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你重塑思考方式!貝索斯、格雷漢姆、安德森等13位大牛的思維模式是這樣的

0 評論 6656 瀏覽 79 收藏 18 分鐘

心理模式對于你的腦子來說就像是App在手機里的角色——和App一樣,心理模式的種類繁多,它們幫助你做出決定、解決問題,幫你以全新的方式看待世界??傊鼈冏屇愕哪X子更加靈光。

投資大師查理芒格和傳奇人物埃門馬斯克都認為,你需要知道是哪些心理模式讓你理解和認識這個世界的。當然,想要記下所有內容是不現實的。

你可能也早已發現,那些想要背下所有內容的學生最終都會把這些東西全都忘掉。他們在學校里不會成功,在人生中也一樣。你必須要合理地處理腦子里的那些心理模式,建立起一個框架?!槔砻⒏?/p>

在創業世界中,要學習的新知識永遠不會干涸。面對著如此多的媒體網站:ProductHunt、Medium、twitter、quibb、TechCrunch、HackerNews、Quora、TheMacro……我們很難記住那些真正基礎的、有意義的知識。

下面就是一些作為創業者最需要知道的重要心理模式,它們將能夠幫助你弄懂自己思考的方法:

遺憾最小化框架 (RegretMinimization Framework)

提出者:杰夫貝索斯 亞馬遜CEO

遺憾最小化框架是亞馬遜CEO杰夫貝索斯提出的,它能讓你在面向未來的基礎上看待當下的現實,從而幫助你完成困難的決策。比如說,它會讓你放棄現在的工作,去追求你已經想了兩年半的一個夢想。杰夫在做決定時會將自己想象成80歲的模樣,思考自己在一生中會感到遺憾的事件。

我知道,等我到了 80 歲,我絕不會后悔我做過的這些嘗試。我不會后悔投入到互聯網這個我認為將成大事的領域之中。我知道哪怕我失敗了,我也不會遺憾,但我可能會因為沒有嘗試而最終后悔不已。——杰夫貝索斯

創意迷宮 (The Idea Maze)

提出者:Balaji S. Srinivasn A16Z成員

創意迷宮是一種思維框架,能夠幫助你思考并計劃公司可能會走上的多種道路。成功的創業靈感通常會經過大量的優化,考慮到未來世界的變化而預測出多種發展道路,形成一個框架后再著手實施。

一個優秀的創始人應該能夠預測到,在這個迷宮中,轉哪些彎會為公司帶來財富,哪些會將公司帶向滅亡。一個糟糕的創始人則只會盲目地奔向一個寫著電影、音樂、文件分享、P2P或者是圖片社交的迷宮入口,絲毫沒有考慮這一產業的歷史、迷宮內已有的玩家、過去的傷亡人數,也沒有考慮是否有能夠打破圍墻、改變現狀的科技。——Balaji S. Srinivasan

Balaji認為,在開始工作前必須要完成這個迷宮,可以從歷史、類似物、數據理論和直接經驗等方面入手。此外,將這種計劃比喻為迷宮,能讓人們從更宏觀的角度看待問題。你需要擔心的,就是不要在錯誤的道路上浪費太多時間。

厭惡性事務盲區 (Schlep Blindness)

提出者:Paul Graham YC創始人

厭惡性事務盲區會讓創始人忽略各種創業點子?!癝chlep”一詞來源于意第續語,意思是乏味的、不受歡迎的苦差事。它的危險之處在于,人們往往認識不到這些事務的存在,仿佛下意識地將它忽略了,這就是“厭惡性事務盲區”。

一個企業將要從事的 “苦差” 也正定義著這個企業??嗖钍戮拖袷且粋€冰冷的游泳池,唯一的處理辦法就是:跳進去?!狿aul Graham

目標問題 (Jobs to be Done)

提出者:Clayton Christensen 《創新者的窘境》作者

目標問題能幫助你明白為何用戶要選擇你的產品,由此讓你能夠更精確地發展產品,更好地進行營銷。

目標問題框架是在商業背景下看待用戶動機的有效方法。傳統的營銷技巧要求我們把客戶按照年齡段、人種、婚姻狀況等項目分類,但這一分類太關注公司想要銷售什么,而非客戶需要什么??蛻舻馁徺I決定很少是因為自己屬于某一類別,而是因為他們發現自己必須解決某個問題。

如果你能理解那個問題,那么找到改善產品的方法就不在話下了?!狢layton Christensen

最小化可行性產品 (Minimum Viable Product)

提出者:Frank Robinson

最小化可行性產品不是一個產品,而是一個測試你的猜想,保證產品需求的過程。開發產品時,先做出一個簡單的原型,在通過測試收集反饋,快速更新,不斷修正,最終得出一個適應市場需求的產品。這一過程中的原型就是最小化可行性產品。

這一過程包括:我最有風險的猜想是哪一個?

要想測試這個猜想,我能做的最小的實驗是什么?

