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企業數字化轉型(上):什么是信息化、互聯網化和數字化?

12 評論 58163 瀏覽 159 收藏 55 分鐘

信息化、互聯網化、數字化,有著相輔相成的遞進關系。談論企業數字化的轉型,首先必須得說清楚三者的概念,只有對其有清晰地定義和界定,才能進一步的去探討如何實現演變和轉變。本文中,筆者將嘗試對三者概念進行區分和探討

前言

信息化、數字化、互聯網化這些概念,已經提出了很久了,但是三者之間的區別和聯系,卻總是顯得很模糊。

對于企業來講,尤其是傳統企業,如果想實現數字化轉型、數字化賦能,首先應當定義清楚這些概念,理解各自的特點和挑戰,這樣才能結合企業自身的情況,做量身剪裁,搞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欠缺什么,找到正確的演進路徑。

對于互聯網人來講,更有必要理清這些概念間的重疊和不同之處,具備較好地理論體系支撐,讓自己從事的工作,在合理正確的大框架下向前探索。

實際上,信息化、互聯網化、數字化的概念,之間確實有交叉、歧義的部分,也有著遞進、演化的邏輯。經過長時間的思考,并查閱了大量的專業資料,在本文中,我將嘗試對三者概念進行區分和探討。

理清三者的關系后,才能談如何實現信息化向數字化的轉型。

一、什么是信息化

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到本世紀00年代末期,是中國信息化建設高速發展時期,IT咨詢項目、商業軟件實施項目,呈現井噴式發展,大多數企業和政府機關完成了管理軟件信息化的建設。

信息化作為最“經典”和“古老”的概念,是理解互聯網化和數字化的前提,因此,我們需要首先探討信息化相關概念。

1. 信息化的定義

一般我們對信息化的理解,是針對IT領域信息系統建設的狹義理解。廣義上來講,對信息化的定義更加宏觀,我們來參看維基百科的定義:

a. 維基百科對信息化的定義

Informatizationorinformatisation refers to the extent by which a geographical area, an economyor a society is becoming information-based.(信息化是指基于信息技術和信息資源,促成地域、經濟和社會的發展轉變)

廣義上的信息化,是信息社會相較于農業社會、工業社會,對標農業化、工業化而形成的概念。

從狹義的角度來講,信息化也有著明確的定義:

b. 國務院對信息化的定義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2006━2020年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術,開發利用信息資源,促進信息交流和知識共享,提高經濟增長質量,推動經濟社會發展轉型的歷史進程。

我們日常所理解的信息化,實際上更多的是指“企業信息化”,在百度百科能檢索到的定義如下,來源已無從考證。

c. 百度百科對信息化的定義

企業信息化(Enterprisesinformatization) ,企業信息化實質上是將企業的生產過程、物料移動、事務處理、現金流動、客戶交互等業務過程數字化,通過各種信息系統網絡加工生成新的信息資源,提供給各層次的人們洞悉、觀察各類動態業務中的一切信息,以作出有利于生產要素組合優化的決策,使企業資源合理配置,以使企業能適應瞬息萬變的市場經濟競爭環境,求得最大的經濟效益。

通過以上定義,我們可以發現,對于信息化的闡述,狹義來講,更多的界定了信息技術對企業生產運作的助力作用,而并沒有特別強調對商業模式的變革和顛覆,這就對互聯網化和數字化概念的提出預留了想象空間。

2.? 信息化的特點

信息化(本文中信息化均指企業信息化)建設高速發展的二十年中,幫助中國企業實現了現代化的經營管理改造和賦能,不僅實現了業務管理運作的線上化,更重要的是帶來了標準化、科學化的管理和運作模式。企業的信息化建設,結合所處年代的商業特征,呈現出以下特點。

a. 核心目標是降本增效

管理軟件系統的建設,最顯著的價值,是幫助企業實現降本增效。降本,包括降低管理成本、運營成本;增效,包括提高管理效率,提升運作效率;通過軟件系統,將標準化流程、管理制度、最佳實踐,完全固化在業務運轉過程中,

企業由不同的業務單元組成,各個業務單元各司其職,隨著企業發展壯大,人數增長,各種管理問題會不斷呈現。如果希望解決這些管理問題以及業務運作問題,就必須依靠管理軟件系統。

很難想象,如果沒有一套強健的ERP系統,生產制造企業該如何完成科學高效的生產;沒有一套健壯的WMS系統,大型的倉儲管理如何高效運作;而沒有一套強勁的客服系統,企業如何有效處理客戶服務問題。

信息化建設,在規?;髽I的降本增效工作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我們也必須搶強調,管理軟件系統的建設,只能讓業務運作得更好,但不能決定業務的成敗。例如,一個優秀的銷售團隊,即便用Excel管理業務,也能幫助公司達成業績;一個糟糕的銷售團隊,使用了再好的CRM系統,也不可能完成業績;但一個優秀的銷售團隊,配合優秀的CRM系統,肯定可以更好地管理客戶和業務,充分挖掘利用每一個銷售機會,并且確保企業客戶數據不會輕易流失。

b. 面臨的業務和市場穩定

現如今,商業環境和十幾年前相比,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市場競爭情況瞬息萬變,新的商業機會層出不窮,大家都拼盡全力搶占先機,比拼速度;而在信息化建設高速發展的二十年中,企業面臨的商業環境,相對是穩定的狀態。

