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市場的反思|校園市場是個偽需求?

7 評論 12079 瀏覽 59 收藏 8 分鐘

沒有個人情懷,就不要做校園業務,熱鬧的時候跟著參合,遇冷之后又在想是否該跑路,對學生毫無責任心,麻煩你們趕快退出!

2016年7月,校園兼職產品——探鹿兼職,全國范圍裁員,被傳聞公司進入清算階段,創始人兼CEO周文華默認表示公司出現問題。據了解探鹿兼職在2015年4月獲得藍馳創投的1000萬元天使輪投資,同年11月獲得來自華創資本以及藍馳創投的1000萬美金A輪。而校園兼職類產品,一米兼職在今年3月曾傳出被收購傳聞,兼職達人于今年5月被兼職貓收購。

同時關于校園分期領域,優分期被華塑控股收購;趣分期升級為趣店集團,走出校園,對標京東;同樣騰訊系校園分期公司分期樂也走出校園,目前專注金融領域,對標螞蟻金服。而在校園O2O電商領域,8天在線的實體便利店模式,已經同樣走出校園,進入社區開設門店。

還記得去年8月份,武漢的首屆校園市場論壇,七十余家校園公司負責人到場,近千人擠爆現場,炎熱夏季,難擋市場激情。而短短一年時間,由于校園類公司倒閉、被收購或離開校園市場,最近很多人卻問我,校園市場到底是不是一個偽需求?

在此我先對投機分子們說一句,沒有個人情懷,就不要做校園業務,熱鬧的時候跟著參合,遇冷之后又在想是否該跑路,對學生毫無責任心,麻煩你們趕快退出!另外我直面這個問題,校園市場當然不是偽需求,艾瑞咨詢《2015中國大學生消費分析》的數據顯示,大學生年消費總額超過4000億元,一個4000億已擺在面前、并且還在快速增長的市場,如今居然會被質疑是否存在,豈不可笑?

校園市場的反思

但不可避免的是,經過一波創業泡沫之后,校園市場有諸多值得反思之處。

1.校園市場的補貼是否靠譜?

以外賣app美團外賣、餓了么;搭車app滴滴、Uber為例,國內互聯網市場近幾年,由付費模式——免費模式——補貼模式轉變,因此校園市場的產品也出現了不少補貼模式,然而由于校園市場的周期性,以及學生對價格的敏感,用戶忠誠度實則難以培養。首先學生總會優先選擇價格最低,給予補貼最多的產品;另外,以補貼的周期來算,作為一個大一進校的學生,補貼培養兩年,養成習慣之后,面臨的確是用戶實習畢業離開學校,并沒有機會繼續使用產品。

2.校園社交產品是否有價值?

移動互聯網的浪潮下,各類針對垂直人群的app紛紛出現在市場上,針對校園這個3000萬的用戶群體,無疑各方虎視眈眈,再加上95后人群對移動互聯網的重度依賴,又希望彰顯個性,訴求情感,并且易接受新事物,似乎讓校園社交產品有無限的想象空間。但目前市場上的校園社交產品,真實活躍度都低的可憐,并且當年“校內”的前車之鑒還在眼前,在微博、微信占據大部分社交份額的當下,校園社交產品到底有多大的價值,又能滿足學生何種真實需求,值得思考。

3.局限的校園產品能否存活?

由于處于校園市場之中,我們很多時候都把目標用戶定為全國大學生人群,但這樣定位的產品其實并不一定準確。比如兼職類的產品,真實的數據表明,目前國內兼職市場中,大部分人群并不是在校大學生;同樣的分期市場,在螞蟻金服花唄,京東白條等面前,單獨的校園分期產品又有何特殊價值?并且一個局限在校學生的產品,無疑代表著每年9月需要持續推廣以獲得新增用戶,而每年6月有又巨大的用戶規模被流失掉,因此局限的校園產品,是否有長遠意義,同樣值得反思。

校園市場的兩點思考

在拋出問題,而不提解決措施,是很多批判性文章的通病,正所謂“you can you up ,no can no bi bi”,在此針對校園市場,我提出自己的兩點思考,希望與大家探討。

1.校園線下為根基

在此不排除由于我自己是做校園渠道,帶團隊出身的,因此對校園渠道有獨特的偏愛,但針對校園這個半封閉的市場,實際上僅僅通過線上,我們連所有目標人群都無法覆蓋到。而我此前談到的所有校園業務,無論分期、兼職、社交,更不用說O2O,沒有校園的落地支撐能力都是紙老虎,裝腔作勢而已。一支有凝聚力,執行力強的校園團隊,在我看來是一切校園類業務的基礎。

2.重視B端資源

由于校園市場的創業公司,很多為在校學生操盤,因此可以說足夠的了解學生用戶的需求,但任何事物有利既有弊,我觀察眾多90后的創業項目發現,很多產品都獲取了足夠多的C端用戶,但缺乏較好的商業模式,重要的一點就是這類團隊,B端資源非常的匱乏。而作為一家企業而言,盈利是根本,所有沒有盈利的企業都是可恥的,一家企業的商業模式應當足夠的重視真正付費者的需求,針對大多不向學生端實現盈利的產品,真正的付費者是誰,在何處,應該在早期就足夠重視。

回歸商業模式本質,抓住付費者的需求,用強大的校園線下渠道提供線上支撐,在我看來,這樣的企業在這波經濟下滑中,反而會浴火重生,脫引而出!

 

作者:孫凌,多年校園市場創業者,微信號:sunoling

本文由 @孫凌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補貼不靠譜,社交無價值,局限的校園產品難以存活。線下和B端的重要性。

    來自河南 回復
  2. http://www.tk.yi***xia.com.cn

    回復
  3. http://www.tk.yi***xia.com.cn

    回復
  4. 后面以為有干貨,結果說的很寬泛,不嚴謹

    來自北京 回復
    1. 我也是這樣感覺的

      來自北京 回復
  5. 沒有干貨==

    來自江蘇 回復
  6. 我覺得文章說的還是比較泛,可以參考下我以前寫的,比較落地。http://www.aharts.cn/operate/107843.html/comment-page-1

    來自廣東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