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淺出的討論:夸夸群有沒有發展成互聯網產品的必要?

1 評論 3430 瀏覽 5 收藏 38 分鐘

目前國內外也尚沒有研究證明社交網絡的夸獎是否真實有效,因此夸夸群是否有必要發展成互聯網產品值得探究。

背景研究

1. 心理健康問題的嚴峻程度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進步,人們生活節奏變快,越來越多的人面臨著心理疾病的困擾。2005-2015年之間抑郁癥患者人數增加了18%。2015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將抑郁癥列為全球致殘率最高的單一疾病,其中,80%以上的抑郁癥發生在中低收入國家。

近30年來,中國公民患心理疾病的幾率也一直在上升,中國是個人口大國,抑郁癥的患病率從1982年的0.76%(Wang et al., 2015)上升到2017年的4.2% (WHO, 2017)。然而,中國心理疾病的醫療救治仍處于較低的認知率。地市級以上醫院的識別率不到20%,接受相關藥物治療的患者不到10%,重度抑郁癥患者接受治療一年以上的患者僅占22.7% (Han, 2003)。

在中國心理健康一直是一個被忽視的話題,關于心理健康的設計更是少之又少,甚至不被主流所認可。在《產后抑郁癥發生情況調查及預防對策》這一研究中,大約三分之一的中國受訪者認為抑郁癥等精神疾病不是一種真正的疾病。

近年來大學生自殺、自殘甚至傷害他人的事件不斷發生,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也已經變成一個不能忽視的問題。

截止到2017年為止,中國大學生抑郁癥發病率高達 23.8% (WHO, 2017)。53%的本科學生報告在過去的12個月中感受到“超過平均水平”或“巨大”的壓力水平(American College Health Association,2015)大學生的負面情緒來源有很多,包括學業問題,人際問題,財務問題,家庭問題,職業擔憂等(Aselton,2012)。

然而,研究表明,73.3%的學生偏好獨自處理壓力,52.2%的學生認為壓力在大學是正常的,52.1%的大學生認為自己的需求不嚴重,46.7%的人表示自己沒有時間減壓和治療 (Regehr, Glancy and Pitts, 2013)。

2. 社交網絡(SNS)和抑郁癥

目前的夸夸群主要基于中國的社交網絡平臺微博和微信,關于社交網絡的使用和抑郁癥的關系頗有爭議的。有人認為SNS的使用與抑郁癥之間沒有關系(Jelenchick, Eickhoff and Moreno, 2013)。

但是也有證據表明線下沒有得到的感情需求可以由線上補充,抑郁情緒較高的青少年更傾向使用互聯網交朋友并表達感情(Hwang, Cheong and Feeley,2009),線下社會支持較弱的青少年能從積極的在線社會化中受益最多( Khan et al. ,2016)。

還有一些關于社交網絡負面的一些影響,例如:過度的使用互聯網會導致孤獨感的增加(Huang and Leung,2012)。

基于這樣的爭論,Zú?iga,Barnidge 和Scherman (2016) 做了專門的研究,并得出結論:社交網絡是否會造成抑郁焦慮等心理疾病取決于社會資本。社會資本是關系給個人生活帶來的價值。社交網絡的資本既有形又無形,包括信任、規范和網絡。對于低社會資本群體社交網絡使用加強了抑郁癥,而對于社會資本較高的群體社交網絡的使用增強了他們社會滿意度。

說到社交網絡和心理健康問題,不得不提的一點還有網絡霸凌。網絡霸凌,被定義為通過電子技術對其他個人或者團體進行攻擊或者有害的行為。

Whittaker 和 Kowalski (2015, cited in Peluchette et al., 2015)表示,網上花費的時間越多,使用社交網絡的強度越大,他們遭受網絡欺凌受害的可能性就越大。

不同于傳統欺凌形式,網絡霸凌讓受害者無處藏身,因為社交網絡的匿名性和隱形性卻助長了網絡霸凌的發生 (Bonanno and Hymel, 2013)。在這個負能量橫行的網絡時代,夸夸群反其道而行之,成功引起了人們的注意。