例如,信息化建設中充分受益的能源、金融等領域,業務模式和形態都長期穩定,很少有顛覆性的業態出現。穩定的商業環境,導致了穩定的業務模式,而穩定的業務模式,就給信息化建設的過程留足了時間。

正是因為業務穩定,市場穩定,所以,一旦要進行管理軟件的建設,就需要對業務流程進行優化和重構,而在傳統業務模式中,流程重構和管理升級,是一件需要非常慎重的決策,因此,業務上會花費充足的時間探討,然后又會留給軟件實施團隊充分的時間設計并落地。

c. 大型項目、建設周期長

在信息化建設中,往往聚焦于大型商業軟件系統的建設,尤其是核心業務系統,以及業財一體化。所謂核心業務系統,一般就是指將核心業務線上化的系統,例如金融行業的核心交易系統,生產制造業的ERP系統等。

實施這些大型商業軟件產品,對于傳統企業來講,都是一件復雜的、慎重的工作。在傳統的信息化建設項目中,企業往往會首先通過IT咨詢公司(例如IBM、埃森哲等),完成管理咨詢工作,對業務流程和模式進行重構、優化,然后通過信息技術手段將變革后的流程和機制固化并落地。因此,這些項目的實施周期往往都比較耗時,一般都得半年起,有些甚至會持續好幾年,還有可能面臨失敗的風險。

項目龐大,是企業信息化建設中一個很顯著的特點,但并不代表所有信息化建設工作都需要面對大型項目。例如類似于項目管理工具、缺陷追蹤工具、員工關懷平臺這一類的中小型軟件系統,也屬于信息化的范疇。甚至,現如今很多SaaS軟件,其實對于企業來講,依然屬于信息化建設的范疇。

d. 建設方法論成熟

企業信息化建設,經過這么多年的發展,早已形成完備的方法論體系。不論是企業架構(EA),TOGAF模型,Zachman模型,還是IT治理模式,ITIL等等,這些具有實踐意義的方法論和框架,都已經非常成熟,并且能夠非常好的指導大型企業復雜的IT架構環境。

傳統信息化建設所沉淀的方法論,雖然在某些方面不適用于當今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但是對于現代企業應用架構體系建設依然具備非常強的指導意義。例如典型的主數據管理思想,基礎服務平臺,數據治理等等,這些概念和課題,依然是解決當今所謂數字化建設的不二法門。

3.? 信息化的挑戰

信息化建設所面臨的挑戰,不僅在十幾年前存在,即便在幾天當下,也依然存在。

1) 信息化系統建設實施首先是個業務問題

很多企業管理人員往往有個錯誤的認知,認為企業上線了管理軟件系統,就是解決業務問題的靈丹妙藥;實際上,管理軟件,只是解決業務問題,提高管理效率的手段之一,更重要的,是業務管理和治理的水平的提升,再結合軟件系統,才能讓管理具備抓手,治理思想能夠最終落地。

歷史上并不缺少信息化建設失敗的案例,甚至是Oracle、SAP這樣的專業玩家,馬失前蹄的案例也并不是沒有,更有甚者,某些公司花費幾千萬,甚至幾億的項目,最終也以失敗而告終。失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業務重構、管理變革的失敗,導致的軟件交付項目失敗,這是很可能發生的。

2) 傳統的IT治理模式對業務創新和變革有抑制作用

在曾經的軟件開發方法論中,為了避免業務“亂折騰”,“瞎折騰”,“浪費IT資源”,設計了很多機制,保證需求分析的準確性,控制需求變更,保護IT資源;但是這樣的機制,放在如今的市場環境中,就顯得不那么合適。

面臨如今競爭激烈、多變的市場,首先要轉變一下觀念,IT資源要賦能業務,支持業務試錯,允許一定程度的資源浪費。記得當年我在外資保險公司,IT管理水平非常高,所有的需求提報、評審、變更都有嚴格的機制和流程,確保了IT投入開發的資源,都是企業確實需要的訴求,不會產生資源浪費。但現如今反觀當年的機制和流程,是需要進行調整與時俱進的。

幾年前Gartner提出了雙模式(Bimodal)的IT理念,就是用來解決這個問題,對傳統IT資源進行了重新定義,認為IT需要依靠兩套不同的模式,來支持當今業務的發展,單一的傳統的穩態IT已經不能符合當下的業務需求。針對雙模式的話題,我們此處不展開,留待后續詳述。

面對當今靈活多變市場的挑戰,Gartner提出了IT雙模式理念

4.? 案例:X公司的個人用車租賃業務開展信息化建設

經過上述探討,相信大家對信息化有了一定的認知。為了讓大家進一步準確的理解信息化、互聯網化、數字化的概念,我們將通過一個案例,來為大家進一步的說明和闡述:

X公司,是一家誕生于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的個人汽車租賃業務公司,發展初期在北京開展業務。公司在報紙、雜志、黃頁刊登廣告,以及在機場進行展臺宣傳,凡是個人客戶有短期租車訴求,都可以通過電話,在X公司查詢車輛情況,進行預約登記,然后上門取車。

