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短視頻加速,張小龍的步子不妨更大一些!

1 評論 2694 瀏覽 4 收藏 9 分鐘

微信推出視頻號后,又在訂閱號新增了“視頻”入口,這是微信短視頻的加速。但是,作為短視頻平臺的后來者,微信短視頻的速度要不要再快一點呢?要怎么提速呢?推薦有同樣疑問的小伙伴讀讀這篇文章。

繼視頻號上線后,微信在短視頻方面又有新動作。

日前有媒體報道,微信訂閱號消息頁面頂部“常閱讀號”欄新增“視頻”入口。目前該功能正在iOS系統用戶小范圍進行灰測。

01 微信短視頻加速

此次微信訂閱號消息頁面頂部“常閱讀號”灰測為公眾號短視頻創作者又提供了一個全新的流量入口。

據了解,iOS版灰測視頻入口具備三大特征:

  1. 短視頻內容的展示方式與微信以往的固有模式出現了很大改變。用戶點入視頻入口后,每一個被訂閱公眾號的詳盡數據,包括新增的視頻數量、視頻的播放量、有多少“朋友”在觀看等,都會明確列出;
  2. 這些公眾號發布的短視頻內容,全部都會按照信息流模式展現在用戶面前,更具沉浸感;
  3. 這種新的展示方式中,微信“生態”被“嵌入”了視頻中,創作者可以加入小程序卡片。

至此,微信生態下的短視頻內容已經形成了多個入口并存形態。他們是微信一個多月前上線的微信視頻號,“看一看視頻”,“視頻動態”。

與微信此前已經存在的短視頻入口相比,新推出的公眾號短視頻入口最大的特點就是其 “媒體”的定位。

盡管這幾大入口展示的內容,均為PGC與UGC并存,但像微信視頻號這樣的入口,顯然更傾向于UGC,以“人人都是創作者”為導向。而這次灰測的新入口,則是以公眾號體系為依托。眾所周知,公眾號這個體系在基因上就帶有天然的媒體導向, 其短視頻內容自然會更偏向于PGC以及PUGC。

總之,隨著更多入口形態的出現,微信生態在短視頻方面,從內容上看已經形成對UGC、 PGC的覆蓋,從傳播導向上看則囊括了媒體與個人,整個短視頻內容創作展示體系更趨完善。

02 微信訂閱號推“視頻”入口的背后

在已經有了視頻號、朋友圈等入口后,張小龍為何還要力推公眾號視頻入口?

要理解這個問題,首先要從創作者的角度去觀察。

此前的創作者們,普遍將微信視頻號視作主要的展示窗口,然而在運行一段時間后許多人都發現,這個入口在創作和傳播上,成本都顯得偏高。

首先,視頻號自帶的編輯工具過于簡單,基本與視頻動態、朋友圈視頻提供的工具相差無幾,創作者在拍攝后,不得不使用更加復雜的軟件來進行編輯發布。這就增加了創作、發布的難度和成本。

其次,視頻在發布時,不允許創作者自行制定封面,而是由系統自動選擇第一幀畫面來展示,這樣就大大限制了視頻的傳播效果 。而且微信沒有提供視頻號之間相互“關注”的功能,視頻號與傳播力強的公眾號之間也很難實現深度打通。這一切,都令創作者感到困擾,令短視頻制作和發布始終難以活躍起來。

而且,視頻號入口對視頻發布的要求,與公眾號等大家非常熟悉的平臺存在很大不同。為了在視頻號入口里展示,創作者必須將原本已經制作好的視頻,重新進行編輯發布。這種全新的使用方式讓用戶感到很不適應,需要較長時間才能習慣。

在多重因素之下,微信方面顯然感覺到,需要推出一個更容易使用、更貼合傳播需要的新入口。而公眾號界面上的“視頻”入口,就是微信的新選擇。

第三點,訂閱號視頻入口與圈子、小程序能夠很好地結合起來。這樣,公眾號體系可以利用視頻內容來提升用戶粘性,增加讀者的忠誠度。而公眾號圈子則可以利用來自訂閱號視頻入口的內容,來打造共同關心、感興趣的話題氛圍,增加商業變現的幾率。

在這種多維互動之下,短視頻將通過與公眾號、圈子等平臺的互動,共同營造豐富的場景, 總體上提升傳播效果。

03 存量之下,張小龍的“短視頻”步子不妨邁大一些!

從微信近期在的頻頻動作我們能感知到微信做短視頻(短內容)的決心。但璽哥認為, 張小龍當前的步子還是有些保守。

當前的短視頻領域,已經有快手、抖音等強大競爭者的存在,無論是視頻平臺還是視頻內容的受眾,都已經呈現出一種“存量”市場的狀態。在這種現狀之下,微信短視頻( 短內容)作為后來者,步子有必要邁得更大些。

觀察短視頻的生產、傳播會發現,微信短視頻(短內容)當前面臨主要問題有兩個:

  • 如何提升短視頻創作者的熱情?
  • 如何讓用戶看到他們想看的內容?

微信訂閱號的“視頻”入口的推出,可以看做是微信方面解決這兩個問題的一個方法, 不過璽哥認為,這個舉措還是有些過于保守了,張小龍的步子還可以邁得更大一些!

璽哥認為,與其縮手縮腳的試探用戶,還不如放開手腳干一場。

當前的微信,其實還有很大的潛力可挖!比如,是否可以直接增加微信的TAB!把微信目前的4個TAB增加到5個,為短視頻提供最有利的露出空間——與其讓用戶深度挖掘,進入到頁面之內才能看到視頻入口,還不如用更直接的TAB,讓創作者和受眾共享獨立的視頻空間。

同時,可借鑒知乎在高質量內容展示方面的做法(為什么要借鑒知乎?在做高質量內容方面,知乎在國內還是不錯的。):在TAB UI的布局上,建議參考知乎創作做高質量內容版式;在創作機制、算法、分發機制、內容展現形式亦可參考知乎形式。如此一來能最大程度上滿足創作者、用戶的需求。

還有一點很重要:要盡量激發微信用戶的創作熱情,不要對內容設限!就算出于各種考量,要在某些領域和細節上設限,也應該是用算法去完成。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創作者自由探索最大的可能性,也讓受眾得到最大的滿意度。

以上只是璽哥的一些零碎想法,主要是著眼于如何從形式上拉近與創作者、用戶的距離 。至于如何讓大規模的短視頻創作者、受眾人群培養出新習慣,愿意將微信生態作為其創作、獲取短視頻內容的主渠道,這還需要張小龍拿出更多的干貨。

 

作者:何璽,微信公眾號:何璽(ID:hexiwx)

原文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cJexRLGhO01nyMNCJ_fxPA

本文由 @何璽 授權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Pixabay,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我覺得微信還是微信,熟人社交的基礎不在于視頻,不能完全對標抖音快手,一個功能上線影響的是幾個億的用戶,強推視頻可能適得其反

    來自上海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