3. 文化、自我披露和夸獎

受傳統儒家、佛教和道教哲學的影響,東亞文化中人們偏向情感上的克制 (Matsumoto et al., 2008, cited in Nam, Kim and Tam, 2017),甚至把自我控制、對于實現自我修養和社會和諧等認定為至關重要的人生目標 (Nam, Kim and Tam, 2017)。

中國人在親子互動過程中的情感反應被描述為壓抑和不頻繁的,中國家庭也傾向于鼓勵孩子克制情緒。另外,中國的教育更注重數學、閱讀和科學性能的排名,從而忽視了綜合功能和社會情感發展(Kirkpatrick and Zang 2011, cited in Luo and Mao, 2011)。

為了尋求關注以及給長期積壓的情緒尋找釋放的出口,越來越多的中國青少年選擇在虛擬隱蔽的社交網絡上表現自己和分享自己積極和消極的情緒(Chen and Li, 2017)。關于自我披露的好處有很多。自我表露指人們自愿和故意向他人揭示自己的內容,包括思想,情感和經歷的行為。在社交網絡上自我披露可能滿足了披露者對自戀需求,有益于幸福和心理健康(Kim, Chung and Ahn,2013)。積極的披露產生快樂和良好人際,消極的分享減輕抑郁增加信任 (Lin, Tov and Qiu, 2014)。

夸獎對于人們心理健康的積極影響已經被證實,夸獎能夠讓人產生積極情緒,對于學生而言,夸獎能促進他們學業進步 (Fefer, DeMagistris and Shuttleton, 2016)。但是夸獎真的百利而無一害嗎?

以下是?Bartholomew(1993) 提出的夸獎的四種消極作用:

  • 第一,不想引人注目的人受到夸獎往往會覺得尷尬。
  • 第二,對特定行為和表現的夸獎可能會讓被夸獎者產生被操縱的感覺。
  • 第三,受到夸獎的人會優越感,而沒有受到夸獎的人會有一種低人一等的感覺。
  • 第四點,人們會對夸獎失去反應如果他們時常接受贊美或接受過度的贊美,這意味著夸獎失去原本的意義。

這也是本文探究的關鍵點之一,另外,目前國內外也尚沒有研究證明社交網絡的夸獎是否真實有效,因此夸夸群是否有必要發展成互聯網產品值得探究。

夸夸群的興起與發展

種種問題研究表明,夸夸群的出現并不是偶然,它的火爆讓人們意識到了心理健康的嚴峻形勢。

夸夸群是基于中國網絡社交平臺微信和微博,我把它定義為一種新型的服務,目的是為了消除網絡暴力,給他人夸獎和鼓勵??淇淙旱腟logan是萬物皆可夸,在夸夸群中,人們只能贊美和安慰他人,而不能辯駁和辱罵。任何違反規定的人將被開除出小組。

夸夸群起源于一個2014年興趣社交平臺豆瓣上的相互表揚小組,但是它真正成為流行的導火索是2019年3月一個男生選擇夸夸群服務作為女朋友的生日禮物,并且發布了一條微博。博文配圖里展示了夸夸群群里的成員們對女孩幽默的夸贊方式。這種積極又有趣的內容很快就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在社交媒體上病毒式傳播。跟隨網絡的潮流,中國各高校學生紛紛自發建立了各自學校的夸夸群,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這個網絡狂歡中。

中國學者認為這種短時間內公眾在網絡上廣泛參與和傳播的實質是網絡狂歡(Zhang, 2015)。以上這種研究是偏向社會學的,從經濟學方面考慮,夸夸群快速火爆網絡和冰桶挑戰類似,本質是病毒式營銷(Viral Marketing) (Anon, 2014),目前國內已經有很多文章做過此方面剖析,本文將不再重復論證這方面內容。

夸夸群的價值主張畫布(VPC)

想要了解夸夸群能否發展成產品,首先要明確夸夸群究竟能創造出什么價值,幫助用戶解決了什么痛點。

夸夸群的客戶群體是中國大學生,他們的主要工作是保持健康,保持好的人際關系,積極的面對學習和生活。他們想要實現的結果中,必要的收益包括他們想要被理解,遠離身體和心理疾病。預期可觀的收益包括高效的學習、好的人際、減輕壓力,渴望的收益包括獲得娛樂、自信,意想不到的收益是實現自我價值。