在業務發展的前幾年,X公司采用了這種原始的作業模式,很好地發展了業務??蛻粼V求,從最早記錄在接線員的小本子上,到后來能夠登錄在個人微機的表格軟件中,雖然沒有管理軟件系統支撐,但業務依然做的有聲有色,只是效率較低,運作過程很容易出錯。

隨著業務的持續發展,X公司決定采用信息化手段賦能業務。首先開設了靜態官網,多了一個新的宣傳渠道;其次選型并購買了OA、財務系統等軟件,提升了公司的內部管理效率;更重要的是,X公司和軟件公司合作,開發并部署了核心業務系統,一套類似于進銷存軟件的車輛租賃管理系統,通過這套系統,業務人員在受理客戶電話預約時,可以及時準確的掌握車輛信息,給出調度安排。

在這套核心業務系統中,X公司對車輛庫存進行了有效利用,且客戶滿意度顯著提升。

基于這套核心業務系統,X公司又進一步實施了客服呼叫中心系統、更加專業的營銷型CRM系統等,通過全面的信息化建設和改造,X的業務進一步的飛速發展,業務遍布全國各大一線城市。

二、什么是互聯網化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企業的經營環境、競爭環境,都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ヂ摼W,尤其是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對人們的衣食住行有著深遠的影響,對企業更是有著顛覆性的改造。

信息化可以解決企業經營管理的降本增效問題,但是不能解決企業的商業模式重構、快速應對市場的創新訴求。而互聯網對商業帶來的顛覆,以及互聯網公司經營運作的模式,給傳統企業突破創新帶來了很好的借鑒意義,因此,互聯網化、互聯網模式、互聯網思維在前些年被廣泛的談論。

互聯網化和信息化,有一定程度的遞進和交融關系,但相對也彼此獨立?;ヂ摼W化包括了對信息系統的大力投入和建設,這和信息化的訴求一致;也包括了對業務運作機制和組織形態的創新,這又超出了信息化的范疇。兩者關系可以如下圖所示。

信息化和互聯網化是彼此有交融但又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

互聯網化,是一個非常寬泛的概念,我們首先拋出兩個問題,大家可以先思考一下。

一家特色小吃店,通過微商、直播等形式做電商帶貨,交易量持續增長,遠超線下門店收入。請問,這家小吃店,是否實現了互聯網化經營?

一家傳統家居建材企業,信息系統建設完備,線下主營業務穩定,也有自己的線上商城,但線上業績并不好。請問,這家建材企業,是否實現了很好地互聯網化呢?如果這家企業開展了直播帶貨,智能家居業務,是否就是實現了互聯網化呢?

互聯網化,不僅包括了對商業模式的顛覆,也包括管理理念、運作模式的創新;互聯網化甚至在某種程度上也超越了數字化的范疇。

互聯網化,是理解信息化向數字化轉變、過渡的非常重要的橋梁,甚至互聯網化的思想中包含了數字化所有最核心的奧秘。我們需要深刻地探討互聯網化,才能更加準確的理解數字化。

1.? 互聯網化的定義

互聯網化,是中國特有的名詞和概念,并且沒有準確嚴格的定義,很多時候,大家往往把互聯網化、互聯網思維、互聯網+、互聯網模式等等混在一起來談。

在百度百科上,針對互聯網化的解釋如下:

a. 百度百科對“互聯網化”的定義

互聯網化是一種理念,是指企業利用互聯網(包含移動互聯網)平臺和技術從事的內外部商務活動?;ヂ摼W是實現了資源整合與互動。

另一個很火爆的概念要屬互聯網+,和互聯網化高度相關,作為政府機構提出的概念,互聯網+有著明確的定義和解讀。

b. 國務院對“互聯網+”的定義

“互聯網+”是把互聯網的創新成果與經濟社會各領域深度融合,推動技術進步、效率提升和組織變革,提升實體經濟創新力和生產力,形成更廣泛的以互聯網為基礎設施和創新要素的經濟社會發展新形態。

提到了互聯網化和互聯網+,就不能不順手再提一下產業互聯網,首先來看下其學術定義:

c. 百度百科對“產業互聯網”的定義

產業互聯網是基于互聯網技術和生態,對各個垂直產業的產業鏈和內部的價值鏈進行重塑和改造,從而形成的互聯網生態和形態。產業互聯網是一種新的經濟形態,利用信息技術與互聯網平臺,充分發揮互聯網在生產要素配置中的優化和集成作用,實現互聯網與傳統產業深度融合,將互聯網的創新應用成果深化于國家經濟、科技、軍事、民生等各項經濟社會領域中,最終提升國家的生產力。(百度百科資料引自于清華大學博士后陳春春論文)

從以上各種定義可以看出,不論是互聯網化,還是互聯網+,亦或是產業互聯網,核心重點,在于“基于互聯網技術和模式,對傳統領域和實體經濟,進行重構再造賦能”。

我們將這些名詞追本溯源,回歸到互聯網化這個概念本身,到底互聯網具有什么樣的特點和魔力,給現代企業帶來了什么樣的機遇和挑戰呢?為什么認為互聯網這種形態和模式,能產生這么大的顛覆性力量呢?只有追溯其本質,理解其特點,才能為己所用,結合自身很情況尋找改變和突破。

