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眾號為什么不搞「專欄訂閱」?

0 評論 8702 瀏覽 7 收藏 9 分鐘

公眾號在今年1月15日宣布開始灰度測試訂閱號付費能力。最終灰度測試選擇的是單篇付費閱讀的模式,而非專欄訂閱的模式。本文從業務、用戶、產品定位三個角度深入挖掘了其背后的原因。

017年被譽為了“知識付費”的元年,那一年大量的知識付費產品興起——分答、在行在微信生態開了知識付費的第一槍。隨后得到APP橫空出世,在羅胖強大影響力下孕育出諸多知識網紅。由于概念新穎且能夠快速變現,一時間知識付費也受到了各大投資機構的青睞。

但經過兩年多的發展,我們看到在這個市場上逐漸冷靜了起來——分答做到了一出道即巔峰,后來慢慢淡出大家的視野;值乎經過時間的沉淀被值乎團隊所放棄,取而代之的現在的鹽選會員;得到變得常規化,再也沒有出現過現象級的知識網紅。

知識付費的本質還是內容付費,在這幾年風起云涌的知識付費的江湖中。作為最大的內容輸出平臺,我們唯獨沒有看到公眾號的影子。

其實,并不是公眾號沒有動作——公共號在今年1月15日宣布開始灰度測試訂閱號付費能力。

本次灰度測試選擇的是單篇付費閱讀的模式,而非專欄訂閱的模式。這也就引出了我們今天的話題,為什么微信會選擇單篇付費模式而非專欄訂閱模式呢?

我想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去思考:

  • 從業務的角度來看,專欄訂閱的業務邏輯和目前公眾號的業務業務邏輯不兼容;
  • 從用戶的角度來看,專欄訂閱很有可能傷害到公眾號的用戶;
  • 從產品定位的角度來看,專欄訂閱和公眾號的定位不符;

01 業務的角度思考

公共號的業務邏輯其實非常簡單。就是作者(我們這里把所有內容輸出者均稱為“作者”)發布文章到公眾號上,然后通過內容來吸引用戶訂閱、閱讀、打賞、轉發等。

而訂閱專欄的業務邏輯則比公眾號平臺上要復雜得多。是由作者和平臺進行簽約合作制作專欄內容,由作者和平臺共同進行宣發吸引用戶來進行訂閱專欄,消費專欄內的內容。所獲利益由作者和平臺一起分賬。

這兩者的區別在于公眾號只是提供了一個平臺,在這個平臺上作者和用戶發生自然而然的關系。這些關系和平臺其實關系不大。

但是如果要是做專欄訂閱的話,需要會將作者、平臺、用戶三者牢牢地捆綁到一起,需要把公眾號的業務邏輯發生根本的轉變。這對已經發展了8年多的公眾號來講是一件很難去轉變也是沒必要去轉變的事情。

當然,如不進行轉變,還用原來的業務邏輯是否可行呢?答案是當然是不可行的。因為,如果沿用原來的業務邏輯對用戶來講風險很大。下面我們就詳細說說。

02 從用戶的角度思考

業務邏輯不變的情況下做專欄訂閱很有可能造成對用戶極大的傷害。為什么這么說呢?這里提幾個問題:

  • 專欄吸引一群人訂閱后,更新內容質量不好怎么辦?
  • 專欄通過運營技巧“騙”大量用戶訂閱后直接跑路不更新怎么辦?
  • 當專欄和訂閱者產生糾紛以后,誰來解決?

由于沒有了平臺的合約約束,作者在專欄的內容生產上就沒有了約束。是否更新內容,是否更新對用戶有價值的內容就完全看作者的道德修養了。

而公眾號平臺的訂閱號已經是千萬級別,注意是有千萬級別的賬號而非讀者。這就導致了訂閱號里面的號主的素質其實是參差不齊的——存在純以盈利為目的的矩陣號,并且存在專門的養號、裂變細分、賣號賣粉的完整產業鏈。

做專欄訂閱沒有平臺方的監管勢必會導致大量賬號為了圈錢開一些五花八門的專欄。交錢之前用戶是爺爺、交完錢后發現自己是傻子。隨即引發的是大量用戶投訴,對公眾號平臺來講也是一個極大的傷害。

目前的知識付費平臺由于和作者進行了簽約,不僅對作者是一種約束還會深度的參與到內容的設計和制作中。這里面對于知識付費平臺來講其核心能力除了超強的宣發能力還要有很強的品控能力。

那么有人會說了,直接讓微信平臺參與到訂閱號的運營不行嗎?

03 從產品定位的角度思考

講到這里我想大家應該明白,專欄訂閱其實是一個運營主導的產品。而總所周知微信一直都是一個產品主導的產品。即使是在用戶運營上也時時刻刻體現著產品思維。這些都可以從微信的歷史做法上得到驗證。

  • 為了讓用戶能夠和陌生人聊起來,微信做了搖一搖的功能;
  • 為了讓用戶更新新版微信,微信做了打飛機的小游戲;
  • 為了讓用戶綁定銀行卡,微信發明了微信紅包;

這樣一個以產品為主導的產品,讓它來做以運營為主導的專欄訂閱那是幾乎不可能的。

和訂閱號主簽約做訂閱專欄,還要找人參與訂閱專欄的制作,這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還不一定能賺到幾個錢。

在朋友圈多做幾個廣告它不香嗎?訂閱號做了單篇付費后,微信再針對B端做一個搜索產品它不香嗎?干嘛非要去賺那吃力不討好的仨瓜倆棗。

04?總結

相比較而言,單篇付費是一個可以花極少成本就可以上線且對平臺、作者、用戶只有好處沒有壞處的功能。反而做專欄訂閱對平臺來講不值當花費人力物力參與內容的制作和監管,對用戶而言還有受騙的風險。所以,公眾號目前不會搞專欄訂閱,搞搞單篇付費就得了。

最后,留一個問題給大家思考。為什么知識星球對圈主并不會進行太多的監管,也不參與內容的制作,它卻可以做成類似于專欄訂閱的付費知識圈子?

 

作者:Wispo ;公眾號:產品經理小助手

本文由 @Wispo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由正版圖庫 圖蟲創意 授權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