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程辦公難常態化,但自由職業的暗潮可能會來

0 評論 5014 瀏覽 9 收藏 19 分鐘

目前,大多數能夠實行線上辦公的企業都在以遠程辦公的形式運作著。而在遠程辦公背后也展現出不少雇員與老板之間的博弈,并在多種因素的加持下,導致遠程辦公難以常態化。

疫情期間,遠程辦公成為不少人的日常,遠程辦公的搜索量與關注量暴漲,微博熱度峰值高漲,流量的大涌入一度讓釘釘與企業微信的的服務器崩潰,也拉動了釘釘、企業微信、石墨文檔、字節跳動飛書、有道云等眾多辦公軟件的用戶流量增長,遠程辦公模式被帶入到了許多行業領域。

根據智聯招聘的調查顯示,41.7%職場人所在的企業已經在2月3日復工,而對于復工后的工作模式,17.8%公司傾向于在家辦公。

一、遠程辦公為何無法常態化?

遠程辦公的好處也顯而易見。

隨便都可以說出幾點:

其一,它省去了通勤的時間,方便省事,節約了不少時間,降低了員工上班通勤的痛苦過程;

其二,從釘釘到企業微信,視頻會議、日程共享、人物協同、在線文檔協同、遠程打卡請假考勤、財務等功能一應俱全,拉個會議可以隨時召開,它甚至比面對面會議更高效,省去了寒暄、八卦與等待等線下會議的繁文縟節與各種時間浪費,會議效率極大提升,直奔主題只聊干貨。

其三,因為互不見面的狀態下,對工作溝通、布置、安排的深度需求,協同辦公與在線會議等工具的功能作用被發揮到極致。

最近有互聯網運營同學聊到,其實我們分配任務亂和工作效率衡量這種情況用這種辦公協作軟件,就能很好的解決,自己做哪一些自己標記,根本不需要在浪費一個人專門分配任務,也不會出現一張表做5遍的情況。

每個人完成了多少任務,在標記上就能清楚地看到,更有一鍵同步、多端操作、團隊共享的功能。

人們發現不在辦公室,工作的進展與推進甚至不受太多影響。尤其是互聯網行業深有體會。

也就是說,遠程辦公,在技術上已經不存在障礙與鴻溝,并且它正在引發一場辦公模式的變革,這種數字化辦公模式有著高效、靈活的優勢,它更節約時間與人力、空間、租金物業成本。

況且當下業內普遍涌現一種對延期復工的擔憂——不開工,中小企業就活不下去了,因為企業租金與人工成本要照付,但通過遠程辦公軟件的啟動,相當于挽救了不涉及線下生產的部分企業的損失,企業如果快速適應變化,建立一整套遠程辦公的高效模式與流程,危機往往就會轉為轉機。

但即便如此,從企業的角度來看,遠程辦公是無法常態化的。疫情過后,原本建立的遠程辦公模式將成為一個特殊時期的小插曲,辦公將重新進入到日常模式。

為什么呢?

因為首先是并不是所有的行業都適合遠程辦公。

美國知名招聘網站FlexJobs在1月12日發布的《2020年最適合遠程辦公100家企業》榜單中提到,前五項最適合遠程辦公的行業為醫藥行業、計算機行業、消費者服務行業、教育行業、銷售行業、會計金融行業。

而地產、餐飲、零售、制造等行業天然需要將線下辦公作為核心。

其次,遠程辦公最大的短板是無法改變老板員工彼此博弈、無法信任的狀態。

在雇主看來,他們需要絕對的控制感與安全感,這種控制感與安全感大致就表現在——“我到辦公室的時候你們都要在。”

在領導層看來,自由與效率是相克的。

辦公室模式下,員工在老板眼皮底下都在摸魚,當員工處于無法監管與放任自由的狀態,員工的工作狀況與在場早已不在老板的目力所及之處,老板就會喪失這種控制感與安全性以及信任感。

況且當缺失了面對面的交流與互動,也欠缺對員工的深度了解,純粹的匯報無法完全了解員工的工作量,以及準確評估員工的專業性與效率。

本質上,當脫離了一個共同的空間之后,雇主缺失安全感,很難做到絕對的信任。

正如有業內人士談到,信任是遠程辦公的潤滑劑,信任的缺失,公司業務的運轉在遠程辦公的狀態下會變成一件交易成本很高的事兒。

對老板來說,重要的是工作結果能不能按時交付,員工則更重視工作的過程是不是痛苦的折磨。雇員與雇主的關系從來都是博弈狀態。

比如說,目前就有員工談到在家辦公的狀態——幾乎是24小時待命,一旦群里有消息來不及回,領導可能就會懷疑你在家沒干活,各種考勤與工作日志的抄送、匯報量比在辦公室時有增無減,領導對員工的各種即時反饋與溝通要求更加嚴格。遠程辦公加劇了員工與領導的彼此互不信任的狀態,也讓彼此不堪重負。

二、遠程辦公會不會帶動一股自由職業的熱潮?

