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請慢點黑新浪微博
昨天虎嗅的獨家《新浪微博活躍度已經降至2011年初的水平,距高峰期持續下滑超過30%》又熱鬧了,據說引用了“知微”的數據,然后被“知微”公告打臉,說數據被斷章取義。這個節奏讓我十分的不太理解,畢竟新浪微博也是阿里旗下啊。經過我再三思索,大概是微博小編完不成KPI的托詞之舉。
新浪微博用戶數確實在不斷增長,影響力也在不斷增強,只是玩法有些不一樣,從之前的大號驅動,逐漸變成了事件驅動,總體來看,是媒體屬性的增強,我們肉眼可以看到的是大號轉發率在直線下滑,而肉眼看不到的則是熱點事件的傳播熱度持續上升,比如最近的韓亞航空事件,引發的熱度包括之后的話題發散(比如那個什么組織部長都關注你們的微博了),都是非常劇烈的,這種情況在2011年的微博并不常見,而在2013年終于變得成熟。
這些進步有賴于玉樹地震、動車事故、北京暴雨、雅安地震等重大事件的洗禮,網民已經更加習慣從微博上發現并參與公眾事件,與此相對的,則是初期微博紅利期積累大量粉絲的大號對微博大號的活躍度降低,主要原因則是大號營銷過度,或者粉絲通過長時間的觀察發現其智商的真相,等等等等。根據我國著名的“風水輪流轉”理論,隨著社會化媒體的成熟,玩法肯定也要逐漸變化。逐漸失去活性,粉絲變得更為理性和成熟,關注賬號不再盲目,對微博的轉發也開始變得慎重而非無腦,對熱點事件參與性加強。這進一步增強了新浪微博的媒體屬性,從而影響了整個傳播鏈條的變革。新聞的產生傳播方式發生了根本的變革,而每個人參與新聞的形式也進入了互動時代,這一點意義是很多人沒有發現的。這類似web的1.0和2.0的區別,在微博時代,人們終于開始可以參與到一個事件中去了,而不是像以往那樣只能看媒體報道。這個方向, 目前是新浪微博的終極方向,而前面出現的大號經濟只是一個暫時的階段表象,以后的情況會越來越清晰,大家對大號的一舉一動不再那么關注,但對突發熱點事件的參與和互動還會越來越強。
所以,新浪微博總體活躍度是上升的,單體活躍度是下降的,這并不是一個壞事。如果我們只觀察單體微博活躍度的話,那么確實你會得出一個錯誤的結論。當然,如果這是一個普通的互聯網評論者,也就算了,這是一個媒體的獨家報道?。。∧弥粋€數據下降就說新浪微博整體下降,那不是唯恐天下不亂么?如果只看微博大號方舟子的話,我甚至可以說微博已經死了,方舟子都不更新了。這是一個媒體應該有的態度么?這是唯恐天下不亂的虎嗅態度吧。媒體是不是多少還是要有點水平或者節操呢?
當然,這個事情引起我的關注主要原因是,除了常年黑京東之外,虎嗅大部分時間黑過了除流量入口百度和金錢入口阿里之外的所有公司,根據部分公司的具體“情況”和“關系”,程度有所偏重罷了。當然,這大部分是通過編輯選稿來實現的,這種冠以“獨家”的針對性黑法倒是第一次見,而在阿里投了微博之后還這么搞的目的更是讓人覺得奇怪,犯得著自己“斷章取義”之后還“獨家”來發么?背后的深意在哪呢?
目前覺得第一深意就是,小編終于找到了一個自己經營微博不利的借口了。記得近一年前,在虎嗅發文章的時候,轉發一般會輕松過百,現在大部分微博如果不是有第三方推動,基本在十幾二三十的轉發上,基本沒有什么進步,甚至有些退步。一年以來虎嗅微博都沒有什么進步,總不能說是自己做的不好吧,那我們就說是新浪微博整體下滑了吧,這樣數據倒真是可以理解了,大勢所趨嘛。
當然,更有意思的則是,突然發現在七月四號的時候,虎嗅曾經發了一條微博,說“騰X微博怎么回事???!這兩天密集發動一幫寫手攢些馬腳朝天露的軟文投到虎嗅來!是要完成KPI還是抓哪個Boss眼球??!難道是暑期實習生干的?”
這個事情就更加耐人尋味鳥。。。為什么短短幾天態度一下子轉變這么大呢?
我好像知道的太多了。。。。
來源:百度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