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讀書”改版思考:“故事”為什么要改成“看一看”?
基于微信讀書的這一改動,筆者猜測原因有兩點——打通微信與微信讀書之間的數據,優化文章推薦算法;加強用戶在微信讀書閱讀文章的引導。
最近看到自己一月份記錄的關于微信讀書改版的小思考,此時又有了新的看法,所以重新梳理出這篇文章,和大家分享~
今年一月初的某天,打開微信讀書的時候,無意看到了“看一看”的icon,發現“故事”版塊已經悄然變成了“看一看”,內心忍不住驚嘆:微信讀書要和微信進一步打通了嗎?
一、微信讀書是個啥
微信讀書是一款移動閱讀APP,于2015年8月上線,到2018年下載量破億。它引入了微信的社交關系鏈,打著“讓閱讀不再孤單”的slogan,用戶可以查看微信好友的讀書動態、與好友討論正在閱讀的書籍等等。
張小龍在2019微信公開課說道:
“微信作為一個App來說,它已經承載了很多很多的東西,并且在承載這么多情況下看起來還那么簡單。但是畢竟它的承載能力也是有限的,所以在下一個階段,我覺得微信更多的是圍繞微信通過不同的App,嘗試跟微信有某一種關聯的其他一些服務形態。
就像微信讀書一樣的,如果我們把微信讀書非要放到微信里面,看起來也可以,但是它作為一個獨立App,能夠獨立地去進步,這樣反而是更合適的。”
我是這樣理解的:
首先,微信讀書一款閱讀產品,提供的當然是閱讀服務。用戶在閱讀的場景下自然是希望不被打擾的。而微信是基于推送的,“你收到的每一條消息,都被你把優先級排得比你要真正要獲取的信息的優先級要更高一些?!?/strong>
因此,在使用微信的時候,我們會頻繁地被打擾,或是由于社交焦慮總忍不住想看看是否收到什么消息、刷刷朋友圈更新了什么。這大概也是微信懸浮窗功能推出的意義。
所以,在微信場景下,用戶是很難靜下心進行深度閱讀的,比起把微信讀書放到微信里面,讓它“作為一個獨立App,能夠獨立地去進步,這樣反而是更合適的?!?/p>
二、微信讀書和微信的關聯
那作為與微信相關聯的服務形態,微信讀書和微信的關聯到底都有哪些呢?
1 .微信讀書引入了微信的社交關系
用戶使用微信讀書會導入微信好友,可以互相關注、查看書架、讀書動態等信息。
2. 微信讀書引入了微信公眾號內容
微信讀書從2018年的2.4版本開始引入公眾號,并在其后的版本中不斷完善相關功能。
我認為,微信讀書引入公眾號有兩層原因:
- 第一,對于用戶來說:公眾號文章是一種閱讀的形式,微信讀書作為一個閱讀工具,可以為用戶提供很多微信沒有的功能,如“聽文章”、收藏、筆記、評論等等,讓讀者享受更好的閱讀體驗。
- 第二,對于產品來說:一方面微信讀書成了一個新的內容分發渠道,提高了公眾號的內容曝光率;另一方面公眾號內容提高了微信讀書的內容豐富度,更高頻、更低閱讀門檻的優質公眾號內容可以幫助提高微信讀書用戶的活躍度和留存。
3. 有相同的“看一看”版塊
“看一看”位于微信讀書底部導航的第3個Tab。
最早是“想法”,后來變成了“故事”,現在是和微信一樣的“看一看”。
三、微信讀書“看一看”的前世今生
今天主要來聊一聊“看一看”模塊。先來大致了解一下其迭代過程:
早期的版本里面,“想法”頁面是以信息流的形式呈現關注好友的閱讀動態,包括好友發布、點贊過的書摘、點評、批注、轉推的文章、聽書、以及純文字的想法。
2019年6月,微信讀書V4.0.0版本上線,把一級入口的“想法”改成了“故事”,有兩個并列的二級入口,“故事”和“朋友”。原本“想法”中的好友閱讀動態被收到“朋友”中,而默認的“二級入口“故事”則以信息流的形式呈現算法推薦的公眾號文章、書籍、視頻。