但是遠程辦公本質上是促進了跨空間辦公的效率,它的好處是可以更自由的安排時間,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去工作,在特定的時間做到高效完成工作。

從這個角度來看,遠程辦公的試水會隨著疫情過后,雖然會被迅速被日常上班取代,但它的高效辦公模式將深入人心——人們會意識到文檔云協作、音視頻會議、云存儲、協作創作等操作是如此方便,遠程辦公模式在技術上的完全實現以及對用戶辦公習慣與理念帶來改變,5G時代將進一步改善遠程辦公的短板,也會帶動工作模式上的一些新變化。

筆者看來,它可能推動自由職業的進程。自由職業英文是self-employed(自雇者)??偟膩碚f,自雇者顧名思義即不屬于任何組織的人,也就是替自己打工的人。

事實上,自由職業在美國正在成為一種趨勢,根據自由職業者平臺Upwork與美國自由職業者聯盟發布的《2019美國自由職業者報告》顯示,2019年大約有5,700萬美國人從事自由職業,美國有53%的Z一代員工是自由職業者,40%的千禧一代員工。

而在中國,這種趨勢也在潛滋暗長。

當前自由職業者多扎堆于市場營銷、設計、文案和培訓等專業性較高的服務行業,目前也正在擴散到網約車司機、Airbnb 房東、Instacarter 買手、Taskbabbit 達人、直播網紅、自由作家與自媒體人或者知識分享平臺某一領域的專家學者、投資理財專家或者職業規劃師、插畫師或者設計師或者自由程序員、私人旅行策劃師以及項目管理、數據調研以及客戶服務等相關工作。早前領英有數據統計,到2020年,自由職業者人數將占總勞動力的43%。

自由職業者越來越多,背后除了經濟轉型、年輕一代的擇業觀變化之外,還有一些傳統行業或外企等衰退引起的就業市場的變化,從傳統企業到互聯網科技新興企業,如今對人才的需求開始呈現出短期化、階段性的傾向。在這樣的背景下,很多行業都在裁員,所以,自由自業者也可以分兩類—— 一類是自己選擇從事自由職業,另一類則是被迫選擇。

此外,在當前遠程辦公變得越來越方便,本質上是當前互聯網成為許多行業的基礎設施,通過互聯網平臺復制線下辦公場景、需求與痛點已經完全能夠做到。但基于雇主與員工的博弈狀態,導致這種可能性被壓制了。

這意味著遠程辦公在一個特定的封閉的企業機構內部是無法常態化的。因為企業組織機構與員工的關系是封閉式,如前所述,雇員與雇主的關系也從來都是博弈狀態,對于老板來說,它雇傭員工的本質是購買員工的時間,而非工作效率。

但如果雇主與員工的關系是一種合作狀態,特定員工只負責保證工作量與工作成果的交付,而不是對固定工作時長的占有,那遠程辦公才有了可能。

因此,當遠程辦公的基礎設施與技術變得成熟,那么應用這種基礎設施與技術的工種會必然出現,而遠程辦公本質上是給自由職業者提供了更多利好,它讓自由人可以更好的對接企業的各種臨時性與階段性的專業交付與需求。對于許多經驗豐富,閱歷精彩,技術過硬的老員工來說,為多個客戶服務反而更有安全感。

三、互聯網越發達,自由職業者越多

這其實應對了筆者曾經提出過一個觀點:互聯網越發達,自由職業者越多。

這基于三個方面的原因:

01

其一,遠程辦公生產力提升,將推動企業組織機構的辦公理念的變化。

羅納德.科斯曾經對企業的價值進行過解釋:在一個完全開放的勞動市場,人們可以互簽合約,出賣自己的勞動力,同時購買他人的勞動。

從這句話來看,這種模式的實現是在一個完全開放的勞動市場,而互聯網協作與開放平臺的發展在逐步帶動一個完全的開放的勞動市場。

在遠程辦公軟件的普及之外,當前互聯網各種共享經濟平臺、社交媒體平臺、直播短視頻平臺、內容創業平臺、知識分享付費平臺的發展,完全開放的市場傾向正在變得越來越明顯。

互聯網平臺的跨地域協作能力與連接效應正在讓越來越多不同領域個體的作用凸顯而出,它打破了地域的限制,互聯網的聚合、開放與連接、共享經濟效應會解放出來很多“自由人”。

