賣,很難長期“留住”互聯網人才。并且,正是由于這種“一次性消費”,其很難形成一套成熟的商業模式。有一個例子,拉勾最早是以效果收費,也就是成功入職之后向企業收取費用,不過在實際過程中還是遇到了一些阻力,比如有的求職者成功入職之后企業并沒有如實的告訴拉勾,拉勾彼時也沒有自己的商務團隊,無法對效果進行追蹤和監測,因此,權衡之下,拉勾最終還是將自己的商業模式調整成按簡歷收費和會員增值服務。
誠然,拉勾網憑借其在互聯網圈的影響力,確實在初期能夠非??焖俚那腥牖ヂ摼W招聘市場,特別是能夠很好地契合進入職場不久的互聯網白領人群的需求,包括運營、技術、營銷等基礎崗位。但是,如果再上升一個層次的求職者,拉勾則很難吸引和留住這些人,原因就在于拉勾沒有相應的服務體系。所以,拉勾網作為一個明星創業公司,想要在互聯網招聘領域深耕的話,還是需要加大服務體系的建設和投入,同時向更高層次的求職者滲透。
社交型:脈脈
脈脈應該屬于目前國內職場社交比較好的應用了,而對于社會化招聘這一點,也是其一直運營引導的一大方向。
其實,社會化招聘在國外已經是非常普及的一種最新招聘方式,LinkedIn就是例證。社會化招聘的優勢在于,企業對于某個人才的了解不再局限于“簡歷”的層面,其“人脈圈”的動態等信息,也是一個人職業經歷和能力的良好佐證。
所以,力求做中國版LinkedIn的脈脈,在2014年就開始推出人才招聘、顧問咨詢、輔助融資等服務。其上線的“經紀人”服務功能,收費為98元起,用戶通過脈脈找人時,除了可通過二度人脈自主約見外,還可選擇通過脈脈經紀人牽橋搭線、代為“傳話”。
據脈脈CEO林凡介紹,脈脈用戶的構成是65%的用戶來自北上廣深杭5大城市,51%的用戶擁有經理以上的職位,86%擁有本科以上學歷,11%擁有海外留學背景;在行業分布方面,互聯網從業人群占34%。在BAT等互聯網企業,脈脈的日活躍率已經達到30%以上。以百度為例,百度在脈脈上的注冊員工有九千多名,每天在脈脈上活躍的員工有三千多人,這個就是30%日活躍的具體的案例。
不可否認,這種社會化招聘的概念很酷,給了企業和求職者更多的“了解空間”,所以脈脈在初期能夠吸引比較多的用戶和企業關注。特別是互聯網行業,因為在這個行業,無論是企業還是求職者,對于人才的渴求都遠高于其他行業,且這個行業的求職者跳槽的頻率也比較頻繁。
所以,從理論上分析,互聯網招聘市場之于脈脈這類的職場社交平臺,機會更大。但是,事實似乎卻與之相反,脈脈推出招聘服務以來,并沒有在互聯網招聘領域形成有力的競爭力,甚至LinkedIn自己旗下的赤兔也沒有對現有的在線招聘網站形成多大的壓力。
誠然,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結果,還是在于社會化招聘更像是一種碰運氣的過程,對于求職者而言,不穩定因素太多了。所以,至少在國內,目前互聯網人群還很難會主動通過社會化招聘來找工作。他們對于這類社交平臺的需求,也就只停留于看看八卦而已。
綜上所述,互聯網招聘領域雖然蛋糕很大,但真正想在一市場獨占鰲頭還是很難。因為各大招聘平臺所將面對的,將是最精明、最懂互聯網的一群人。他們有自己的想法,需求也很多,如果招聘平臺沒有一套與之相應的產品和服務體系,則很難得到他們的“認可”,更別說占領這一塊市場了。
作者:廬陵子村,微信公眾號:科技茶館(ID:kejichaguan),關注商業變革和科技公司。線下約聊請加我微信:lulingzicun。
本文由 @廬陵子村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