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To B產品的營銷/運營/產品真相(上)

5 評論 10917 瀏覽 42 收藏 10 分鐘

To B產品,雖然是資本市場與巨頭看好并不斷入局的領域,但是相較于國外已經成熟的產品模式,在產品、運營、營銷上,國內的To B產品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一不小心,在To B產品路上,走了快4年了,前后歷經了3個To B產品,回看過去,發現很久沒有輸出總結和思考,行文10大真相,供同行人品笑,供正在來的人參看。

本文可能有滿滿的槽點,來自奮戰在更為艱難的To B行業領域top廠商的實戰經驗。To B這條路上可能挺難走,以下吐槽、經驗、心得、辛酸……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也許存在幾個真相,也許不是真相,個中滋味,自有體會。

真相1 B端產品中,還能做線上活動營銷?

To B產品的活動營銷,這個崗位是國內目前To B領域中最少招的一個崗位?;静皇且粋€標配的崗位,奉勸你盡可能早早思考一下去路。

To B產品的線上活動營銷,其實可能是存在以下幾個兩難點,比較難回避:

1. 活動的低門檻易玩性和目標對象的復雜性之間的難點

To B產品的復雜目標對象決定了你的活動底層邏輯會異常復雜。任何一個成功的活動,最重要的是你要有一個清晰的用戶對象。那么,To B上不可回避的就是,會存在多維目標對象,會出現個人和組織的兩難。用戶的個人互動行為首先一定是跟自己相關的,人性使然,必然很難去做一個只利他利己不確定的事情。但是To B產品的產品特性是組織行為的,不是個體行為的,用戶的行為是發生在組織內的。

如果說在B端產品里做一個有趣簡單的活動的話,可能是跟組織的關聯屬性必然不會很大。但是。我們究竟要不要組織特性呢?以組織為單位的活動本身符合極大傳播和好玩的邏輯要求么?現實一點,如果活動是需要管理員參與的,那必然很難造成傳播和好玩。

真相是:To B產品的線上活動可能注定不會那么低門檻和好玩。

2. 業務結果保證和傳播性的難兩全

這里說到一個成功活動的第二點要素:目標明確。

To B產品一定要想清楚自己最想要的目標結果——是高傳播高擴散的好玩有趣,還是實打實的業務結果。用戶端的好玩就是實際的利益刺激,對于真正的用戶體感上,實際的利益刺激才是評判一個活動“好不好玩”的終極標準。

舉個例子,阿里云一直契而不舍的緊跟阿里雙11,搞一搞線上的營銷活動。但是2019年,雙11活動進程過半,一個百萬獎金的活動參與用戶不過萬。傳播性上可能沒有那么響亮,但是業務結果其實也并不一定差。

再舉個例子,釘釘之前做過不少C類的線上互動營銷活動,有一定的傳播性,但是業務結果上怎么衡量?

真相是:盡可能早點放棄To B產品線上活動里,對“極大的傳播和參與“抱有期待。這本身有可能是用戶需求上的一個偽命題。

3. 大規模結果和決策周期長之間的矛盾

B端產品的活動營銷想要得到用戶的dau和拉新、購買下單,但是實際用戶的產品行為非個人即可決策,且決策成本極其高。企業端的決策是比較漫長的過程,不像電商或者游戲,決策成本極其低。上面說了我們貌似只能依賴管理員,但是現在的大多數管理員真的是所謂的KP么?

其實在真實的企業里只能是“類KP”,管理員大都是IT、行政、財務、人事等,這些人并不就是企業的Key person,這些人也大都是企業的普通員工。長周期的決策鏈路,決定了線上活動短時間內難以產出爆發式增長結果。

真相是:To B產品的線上互動營銷盡可能追求長線操作,短期的一個活動很難帶來結果上的爆發。

以上總結是,大部分的To B產品線上營銷活動=高門檻+低傳播+難以產生大規模爆發結果;然而真正想要的應該是:長線操作+持續引流+業務結果目標導向。

真相2 ?會議營銷背的是什么目標?能背多少目標?

