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賣卡狂攢12億美元,星巴克其實是一家銀行?

3 評論 6932 瀏覽 22 收藏 16 分鐘

你以為星巴克是賣咖啡的時候,實際上人家早已把腳步邁向金融行業(yè),在打造第三空間的同時還在“開銀行”。剛好這段時間大家比較關注現(xiàn)金流,不妨一起來看看星巴克是如何兜售“儲值卡”的?

眼下,現(xiàn)金流成為各企業(yè)都在操心的焦點之一?,F(xiàn)金流突然斷裂,賬上還有多少資金,能夠供給企業(yè)活多少個月,是大家都在關心的問題。

為了解決財務危機,不少專家提出“向客戶預收款”的方式,其中就包括儲值卡。而說到這一點,星巴克可以說是個中翹楚、賣卡高手。

只要你去過星巴克門店,排隊點單時很難不注意到在柜臺這個黃金銷售位上,總是擺放著幾種款式的星禮卡/星享卡,而且等到下次再去,你會發(fā)現(xiàn)卡的款式又變了,這種上新速度堪比 ZARA 門店里的快時尚服飾。

星巴克其實是一家銀行?靠賣卡狂攢12億美元!

近期阿慕在讀到《增長五線》(作者:王賽)這本書,里面提到一個數(shù)據(jù):僅 2015 年全年,星巴克就銷售了 50 億美元的禮品卡,這已經(jīng)占到了星巴克全年銷售額的近 1/4。換句話講,這批忠誠客戶可以為星巴克一年 1/4 的銷售托底。

道瓊斯旗下新聞媒體 Market Watch 在 2016 年的一篇報道中也指出,根據(jù)華爾街日報下屬的 S&P GlobalMarket Intelligence 的數(shù)據(jù),截至 2016 年第一季度,星巴克公司推出的存儲禮品卡和移動應用中留存的現(xiàn)金超過 12 億美元。這個數(shù)字已經(jīng)超過了美國加州共和銀行、商業(yè)銀行 MBWM、DFS 等金融機構的存款,以及最大的預付卡提供商 Green Dot Corp。

也就是說,當你以為星巴克是賣咖啡的時候,實際上人家早已把腳步邁向金融行業(yè),在打造第三空間的同時還在“開銀行”。

剛好這段時間大家比較關注現(xiàn)金流,不妨一起來看看星巴克是如何兜售“儲值卡”的?

普通人把錢存在銀行,信徒們把錢存在“星巴克”

了解星巴克如何說服用戶進行預存款前,得先來了解一下星巴克推出的兩種卡體系,分別是星享卡和星禮卡。

在星巴克中國的官網(wǎng)上,他們是這么解釋的:

星巴克其實是一家銀行?靠賣卡狂攢12億美元!

星享卡是星巴克的顧客忠誠計劃推行的會員卡。當您成功注冊星享俱樂部帳戶后,您就成為星享俱樂部的“銀星級”會員,可享受《星享俱樂部活動的條款和條件》所規(guī)定的“銀星級”會員好禮。

星禮卡為星巴克(上海)商業(yè)有限公司發(fā)行的預付卡,可用于在中國大陸地區(qū)指定的星巴克門店兌換或購買其出售的特定商品(預付卡、券類商品除外)。在滿足一定條件時,您可以通過星禮卡注冊星享俱樂部帳戶,成為星享俱樂部的會員。

也就是說,星巴克的星享卡可以理解為“會員積分卡”,用戶經(jīng)過注冊即可擁有“星享俱樂部”會員賬戶,通過在星巴克的各種消費行為積攢“星星”升級會員等級,獲取禮券及其他會員權益。

而星禮卡則是儲值卡,購買時一般已經(jīng)包含一定面額的預付款,用戶后續(xù)也可為星禮卡進行充值。今天這篇文章重點想說的是“星禮卡”。

這種操作有個專有名詞叫“商品證券化”,通過把商品進行金融化包裝,變成有明確價格的權益憑證。與星巴克“星禮卡”類似的,還有超市的購物卡、月餅券和大閘蟹券等等,購買人先支付一定金額來獲得能兌換實物的憑證。

知名商業(yè)顧問「劉潤」曾以大閘蟹券舉了一個很有意思的例子:

經(jīng)銷商用商品證券化的方法印刷大閘蟹券賣給企業(yè),企業(yè)把券作為福利發(fā)給員工,有些員工不愛吃螃蟹于是低價賣給了黃牛,最后黃牛又把券賣回給經(jīng)銷商。轉(zhuǎn)了一大圈,作為交易商品的大閘蟹沒有被撈上來送到餐桌上,但經(jīng)銷商已經(jīng)從中賺到了錢。