02

其二,在過去傳統時代里,人必須依附于一個特定的機構或者組織之中才能生存,是因為組織和機構就是資源配置的方法。

但由于信息不對稱人才與企業需求匹配難以達到更高效的狀態,合適的資源的與人才的各自流失浪費。

但從今天來看,通過互聯網聚合平臺的對接與高效的遠程辦公工具,已經完全可以讓特定的企業組織匹配到特定的個體,完成階段性、短期性、合作性的工作。

03

其三:當下我們可以看到,互聯網科技行業的公司天然的盲目追求年輕化以節約員工開支成本。

這導致什么結果呢?

一方面是員工年輕越大越焦慮,35歲以上的有經驗、有能力或有技術的老員工流失加速。

另一方面,這些有經驗或有技術的老員工轉變為“自由人”也是一個可以考量的選擇,他們利用互聯網平臺的連接效應與成熟的遠程辦公工具,可以做到個體與相關的雇主企業實現業務上的長期合作關系。

本質上,互聯網平臺的進化、遠程辦公理念與技術的普及將導致雇傭制這種牢不可破的生產關系開始松動,因為當以靈活的時間條件完成工作任務變得可能,那么它可能會成為許多被上下班通勤折磨的員工的內心訴求。事實上,未來很多企業或許也要考慮重建員工與雇主的關系了。

正如里德.霍夫曼在《聯盟——互聯網時代的雇傭關系》一書中指出,如果我們不能恢復終身雇傭制的舊模式,那么我們能建立一種新型的忠誠觀——既承認經濟現實,又允許公司與員工對彼此做出承諾。

從雇傭關系轉為聯盟的關系,雇主與員工之間從雇傭關系轉為聯盟互惠關系,兩者實現一種相互信任、相互投資與共同受益的新雇傭關系框架。

這是一種公司+自由人的合作模式而非雇傭模式,它只對交付與效果負責,而非占有最大化占有壓榨員工時間,它一方面能改善了雇傭關系的員工的摸魚狀態與工作上的低效,一方面也讓員工有了更多的自由空間,雙方都可以專注于中長期收益的最大化。

早前國外的FlexJobs公司曾發布一份普查清單顯示,該平臺上有100個客戶發布了偏遠地區的工作崗位。FlexJobs創始人發現在過去兩年企業對遠程辦公人員的需求增加了52%。”而其中原因是三個——遠程辦公可以找到更多高素質候選人、建立更強的管理團隊、填補技能空白。

其實在國外,谷歌、IBM、Facebook等許多科技巨頭已經在嘗試建立一種新型的遠程辦公通道,員工可以有自己的在家辦公時間,如果遭遇惡劣天氣以及各種突發狀況,都可以選擇在家完成工作,相對而言,從企業利益角度而言,這已經是頗為人性化了。

說到底,遠程辦公它本應該是互聯網時代的新工作常態了,但迫于企業組織機構本身的安全感與掌控感的需要與利益訴求,它只能是非常態下一種不得已而為之的選擇。

當然并不是所有行業的工作都可以在線上完成,況且人也不只有工作,還應有社交。?

正如沃頓商學院管理學教授西格爾·巴薩德所說:你會因此錯失了社會交際的很多好處,和別人的偶然交往很可能會帶給你資源和人脈。

不過,對于工作效率高、在特定領域具備特定的能力、特長或資源優勢、而且天生不羈愛自由的人來說,疫情下的遠程辦公試水,也讓不少人看到了這種模式的好處——依賴遠程辦公的技術與平臺條件,選擇公司+自由人的合作模式而非雇傭模式也是另一種不錯的選擇。

從過去到現今,人們往往從員工利益角度出發來談論遠程辦公,認為老板應該給員工創造舒適的工作環境而不是天天打卡,但是要讓老板們相信遠程辦公比固守辦公室的效率更高,是一件很難的事兒。

而從未來從企業的利益角度出發,或許會有更多雇主會發現,為了創造持續收益與建立更強的素質候選人后備團隊與更有效的工作方式,或許不該把員工一直釘在辦公室的格子間。

#專欄作家#

王新喜,微信公眾號:熱點微評(redianweiping),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互聯網從業者,百度百家、艾瑞網專欄作家、虎嗅網、鈦媒體認證作者,關注IT熱點背后的本質,窺視TMT行業精髓,分享有價值的觀點。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