2.? 互聯網化的特點

總體來講,互聯網化在企業的渠道創新、管理創新、模式創新等方面,表現出以下特點。

a. 首先是一種全新的售賣渠道

互聯網誕生之初,首先是一種全新的信息分享與交換的媒介;而隨著電子支付的發展,互聯網成為了一種支持線上交易的全新銷售渠道。

在線上支付并不方便的年代,企業將商品和服務在官網上進行介紹,此時互聯網只是一種全新的宣傳渠道。但是,一旦實現了客戶可以在網絡上自助購買、自助消費,交易的形態就發生了本質的改變。

線上業務的開展,打破了傳統企業銷售渠道網絡體系,企業需要重新思考直營、代理商,以及線上商城之間的關系。

互聯網,對于企業的商業模式創新和顛覆,首先從全新的線上交易開始,完成了對企業銷售渠道的升級和改造。

b. 線上業務天然適合數據驅動

在典型的互聯網商業模式中,廣告變現一直是“傳統”互聯網公司的主營業務與創收模式,正是因為數字空間一切數據和行為可追溯的特點,互聯網廣告可以精確的衡量和評估效果與收益,在典型的互聯網公司,對數據的尊重是一種根深蒂固的信仰。

正如傳統互聯網業務的廣告業態一樣,凡是在線上發生的交易和客戶行為,都可以被準確記錄和存儲,互聯網上發生的業務,天然具備基于數據分析并賦能業務的土壤。線上業務天生的適合基于數據驅動的業務分析與管理。

例如,假設你是一家特色鴨脖的店主,在線下的門店中,雖然你的生意火爆,但其實你很難搞清楚你門店附近具體的客流量,以及你門店消費客戶在客流量中的轉化率??墒且坏┠汩_始在抖音直播賣鴨脖,相關的流量,曝光,轉化,客戶停留時間,關注度,這些數據,就會鋪天蓋地的記錄并且撲面而來,面對這么多有趣有價值的數據,恐怕你不想基于數據分析去改善業務都不行了。

c. 線上業務天然適合敏捷迭代

線上業務另一個顯著特點,是特別適合于敏捷迭代。

在傳統業務中,從市場分析論證,到商品生產制造以及實驗,是一個復雜并且有一定投入的工作。經典的ABTest,并不是互聯網的發明,而產生于傳統快消品行業,目的是進行商品在消費者群體中的對比性測試。

在數字空間中,ABTest這種商品和服務的驗證模式,更容易進行開展,因為試驗成本非常低,并且非常容易通過技術手段來控制。試想,在線下的ABTest,需要生產制造測試商品,準備渠道投放,進行線下數據回收和分析;而在線上的模式中,只需要代碼略微調整,對流量進行準確的分組控制,就可以輕松地開展對照測試。

這種低成本的試錯模式,為敏捷迭代提供了天然的土壤,因為成本低,線上業務可以進行快速的試錯和調整,通過不斷地測試和數據反饋,基于數據驗證來判斷最優解決方案,這些優點,是傳統線下業務奢求而不可得的。

d. 全新的崗位設計和組織形態

線上業務運作中,企業需要兩種人員配合來完成相關工作,一種是做線上活動、內容、創意的制作,叫做運營人員;另一種,是需要完成線上C端的網頁、APP設計,編寫設計文檔,交給研發人員實現,叫做產品經理(這是早期的產品經理的工作范圍)。

在互聯網公司,運營部門和C端產品經理團隊,屬于公司的業務部門,要承擔核心的DAU、轉化率等指標,尤其是廣告變現為主的互聯網公司,C端產品團隊承擔了流量獲取和維持的工作,是公司變現的核心生命線。

運營和產品經理的崗位,是互聯網業務形態下,特有的崗位設計,對于其匯報關系和組織結構,對于傳統企業來講,尤其需要合理安排。有些企業認為屬于業務部門,有些企業認為屬于IT部門,有些企業認為是獨立部門。

其實,這些組織方面的設計和安排,要結合公司的業務情況和特點來決定,并沒有絕對的選擇。后續的文章,我們會進一步深入探討互聯網化模式中的組織設計問題,這也是企業在數字化轉型中,變得越來越重要的B端產品經理對企業數字賦能的一個重要話題。

e. 業務與技術深度融合

線上運作的業務,天然和技術緊密結合。虛擬世界的運轉,必須依托于技術的支撐,而架設在虛擬世界的業務,必須和技術深度綁定。

例如,最基本的線上廣告投放,線上獲客,線上客戶行為分析,這些工作,都需要具備一定技術常識的業務人員或分析人員來完成。而線上的一系列運營活動,例如優惠券投放,小程序裂變,自動化營銷,這些活動的設計,更是需要對技術的理解,才能設計出優雅的活動執行路徑和方案。