至于痛點,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收到的夸獎越來越少。中國當代大學生可能面臨著很大的學業壓力,比如作業和考試,同時考試失敗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學生產生消極的心理。人際關系也是導致中國大學生面臨心理疾病的重要因素,不良的人際關系容易造成抑郁癥,還有部分學生有社交恐懼。

中國文化對與心里健康問題的忽視導致了現實社會對他們的心理需求關注低,學校沒有完善的心理健康服務和設施,中國大學生不夠重視也沒有足夠的金錢和時間去接受專業的指導。因此他們更傾向于使用社交網絡披露自我,但是社交網絡增加了大學生遭受網絡霸凌和網絡成癮的風險。

夸夸群的功能和服務包括:夸獎和鼓勵、自我披露、娛樂功能、社交功能。這有很多夸夸群給用戶帶來收益??洫労凸膭钭層脩舢a生積極的情緒,從而促進他們的學習效率和學業進步。不自信的人可以從別人的夸獎中獲得自信。

夸夸群提供了自我披露的平臺,讓用戶可以展示自己,披露自己的狀態和情感,以滿足他們想要獲得關注、理解、鼓勵的心理。同時夸夸群是夸獎者通過幫助別人實現了自我價值。另外,夸夸群中有趣的對話給用戶生活帶來了樂趣,讓他們從壓力或者消極情緒中轉移。

另一個方面,夸夸群能夠減輕用戶的痛點,感情的披露能夠有效的降低消極情緒和抑郁水平,自我披露減少了生活和學習的壓力??淇淙褐荒軌蚩洫劦沫h境有效解決了網絡霸凌的問題,這對社交障礙的用戶也很友好。

綜上所述,夸夸群創造的收益和中國大學生期望的結果有較高的匹配度??淇淙禾峁┑淖晕遗镀脚_讓有了自我披露的平臺和夸獎服務,滿足了中國大學生想要受到理解、鼓勵和關注的心理。

積極的心理不僅讓他們保持了心理健康,而且進一步匹配了預期收益中的提高了學習效率,減輕了壓力。有趣的對話和別人的鼓勵讓大學生變得開心和自信,同時,在夸夸群里夸獎別人能夠創造意想不到的收益。沒有匹配到的收益包括必要收益中的保持身體健康、還有預期收益中的保持好的人際關系。

另外,夸夸群的“止痛藥”和中國大學生的痛點匹配程度一般??淇淙鹤晕遗豆δ苣軠p少中國大學生消極情緒、抑郁水平和生活學習的壓力??淇淙毫己玫慕涣鳝h境杜絕了網絡霸凌的問題,減少了大學生的社交恐懼。

沒有被解決的痛點包括中國大學生沒有充足的時間去放松,學校沒有完善的設施、服務和專業的心理醫生,以及難以改變抑制的文化和社會對心理疾病的認知??淇淙翰荒芨纳凭W絡成癮,甚至還會加重這一問題。

夸夸群問卷調查和數據分析

以上的討論僅存在于理論層面,并沒有實際數據的支持,因此也沒有準確的結果??紤]到這個問題,我招募了295位來自中國全國各地的大學在校學生,采用匿名問卷調查的方式了解夸夸群的使用情況以及中國大學生對夸夸群的態度(自定義問卷)和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抑郁、焦慮及壓力量表(Dass-21)和羅森伯格自尊量表(RSES))。

問卷

(夸夸群和中國大學生心理健康調查部分問卷,點擊查看大圖)

<h3″>數據分析結果和討論

在招募的295名參與者中,從來沒有在現實中受到夸獎的人占總人數的7.8%,偶爾受到周圍人夸獎的占總人數的38.6%,受到線下適中夸獎的占總人數的30.5%,經常受到周圍人夸獎的占總人數的18.3%,總是受到夸獎的占總人數的4.7%。

因此,參與者在現實中最多受到夸獎的頻率為很少或者一般。從來沒有在現實中夸獎過別人的占總人數的6.4%,偶爾夸獎別人的人占總人數的28.1%,適當夸獎別人的占總人數的23.1%,經??洫勚車说恼伎側藬档?4.9%,線下總是夸獎別人的占總人數的7.5%。

