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類產品中的UGC音樂內容分析
本文通過市場分析、用戶分析、運營分析,針對音樂細分領域,總結出關于市場空間,用戶定位,音樂活動運營和用戶參與特性的幾點想法。
除了QQ音樂,網易云音樂這類擁有海量版權曲庫的音樂播放平臺,隨著短視頻,直播等平臺興起而引發的創作熱潮,也為基于UGC的音樂內容的生產和消費帶來無限潛力。
本文將UGC音樂內容創作分為以兩種形式:
- 原創音樂(典型平臺:5sing)。
- 二次加工類,如:翻唱、改編、歌曲集錦、音樂類視頻、直播(典型平臺:嗶哩嗶哩,抖音,快手)。
通過市場分析,用戶分析,運營分析,針對音樂細分領域,總結出關于市場空間,用戶定位,音樂活動運營和用戶參與特性的幾點想法。
1. 市場分析
1.1 音樂市場:創作者
近兩年,原創類音樂綜藝占據了音樂節目的收視率榜首,如《中國新說唱》,《我是唱作人》,《這,就是原創》等。通過這些節目輸出了很多優秀的原創歌曲和原創音樂人。特別是《中國新說唱》和《這,就是原創》這類,以非職業歌手為主要參賽者的節目,讓從前受眾較少,比較“underground”的音樂創作者走向大眾的視線。一夜間從“地下”到“地上”,收獲無數粉絲和資源。
圖片來自:http://finance.ynet.com/2019/07/15/1944922t632.html
在電視綜藝中大火的原創音樂人只是近年走紅歌手的一小部分。 隔壁老樊(抖音粉絲數:963.7w), 花粥(抖音粉絲數:84.9w),陳雪凝(抖音粉絲數:810.5w)等網絡歌手起家的原創音樂人也通過各種渠道得以曝光,擁有了大批粉絲,紅遍大街小巷。
對于各垂直類平臺來說,這些肩腰部原創音樂人的吸收和走紅,除了能幫助平臺在音樂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也能為平臺帶來很大的紅利。例如,曲肖冰的《重新喜歡你》在快手的使用量達到234萬,短短幾個月內變現近百萬(數據來自:王冠雄:全面賦能音樂人,看快手如何解決音樂產業鏈的分配問題?)。各家平臺也都在積極推出“原創音樂人計劃”。
對于原創音樂人的數量來說,近年原創音樂市場的火熱,以及各類直播,短視頻平臺數以億計的DAU(抖音DAU:1.5億,數據來源:36氪)所帶來的粉絲紅利,勢必會大大激發作者的創作熱情,未來會持續涌現出不少優秀的音樂原創者。
如果說,原創音樂是有“技術要求”的高門檻活動,那么歌曲翻唱,歌單集錦,音樂視頻的制作等二次加工類音樂內容,則由于“低門檻”,在數量上達到盈利的“長尾效應”。
下圖表明,2019年,嗶哩嗶哩的音樂類稿件多達346.7萬件,在各分區的占比排行中位于第四,且熱度位于第三。
1.2 音樂市場:消費者
截至2019年6月,我國網絡音樂用戶規模達6.08億,占網民整體的71.1%。(數據來源:CNNIC)
對于直播行業,艾瑞咨詢的《中國音樂直播用戶白皮書,2018》表明,1.3億的泛娛樂直播行業用戶中,有56%會觀看音樂直播。在觀看直播的用戶中,81.5%的用戶會每天觀看音樂直播,遠高于整體直播行業(53.6%)。
對于短視頻領域,用戶規模達到8.5億的中國短視頻行業中(數據截至2019年10月),有43.9%的用戶偏好“歌舞/個人表演”類內容。(來源:艾瑞咨詢)
圖片來源:艾瑞咨詢
除此之外,網民對于音樂內容的付費習慣也有所改善,愿意為數字音樂付費的金額從17年的¥16.3提高到¥31.7。直播用戶中,有64.5%愿意購買主播的數字專輯。并且在會打賞主播的用戶中,平均一個用戶月度打賞金額高達2823.8元。
圖片來源:艾瑞咨詢
通過以上的數據能看出,近年來,音樂市場不論是內容創作者,還是內容消費者都具有很大的市場潛力和上升空間。
2. 用戶分析
2.1 目標用戶
圖片來源:百度指數