不僅線上業務如此,線下業務,也在和線上業務深度融合,線上線下的邊界被模糊,商業的運作徹底被技術驅動前行。

例如,線下門店,通過獲取客戶微信號手機號,和CRM數據庫進行打通,建立全方位的客戶畫像,捕獲客戶線上線下行為,搭建公眾號、小程序矩陣,實現客戶線上線下的全觸點管理。

互聯網企業技術對業務的驅動,還體現在企業內部的業務賦能,例如,傳統企業的銷售管理業務,IT部門一般承擔支持工作,配合業務開展。但是,在互聯網企業,產品研發部門,會作為業務合作伙伴(注意,是Business Partner,而非業務下游),與業務部門一起,通過技術力量改善業務,提升效率。很重要的一個特點,是產品經理會進入到業務決策的過程,深度的參與業務。

f. 催生商業模式創新

互聯網,不僅深刻地改變了人們的衣食住行,對商業也產生了翻天覆地的影響。

首先,是電商的全面普及和成熟,基于國內強大的供應鏈物流體系,線上購物簡直讓人們無法自拔,不論時效性,還是服務品質,還有貨物的豐富多樣性,把線下零售打壓的非常厲害?,F在還有哪家企業敢拍著胸脯說,自己不在乎線上渠道?

其次,基于電商的基礎設施支撐,各類營銷和銷售玩法創意層出不窮,什么直播帶貨、微商營銷、短視頻新媒體矩陣等等,傳統賣貨的方式被顛覆,現在二三線城市的服飾批發商城中,哪家小店的老板,如果不搞搞直播,拍拍短視頻,那還真有點奇怪了。

以上提到的兩點,是互聯網對傳統生意的創新式顛覆。

而互聯網模式本身也創造了全新的商業模式。

例如,共享經濟形態的Airbnb、單車、網約車,通過去中心化的手段實現了商業的運作;再例如,平臺模式的美團、餓了么,基于LBS和移動互聯網的普及,實現了全新的商業形態,等等。

探索互聯網形態,對商業的創新和賦能空間,是每一家企業都需要深入思考研究的課題。

3.? 互聯網化的挑戰

從互聯網化得特點可以看出,互聯網數字經濟的運作過程和運作模式,以及對人才的要求,和傳統商業有著很大的區別?;ヂ摼W業態中,存在著廣闊的創新空間,以及對傳統業務運作模式和商業模式改造的機會。

在幾年前,行業中討論最多的問題,就是傳統企業如何通過互聯網思維改造自身,完成革命。而互聯網思維的特點,實際上也是上述提到的互聯網化的相關特點。

對于企業來講,實現一系列互聯網化運作的相關改革,有兩個最大的挑戰:

a. 組織能否支持創新并適應變化

互聯網化的運作,利益格局、組織形態都會產生相應的重塑。例如對渠道體系的改變,對運作模式的改變,對團隊結構、組織架構的改變等。企業能否容納這些變革的發生,是有一定的困難的。

規模越大的企業,改變的挑戰越大,操作的難度越大;企業的一把手,需要認可并強力支持互聯網化的改造,設計新的組織結構,制定新的績效體系,鼓勵突破性的業務創新,要自上而下的驅動變革的發生,打破內部長期以來的“平衡”,提供變革充分孕育成長的土壤。

b. 是否有合適人才進行落地

企業嘗試互聯網化的創新和突破,一方面需要有相關的土壤和空間,給予試錯的機會,另一方面也要有相應的人才,去推動事情發生并落地。

互聯網線上業務的運作管理,要求相關的員工具備數據驅動、技術融合、運營創新多項專業能力和思考模型的復合型人才,這類人才一方面可以從公司內部培養挖掘,但相對有一定難度,更多的可以考慮從市場上尋找相關專業人員。

目前很多傳統企業,都喜歡從大中型互聯網公司搜尋相關人才,引入新鮮血液,帶來變化。但如果企業自身的客觀環境、文化、思想沒有相關的轉變,那么對人才的留用也是一大問題。

4. 案例:X公司創新獲客與運營,探索新業務

我們已經聊了很多關于互聯網化的相關問題,現在,我們回到之前提出的兩個問題:

  • 一家賣特色小吃店,通過微商、直播等形式做電商帶貨,交易量持續增長,遠超線下門店收入。請問,這家小吃店,是否實現了較好地互聯網化經營么?
  • 一家傳統家居建材企業,信息系統建設完備,線下主營業務穩定,也有自己的線上商城,但線上業績并不好。請問,這家建材企業,是否實現了很好地互聯網化呢?如果這家企業開展了直播帶貨,智能家居業務,是否就是實現了互聯網化呢?

