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策略:降價促銷 PK 天天低價,誰更勝一籌?

1 評論 9102 瀏覽 24 收藏 13 分鐘

零售業中,為什么有些商品的價格設定了零售價與促銷價的區別呢?他們又為何披著“高價”的皮,實際按照促銷價銷售產品呢?針對這些問題筆者將給出答案。

降價促銷是零售業常用的一種策略,商家不定期地在“零售價”和“促銷價”之間進行切換。比如外賣商家發的優惠券、當當買書滿200減100元活動……

與之對比的,是天天低價策略,商家一直把價格維持在較低的具有吸引力的“促銷價”上。比如低價的宜家、優衣庫……

兩者都是低價策略,一個是“赤裸裸的低價”,一個是“披著外衣的低價”。不過有趣的是,我基本每頓外賣都用了優惠券,我基本只在有滿減優惠時在當當買書。

根據《定價制勝》中的數據,在采用降價促銷策略的啤酒、果汁等家庭用品品類中,促銷所帶來的銷售額占據總銷售額的70%~80%。在頻繁的降價促銷模式下,真實的常規價格是“促銷價”,而非所謂“零售價”。那么為什么要披著外衣,直接“赤裸裸的低價”不好么?為了厘清原因,我們來詳細剖析一個例子。

01 為何要披“高價”的外衣?

鮮花訂閱,是一門用低價做消費場景拓展的生意。鮮花的消費場景分為日常消費、婚禮、會議、節日、慶典等。在中國,鮮花日常消費占比5%,而在歐美等其他國家,鮮花日常消費占比30%以上。

中國的鮮花訂閱起步于2015年,采用99元每周1束花的模式,代表玩家“花加”和“花點時間”等先后在2年時間里,融資總金額6億以上。

每周1花的模式,挑釁的是“鮮花是一個禮品”,提倡的是“鮮花是日常消費品”。

Wait,wait,wait!看到這個故事的時候,我產生非常明確的“這個故事我讀過”的感覺。這不是和Luckin咖啡一模一樣么。

首先,因為中國的飲用咖啡占比遠低于國外,所以中國有增量市場……其次,瘋狂低價,而且是持續的價格補貼……

Luckin的低價是使用“降價促銷”策略,定價30元,然后用各種券、買一送一、充值等補貼到10~15元。Luckin咖啡的定價是跟著市場領導者——星巴克。用戶對于星巴克的認知是20~30元,所以當Luckin在品牌建設、門店建設等對標星巴克后,用戶也會不自覺的將兩者價格帶畫上等號。

鮮花訂閱的低價是使用“天天低價”策略,沒有噱頭,直接低價。

起初,鮮花訂閱的定價是100元/周,市場并不接受。直到發現“25元/周”是個可以快速刺激市場的價格。

花點時間的產品最開始定價大概是每周100塊錢,我覺得已經挺平價的了。因為當時一束禮品花大概的客單價在四五百塊錢左右。所以我們已經在用20%的價格進入市場。但平不平價這件事兒有時不由你決定,而是用戶決定。創業者就是要帶著初心,然后不停變換策略,去測試這個市場到底接納的是什么樣的產品和價格。

如果市場還沒不能接受100塊/周,那么我們就一點點開始測試。從一周一百,慢慢到一周五十、一周三十,最終我們發現一周25元左右(即99/月),對于市場是一個快速刺激,訂閱量迅速就起來了。說明那是一個能讓大家覺得可以嘗試的價格?!?/p>

——整理自花點CEO的公開訪談資料

同時,鮮花行業是一個層級鏈條長,環環加價的行業。如果整合得當,存在很大的價格空間。鮮花訂閱行業通過建立定制化生產+簽約+干線+智能鮮花加工廠+末端配送等,建立完整的供應鏈體系,讓25元成為可能。

兩者模式進行對比,為何要披高價的皮呢?

1. 實現價格差異化

這里要看一下需求價格曲線。我們經常碰到的新產品推廣、短時促銷策略制定、產品線延伸等其實都和需求價格曲線分不開。大部分情況下,隨著價格的升高,購買的顧客減少。比如1雙襪子定價20元有300人購買,定價10元就有1000人購買。理想情況下,商家在需求曲線上找到一個最優價格,來實現最大的銷售額。

問題來了,這種統一定價法,會讓原來愿意支付高價的人少花錢。比如當定價10元時,那些20元也會購買的人,降價支付了10元。相比統一定價,銷售額更大的方式是——針對想支付10元的顧客定價10元,針對想支付20元的顧客定價20元,實施差異化定價。

頻繁的“降價促銷”策略就是差異化定價的一種??Х?,有買的越多價格越便宜的價格階梯(買2送1、買5送3),有不定期發放的折扣券、立減券,有門店立減優惠……這都是為了實現這種差異化。

同時咖啡和鮮花訂閱,不同的消費頻率和產品種類決定了不同的程度價格不透明性。鮮花訂閱1個月付款1次而且產品類別單一,而咖啡的產品類別更多,消費場景更加高頻。這些情況決定了用戶所處的情況的多樣性,實施價格差異化會更加容易。

