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創業者,如何走出“二年生癥候群”困境?
不少投資者青睞二次創業的人,特別是在上一家公司創業成功的人。理由顯而易見:參考之前的成功經驗非常方便,也能清楚了解他們的工作履歷;在創業的路上,他們曾犯下不少的錯誤。這些錯誤讓他們學到了許多,而重蹈覆轍的機率則相對較低。比起初次創業者,他們更擅長籌集和管理資金,從而降低了創業路上的融資風險等等。
另外,我所認識的初次創業者常常談論的是他們從創業中學到了什么;如何下決心以不同的方式來做事以及下次該如何完善。他們才剛剛體會到創業維艱。相比二次創業者,這個過程顯得更為簡單。
然而,我發現,情況并不總是如此:企業家們面臨嚴峻的挑戰,尤其是當他們著手開辦第二家公司的時候。
在過去的幾年里,我結識了很多經驗豐富的創業者,他們有的擁有 EIR “入駐企業家” 創投模式,有的則憑借自己的經驗來開創下一家公司。令人驚訝的是,他們當中幾乎沒有幾個人真的能做到;或者花費了很長時間才找到合適的行業,且獲得早期市場牽引力。出現這樣的現象讓我感到困惑,與我的直覺相悖。而大家對該現象的存在也是有目共睹的:對于嘗試再次啟動創業之路的人們,似乎存在一種 “二年生癥候群” 在等待著他們。
我想可歸結為以下幾點問題:
1.缺乏真實性體驗
創業者的第一家公司通常是從創業者個人真實的經歷和激情中誕生出來。這種實實在在的感受引領著創業者前行,為了新公司的創立甘愿犧牲大量的時間、金錢和精力。今天當他們二次創業的時候,也許很難再體會到這種真實性。幸好他們已經形成了個人獨特的見解,能夠敏銳地發現問題與機遇之間的 “紐帶”,從而驅動他們像初次創業那樣勇敢前行。
想要第二次重新捕捉這種真實性的體驗非常艱難。于是,許多二次創業者采取了更為審慎的、學術的方法來尋找問題。在某些情況下,這種途徑是有效的。然而通常情況下,他們無法建立可預測的進度時間表。
2.逃離熟悉的環境
問題的復雜性在于二次創業者傾向于逃離最熟悉的環境。這是因為在過去相同的領域重復創業非常無趣、令人厭倦;抑或他們對該行業的市場環境最熟悉不過、毫無新意。
成立一家公司需要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對該行業的 “無知” 與 “樂觀”。 我聽過很多創始人說,如果他們已經掌握即將擴展的業務的所有情況,他們可能會逃避,嘗試去解決其他問題。對所有的挑戰和市場缺陷或問題了如指掌,使得他們很難回到那個熟悉的行業。而相反,部分最成功的企業家意識到他們非常了解該行業的市場情況,這恰恰是別人無法比擬的獨特優勢。因此,他們一直在相關領域不斷成功創業。(比如,Evan Williams 先后創立了博客、推特以及今天的 Medium)。
3.重新調整自我 適應新時期新階段
部分二次創業者已再次取得成功,因為他們能夠從一個從無到有的創造者,逐步轉變成為真正能領導公司各項業務的管理者。他們上一次開辦企業是處于在粗放型的產品定位市場的商業策略(PMF, pre-product/market fit)階段,那已經是好幾年前的事情了。創辦企業的背景也許已經改變,部分工具和慣例做法(特別是在早期的產品開發和上市階段使用的)看起來也有明顯的不同。
優秀的創業者追求自我進步、主動適應新環境。但某些創業者倒退回到一個與以往不同的時期,降低標準,帶領著一支很小的團隊,對產品的想法寥寥無幾,我認為這種 “適應” 與 “創業” 一詞有點不和諧。創業者的影響力與肌肉鍛煉有著相似的困擾:用幾年時間練成的肌肉群現在沒那么受關注了,而現在看來很重要的另一組肌肉群卻由于長期缺乏鍛煉而略顯松弛、拿不出手。
因此,解決上述問題的途徑是什么呢?