此刻,你如何看待以上兩個問題呢?廣義來看,以上兩個公司,都實現了互聯網化?;ヂ摼W化,是一個非常寬泛的概念,例如針對案例一,小吃店本身連信息化都沒有做到,但卻能夠擁抱變化,通過線上渠道進行售賣模式創新,那么我們就應該認為他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互聯網化。

接下來,我們進一步通過之前X公司的案例,來闡述互聯網化:

在強有力的信息化管理軟件的支撐下,X公司的業務做得有聲有色。

隨著互聯網,尤其是移動互聯網的深度普及,X公司管理團隊,決定依靠互聯網,進行各種業務探索。

X公司開發了APP,以及對PC官網進行了改造,客戶可以直接通過網絡,進行線上預付款,自助預約租賃車輛。針對線上渠道,X公司成立了網銷事業部,從市場上招聘了專業的數字化廣告投放人員,幫助公司開展SEM和定向廣告投放工作;還招聘了相關的運營人員,通過線上運營活動,提高品牌曝光和用戶粘性,加強公司和消費者的互動性,刺激消費者的持續消費和復購。

X公司計劃探索新業務。目前,基于智能手機以及LBS技術的成熟,有多家互聯網創業公司,在探索平臺模式的網約車業務,X公司管理層經過探討,決定也進行相關業務探索和嘗試。

然而,新業務進展并不順利。

首先是技術難度,X公司發現開展這項業務,非常核心的調度算法問題,自己的IT團隊沒有足夠的技術實力解決,這就導致最基本的車輛最優調度無法實現。公司打算從市面上高薪挖人,但是驚奇的發現,這些遠遠沒有盈利的互聯網創業公司,在風投的加持下,高薪吸引了相關人才,并且給出夸張的期權激勵,而這些X公司都是做不到的。在人才的爭奪上,X公司已經落后一步。

其次是效率執行層面,新業務的迅速開展,需要大量的司機供給,而大量司機的涌入,需要再業務運營管理流程上,上線管理軟件系統,進行標準化處理,從而提升效率。但是,傳統的IT部門運作模式,由業務部門設計業務流程機制,再提交需求給需求分析師,需求分析師拿著二手需求設計軟件產品方案,再交給IT自研團隊,甚至可能是外包團隊編碼實現,這樣整體的運作效率有多處折損;再加上,之前的IT系統架構,相對包袱比較沉重,很難做靈活的擴展,而IT部門領導,為了架構長遠的合理性,要求將新業務的管理系統和現有應用架構做深度融合,這在一定程度上對開發工作造成很多困難。

新業務本身還在快速變化試錯中,這就導致相關管理軟件的落地速度遠遠跟不上業務發展的速度,限制了業務的發展,新業務的機會窗口被錯過,X公司在新業務快速嘗試的執行力和敏捷性上,與互聯網公司相比還是有很大差距,最終錯失業務機會。

三、什么是數字化

數字化,是近幾年越來越火爆的一個詞語,今天,越來越多的企業都在向數字化邁進,希望通過信息技術改變現代商業,帶來新的創新機會。從百度搜索指數來看,“數字化”的搜索趨勢,已經逐漸上漲,并且超越了“信息化”的搜索趨勢。

在百度指數中,“數字化”這一關鍵詞已逐步貼近并超越“信息化”

對于數字化的討論和觀點非常多,例如:中臺是數字化的核心;基于客戶生命周期的多觸點整合營銷是數字化的本質;以客戶為中心的主數據建設是數字化的命門;只有實現了基于大數據、IoT、人工智能應用的業務,才是數字化。

到底什么是數字化?企業實現了什么,完成了什么,做到了什么,就可以算作實現了數字化?這些問題,讓我長期困惑不已,甚至感覺到某種程度上來說,這是一個無解的哲學問題。

1.? 數字化的定義

數字化這個概念本身,在業界已經有非常明確的定義,我們來看看全球知名IT咨詢公司Gartner對數字化的解釋。

Gartner 對數字化的定義:

Digitizationis the process of changingfrom analog to digital form, also known as digital enablement. Said anotherway,digitizationtakes an analog process and changes it to a digitalform without any different-in-kind changes to the process itself.(數字化是將模擬信號轉變為數字信號的過程)

Digitalizationis the use of digitaltechnologies to change a business model and provide new revenue andvalue-producing opportunities; it is the process of moving to a digitalbusiness.(數字化是通過數字技術改變商業模式,提供新的營收點與價值創造機會)

中文“數字化”,在英語語境下,有兩種定義,分別是Digitization,和Digitalization,相關的解釋也非常清晰,前者是狹義的定義,后者是廣義的定義。

廣義上的數字化,強調的是數字技術對商業的重塑,信息技術能力(更高級和流行的叫法應該是數字技術能力)不再只是單純的解決企業的降本增效問題,而應該成為賦能企業商業模式創新和突破的核心力量。

數字技術如何賦能商業,解讀的視角非常多。除了技術本身,企業自身的組織形態、企業文化等等都需要產生相應的調整和變化,才能在企業內部產生自發性的創新驅動力量,促進技術驅動的變革發生。而這個特點,數字化和互聯網化運作的本質具有高度的相通性。

所以,理解了互聯網化的特點,就理解了數字化建設得要旨,因為互聯網化本身正是以技術驅動商業變革和創新的典范,這和數字化建設的目標一脈相承。

我們可以繼續完善之前的圖表,來解釋信息化、數字化、互聯網化彼此的邏輯關系。

數字化包容了信息化,但不完全包容互聯網化。

信息化,是數字化的子集,實現信息化,只能是完成了數字化的一部分工作,但是如果說一家企業較好實現了數字化,則必然實現了信息化,因為全面的信息系統建設是廣義數字化的基本前提。

