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落地第一步:需求采集和需求分析

4 評論 42703 瀏覽 477 收藏 13 分鐘

當確定產品概念要做之后,我們該做些什么呢?當~當~當~那就要開始進行產品落地的第一步:需求采集和需求分析。

1、需求采集

進行需求采集之前,首先要清楚“需求”是什么意思,不然像是無頭蒼蠅只能到處亂撞了。

需求:需即需要,求即欲求,即個體客觀或主觀上的一種訴求。一般源自于用戶理想上與現實中的差距所導致。

舉個栗子:有志青年小明一直是簡書的忠實用戶,他自己也熱愛寫簡書,從小就有個理想能夠寫出讓大家喜愛的文章?,F在,他遇到了簡書,發現他的夢想好像觸手可及,那就是寫出一篇好文章登上簡書首頁。但現實是,小明從高中畢業之后就沒寫過什么文章,讀書又少,該怎樣才能寫文章寫上簡書首頁呢?

這里的“上簡書首頁”就是小明的需求。

1.1 以目標用戶為中心采集需求

一切需求都是要圍繞著目標用戶來進行。但這并不是說,我們只能從目標用戶的口中得到需求。我們還可以從同事(客服、運營等)、行業專家、老板等等口中獲得目標用戶的需求。這其實是直接需求和間接需求的區別。

直接需求:直接與目標用戶交流或者分析目標用戶行為獲得的需求。
間接需求:從其他人那得知的有關目標用戶的需求。

但無論從誰那里獲得需求,其需求的本源都是來自于產品的目標用戶。一般來說,需求可以分為五個層次(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從底層到高層依次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越底層的需求需要滿足的量可能越大,而越高層的需求得到滿足后產生的價值可能越高。

1.2 采集需求也可以很科學

所謂科學地采集需求,傳統行業是指市場調研,而互聯網行業比較喜歡稱之為用戶研究。而科學地采集需求的目的是為了真正去貼近用戶,更真實地去了解用戶。

如何進行用戶研究呢?我自己的經驗是有五個步驟:確定目的、設計方案、實施研究、分析結果、得到結論。詳情描述可以參考另一篇文章 “用戶研究”淺談 。

其實可以簡單地對用戶研究進行分類。以定性與定量、主觀與客觀兩個維度來劃分,大致有四種方法:用戶訪談、問卷調查、可用性測試和數據分析。按蘇杰老師的意思就是:定性地說、定量地說、定性地做和定量地做。

1

用戶研究方法

  • 用戶訪談:一般用于產品前期問題收集以及日常發現問題的原因探尋。
  • 問卷調查:常常用于確定具體問題的重要程度。
  • 可用性測試:招募用戶真實使用產品完成任務,發現實際使用時所存在的問題。
  • 數據分析:通過分析大量用戶的真實使用情況發現問題。

每一種方法都很博大精深,后續再根據實際情況詳細進行介紹。

總之,深入洞察目標用戶是產品的立身之本。特別在產品早期也可以招募少量核心用戶,讓真實用戶直接參與構思與測試反饋。

2、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是一個過程,從描述需求、理解需求、分析商業價值、轉化為功能需求、初評實現難度、計算性價比,到最后根據性價比和所允許的客觀因素(如時間等),選擇最合適的功能進行開發。那么,過程中每一個環節該如何操作呢?下面將逐一介紹。

2
需求分析過程

2.1 如何講清楚需求

所謂講清楚需求,目的是讓團隊的小伙伴能夠快速理解從目標用戶那里收集的需求是什么樣的。因此,較為可取的方式是盡早地建立一套標準的需求記錄模板(如果新加入一個老團隊,可以盡早熟悉已有的模板)。

舉個模板

3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2.2.5 需求采集人人有責 表2-3 單項需求卡片模板

這是一個很詳細的需求記錄模板,其中最核心的信息是來源(who)、場景(where、when)、描述(what)和原因(why)。通過這幾點,能夠幫助我們復原真實場景下用戶所遇到的困難,以及背后更深一層的原因。

2.2 如何理解需求

很多時候,從用戶口中得到的需求很直接,常常已經是具體的解決方案了。這時候,我們不能很簡單地就按照用戶所說的去做,而是要先理解其背后的原因。

又到了舉栗子的時候——一個快被用爛的栗子

一天,憨厚的產品汪對萌萌噠的設計獅說:我想吃西瓜,能否幫我去買個?