因此,參與者在現實中最多夸獎別人的頻率為經常和很少。運用平均值進行描述分析結果顯示,參與者在現實中受到夸獎的頻率介于很少和一般之間,總體偏向一般程度的夸獎。參與者夸獎周圍人的頻率高于一般頻率。

在295個樣本中,28.5%的回答者完全不知道夸夸群,39.7%的人聽說過夸夸群但是沒有使用過,14.9%的參與者極少地使用夸夸群,總人數的12.5%中等程度的使用夸夸群,4.4%的回答者經常使用夸夸群。其中聽過夸夸群卻沒用過的參與者占比最多。

使用相關分析去研究使用夸夸群的頻率,受到周圍人夸獎的頻率,和夸獎別人的頻率這3個變量之間的相關關系。結果顯示,夸夸群的使用頻率和現實中受到夸獎的頻率、現實中夸獎別人的頻率之間沒有呈現出顯著性,這說明夸夸群的使用頻率和現實中受到夸獎的頻率、現實中夸獎別人的頻率之間并沒有相關關系。

在現實中受到夸獎的頻率、現實中夸獎別人的頻率之間相關系數值呈現出了0.01水平的顯著性,因而說明現實中受到夸獎的頻率和現實中夸獎別人的頻率之間有著顯著的正相關關系。這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結果。這說明,在現實中受到的夸獎越多,夸獎別人的頻率也就越高,夸夸才是有實現自我修養和社會和諧的關鍵因素呀!

使用相關分析去研究抑郁、焦慮、壓力、自我肯定(自尊)和使用夸夸群的頻率,現實中受到周圍人夸獎的頻率,現實中夸獎別人的頻率之間的相關關系,結果顯示:

(1)抑郁

抑郁癥的水平和現實中的夸獎頻率、現實中夸獎別人的頻率具有負相關性,即現實中夸獎別人和被夸獎的頻率越高抑郁程度越低,抑郁的水平和使用夸夸群的頻率無關。

即夸夸群不會有社交網絡的一些負面影響,究其原因可能是夸夸群基于得的是“半匿名”的社交環境,夸夸群的成員之間雖然不完全相識,但同一夸夸群內的成員處于同一地理環境(校園夸夸群),彼此有重合的社交范圍,因此社會資本處于中等水平。

(2)焦慮

焦慮的水平和現實中夸獎別人的頻率具有負相關性,即現實中夸獎別人頻率越高焦慮程度越低,焦慮的水平和使用夸夸群頻率、現實中受到夸獎的頻率無關。

(3)壓力

壓力的水平和使用夸夸群的頻率、現實中夸獎別人的頻率具有負相關性,但壓力的水平和使用夸夸群的頻率之間屬于弱相關。即使用夸夸群頻率或者夸獎別人頻率越高壓力水平越低。壓力的水平和現實中受到夸獎的頻率無關。 Khan et al. (2016)表明社交網絡積極互動帶來的社會支持能夠減輕人們的壓力。因此,夸夸群的正能量的鼓勵或許是減輕中國大學生壓力的重要因素。

(4)自尊

自尊的水平和使用夸夸群的頻率、現實中受到夸獎、夸獎別人的頻率這3項之間均沒有相關性??淇淙翰荒軐Υ髮W生的自尊產生影響的原因是:經受人夸獎的被夸獎者在失敗時才容易造成低自尊,但是夸夸群是基于社交網絡的,有些人認為夸夸群的夸獎是盲目的、不可信的,因此夸夸群的用戶使用夸夸群后如果面臨失敗時可能不會關注在夸夸群的夸獎上。

總結來說,夸夸群的使用頻率僅對壓力存在較小的正面影響,對抑郁、焦慮、低自尊并無改善和加重的現象。或許這也是夸夸群快速消亡的原因之一了。

夸夸群的SWTO分析

就分析結果來看,目前的夸夸群發展成互聯網產品的弊大于利,但這不意味著以后此類型產品不能走進我們的生活。

夸夸群的優勢:

