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技術下沉助力構建產業生態

1 評論 3738 瀏覽 5 收藏 16 分鐘

疫情環境客觀上讓新興技術的落地價值加速釋放,新基建更促使新興技術供給側提速升級。每一家企業都在新基建的大局中試圖構建自家生態,找尋下一個時代機遇。

“生態”一詞,最早來自生物界。如今越來越多的科技公司,把這個詞納入到商業語境當中,構建自己的產業“生態”。

企業為什么要構建生態?

就拿這次疫情來說,數字化技術參與了抗疫防疫,從對病毒機理的分析與診斷,到社區人員的排查和管控,科技數字化技術在疫情應對的各個場景中大顯身手。

疫情環境客觀上令新興技術的落地價值加速釋放,新基建更促使新興技術供給側提速升級,這不是某一家企業的責任,而是需要許多大型技術平臺公司與其合作伙伴之間的生態協同,共渡共贏。

在生態的集結地,每一家企業都會更具活力,總結時下實情來說,主要有三大好處。

  • 一是舉技術的力量共克時艱;
  • 二是生態偕行,準確把握新機遇的方向;
  • 三是通過科技賦能,實現共生圖強。

事實上,幾乎每一家企業都在新基建的大局中試圖構建自家生態。生態或大或小,或強或弱。企業希望借助這一波浪潮,抓取下一個時代的機遇。

01 技術力量,共克時艱

疫情影響下,政務、遠程醫療、線上教育、金融銀行等更多關乎國計民生的領域,都在擁抱技術下沉帶來的新變革,搭上了科技互聯網的轟隆列車。

與其說這個市場是受到疫情的“教育”被迫轉變,倒不如說技術已經到發展成熟的歷史階段,疫情只是起到了客觀加速的作用。

當短視頻、在線服務爆發式增長,諸多場景也倒逼著云服務技術的增長,同時帶動了對ICT基礎設施的需求。

當下5G、人工智能、云計算技術等全球巨頭新的角斗場,也在特定歷史階段,正向大多數人走來,這對那些潛心打磨技術、不斷積累資源的企業來說,將是又一個拉開大幕的舞臺。

要知道,ICT產業生態鏈極其復雜具有多個層級。其中包含信息制造鏈、感知層、網絡層、IT平臺層以及應用層——這其實需要一個龐大的基礎設施做支撐。

在社會學家項飆的口中,這樣的基礎設施被稱為是“流動基礎設施”。所謂“流動基礎設施”的分析框架其實也可以讓我們理解很多商業現象。

  • 生態內的流動并不總形成所謂的“系統”。流動可以是很多變的,它和流出地和流入地的關系是不穩定的。尤其是不同企業之間的生態,會呈現博弈的狀態。
  • 流動可能是支離破碎和不斷變化的,但基礎設施保持穩定性和連貫性。換句話說,我們感興趣的是流動過程的內部構成,而不是流動如何構成一個自有邊界的系統。
  • 網絡是很重要,但是它遠不是一成不變的。它可以被復制、被擴展、被調整,也可以被消解,它總是在與其他商業力量互動,而且是在這樣的互動中才發揮作用的。

事實上,國內華為、阿里為代表的科技公司所構建的商業生態也往往是一個“流動基礎設施”。這樣的“流動基礎設施”會在不斷變化的市場、行業以及社會大勢中保持一定的“穩態”。

一方面它會給生態內的參與者提供一定的商業機會,另一方面這樣的生態其實也在成就巨頭本身——讓它們在社會范圍內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我們尤其值得注意這次疫情中提供各種“網絡基礎設施”的生態組織者——華為。

作為全球領先的ICT(信息與通信)基礎設施提供商,加之新基建的背景下,說這是適逢華為的歷史性機遇也不為過。

當技術“下沉”到各行業,精耕細作,與行業合作伙伴的經驗積累、碰撞,才可成就“一呼百應”,順利落地,助力生態圈中的企業共克時艱。就像華為北京區域的一系列助力疫情防控,賦能合作伙伴助力各行業客戶復工復產的實際行動一樣。

華為不僅通過WeLink助力了北京市地壇醫院和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等武漢醫療單位和機構的視頻溝通和指揮部署,還提供了豐富的網絡通信設備,包括無線Wifi6 AP 、接入、匯聚、核心交換機,視頻監控和視頻會議系統等幾千臺設備。實現了線上會診,為抗疫前線提供強大的網絡基礎設施保障。

同時,華為云WeLink通過賦能北京地區合作伙伴從而助力各行業客戶:保障福田汽車二萬七千人高效云上復工;多家交通、金融領域客戶運用WeLink在線會議,高效協同…

再如2月份,由北京醫學會、好醫生、華為等單位聯合構建的“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在線醫生咨詢平臺”的快速上線,華為為此平臺的技術擔當,為平臺提供了網絡、ECS、CDN等資源,并打造了最優方案以確保平臺穩定運行。大大減輕北京市線下醫療資源占用壓力,并引導市民有序就醫,減少交叉感染風險,為北京防疫抗疫做出了貢獻。

此外,在對網絡安全系數要求頗高的政企領域,目前華為北京區域已與北京城市副中心以及多個區縣簽約戰略合作,并積極助力多個部委進行智慧化建設,為北京“新基建”建設落地和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地基,。

華為基于5G、云計算、大數據等新一代ICT技術,支撐應急通信、智慧醫療、政府指揮、在線教育等工作,以數字化、智能化發揮出的“無接觸”效應,提升了疫情防控的全流程、多角色、多場景協同效率。