設計獅看了看產品汪誠懇的目光,說:好吧,給錢,我去買。

然后,設計獅就帶著產品汪給的錢上路了。來到水果店,發現西瓜賣光了。設計獅就灰溜溜地跑回來跟產品汪說:賣光了,沒有西瓜了。

憨厚的產品汪想了想,說:那買個哈密瓜也可以。

設計獅本想拒絕,但又看到了那么真誠期待的目標,一咬牙說:好,那我去買。

又來到水果店的設計獅發現這個季節根本沒有哈密瓜上市啊,于是又灰溜溜地回來跟產品汪說:也沒有哈密瓜。

產品汪依舊癡癡地看著設計獅說:那給我來杯水吧。

設計獅聽了,氣不打一處來,問:你到底想干嘛?又是買西瓜,又是買哈密瓜,現在又要喝水!耍我呢???

產品汪不好意思地撓了撓后腦勺,說:我就是口渴了。

可見,急著去滿足用戶講的需求可能會做很多無用功。我們需要用心去聆聽用戶的反饋,但是不能馬上去滿足。而是要停一停,思考用戶反饋背后真正深層次的原因,理解其真正需要被滿足的“需求”。

2.3 如何分析需求的商業價值

作為一個商業公司,難免要考慮做的事情到底其商業價值。而分析一個需求的商業價值主要從兩個維度來進行考慮:重要性和緊急度。

重要性:一個需求的重要程度。它也可以從兩個維度去衡量:滿足后的感受和未滿足的感受。

4
重要性

緊急度:一個用戶對滿足需求的時間要求。一般就分為緊急和非緊急兩種情況。具體劃分標準,可以自己根據具體場景進行定義。

兩個維度一結合,就可以得到一個需求的商業價值了。在不考慮資源限制的情況下,都優先做緊急最重要的需求,畢竟商業價值是最大的。

2.4 如何轉化為產品需求

在理解每個需求之后,我們需要初步構思每個需求的解決方案,即將用戶需求轉化為產品需求。那該如何轉化呢?基本的套路有三種:改變現狀、降低理想和轉移需求。

  • 改變現狀指的是優化現有的功能或者新增功能,是最常見的一種方式。
  • 降低理想指的是通過一些宣傳手段,讓用戶降低對產品的期望。一般是通過跟競爭對手的對比,讓用戶覺得還是自己的產品相對較好,達到降低期望的目的。
  • 轉移需求指的是改變用戶的認知,讓用戶覺得不爽的地方反而能夠帶來更多的好處。從而讓他們不再糾結于原來的需求。

還是舉栗子比較明白。

某市交通很堵,每到晚上下班高峰期,短短幾公里的路上也會堵個一小時。因此,市長信箱里塞滿了關于城市交通的投訴,于是市長就召集智囊商量對策。

  • 智囊A:多建高架或者隧道,拓寬道路,就能容得下更多的車輛快速通行,就不會像現在這么堵了。
  • 智囊B:還是在本地電視臺以及交通廣播臺多播播xx市的塞車情況吧,他們塞車更厲害。只要車主聽到還有更堵的城市,就會慶幸我們這還沒那么堵了。
  • 智囊C:這是推廣綠色出行,健康生活的好時候啊。提倡多坐公共交通,提倡多綠色出行,讓大家少開車,共同去打造一個更加美好的生態城市。

最后,還有個神級的方式就是創造需求。這點難以學習,只能靠敏銳的直覺去創造符合人性的解決方案。

2.5 如何初評實現難度

在確定了產品需求之后,就輪到評估工作量了,即實現難度。這里的工作量評估包括設計、開發、測試等崗位從產品設計到發布上線所需的人力資源和時間,其基本單位為“人日”。而評估工作量的核心在于開發量,即開發所需要的人和時間。

因此,這里需要求著開發大爺們給個初步的估計時間,但是要注意的是:要向開發GG們保證此階段是初步估計,等到后續細化完畢之后可以再次進行評估,使得估計變得更加精確。

2.6 如何計算性價比

在分析得到商業價值和初評實現難度之后,性價比計算其實很簡單??梢杂孟旅孢@樣一個公式:

性價比 = 商業價值/實現難度 (商業價值可以通過重要性和緊急度進行量化,實現難度即每個需求的預估工作量)

得到每個需求的性價比之后,再結合當時產品的情況,選擇相應的需求進行真正的細化落地。

參考資料: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2.1-2.2 理解用戶與需求采集 p.43-78

《啟示錄:打造用戶喜愛的產品》p.83-112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2.3 用心聽,但不要照著做 p.78-82

【1017】需求分析的“Y理論” —iamsujie的博客“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作者@祭酒1990

來源@簡書

本文由 @祭酒1990 授權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請問第2步和第3步呢??

    來自廣東 回復
  2. 收藏了好久來清庫存。。。
    感覺講的每一塊都需要有一大篇去解釋呢
    整體的描述一下,對大概有了一個人認識~感謝分享~~~

    來自北京 回復
  3. 寫的很好啊

    回復
  4. ??

    來自上海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