2. 市場上存在“價格影響價值”的情況

傳統的理論認為消費者是理智的,對于消費者來說,愿意支付的價格=預期得到的價值。用戶愿意支付高價格,是因為預期得到的高價值。但是消費者就是非理智的,價格的高低,十分影響用戶對于價值的評估。

心理學家羅伯特B.西奧迪尼(Robert B. Ciadini)講述過一則發生在亞利桑那州一家珠寶店的故事:

這家珠寶店的一些綠寶石飾品一直賣不出去。有一次店主要出遠門,出門前他隨手給店里的售貨員寫了張條子,上面寫著“假如仍賣不出去,那么價格×1/2?!?,他打算賠本賣掉店里的綠寶石。

幾天后,店主回來了,發現店里所有的綠寶石都賣完了。原來店主的字條寫得太潦草,售貨員把1/2看成了2,結果這批珠寶非但沒有半價出售,反而以原先兩倍的價錢賣了出去。

價格本身就具有附加值。價格自帶的價值包含聲望價值(價格是身份和社會威望的標志)、品質價值(價格可以直接顯示出商品的品質)等……

對于Luckin來說,如果不選擇先高定價,然后降價促銷的策略,就會和便利店的廉價鮮煮咖啡成為同類產品。

對于鮮花訂閱行業,如果不選擇天天低價,就會在生活類鮮花這個場景反響平平,為了迅速占領市場,需要采取極低價格。

3.達不到想要價格帶

低價格可以迅速擴大市場,高價格可以帶來高利潤。但是,高價需要耐心等待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才能讓客戶們了解商品的品質,認可它的品質和價格是成正比的這一客觀事實。

奧迪在20世紀80年代遇到了同樣的問題,它花了20年時間把品牌的價格和聲望發展到他應有的水平。如果新產品想要高定價,并且短時間內支撐不起高定價,則可能會采用披著“高價”的皮的低價策略

姜太公公小結:關于“降價促銷”和“天天低價”誰的利潤高?誰的競爭力強?目前學術界沒有通用的結論,給出的建議都是通過實際情況因地制宜。我想,根據上面的3個原因評估何時采用何種方式可能是一個解決思路。

02 如何披“高價”的外衣?

上面說到價格的高低,十分影響用戶對于價值的評估。價格本身就具有附加值。那么如何利用價格“附加值”呢?

1. 利用價格的“聲望價值”

價格是身份和社會威望的標志。比如LV、香奈兒、保時捷等高檔品或奢侈品,高定價本身就具有價值。

這種聲望價值并不僅僅出現在高價商品中,在低價的奶茶中也存在。同樣都是喝奶茶,你我都是快樂肥宅,但是喝喜茶的鄙視一點點的,喝一點點的鄙視CoCo的,喝無糖的鄙視全糖的。

在“奶茶”的這條鄙視鏈條中,喜茶>>>一點點>>>CoCo

2. 利用價格的“品質價值”

價格可以直接顯示出商品的品質?!耙环皱X一分貨”,較低的價格有時會讓消費者懷疑品質。比如下面幾種情況:

經驗心理:如果一個顧客曾經對一個昂貴的商品有良好的體驗,那么較高的價格看起來會比低價更能保證質量

成本加成心理:大部分消費者認為,價格和銷售者的成本密切相關。消費者有一個“成本加成”的思維定制。他們認為銷售者以原材料、生成費用、運輸費用等成本為基礎進行定價。

這種品質價值的衍生就是產生了一種安慰劑的效應。研究人員給兩組鎮痛劑(實際上只是維生素C),一組價格高,一組價格低。高價的一組聲稱鎮痛劑非常有效。

總結一下啦

為何要披“高價”的皮?——實現價格差異化、市場上存在“價格影響價值”的情況、達不到想要的價格帶

如何披“高價”的皮?——利用價格本身具有附加值,包含聲望價值、品質價值……

#專欄作家#

姜太公公,微信號公眾號:grandpa_jiang,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產品老流氓,終身學習者。致力于研究產品方法論,解決小白PM的疑難雜癥。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我認為為什么瑞幸和鮮花選擇不同的定價方式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差異化競爭法
    在天天降價的方式下,人們關注的更多是現有價格。
    而降價促銷的方式下,人們更多的關注是價格的差額
    在中國,咖啡市場中低端咖啡市場非常激烈,假如選擇天天低價的促銷方式,對標普通的速溶咖啡,即使是質量是高的,吸引力也沒有高價低賣來的高,因為對標商品太多。對標星巴克的高端咖啡市場,在對標物少的情況下,采用降價促銷的方式,讓消費者關注價格的差額,沖擊力更為強烈。
    而在鮮花市場中,最多的就是路邊的高價鮮花定制,花點想要和他們形成明顯的差異化,需要把消費者的注意點集中在低價這一痛點上,在低價競爭市場,對標物更少,差異化更明顯。

    一些拙見,希望可以與樓主互相交流

    來自廣東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