大多數參與者對夸夸群的實際效果的感知和數據分析結果相差無幾:

  1. 能夠滿足用戶渴望被理解、被欣賞等心理需求。
  2. 減輕用戶的壓力,給他們生活帶來樂趣。
  3. 夸獎促進學生學業的進步。
  4. 隨時隨地的參與,較低的成本(時間、金錢、精力)改善用戶心理健康。

夸夸群的劣勢:

  1. 基于社交網絡的夸夸群沒有現實中的夸獎真實有效。
  2. 功能單一,逐漸無趣。
  3. 逐漸商業化,不收費的夸夸群夸獎人的專業度低。

夸夸群的機遇:

  1. 社會發展迅猛,人們對心理健康需求增加;
  2. 同類型產品在中國市場匱乏, 競爭力小。

夸夸群面臨的威脅:

  1. 受文化影響,社會對心理類產品認知和接受度低;
  2. 無盈利難以生存;
  3. 非必需品,可替代性強。

夸夸群改進建議和未來發展戰略

SO戰略(發揮優勢,利用機會):

  1. 發展成校園線產品;
  2. 擴大宣傳,鼓勵更多人參與而不是圍觀。

為什么發展成校園線產品,我有以下幾點考慮:

  • 首先,目前的中國社會并沒有專門針對中國學生心理健康的軟件和應用,但是卻又較大的需求。
  • 其次,根據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2018年數據顯示,中國網民規模達到8.02億人,其中20-29歲網民占比最高,占比總體中國網民總數的27.9%。并且目前夸夸群的主要使用人群也是中國大學生。
  • 再有就是,大部分的青少年和學生都處于單身未婚的狀態,對他們心理健康的干預直接影響著中國社會未來的心理健康的發展。

WT戰略(減少劣勢,回避威脅):

  1. 與現實生活相關聯, 讓夸獎更加真實
  2. 豐富主要功能
  3. 去商業化

現實中夸獎的有效性遠遠超過網絡上的夸贊,因此,將夸夸群關聯現實中的家人、戀人、朋友、同學、老師等熟人社交圈是非常必要的。

不僅是夸夸群,近年來這種新鮮的網絡小組層出不窮,例如:哈哈群(在群里只能講笑話和哈哈哈)、罵罵群(在群組里通過謾罵的方式發泄負面情緒),然而這類群體和服務反映出的本質都是相同的。豐富夸夸群的功能,給用戶更多的選擇,或許是夸夸群“死灰復燃”的辦法。

被廣告群替代已經成了夸夸群最普遍的結局,為了追求高質量的夸獎,用戶只能通過線上購買,這導致原本夸夸群的生存周期被縮短,因此,去商業化是夸夸群未來發展的必經之路。

WO戰略(利用機會,克服劣勢):

培養專業夸獎人,提升夸獎質量,附加主流心理咨詢功能,完善夸夸群功能的同時,又滿足了人們對于心理健康的需求。

ST策略(利用優勢,回避威脅):

  1. 宣傳夸夸群的優點,普及心理健康的相關知識;
  2. 與相關機構合作,例如學校、政府相關部門、一些公益組織等;
  3. 找出不可替代的切入點:“夸獎”,提升夸獎的質量。

總結

本文首先對夸夸群的背景和發展做了大致的研究,通過價值主張畫布和調查問卷數據分析夸夸群的價值主張和對中國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

調查結果顯示,夸夸群創造的收益和中國大學生期望的結果有較高的匹配度,但是不能解決全部的用戶痛點??淇淙簝H對用戶壓力存在較小的正面影響,對抑郁、焦慮、低自尊并無改善和加重的現象。

最后文章使用SWTO模型對夸夸群的優勢、劣勢、機遇、挑戰進行了討論,并根據這些內容給出了一些改進的建議和發展戰略。那么,回到文章最初的問題“夸夸群有沒有發展成互聯網產品的必要?”我的回答是,有。

(聲明:本文所有圖片、表格、結論和數據禁止商用,文章和片段的轉載和使用都需經過作者同意。)

References:

Alhabash, S., McAlister, A., Hagerstrom, A., Quilliam, E., Rifon, N. and Richards, J. (2013). Between Likes and Shares: Effects of Emotional Appeal and Virality on the Persuasiveness of Anticyberbullying Messages on Facebook. Cyberpsychology, Behavior, and Social Networking, 16(3), pp.175-182.