證實偏差 (Confirmation Bias)

提出者:Thucydides 古希臘歷史學家

證實偏差是一種思維習慣,人們有一個既定認識的時候,在求證時會傾向去找和他們的認識相符的答案,并且忽略掉相反的證據。這種思維習慣對于創意迷宮和最小化可行性產品都是有害的。

人類的認識有著一種獨特而永恒的錯誤,他們因受到肯定而引發的感動和興奮遠比受到否定的多?!ダ饰魉埂づ喔?/p>

產品/市場匹配 (Product Market Fit)

提出者:Marc Andreessen A16Z創始人

當你處于健康的市場之中,并且你的產品能夠很好地滿足市場需求時,就可以算是達成了產品與市場的匹配。這種匹配非常重要,因為缺乏市場就是最大的公司殺手。

JoshPorter曾提出過一個利用用戶來評估產品與市場匹配度的方法,當你的用戶開始主動推銷你的產品時,這種匹配就可以說是很完美了。

反之,要想達成匹配,你需要做的就是注重與用戶的交流。你得將產品/市場匹配作為首要工作,不計一切代價去追求它。要記住,這不僅僅是產品團隊的工作,這是應該是公司上下一致的目標。

“百名腦殘粉” (100 People Love)

提出者:Paul Graham YC創始人

與其讓一百萬人對你的產品有好感,不如有一百名忠實的腦殘粉。這一百名熱愛著這一產品的客戶或用戶會不遺余力地向世界宣傳你的產品,并且會持續給你帶來反饋或建議,讓你能夠不斷優化用戶體驗。

讓一小部分人開心比讓一大群人半開心來的好?!狿aul Buchheit

生命周期 (AARRR)

提出者:Dave McClure 500 Startups創始人

AARRR是一個用戶生命周期的框架,由獲取用戶(Acquisition)、提高活躍度(Activation)、提高留存度(Retention)、傳播(Referral)和獲取收入(Revenue)組成。

獲取用戶也就是讓用戶注冊你的產品。例如,在SaaS領域,你通常會讓用戶注冊來獲取一次“免費體驗”。

但有些人注冊了之后就再也沒有碰你的產品了,這時候你就得提高他們的活躍度。你的目標是讓他們很快了解產品的價值和功能,讓他們意識到這個產品能夠解決他們的問題。

現在,你希望這些用戶能夠常?;貋碛媚愕漠a品,希望他們能投入更多的數據。這樣他們才會考慮購買。如果你沒法留下用戶,至少要和他們保持聯系,讓他們知道你還在等待。

如果你能輕易地讓用戶主動談論你的產品,并向他們的朋友推薦這個產品,那你就獲得了很大的成功。傳播的目的就在于獲得更多的有機用戶。

最后,人們開始使用你的產品,理解產品的價值并且開始購買的時候,你就算完成了這個周期的最后一環了。當然,用戶數量雖然重要,卻不能代表著一個企業的健康狀況。在這之外,你還得做出更多努力。

網絡效應 (Network Effects)

提出者:Robert Metcalfe 以太網發明者

網絡效應,就是指一個產品或服務的用戶越多,價值越大。網絡效應能夠幫你建立一個更好的、發展更快、價值更高的產品,是許多軟件公司最關鍵的動力所在。

Metcalfe法則的核心在于,當網絡中的用戶數增長時,這一網絡的價值將會出現更加大量的增長。簡而言之,在一個十人的網絡中加入一個新用戶,這個網絡的增長不是10%,而是將近20%。網絡效應的強大之處在于,一個新用戶帶來的新連接能夠放大整個網絡的潛力。

規模經濟 (Economies of Scale)

提出者:Adam Smith 經濟學家

規模經濟是非常著名的經濟學理論,是指隨著產量的提高,產品或服務的成本降低。Facebook、Amazon、Apple和Google都有著強大的規模經濟。

規模經濟是件好事,如果沒有規模經濟,我們可能仍處于原始狀態下。——JamieDimon

顛覆性創新 (Disruptive Innovation)

提出者:Clayton Christensen 《創新者的窘境》作者

顛覆性創新是指你的產品或服務從根本上動搖了現有的市場或領域,最終完全替代了現有的競爭者,并且重新定義了這個產業。

顛覆性創新的最好例子就是電腦。蘋果公司最初于七十年代末開始銷售電腦,與當時的迷你電腦相比,蘋果公司的這款產品并不能與之抗爭,但卻以其低廉的價格受到了消費者的追捧。漸漸的,創新層出不窮,不斷優化,不出幾年,更小巧、更便宜、性能更好的電腦就問世了。它帶來了一個巨大的嶄新的市場,最終顛覆了現有的產業。

要記住的是,顛覆性創新的目標并非開發出能夠優化產品的突破性科技,而是能夠讓產品或服務的價格更加低廉、能夠讓更多的用戶得以享受這些產品的方法。

成功之連體大三角 (Conjoined Triangles of Success)

提出者:‘Action’ Jack Barker 美劇《硅谷》角色

成功之連體大三角能夠很好地幫你認清這個創業圈子到底有多滑稽。現在這兩個大三角一起組成了一個什么?一個盒子。它們組成了一個盒子。你可沒辦法做出這么個笨蛋玩意兒。(注:此處帶有惡搞成分)

正如硅谷里大多數的公司和想法一樣,成功之連體大三角是一個虛假的、帶著嘲諷的、看起來又很真實的理論。這兩個相連的三角(大多數人稱它為矩形)是想體現出一個理想CEO的素質。一個三角形上寫著制造和策劃,另一個三角上寫著增長和銷售,中間寫著妥協……這玩意兒真的沒什么意義,不過反正在硅谷大多數事物都沒什么意義。

當然,還有許多心理模式是本文沒有提到的,比如創新的傳播理論、摩爾定律、做一些不會擴大規模的產品、創始人與市場的匹配、長尾理論、價值遷移、反事實思維等等一系列重要而實用的心理模式。

這些心理模式中有沒有你或你的公司所奉行,或所欠缺的?

 

作者:經緯創投

來源:http://www.cyzone.cn/a/20160708/299822.html

本文來源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合作媒體@創業邦,作者@經緯創投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