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過后,在線教育是否是大夢一場?

3 評論 7962 瀏覽 34 收藏 9 分鐘

這個特殊時期在線教育實現了普惠,全國家校師生集體電子設備開課,看著華麗的新增用戶和DAU,這個市場和用戶被教育的程度突飛猛進,但是那又怎樣?潮水也會褪去,擱淺的會是誰?疫情終將過去,活下來的又會是誰?

“暑招生,寒擴科,春秋兩季忙續費”,這是教育行業的一年四季。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變天了!

線下教育機構紛紛受創,中小機構更是宣告倒閉,可見有多少企業都是靠著微薄的現金流,在瀕死的邊緣瘋狂試探,這場疫情,也成了多少企業的壓力測試。

同樣出乎意料的還有在線教育,疫情期間火了一個詞-無接觸,無接觸外賣,無接觸快遞……這個詞像極了前些年被吹爆的互聯網+,可以+萬物,這次輪到了教育,無接觸教育,官方名曰在線教育。

延期開學愁壞了老師和家長,尤其是K12階段,地球可以不轉,學習不能停止,應試就是一切!在線教育成了救命稻草,也讓這個行業的發展得到了催化。

2019年暑期幾大巨頭狂砸幾十億廣告費,只為搶生源,成了一時的熱點。這次居然可以不用資本推動,就能教育用戶走入線上產品,各大公司可謂牟足了勁,用”停課不停學“響(tui)應(guang)國(zi)家(jia)號(chan)召(pin)。

疫情過后,潮水退去,在線教育,大夢一場

從結果來看,在線教育成功了,教師全民變主播,學生狂刷666,線上作業來一份~從股市也可以看出來,開市以來除了醫療概念股,在線教育更是出現了連續漲停,沒想到這個慢行業也會有春天。

但是,潮水也會褪去,擱淺的會是誰?疫情終將過去,活下來的又會是誰?

教育行業,需求想清楚了嗎

教育行業相對特殊,角色眾多。狹義點來說,學生是唯一的使用者,教師和家長都是決策者,教師決策用什么,家長決策買不買。

雖然不同教育階段會有不同,但多方需求是一致的,且以K12為例,能提分我就認可你的產品

即使跟誰學已經實現了3年上市,但我堅持認為教育行業是個慢行業,幾年上市的神話出現在教育行業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并不僅僅是因為教育行業沒有傳統互聯網的規模效應,更是因為這個行業太需要質的提升了,這個質=提分能力(對,沒聽錯,就這么粗暴),相比于線下教育,你憑什么說線上教育更能提分?

如果不能證明這個問題,那在線教育將永遠面臨著高昂的拉新費用,割完一茬再拉一茬,入不敷出是終極形態。所以,生生不息的流量,一代接一代的學生,成了這個行業的韭菜。而企業一側在無法突破質的困境下,流量是活下去的唯一出路,所以在拉新上不惜成本,全力出擊。

回歸教育本質,互聯網的流量法則不應該成為教育行業的重頭戲,互聯網+教育如何無縫連接,甚至超越線下教育,才是發力點。

線上線下,誰又能笑傲江湖

中國上下五千年,教育已有了幾千年的傳承,老師站在三尺講臺,學生們托腮排排坐,是根深蒂固的認知,并且經千年的驗證是可行的。

千古流傳的認知,甚至你我這輩都是這么過來的,在線教育,想在短短幾年撼動這種觀點不是易事,甚至不可能,這也是我認為教育行業是個慢行業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并不代表在線教育毫無機會,自2014年在線教育崛地而起,至今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從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線下教育的一些問題。

諸如:

(1)去中心化,實現了教育資源共享。eg:跟誰學,猿輔導,作業幫直播課。

中國地大物博,但也限制了資源的流動,發達城市聚集了太多優質的資源,教師是其中之一。讓我這種五線城市的孩子,享受到北京名師的輔導,今天的在線教育做到了。

(2)數據模型,使學習過程科學化、高效化;eg:一起作業,翼課網,作業盒子。

學習是一個科學的過程,盲目灌輸知識并不可取,K12階段的學生,時間就是分數,效率就是一切。通過行為數據搭建科學的學習模型,為學生提供學習指導,這也是互聯網擅長的事情。而且現在不談大數據,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做互聯網的。

上述兩個例子,也要反向思考。

教育是需要互動的,需要師生肢體和面部表情的交互,才能達到奇效,學習是需要這種場景的。并且線下教育機構會起到監管的作用,因為K12階段孩子不具備自驅力,所以監管效果是家長尤為重視的。即使近年來火爆的線上雙師模式在補足這個差距,但在效果上還是難以企及的。

同樣,再科學的數據模型,也無法完全替代一個多年教學經驗的老師,因為這個模型一定是來自于人,科學的數據模型+多年經驗的教師才是最優解。

所以,線上線下,并不是水火不容,而是相輔相成,各取精華,才能發揮奇效。

疫情過后,不過是大夢一場

這個特殊時期在線教育實現了普惠,全國家校師生集體電子設備開課,看著華麗的新增用戶和DAU,這個市場和用戶被教育的程度突飛猛進,但是那又怎樣?

不過是特殊時期的plan B,當疫情過去,家校師生的認知和選擇終將回到以往的狀態,該線下線下,該線上線上,下面這個觀點可能就是更多家長的縮影。

疫情過后,潮水退去,在線教育,大夢一場

想想一開始說的“質”的問題,質不變的情況下,不過是特殊時期做了一次高ROI的拉新活動,短線內割了一批新流量,但從長期來看,僅僅是短期突增,下一個教育行業的四季循環,不是又回到了解放前嗎?

特殊時期,在線教育的一場夢,如果能在從中得到一些感悟,讓教育得到質的改變,終究是好的。

最后,有點話說

都說教育從業者需要情懷,如果你愿意讓你的孩子用你的產品,那就成功了。

作為在線教育的產品經理,很希望自己的產品遍地開花,家校師生如雷貫耳,有種桃李滿天下的成就感。

但對于目前的行業困局-互聯網和教育該如何無縫銜接,做出互聯網+的真正價值,我們還有很多路要走,給點時間,不要急,穩一點,一代人的教育很重要?。?/p>

 

本文由 @十八線產品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非常時期,非常手段。被強制體驗的學生有部分可能因此就接受了在線教育的授課方式,這次疫情對在線教育的積極積極意義應該是在用戶體驗上,各家工具的產品經理也有了更多機會去更好的理解用戶。

    回復
  2. 這次疫情可能不是在線教育的助長劑,但關鍵是它向老師、家長、學生的心智中灌入了一個概念,這個概念不管被不被認可,它都是一次跟難能可貴的產業宣傳。在這個教育焦慮的時代,非一二線的客戶可能會被帶來改變。

    回復
    1. 很認同,是行業宣傳的好機會,個人認為目前的在線教育解決方案不足之處還有很多,這也是導致續費率不足的主要原因,期望可以盡快擺脫質量尚待提高,便以流量為生的困境。
      不過這次疫情,強行給全國師生家長心智上的灌輸了在線教育的概念,還是為行業發展起到了推動效果,很認同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