互聯網化,和數字化高度交融,但和數字化不完全一致?;ヂ摼W化的大多數技術理念、管理理念、組織運作理念,都和數字化高度相通;但是廣義的互聯網化,要比廣義數字化的范圍寬泛一些,例如,我們之前探討了某小吃店,通過線上媒體矩陣形成銷售通路,屬于廣義上的互聯網化,但其并沒有實現基本的信息化建設,沒有實現廣義上的數字化。

Gartner對數字化,做出了嚴謹,完整的定義,其他機構和平臺對數字化的定義與Gartner類似,我們不再贅述。

2.? 數字化的特點

數字化和互聯網化具有高度的相關性,甚至有很多觀點認為,互聯網企業都是“原生數字化企業”,具備數字化的天然基因。

因此,互聯網化的相關特點,也體現了數字化的相關特點,例如基于數據驅動,技術和業務深度融合等。

除此以外,數字化還體現了一些不同于互聯網化的鮮明特點。

a. 全面的“數字化”

狹義上的數字化,要求將現實世界中有價值的人、事、物全部轉變為數字存儲的數據。而現代科技的發展,已經具備了實現這個訴求的能力。

從傳感器/GPS/攝像頭等IoT的大規模數據采集;再到4g/5g的大規模數據傳輸;再到云計算的大規模的數據存儲;再到語音識別/視覺識別/語義識別的大規模數據計算,我們生活中的一切,都可以被“數字化”存儲,使用。

對于企業來講,這些能力的應用,將進一步重構業務運作的模式,和商業運轉的邏輯。例如,曾經的自動售貨機,需要你投入紙幣,選擇商品,完成找零,相對來講是一個機械性的過程;而如今的無人貨柜,都已實現通過人臉識別打開柜門,拿出商品,機柜通過RFID識別商品,自動結算。人和貨,都已被數字化,并且聯通在一起,實現了更加純粹的自動化、智能化。

b. 對商業的改造

數字化對企業外部和內部都產生了深遠的改變。

對企業外部,數字化與互聯網化一脈相承,在某些領域實現了充分的商業模式創新,甚至顛覆了傳統業務模式。例如電商、P2P、在線教育等。

我們思考一個問題,類似于瓜子二手車、VIPKID、貝殼找房這樣的企業,依然需要大量的銷售團隊來完成客戶轉化,你認為他們是互聯網企業,還是傳統企業呢?實際上,這類公司更喜歡稱自己為科技公司,正是科技的力量,數字化原生的能力和基因,讓他們在傳統業務領域做著一些顛覆業務本身的事情,并且保持了高速的敏捷迭代和業務試錯探索。

對企業內部,數字化通過技術,驅動內部業務模式的升級和重構。一方面,新技術讓企業的生產、制造、運營流程發生了顯著變化,另一方面,全新的管理模式,讓技術帶來的變化發生的更加迅速,并且可以自下而上的發起變革。

所謂全新的管理模式,主要是指通過對IT團隊轉型和升級,參考互聯網企業產研團隊的運作管理模式,培養孕育更多的業務、技術復合型人才,結合良好的文化土壤,實現技術的驅動,這個話題我們后續還會深入的探討。

c. 對產業鏈的重塑

數字化本質上也是更高級的信息化,將企業的業務能力進行外化,并且可以實現對外輸出。例如,公司本身的倉配體系,在完善的信息系統支撐下,可以輕易地轉型為對外的3PL服務,和外部的系統和公司進行對接,將自身的成本中心能力外化輸出,變成利潤中心。

企業自身的業務能力被模塊化,服務化,這樣,企業就變成了一個靈活的有機體,而整個產業鏈條上下游,在這種能力的支持下,產生了創新和變革的空間。企業的價值鏈體系被顛覆重構,任何價值環節,都可能與其他企業進行協同和打通,甚至共生在一個更加龐大的平臺和網絡下進行生長和運作。

例如,菜鳥網絡對國內倉配行業的創新和賦能,任何菜鳥網絡中的倉儲物流公司,內部價值鏈都被打破,在產業鏈上下游的運作,將融入在菜鳥網絡的整體平臺和生態中;也正是因為強有力的數字化、信息化系統的支撐,各家企業能夠實現這樣的平臺融通和產業鏈融入。

3.? 數字化的挑戰

數字化面臨著和互聯網化相似的挑戰,我們進一步對其進行闡釋。

a. 數字化不應該高高在上

我們談了數字化的定義,要賦能商業;我們也講了數字化的特點,要重塑產業鏈;這些目標,讓數字化承受了沉重的壓力和負擔,仿佛如果沒有顛覆,或者技術不高大上,就不是數字化。

很多人陷入了焦慮,要搞數字化,要上云,要搞AI,要搞中臺;然而,做了這些,對企業真的就絕對有價值,有意義么?如果只是為了噱頭或填補心中的不安,去做這一類所謂的數字化建設,那么就是不接地氣,脫離實際的高高在上。