也有產品和廠商,把會議營銷叫活動營銷,翻看過一些會議營銷人的簡歷,有的產品的會議營銷,一年下來總計獲客leads不過萬;有的產品的會議營銷,背的不是leads,而是品牌和傳播。

To B產品千千萬,會議營銷的定位和職責在各家產品也大都不一樣。最終看回到To B產品,根據自己當前產品的定位,來看會議營銷的產出。

會議營銷的幾個特點:

1. 比較散點和面廣

用戶太多了,太散了,分散于全國乃至世界各地。

現在獲取信息的渠道如此多,還有什么理由能把一群你想要的人攢在一個局上?

在會議上發現新leads,轉化新leads,那么多半不是你是主角的會議。

一般你自己開的會議,為了盡可能讓現場看起來熱鬧非凡,一般存在大量的定向邀約的情況。那么定向邀約來的,基本都是銷售帶著客戶來,現場收割。

當然也有不少廠商,當然是大廠,并不局限于一定要在這個會上產出什么leads結果。

  • 比如阿里云每年的云棲大會,這個會已經完全實現商業化,秀的是阿里云的能力要的是品牌;
  • 比如華為每年的客戶大會,這個會以每年貢獻上百萬利潤的老客戶為主,打的是忠誠度要的是長久續費;
  • 比如釘釘每年的發布會,這個會還沒有實現商業化,基本以新品發布為主,打的是產品能力要的是市場關注。

真相是:如果有錢,如果自己辦會,那么你盡可能以品牌、傳播為目標,會更好過一點,需要明確核心必占制高點和會議營銷品牌心智。

2. 大都比較吃人力

一場會議從策劃到落地執行到收集效果到真正有所轉化和產出,大都要經歷少則一周多則數周的時間。比較大型的會議,甚至能吃掉三五個人力長達數月的時間。但是最終帶來的結果是比較直接難衡量的。

小型的會議可以快速上馬,但是對于執行人員的人力消耗也是比較重的。

所以國內不少To B廠商習慣于攢一個行業會,一起參與,大家一起轉化。但是效果入哦,見仁見智。

真相是:需要學會借力,一定不全是自己做的會才算活動。

3. 批量復制難度高

每次會議都要有人說話,都要請不一樣的嘉賓到現場,這個就基本決定了難批量復制。效果好的某場會,天時地利人和,想要完全復制,基本不可能。所以會出現同樣一個類型的會,在A地火爆,在B地冷清。

企業微信曾經做過幾場線下的行業峰會,基本上是一個地方一個核心產業。找當地的知名企業出來站臺講課。但是搞了一年沒有繼續搞下去,想來效果一般,投入產出比不高。企業微信的招聘JD上甚至出現了“用好流量”這樣的信息,當然這是一個有趣的他話。

真相是:需要形成SOP和復制能力給到一線。

但是存在會議營銷的產品,大都比較好的實現了商業閉環,如果還沒有實現完整商業閉環的To B產品,那么這個會議營銷的產出也是比較難衡量的。

 

作者:迪迪點點滴滴,公眾號:之無味

本文由 @迪迪點點滴滴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O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如同“To B產品的線上活動可能注定不會那么低門檻和好玩?!备唛T口在于如何找到對你感興趣的人,并讓他們愿意參加你的活動。如果能突破這一點,其實就是事半功倍,就是同好人走到一起,說不斷的話題。

    來自廣東 回復
  2. 很中肯,期待下文。樓上說結合線下事件也是我正在做的事,但今年情況特殊線下部分很難推動,撓頭。

    來自內蒙古 回復
  3. TOB線上活動把線下活動進行數字化改造就好(目的是為了對營銷線索更好的進行精細化運營),另外線上單獨策劃的活動建議一定要結合線下事件進行,嘗試了三年,效果還行

    來自廣東 回復
    1. 您好,前輩, 可否加wx或者釘釘單聊?

      來自浙江 回復
    2. 前輩,可否加個微信聊聊;嘗試了好幾個活動,發現單純的線上活動效果并不大。

      來自廣東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