左圖為“想法”,右圖為“故事”
后來,微信讀書再一次更新,底部導航還是叫“故事”,但是二級入口“故事”不見了,“朋友”改成“朋友的想法”并且入口進一步弱化了,增加的是頂部書城的搜索框,以及“繼續閱讀”的閱讀引導,推薦用戶正在閱讀或者可能喜歡的書籍。下方則還是推薦的文章、書籍、視頻的信息流。
2020年1月,微信讀書V4.5.0版本上線,把底部導航的“故事”改為了“看一看”,其他內容似乎暫時還沒有什么變化。
左圖為改版的“故事”,右圖為“看一看”
總結一下,從“想法”到“故事”,再到現在的“看一看”,我認為這個模塊有三個主要的變化:
變化一:微信讀書將朋友的閱讀動態一步步弱化了。
根據自己的個人體驗,我猜測這部分的數據并不是很好。
- 好友閱讀動態的內容其實并不多,即便已經把所有點贊、想法、評分評論等內容聚集在這里了。這要可能歸因于本身平臺用戶的活躍度不夠以及用戶對于隱私的敏感。
- 看的價值不大,很多時候好友的點贊、只言片語的點評和想法對于沒看過這本書的人來說其實沒有太大意義,也很難起到推薦書籍的作用。
不僅如此,它還有給用戶公開閱讀書目造成的心理負擔的負面影響。用戶可能會因為不愿意向好友公開閱讀過程中的想法、筆記,而選擇“私密閱讀”,直接放棄公開正在閱讀這本書,這對于微信讀書的生態來說是更加不利的。(但微信讀書依然保留這個功能,說明這不是主要的問題。)
變化二:從“故事”開始,增加了公眾號、企鵝號的文章、視頻推薦信息流。
這個意圖很明顯,就是希望豐富微信讀書的內容,獲得更多愿意消費這種短內容的用戶,并且提高用戶的使用頻率和使用時長。
但是其中充斥了大量情感類、明星娛樂八卦的內容,和微信讀書原有的調性嚴重不符,傷害了部分老用戶的體驗。
(都是些啥???)
變化三:從4.4版本開始增加了“繼續閱讀”的閱讀引導,同樣是為了增加用戶閱讀時長。
而以上變化,其實都反映了微信讀書正面臨著用戶數量增長乏力、用戶活躍度低的困境。
四、微信讀書的困境
來看看微信讀書的數據。艾瑞指數的數據顯示,自2019年2月以來,微信讀書的月獨立設備數就呈現先降后漲的趨勢,從19年2月的1057萬下降到800多萬,而后又漲至900萬左右,但依然不及其19年初頂峰時期的數據。
今年1月份在線閱讀行業APP的月獨立設備規模排行,微信讀書排名11。從前十名的數據可以看出,在線閱讀行業呈現出頭部玩家遙遙領先地位穩固、后面的玩家競爭激烈的局勢。
除了月獨立設備數,無論是月度獨立設備增速、使用次數占比、使用時長占比,微信讀書都在20名以外。
可見,除了外部短視頻、直播等娛樂APP對移動閱讀用戶使用時長的吞噬,微信讀書也面臨著行業內激烈的競爭。上述種種改變也是為了挽救這樣的頹勢。
但是,這樣的內容擴充和用戶群體擴充,是否會對微信讀書老用戶原有的用戶體驗造成傷害呢?
目前來看,傷害最大的就是看一看信息流中的文章推薦了。而微信讀書目前提供的解決辦法就是:不想要看這些文章的用戶可以一鍵“關閉看一看的文章推薦”,僅推薦用戶可能喜歡的書籍和書評。
(在設置里面,長這個樣子)
我認為這并不是最佳的解決辦法,既然文章視頻這種短內容的推薦可以增加用戶的使用頻率與時長,是否可以在內容分發上做得更精準,讓每個用戶都能看到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呢?而不是每次我打開都推給我各種亂七八糟的明星八卦標題黨。這可能也怪我自己曾經被這樣的內容吸引進去看過,給了算法一個誤導。
五、那為什么是改成“看一看”呢?
回歸正題,微信讀書把“故事”改成“看一看”意味著什么呢?
