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矩陣思維,讓教培行業實現線上線下深度融合?
面對線上教育,很多家長都會擔心其教學質量,這一點對教育機構是個很大的挑戰,這篇告訴我們短短時間教培行業是怎么實現線上線下深度融合的,分析正確融合模式的道路,建議給剛剛學習OMO模式的朋友閱讀。
忽如一夜春風來。短短2個月,OMO(online merge offline,線上線下深度融合模式)從一個概念,驟然變為教培行業的共識。
數據為證。近日,愛學習發布了《K12教育培訓機構疫情影響情況調查報告》,報告顯示,疫情開始前,61%的機構只有線下,經歷疫情后,53%的機構會調整為OMO模式。
▲K12教育培訓機構疫情影響情況調查報告
線上線下結合,能完善服務場景,提升機構的軟硬實力,使其具備更優的市場競爭力??傮w來說,OMO分為三種形態:
- 線下服務,線上引流;
- 線上服務、線下引流;
- 線上和線下都具備服務和引流的功能。
第一種形態,大多數線下機構已經擁有,第二種更適用于線上教育機構,第三種是大家夢想成為的類型,也是這次疫情,倒逼大家要成為的類型。
雖然環境緊逼,但大多數、尤其是中小機構的實力難以跟上節奏,轉型之路既分高低,也分生死。萬一觸雷,加速自毀進程該怎么辦?
這樣的案例并不是少數。近期,江蘇某培訓學校就遭遇了大規模的家長退費,該校用抖音把線下課平移到線上,還推出了優惠政策:2節線上課抵1節線下課。
結果造成家長意見相當大。一是覺得抖音不適合孩子,怕上癮,二是怕上課體驗不好,你還要算課消,家長不買賬。
近日,愛學習發布的《K12教育培訓機構疫情影響情況調查報告》也顯示,對于線上教學,家長會擔心諸多問題:
▲K12教育培訓機構疫情影響情況調查報告
如何找到正確的入場姿勢?也許可以從多維教育身上找到答案。
在剛剛過去的疫情大考中,他們交出了一份驚喜的答卷:轉線上成功率91%+3天新招2000人,后續轉報春季班達到70%。
作為一家傳統的文化課機構,多維正迅速、順利地向OMO第三種形態轉變,他們是怎么做到的?
近期,在校管家的邀請下,多維教研總監王祖運分享了自家的成功轉型經驗。
一、口碑是教育行業的唯一流量
首先,作為線下梯隊的一員,王祖運表達了充足的信心,他鼓勵線下的機構,相信自己的優勢,疫情過后,線下將迎來爆發式的增長。
他解釋道,現在線上機構為了爭奪用戶,紛紛推出大量的免費課程,用戶數字上確實好看,其實危機四伏。
疫情過后,轉報(留存)會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他認為,不管過去還是未來、線上還是線下,K12教培行業里,拼的不是免費、不是課程數量,而是公司文化和教研內核。
而這兩者與機構的口碑是一脈相承的,口碑是教育行業的唯一流量,這一點永遠不會變。
所以,線上轉型以延續口碑為出發點,解決家長的信任問題,會非常有效。
該從哪里入手呢?數學老師出身的王祖運,分享了他的萬能法寶:矩陣思維。
二、矩陣思維解題法
矩陣思維是指,通過對問題進行矩陣般的分析與規整,形成全面、系統、嚴謹、專業并具有很強邏輯和關聯性的理性思想,從而有助于正確思考、研究、決策等。
通俗來說,就是把待解決的問題拆解成不同的維度,對每一個維度來找解決辦法,然后每一個維度又可以向下一級拆分。
舉幾個例子,你就明白了:
▲時間管理四象限處理原則
?
▲喬哈里溝通視窗
矩陣思維模式的最大好處就是,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并能快速找到解決方案。
阿里巴巴,樊登讀書、微信等著名企業都在使用這個方法,并取得了巨大成功。
那么,如何快速找到問題的矩陣呢?王祖運提出,可以圍繞某個主題列舉很多關鍵詞,從這些關鍵詞中去進行分類、歸納、推演,再去進行逐級分析。
為了把機構一直以來的好口碑延續到線上,多維拆分出了四個矩陣:團隊、服務對象、產品、經驗總結,下面就來逐一闡釋。
▲四大矩陣
1. 團隊矩陣
以教學團隊為例,多維把老師分為了四類:
▲老師分類
做了區分之后,多維對這四類老師進行了分工,一般的和不能上線上課的老師,就被安排到家長群中去做服務;對于能上“戰場”的老師,則在工資待遇方面進行傾斜。
一線老師知道要去上課的時候,他的榮譽感是非常充沛的,他知道,這不僅僅是一項任務,更是一份榮譽。
王祖運介紹道,這也得益于校管家,他們才能快速地對老師進行分類。因為校管家系統的報表中心里,可以清晰的看到每一名老師所帶的課數、學生數,師生信工具則可以統計家長評價老師的好評率等等。
從數量和質量這兩個維度去篩選出優秀的老師,有了這些數據,就可以輕松地分類,一來便于公平起見,二來解放了管理者。
同時,校管家里的大數據,也便于總部快速地調配資源。對于沒有辦法復課的老師,他手下的學生有哪些,可以安排給哪位老師,哪里的校區沒有飽和,管理者都可以通過系統快速查找+分配。
對老師分完類后,接下來就給各個版塊的老師發送資源,比如直播平臺如何登陸,遇到不同的問題該找哪位同事解決、服務群和家長互動的步驟、小技巧等等,都有相應的素材支撐。