02 生態偕行,機遇來臨

企業在危機來臨時,貴在具備敏銳度和決斷力。

在疫情來臨時,合作伙伴到底需要什么?我在過去兩個月采訪多家企業后發現有幾個普遍規律。

從人的視角來說:

  • 缺乏真正懂得危機下展開數字化轉型的企業價值流程設計者;
  • 缺乏跨行業、跨業務的互動溝通,亟需拓寬自身的視野范圍和技術深度;
  • 缺乏對行業先進做法、技術以及思維方式的理解與認知;

從企業的視角來說:

  • 不可避免的業務壓力、經營壓力和資金壓力;
  • 疫情阻斷了人與人的聯系,企業面臨內部復產復工和交流問題;
  • 人心渙散,士氣低落,企業的凝聚力不可避免受到影響;

也就是說,在這個時候必然要從人和企業兩個維度同時去解決生態中所面臨的問題。

為此,華為北京區域與合作伙伴策劃系列性遠程研討會,其中一期正是針對新基建的研討會。3月13日,由華為主辦的“2020北京區域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弱電智能化線上研討會”通過華為云WeLink遠程會議的方式舉辦。

對當今形勢及國家政策方向進行了分析和把握,同時分享數字化、智能化建設的發展趨勢,與合作伙伴共同厘清變化,抓準機遇。此外,華為還與各領域TOP級伙伴建立組織型團隊對接,定期溝通交流,對齊業務目標,共享市場發展商機。

在促進生態圈繁榮發展的路上,華為不僅幫伙伴渡過難關,還在和合作伙伴探索未來發展的新方向、如何抓住新機遇。這對于一家企業而言,就是既授之以魚,更授之以漁了。著眼當下,也綢繆未來。

法國哲學家加繆曾說過的一句話,“對未來真正的慷慨,就是將一切獻給現在”。

新基建一頭牽著巨大的社會投資與需求,一頭連接著數字技術供給側的提速升級,牽涉社會生產的各個方面。這個背景下,華為和合作伙伴未來更高效的生態協同方式,如何共同創造更大生態,也值得拭目以待。

03 科技賦能,共生圖強

明確了機遇和方向,接下來要做什么?答案自然是日常的賦能,讓生態圈內的每一位成員都能夠共生圖強。

2月10日,華為中國政企業務發布了致合作伙伴的一封信“風雨同舟,共克時艱”。具體出臺了九項支持措施:包括助力伙伴復工,免費提供WeLink云平臺,緩解伙伴經營壓力,開展多種形式線上的賦能等方式。

華為北京區域的實際表現讓人印象深刻。作為首都,北京聚集了國內一大批頭部ICT企業,這批企業在“后疫情”時代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國內ICT產業以及數字化轉型的走向。

春節后,華為北京區域主要采取了“兩條腿走路”來加強北京地區合作伙伴之間的業務交流、緊密連接。一方面是通過空中課堂、學習、考試的方式去推動合作伙伴人才培養以及團隊建設;另一方面組織專場、專題賦能和交流,了解核心伙伴具體訴求。

空中課堂方面,主要通過線上方式開啟2020年華為合作伙伴政策宣講,針對政府、公共安全、教育、醫療、金融、交通、電力、大企業、互聯網等九大行業場景,推出IT、數通、視訊、安防、網絡能源,華為云產品與解決方案等幾大解決方案。

截止目前已開展上百場宣講,累計覆蓋兩萬多人次;同時,通過“以考促學”的方式,提升伙伴們的學習成效,并以每周“學霸榜”的形式鼓勵伙伴參與其中。

專題賦能方面,針對北明、東華、時代凌宇、先進數通等核心伙伴的2020年戰略發展方向,結合華為的ICT技術能力,面向合作伙伴全公司或部分業務部門,匹配對應需求,進行定制化賦能。目前已進行40+場專題賦能與交流,覆蓋人次3000+人。

這兩項動作,可以看出華為北京區域一方面根據客戶所屬的領域,細化并拓展其行業解決方案,與合作伙伴之間加深了解、相互促進;一方面根據核心客戶的具體痛點和需求,專題式定向解決,與合作伙伴進行業務交流。

不論是從華為公司層面,還是引申到華為北京區域的動作來看,疫情之下與合作伙伴之間的聯動、賦能都在正常運轉推進,甚至服務更加細化以及“抱團取暖”。

華為北京區域一直非常重視生態建設,與合作伙伴相互成就?!叭A為守規矩、講規矩、重承諾”,曾有北京區域的合作伙伴這樣評價華為。

你可以把華為北京區域想象成是北京區域生態系統的建構者,在這個生態之中,華為有著清晰的定位和邊界,讓每一位伙伴都有自己的生存、發展空間,發揮自身的價值,共同構筑繁榮生態。

北京地區的ICT生態其實在華為政企業務所構建和倡導中國整體大生態中起到龍頭作用,龍頭強則整體強。北京地區的示范作用也會帶動全國生態的建設。

尤其是在當下“新基建”的潮流下,北京為代表的經濟發達地區往往需要借助這個浪潮構建樣板。華為北京區域和生態合作伙伴之間無論是抗疫還是新基建表現,幾乎都直接會影響到未來國內數字化浪潮的走勢。

一滴水怎樣才能永不干枯,那就是融入浩瀚的大海,社會發展到今天,沒有哪個人或者哪項事業的成功是一個人單打獨斗的結果,企業要融入生態圈并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讓生態圈轉起來,讓企業活起來。

商業經濟最后的競爭,更多是生態系統的競爭。

#專欄作家#

吳俊宇,微信公眾號:深幾度,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關注人工智能、移動互聯網以及數碼家電的產業融合。

本文由@吳俊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