對企業(yè)來說,既能提前鎖住一部分的消費需求,又能提高商業(yè)效率。對送禮人來說,禮品卡既代表一定的心意,也能讓收到卡的人有一定的兌換自由,所以送禮場景下商品證券化被應用得特別多。

但這并不意味著,商品證券化后,消費者就一定有買單的意愿,這背后與品牌形象、企業(yè)公信力、產(chǎn)品預期質(zhì)量等息息相關。更何況現(xiàn)在茶餐廳的收銀小妹、發(fā)型屋的 Tony 老師、健身房的教練都在勸你“辦卡、充值”,嚇得廣大消費者習慣性保持警惕,把錢包捂得緊緊的。

那么,星巴克又是如何做的呢?

為了打動消費者,星巴克使出了哪些吸金大法?

星巴克也不是第一天“打著賣咖啡的旗號干副業(yè)”,江湖上關于“星巴克其實是家設計公司”、“星巴克其實是家科技公司”、“星巴克是家營銷公司”、“星巴克其實是賣杯子的”這類說法不絕于耳。

去年還因為消費者搶購貓爪杯而大打出手的事情,讓星巴克的“杯子營銷”再次成為關注焦點。每年圣誕節(jié)給咖啡杯一換上“新包裝”就能預訂熱搜并刷屏朋友圈,不定時推出各種款式的保溫杯、玻璃杯、吸管杯、馬克杯等等,其中不乏與一眾大牌或設計師的聯(lián)名款,妥妥地收割錢包。

而阿慕發(fā)現(xiàn),星巴克把賣杯子的套路也同樣復制到“星禮卡”上,能變著法子讓你“起心動念”:

(1)顏值即正義,各種主題的設計演繹

作為一個熱點高手,星巴克自然是不能放過“借題發(fā)揮”的好機會 。各種節(jié)日(如春節(jié)、端午節(jié)、圣誕節(jié)、情人節(jié)、中秋節(jié)等)、各種主題(如春夏秋冬季節(jié)、各大城市、十二星座、十二生肖等),都被收入麾下,用“星禮卡”的方式玩一遍。

星巴克其實是一家銀行?靠賣卡狂攢12億美元!

不同的卡片形狀、不同的卡面主題、不同的設計風格,作為咖啡品牌,星巴克充分展示了自己的設計實力,總有一款能夠戳中消費者的心。

(2)融入科技,讓創(chuàng)意不止于“平面”。

“星禮卡”從名字上來看,禮品屬性就很強,為了突出“送禮”主題,星巴克推出首款錄音星禮卡,可以錄下 15 秒的告白宣言送給喜歡的人。

星巴克其實是一家銀行?靠賣卡狂攢12億美元!

同樣是送禮場景,2018 年的七夕情人節(jié)為了表達“傳遞愛的溫度”,采用溫感變色油墨,觸摸卡片上的“小心心”時,可以改變它的顏色。

星巴克其實是一家銀行?靠賣卡狂攢12億美元!

2017 年的圣誕樹閃耀款星禮卡,在 POS 機上刷卡時圣誕樹會一閃一閃地亮起彩燈。

星巴克其實是一家銀行?靠賣卡狂攢12億美元!

星巴克其實是一家銀行?靠賣卡狂攢12億美元!

內(nèi)含芯片的情侶皮質(zhì)手環(huán)星禮卡,手環(huán)可以直接刷POS機完成支付。

星巴克其實是一家銀行?靠賣卡狂攢12億美元!

星巴克其實是一家銀行?靠賣卡狂攢12億美元!

(3)捆綁銷售加碼“含金量”,提高顧客感知價值

除了推出各種創(chuàng)意的星禮卡,阿慕還注意到,星巴克在星禮卡基礎上,還經(jīng)常會捆綁銷售。

例如,搭配一些優(yōu)惠券組合成“會員星禮包”,加碼含金量,讓顧客覺得“物超所值”。

星巴克其實是一家銀行?靠賣卡狂攢12億美元!

又或者,與其他限量小物件搭配銷售,增加賣點,如鑰匙扣、卡扣、零錢包、手賬本、冰箱貼、卡包、小玩具、掛飾、立體拼圖、沙漏杯、擺件…你能想到的,和你沒有想到的,星巴克通通玩了個遍,堪稱“周邊大全”,妥妥的少女心收割機。

星巴克其實是一家銀行?靠賣卡狂攢12億美元!