Anon, (2014). Why the ALS Ice Bucket Challenge quickly became popular?. [online] Available at: http://www.knowledgeatwharton.com.cn/article/7778/ [Accessed 3 Sep. 2019].

Aselton, P. (2012). Sources of Stress and Coping in American College Students Who Have Been Diagnosed With Depression. Journal of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iatric Nursing, 25(3), pp.119-123.

?yv?ri, A. and Jyr?m?, A. (2017). Rethinking value proposition tools for living labs. Journal of Service Theory and Practice, 27(5), pp.1024-1039.

Bartholomew, D. (1993). Effective Strategies for Praising Students. Music Educators Journal, 80(3), pp.40-43.

BBC News Chinese. (2019). ‘Kuakua Group’ is popular at Chinese universities: do you want to be praised by hundreds of people at once?. [online] Available at: https://www.bbc.com/zhongwen/simp/chinese-news-47581673 [Accessed 21 July 2019].

Berger, J. and Milkman, K. (2009). What Makes Online Content Viral?. SSRN Electronic Journal.

Bonanno, R. and Hymel, S. (2013). Cyber Bullying and Internalizing Difficulties: Above and Beyond the Impact of Traditional Forms of Bullying.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42(5), pp.685-697.

Brummelman, E., Thomaes, S., Overbeek, G., Orobio de Castro, B., van den Hout, M.

and Bushman, B. (2014). On feeding those hungry for praise: Person praise backfires in children with low self-esteem.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143(1), pp.9-14.

Chen, H. and Li, X. (2017). The contribution of mobile social media to social capital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Examining the role of communicative use, friending and self-disclosure.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75, pp.958-965.

China Internet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 (2018). Statistical report on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in China. [online] Available at: http://www.cnnic.cn/ [Accessed 21 July 2019].

de Zú?iga, H., Barnidge, M. and Scherman, A. (2016). Social Media Social Capital, Offline Social Capital, and Citizenship: Exploring Asymmetrical Social Capital Effects.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34(1), pp.44-68.

Ennis, R., Royer, D., Lane, K., Menzies, H., Oakes, W. and Schellman, L. (2018). Behavior-Specific Praise: An Effective, Efficient, Low-Intensity Strategy to Support Student Success. Beyond Behavior, 27(3), pp.134-139.

Fefer, S., DeMagistris, J. and Shuttleton, C. (2016). Assessing adolescent praise and reward preferences for academic behavior. Translational Issu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2), pp.153-162.

Han, M., (2003). Investigation and prevention of postpartum depression. Chinese journal of nursing, 38(6), pp. 480-482.

Huang, H. (2016). Examining the beneficial effects of individual’s self-disclosure on the social network site.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57, pp.122-132.

Huang, H. and Leung, L. (2012). Gratification Opportunities, Self-Esteem, and Loneliness in Determining Usage Preference of BBS and Blogs Among Teenagers in China. Atlantic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20(3), pp.141-157.

Hwang, J., Cheong, P. and Feeley, T. (2009). Being young and feeling blue in Taiwan: examining adolescent depressive mood and online and offline activities. New Media & Society, 11(7), pp.1101-1121.

Hyland, P., Boduszek, D., Dhingra, K., Shevlin, M. and Egan, A. (2014). A bifactor approach to modelling the Rosenberg Self Esteem Scale.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66, pp.188-192.

Jelenchick, L., Eickhoff, J. and Moreno, M. (2013). “Facebook Depression?” Social Networking Site Use and Depression in Older Adolescents. 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 52(1), pp.128-130.

Khan, S., Gagné, M., Yang, L. and Shapka, J. (2016). 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dolescents’ self-concept and their offline and online social worlds.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55, pp.940-945.

Kim, J., Chung, N. and Ahn, K. (2013). Why people use 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 in Korea. Information Development, 30(3), pp.276-287.

K?hl, M. and G?tzenbrucker, G. (2014). Networked technologies as emotional resources? Exploring emerging emotional cultures on social network sites such as Facebook and Hi5: a trans-cultural study. Media, Culture & Society, 36(4), pp.508-525.