下面給出若干建議:
1.嘗試幫忙解決其他人的問題。
幾年前,我有個朋友曾在一家著名的風險投資基金擔任 EIR 職務。他加入了本人的投資組合公司,擔任兼職技術顧問 / 臨時 CTO。對他的加入我們自然很高興,但高興之余我對他的選擇有點驚訝,他竟然愿意接任這個職位!他當時說了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
“我認為現在,要找到如何啟動一家公司的問題所在,最好的方法就是從解決別人的問題開始?!?/p>
正如他所說,通常有趣的問題以及對應的解決辦法就隱藏在表面現象之下。當你嘗試解決相關的問題或在處理看起來完全無關的問題過程中,你就能挖掘出問題根源。無論在何種情況下,你可以從團隊成員、顧問、天使投資人等不同的角度看待他人的問題,并提出自己的建議。結果可比在白板上寫寫劃劃、進行粗淺的部分研究等等紙上談兵的做法更具有啟發性!比如,工作懈怠問題與其他問題的解決環環相扣,密切關聯。看起來它和團隊所致力開發的原始產品并不相關,可是團隊的溝通與合作的愿望卻由此誕生。
2. 從輔助項目入手
我相信不少創業者已經在這么干了。他們不是去空想下一家公司在哪里,而是降低門檻、嘗試投入到自己想要涉足的領域。我建議,把下一宗生意當作輔助項目看待并馬上著手落實:大到幫助解決別人工作上的問題,小到實現自己或別人小愿望。
這種心態有助于早期松弛的力量鞏固成形,有時候輔助項目往往能產生意想不到的結果。
事實上,我們公司最近的一項投資(尚未對外公布)就是從創始人的輔助項目中產生,該輔助項目獲得了越來越多的市場牽引力,而變得越來越有趣了。
我想,創業者一開始并沒有預料到會發展成下一宗生意,他只是發現了值得探究的問題,并想到了該如何解決。
3.帶領精英小團隊、拒絕大而全;尋找可靠的創業合伙人
二次創業者非常期待能召集曾經的創業伙伴回巢、聚合人才共同努力。他們看起來像一支 “創業夢之隊”?,可開始不久便發現進展緩慢、不盡如人意。原因在于,二次創業者面臨 “夢之隊隊員間協調” 的問題。這一大群人里,每一位都有自己的想法、偏好以及從上一家公司帶來的包袱。我認為在再度創業時,主要還是倚靠自己核心成員之力,或指定另外一人檢驗各種想法的可行性即可。這樣才能避免” 想法太多、實踐太少 “,成功創立新公司。
在創業過程中,如果你有增加團隊人手的想法,努力去尋找一位合伙人更行得通。理想的情況是,他的創業背景與你的完全不同;在他之前的創業領域累積了豐富的經驗、資歷;如果恰好該領域是你感興趣的,就最好不過了。因為不能奢求在二次創業的時候,你還能像初次創業一樣,對新領域也了如指掌。但是可以引入對這一行熟悉的新搭檔。當公司發展壯大后,你可以適當考慮擴展團隊。可這件事如果開始得太早,會給新公司造成致命傷害。
上述分析都指向的一個問題:你無法說服自己去啟動一家新公司。
大多數的創始人都明白這一點,但他們還是不自覺地使自己陷入了困境。他們的 EIR 創業投資模式發展得很怪異(我認為這種模式已經走偏了)。不可否認,某些公司啟動 EIR 創投模式得心應手。但他們普遍通過建立別扭的道德義務和死板的時間表等條條框框來開始創業,確保符合某個特定的風投公司模式。這可能是一個創始人最終想做的事,但一開始就把自己約束在框架里,頂著必須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任務的壓力來做事,我認識這種做法沒有益處。
每家企業的情況各不相同,其背后的創業故事好比神奇的 “煉金術”:在時間、洞察力、機遇以及運氣等因素配合下,天時地利人和,最后點石成金。人們很難把這些不可控的因素都套入任何特定的模式里,復制成功。
作者@rob go
譯者@lean in
來源@36氪
鏈接:http://36kr.com/p/5047155.html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