多維統計了一下,足足有1475個素材,這在特殊時期,給了老師們極大的信心,感受到,原來“我不是一個人在戰斗”。
2. 服務對象
這一矩陣里,把學生和家長分別進行了細分:
▲服務對象分類
針對這些人群,多維做了一個重要的決定,在開寒假線上課之前,先做了2天的免費試播,讓孩子和家長感受到機構精心準備的線上課,正是這一舉動,第一天轉線上成功率高達了91%,這給了多維極大的鼓舞。
3. 課程產品矩陣
除了寒假班之外,多維還推出了以下課程產品矩陣。
▲課程產品矩陣(部分)
1)蓄力班寒假班線上課結束后,大約為正月十五,當時因為疫情,公立學校沒法開學,也并沒有快速地布局線上動作。
多維站在家長的角度來想,空檔期間也該讓孩子學點什么,于是就開設了蓄力班,鞏固寒假班學習+預習新知識,家長只需支付大約200元的直播平臺流量費用,就可以上8天的課。
這8天課程,首先促進了接下來春季班的轉報,其次,也吸引了未轉線上的學員和部分新生。
2)大直播蓄力班上完后,機構拿出了最熱門的春季班三周課程,用來作免費體驗,這也給機構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爆發式增長。
僅僅3天時間,吸納了2000名新學員,而這些學員后續春季班的轉報,達到了70%。
3)微課多維還讓機構中最強的老師,針對一些知識難點、難題,錄成視頻,貫穿到各個課程產品中。
當經驗不是很豐富的老師,上課遇到難題時,可以直接播放視頻,學生聽得更清晰,家長也更為信任教學效果。
同時,這些微課也可以被傳承下去,培養出更多的優質教師。
這里,王祖運分享了一個免費錄制微課的小工具:汗微?微課寶。
4. 經驗總結
1)教研提煉
多維的大多數老師,更熟悉線下教學模式,為了幫助他們快速適應線上,教研團隊快馬加鞭地提煉了線上課的要求。
比如在第1天上完課后,團隊花了兩個小時,提煉出了《直播表揚語言手冊》,放出來兩句,你們感受一下:
我要爬過網線,去擁抱你,感受你專注的帥氣。我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你因專注而有的魅力。
除此之外,還有上課注意事項,怎樣布置作業等等的提煉,團隊基本上在第1天就完成了。
2)線上服務提煉
很多老師沒有線上服務的經驗,于是,對于群維護、如何與家長微信互動,團隊也做了經驗提煉。
比如,會在家長群里出一些簡單的思考題,像疫情期間如何防控、如何培養孩子的專注力等等,也會用微測評工具做一些小測試、小游戲發出去,以此調動家長參與的積極性。
甚至,提煉的內容還細分到,家長發了哪些類型的朋友圈,老師要去點贊、互動,以產生更深刻的情感鏈接。
3)短期戰略
多維把校管家系統中的各種數據提取出來后,進行分析,做出下一步決策,推出短期戰略。
比如,蓄力班快上完,馬上要轉報春季班時,多維通過校管家系統給學員發了分享鏈接,后期,查看系統里的轉介紹統計報表,發現有很多新生點了進來,并顯示成功報名,于是,多維馬上布局了大直播戰略,用最熱門的春季班課程,來做新生引流,為轉報做鋪墊。
有了校管家的數據支撐,機構可以快速地反應,搶占先機。
另外,這次成功轉型,也給了多維足夠的信心,疫情結束后,他們在線下授課的同時,將推出線上精品課(線下高階版),以滿足更多受眾的市場需求。
三、既是轉型 更是回歸
最后,王祖運也表示,多維在疫情大考中的決勝,沒有運氣成分,也不在于反應速度有多快,完全取決于多維長久以來的文化動力。
是的,與運營驅動型、產品驅動型的機構不同,多維是一家文化驅動型機構。
多維的文化內核是多教好一個孩子,多影響一個家庭。說到這,王祖運很是動容,想起了一個小故事:
十年前,他辛辛苦苦培養的一名老師,離職去了別的機構,他很痛心,總經理卻說:“這是好事。老師因為在我們這得到成長,去到別的地方,能多教好一個孩子,多影響一個家庭,那我們的教育愿景也達到了。”
云淡風輕的幾句話,蘊含著滿滿的正能量,也喚起了每名多維員工體內的使命感。
就拿這次轉型來說,在甄選直播工具的時候,面對琳瑯滿目的免費平臺,他們絲毫不動心,毅然選擇了付費工具,理由很簡單:
萬一出問題了,免費的人家不搭理你,付費的有人管。不上則矣,一上就要給孩子最好的線上課。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多維從不考核老師的續班率,而是看家長滿意度;只要是對學生和家長有利的工具、服務,下屬有自主購買權,不用層層上報……
英國哲學家懷特海說過:教育是一種掌握種種細節的、需要耐心的過程,一分鐘,一小時,日復一日的循環。深以為然。
同樣,教育機構不應把商業成功作為目的,它只是其中的一個過程,是自然而然發生的。
這次疫情不止是催化機構做商業形態上的轉型,更需要教育人反思自己辦學的初心,從內心深處更新意識,回歸本質,讓機構真正造福于學生和家長,這樣的轉型才是有效、有深遠意義、歷久彌新的。
本文由 @菜大媽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