雖然這次升級只是改了名字和icon,和原來的“故事”頁面沒有什么區別(或者說前期做好了過渡),但其明顯暗示了微信讀書和微信的關聯進一步加強了,我有兩個猜想:
1. 打通數據,優化文章推薦算法
前面提到了微信讀書原本一個很大的問題是文章內容推薦的不精準,其原因有可能是微信讀書原本對于用戶感興趣的文章內容其實是不太了解的。
很多用戶還沒有養成在微信讀書閱讀公眾號文章的習慣,而用戶感興趣的書籍和喜歡看的文章還是有很大差別的。但是如果打通微信和微信讀書的數據,就能得到更完整的用戶畫像,更精準地為用戶推薦內容。
2. 加強用戶在微信讀書閱讀文章的引導
用戶已經對微信的“看一看”有了明確的認知,這是一個專門用于閱讀的地方,既可以看到好友推薦的文章,也可以看到精選的內容。
把微信讀書的“故事”改成“看一看”,其實是暗示微信讀書的用戶,這里也是看文章的地方。從而培養用戶在微信讀書閱讀文章的習慣,提升微信讀書用戶的活躍度。
此外,是否還有將更多微信的用戶引導到微信讀書進行閱讀、以突破微信讀書增長天花板的意圖呢?我認為完全有可能。
目前,微信讀書“看一看”的文章推薦很像微信“看一看”上線之初的樣子,僅僅只是基于算法的推薦,將來是否會像現在的微信“看一看”一樣,把好友在看的文章、視頻進行推薦,讓兩個“看一看”一致性更高呢?我認為同樣有這個可能性。
(上面是2020.03.09寫下的猜想,2020.03.10的今天正準備投稿的我發現微信讀書真的這么改了…. )
左為“看一看”頁面,右為點擊進入的“朋友在看”頁面
微信讀書的“看一看”頁面現在多了“朋友在看”這一欄,對比過后里面的內容確實是我微信“看一看”有好友正在看的內容。但是在這里不像微信顯示具體“在看”的好友,僅顯示“n位朋友在看”,而且沒有點擊“在看”的按鈕,只能點贊。
而系統推薦的其他文章內容則和原來一樣,在下面的推薦信息流中。
六、為什么我覺得這次改變挺自然的
即便有些意外,但我依然認為把“看一看”引入微信讀書還是比較自然的,因為兩者的推薦邏輯是一樣的——微信讀書是將好友在看的書籍進行推薦,微信“看一看”是將好友“在看”的文章進行推薦,兩者都是基于微信社交關系的推薦。
微信發展至今,我們的微信好友列表的人早已不局限于我們熟悉的親朋好友了,還有不熟悉、甚至根本就不認識的人,微信里的社交關系變得越來越復雜。而正是因為這種復雜性,讓推薦的內容更加精準和豐富。
一方面,由于關系相近或同一個圈子的人興趣的相似度會比較高,保證了推薦的精準度。另一方面,興趣相似度較低的用戶增加推薦內容的廣度。
而大家都在看的,就是比較熱門或者優質的內容。在這樣的信息傳播形式下,每個人都是一個節點,大大提高了信息發現的效率,降低了用戶的信息篩選成本,同時也增加了優質內容的曝光。
但是其缺點也顯而易見,這樣的推薦是基于用戶數據的披露,和用戶隱私存在天然的矛盾。
一些用戶對于微信讀書早期版本的自動關注使用微信讀書的微信好友并可互相查看書架和閱讀動態的設置感到不滿,微信當初將文章末尾的“點贊”變為“好看”、“在看”的時候也同樣遭到不少用戶的詬病。
因此,不管是微信讀書還是微信的“看一看”,最終都把選擇的權利交給了用戶,提供了隱私設置的功能。只有用戶對自己個人信息的披露有更大的掌控權,才能更好地滿足用戶個人形象塑造的需求,減輕用戶的使用負擔。
最后,依然期待微信讀書的未來,希望微信讀書在謀求發展的過程中,不忘向用戶提供優質內容和舒適閱讀體驗的初心!
(個人觀點,不一定正確,歡迎和我交流或者給我提意見呀?。?/p>
本文由 @七月的貓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寫的真的很好哦!
謝謝小伙伴的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