星禮卡也給了星巴克制作了一個很好的聯(lián)名機會,如上圖中就有與筆記本品牌 molekine、知名畫家?guī)酌椎嚷?lián)名,很多人沖著周邊就已經(jīng)成功被種草,還有一種值回票價的感覺。

不少星巴克迷和收藏控曬出全副家當,“原本只是想買杯咖啡,出來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錢包已被掏空”成了他們的共同心聲。

星巴克其實是一家銀行?靠賣卡狂攢12億美元!

星巴克其實是一家銀行?靠賣卡狂攢12億美元!

星巴克其實是一家銀行?靠賣卡狂攢12億美元!

看完這些照片,只能說,這年頭沒有兩三張卡在手,都不好意思自稱星巴克資深粉絲了。借用朱一旦的話來評論,大概有錢人的快樂,就是這么樸實無華,且枯燥。同時也讓人很難不感嘆一句,星巴克做生意的頭腦實在太發(fā)達。

星巴克的招式,是否可復制?

總結一下,星巴克的預付卡為什么能賣得好,“存款”甚至賽過一間小銀行?阿慕認為有三點原因:

①對比其他千篇一律的預付卡,星巴克把星禮卡本身做成一件新穎有趣、花招不斷的事情,持續(xù)不斷地創(chuàng)造驚喜感,對粉絲來說甚至賦予了一定的“收藏”價值,引起消費者購買、收集、送人的欲望。

②星巴克整體營造出來的品牌文化在加持,讓星巴克迷們愿意把自己與品牌捆綁在一起,為信仰充值,為精神體驗買單。那些付款時拿出星禮卡支付的顧客,在他們心里買的不僅是一杯咖啡,而是一種“星巴克??汀钡纳矸菡J同。

③能夠說服消費者進行預付款,源于企業(yè)長期的公信力、品牌力、產(chǎn)品力的打造。

當我們在路上遇到發(fā)傳單的說“游泳健身了解一下”,很大概率想都不想就回一句“不需要,謝謝”,然后不自覺地加快腳步離開,原因是我們聽過太多辦完卡圈一筆錢就跑路的案例,害怕?lián)p失。有良好信譽的企業(yè)才有機會讓消費者卸下心防,如果顧客不信任你,根本不可能給你存錢。

再者,會購買星禮卡的顧客 ,大多本身就對星巴克售賣的餐飲食品有長期或高頻的消費需求,再加上星巴克從創(chuàng)意和優(yōu)惠力度上加以推波助瀾,在消費者腦海中很容易催生購買的念頭,最終達成交易。

而很多商家推出的預付卡之所以不奏效,也許并不是優(yōu)惠力度不夠大,而是在于品牌吸引力、產(chǎn)品差異化的構筑缺失,顧客本身長期消費或高頻消費的欲望低。很可能連免費派送的優(yōu)惠券都不想用,更別說讓人把錢存進去。

一次特殊危機的到來,讓不少企業(yè)面臨現(xiàn)金流斷裂的難題,但我們必須意識到,顧客預付款模式并不是萬能靈藥。能把咖啡店開成銀行的,目前也只有星巴克。

消費者心中自有一桿秤,通過每一次品牌傳遞、品牌接觸,來掂量掂量這個品牌是否值得信任,是否值得買單。潮水退去后,就能看到誰在大海中裸泳,而誰能接到消費者拋來的救生衣。

參考資料:

[1] Market Watch《Starbuckshas more customer money on cards than many banks have in deposits》,Reporter:Tonya Garcia,2016-6-11[2] 劉潤《為什么有些商品不生產(chǎn),也能賣錢》,2019-9-22

[3] 好奇心日報《北美星巴克的卡預存款達 12 億美元,賽過一家小銀行》,作者:馬寧憶,2016-6-14

[4] 劉潤《疫情之下,中小企業(yè)如何度過財務危機》,2020-2-5

[5] 《增長五線——數(shù)字化時代的企業(yè)增長地圖》,作者:王賽,2019-4-1

 

本文由@營銷有一套 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未經(jīng)許可,禁止轉(zhuǎn)載

題圖來自Unsplash, 基于CC0協(xié)議

更多精彩內(nèi)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太優(yōu)秀了!

    來自廣東 回復
  2. 來自北京 回復
  3. 1

    來自浙江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