數字化建設,不應該做成“放衛星項目”,如何能夠真正通過信息技術、數字技術賦能業務,才是需要深刻思考的問題。

b.IT 團隊需要轉型突圍

如何通過信息技術、數字技術真正賦能業務?如何產生更加可執行可落地的、有價值的、自下而上發起的、來自一線的各種微創新?這些工作,可能對企業實際運作來講更有幫助。

而實現以上訴求,就需要企業中有著優秀的復合型人才,懂業務,并且懂技術。實際運作上來講,業務人員補充技術知識可能有難度,而技術人員中具備業務思維的好苗子,在合適的土壤中是可以充分發揮價值的。

在互聯網企業中,產品經理正是這樣一種復合型崗位角色,完成商業和技術的融合。在傳統企業中,則是IT部門承擔了這個任務,但是,傳統的IT部門,偏執型,技術思維重,必須進行轉型和突破,更加深度的介入業務,實現現代商業對其全新的使命要求。

4.? 案例:X公司全面實行數字化戰略

X公司在嘗試網約車業務失敗后,主營業務也受到了挑戰。

幾家開展網約車業務的獨角獸互聯網公司,進一步拓展出行業務的產品品類線,進軍汽車短期租賃業務?;谄鋸姶蟮牧髁績瀯?,以及良好的產品體驗和數字化運營能力,再加上資本助推,快速的在全國幾大核心城市開展業務,并且具備相當的規模和聲勢,這對行業龍頭老大的X公司一向穩定的主營業務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X公司管理層決定進行業務變革,首先從加強技術資源投入做起,對IT建設投入了更多的預算,意圖加強技術實力,實現數字化轉型,抗衡激烈的外部競爭環境。

IT部門也確實充分利用預算,進行了全方位的數字化改造。例如核心系統上云,實施中臺戰略項目,建設并重構以客戶為中心的CRM平臺,開發車載定位系統,甚至在對外出租車輛的后備箱統一提供基于RFID識別的商品自動售賣機器;除此以外,IT部門將需求分析部改名為產品部,將需求分析師統一改名為產品經理,希望能夠學習并實踐互聯網的組織模式。IT部門匯報時宣稱,公司數字化建設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然而,外部互聯網獨角獸對主營業務的滲透并沒有放慢步伐,各種營銷補貼的投入,將成熟老客戶大面積挖角,X公司的數字化戰略貌似并沒有成功幫助公司應對挑戰。

問題出在哪里呢?

四、總結

信息化、互聯網化、數字化,有著相輔相成的遞進關系。談論企業數字化的轉型,首先必須得說清楚三者的概念,只有對其有清晰地定義和界定,才能進一步的去探討如何實現演變和轉變。

本文花了大量的篇幅介紹三者的概念、特點、挑戰,有了這些基本認知,我們就做好了準備,在下一篇,我們將談一談企業如何實現數字化轉型。

插播一條廣告

大家好,我是《決勝B端》作者楊堃,曾在VIPKID任產品總監一職。在工作中,遇見有很多優秀的B端產品經理,但缺少體系化、針對B端產品的實操訓練,在成長中走了許多彎路。

我努力將自己多年做B端產品的經驗提煉總結出來,和起點學院聯合打造了一門B端產品體系課——《To B產品實戰訓練營》希望能給需要的同學一些實質性的幫助。

幫助大家構建B端產品知識體系脈絡,掌握B端產品建設,從業務診斷、需求分析,到抽象建模、設計落地的全過程的方法思路,最終直接應用于工作實踐。

掃碼即可報名,還可為大家爭取到的專屬優惠~

立即搶座,報名成功后即可領取詳細課程資料!

#專欄作家#

楊堃,公眾號:PM楊堃(ID:pmYangKun)。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決勝B端》作者,11年互聯網研發、產品設計經驗,曾就職于傳統外資保險公司、百度,現就職于VIPKID。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good

    來自北京 回復
  2. 作者,什么時候出下一篇啊~~~~~~

    來自北京 回復
  3. 分析透徹 理解了

    來自北京 回復
  4. 楊老師~催更中篇、下篇

    來自北京 回復
  5. 不論是信息化還是數字化,都是工具,而企業的業務模式、產品形態、組織能力、人才梯隊才是覺得一個企業發展的核心,工具是幫助企業發展的,難以覺得企業發展。數字化的關鍵是業務的需求和改革的決心,工具要服務業務發展,同時業務模式也要根據工具進行調整和改革,不然結果還是不配套,難以成功。

    回復
  6. 下一篇怎么不寫了?

    來自廣東 回復
  7. 對幾個基本概念清晰了,樓主交付的經驗豐富講的干貨滿滿,坐等學習下一篇企業如何實現數字化轉型

    來自福建 回復
  8. 很有價值的文章,梳理了信息化,數字化,互聯網化的關系,落地還是要基于企業業務本身的需求,軟件信息系統作為載體,是需求目標確定的前提下的技術應用,不能本末倒置。打車的案例,未嘗不可以外包給第三方,尋找合適的途徑搭建相應的信息系統。

    來自廣東 回復
  9. 問下漫談企業數字化轉型(下)在哪里找呢

    回復
    1. 同問。
      下怎么沒了

      來自上海 回復
  10. 企業數字化轉型就和當年ERP建設的困難一樣,面臨組織變革和業務重塑,巨大的阻力

    回復
  11. 問題出在單純進行數字化改造,忽略產業鏈及內部價值鏈的深度思考與優化

    來自廣東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