Krcmar, M., van der Meer, A. and Cingel, D. (2015). Development as an Explanation for and Predictor of Online Self-Disclosure Among Dutch Adolescents. Journal of Children and Media, 9(2), pp.194-211.

Lambert, N. and Fincham, F. (2011). Expressing gratitude to a partner leads to more relationship maintenance behavior. Emotion, 11(1), pp.52-60.

Lin, H., Tov, W. and Qiu, L. (2014). Emotional disclosure on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The role of network structure and psychological needs.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41, pp.342-350.

Luo, S,. and Mao, Y. (2011) The investigation and thinking about the effects of Network Youth Subcultures on college students. In 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nsumer Electronics,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s.

Nam, Y., Kim, Y. and Tam, K. (2017). Effects of Emotion Suppression on Life Satisfaction in Americans and Chinese.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49(1), pp.149-160.

Nguyen-Feng, V., Greer, C. and Frazier, P. (2017). Using online interventions to deliver college student mental health resources: Evidence from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s. Psychological Services, 14(4), pp.481-489.

Osterwalder, A., Pigneur, Y., Bernarda, G., Smith, A. and Papadakos, T. (2015). Value Proposition Design. New York: Wiley.

Peluchette, J., Karl, K., Wood, C. and Williams, J. (2015). Cyberbullying victimization: Do victims’ personality and risky social network behaviors contribute to the problem?.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52, pp.424-435.

Pressgrove, G., McKeever, B. and Jang, S. (2017). What is Contagious? Exploring why content goes viral on Twitter: A case study of the ALS Ice Bucket Challeng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onprofit and Voluntary Sector Marketing, 23(1), p.e1586.

Puamap.com. (2019). What is the Kuakua Group? Why does such a group exist?. [online] Available at: https://www.puamap.com/zixun/qita/18797.html [Accessed 21 July 2019].

Regehr, C., Glancy, D. and Pitts, A. (2013). 2614 – Interventions to reduce stress in university students: A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European Psychiatry, 28, p.1.

Renren chain creative trading platform. (2019). Behind the Kuakua Group is the emotional value of low-cost social networking. [online] Available at: https://rrl360.com/boke/13451 [Accessed 18 Jul. 2019].

Singh, S., Farley, S. and Donahue, J. (2018). Grandiosity on display: Social media behaviors and dimensions of narcissism.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134, pp.308-313.

Szabó, M. (2010). The short version of the Depression Anxiety Stress Scales (DASS-21): Factor structure in a young adolescent sample. Journal of Adolescence, 33(1), pp.1-8.

Wang, G., Hu, C., Feng, L., and Xiao, L. (2015). Research status and prospects of depression barriers in China. Chinese mental journal, 48(3), pp. 136-140.

Wang, J., Jackson, L. and Zhang, D. (2011). The mediator role of self-disclosure and moderator roles of gender and social anxiety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ese adolescents’ online communication and their real-world social relationships.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7(6), pp.2161-2168.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15). The 2014 mental health atlas. [online] Available at: https://www.who.int/mental_health/evidence/atlas/mental_health_atlas_2014/zh/ [Accessed 21 July 2019].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17). WHO CHINA OFFICE FACT SHEET: Depression. [online] Available at: http://www.wpro.who.int/china/topics/mental_health/20170331_factsheet_depression _chn.pdf [Accessed 21 July 2019].

China Internet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 (2018). Statistical report on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in China. [online] Available at: http://www.cnnic.cn/ [Accessed 21 July 2019].

Yoo, J. and Jeong, E. (2017). Psychosocial effects of SNS use: A longitudinal study focused on the moderation effect of social capital.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69, pp.108-119.

Zhang, R. (2015). Viewing Individuals, Community and Society in Internet Era from Carnival Activity of Network. Fujian BBS: anthropology and sociology, 12, PP.73-80.

 

本文由 @?lc?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感覺參與夸夸群只有小部分是為了獲得夸獎和安慰,大部分是為了好玩。而且參與時不僅是被夸者,往往也會參與去夸人。

    來自廣東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