通過在百度指數搜索 “音樂”,“原創音樂”,“音樂視頻”三個關鍵字所得到的分析數據(如上圖),結合艾瑞咨詢對于音樂直播和在線音樂付費的用戶畫像,可以得出音樂內容的目標用戶特征:20~39歲,男性占多數,學歷高中以上,收入中等偏上。
這類年輕,有教育背景,且收入尚可的用戶,通常追求較高的生活品質,對于優質的內容也更有消費意愿,更注重社交和分享。
2.2 用戶需求場景
下表列舉了音樂內容用戶可能的需求場景。
3. 運營分析
3.1 音樂產品的業務邏輯
由上圖看出,對于UGC內容,平臺需要刺激創作者積極輸出優質內容,也要積極引導普通用戶完成互動,轉發等行為。
對于音樂內容的產出,不同與以往低門檻,粗制作的泛娛樂類音樂短視頻,各平臺現在很重視優質內容的產出。
一方面,可以通過這些作品制造爆款,樹立紅人。另一方面,通過優質內容增強用戶粘性,打造平臺口碑。 除此之外,也為商業化變現提供了很多新的可能。
對于直播類應用來說,音樂內容主要是主播翻唱,平臺就更加需要通過不同的激勵活動和玩法增加用戶間的互動。
3.2 各平臺音樂頻道產品特點
通過以上表格看出,各家平臺的細分領域也體現了產品本身的特性,抖音近期積極發展頭部歌手,快手直播+短視頻體現“大眾文化”,B站的結合國內外,多領域的視頻制作和翻錄。
3.3 音樂活動運營
以下表格是四個平臺近期音樂主題的活動和用戶參與路徑。
表一:抖音,快手,B站,5sing最近的音樂類活動
表二:以上四個活動的用戶參與路徑
通過表一看出,各平臺的活動運營基本遵循平臺特性。 就抖音,快手來說,其活動類型都是音樂直播。 抖音通過PGC帶動UGC。PGC保證了活動的話題性和用戶參與度,由此造成的活動熱度也能帶動UGC積極的帶tag生產發布內容。
此外,抖音參與活動的音樂人基本都是肩,腰部原創音樂人,也表明了抖音積極開發原創音樂市場的發展策略。
但通過用戶參與途徑推測,抖音似乎在通過別的渠道宣傳和引流方面,較為謹慎。另外三家平臺都有通過微博參與活動的舉措,抖音微博官博只發了一條關于該活動的博文,花椒微博官博沒有相關活動信息。
4. 總結
- 音樂市場在未來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從原創音樂的變現能力,音樂人帶來的粉絲紅利,到普通用戶對這類內容的關注度,愿意為其付費的程度,都表現出音樂領域有很大的商業價值。
- 優質音樂內容的生產主要以PGC,PUGC為主,其內容消費掌者主要是20-39歲的年輕人,對于精神消費有一定追求。不同于“較低俗”,“博眼球“類型的內容,優質音樂內容需要拔高產品調性。
- 音樂內容的形式,以及音樂類項目的活動運營都還有很多可以變化的空間。比如,二次元特色“虛擬藝人”,不同曲風,不同主題的音樂創作,新穎有趣的跨界合作等。
- 新媒體運營應該根據音樂受眾多渠道,全方位的滲入。因為創作者和追隨者都呈現在多個平臺同時活躍的趨勢。
- 對于引導用戶參與,可以通過1,通過頭肩腰部藝人帶動。2,通過某一主題,激發相應受眾的參與欲望。3,物質或精神激勵,不只是獎金,還可以是“和偶像同臺”,“大V關注我“等,不僅增強了Kol和普通用戶的互動,還可以滿足用戶的期望型需求,讓用戶獲得價值感,增強用戶粘性。
- 對于直播平臺來說,現在熱門的“云蹦迪”,“沙發音樂會”等活動,都表明直播平臺在內容,玩法上都有更多的創新空間。
作者:Josie Xu,熱愛互聯網的網癮少女 & 求職路曲折的慘淡應屆生
本文由 @Josie Xu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目標用戶 不應該僅通過3個關鍵詞來做畫像,不全面。往往我們對喜歡的音樂感興趣時,并不會僅搜索“音樂,音樂視頻…”這種關鍵詞,所以得出的男女比例類似的數值不具有準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