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電商(2):交易成本與交易公式

1 評論 3152 瀏覽 10 收藏 7 分鐘

文章從交易意向出發,對不同發展階段的交易成本進行了梳理和總結,與大家分享。

在上一篇《交易行為》的文章中談到,交易的本質是圍繞產生交易需求、發生交易行為兩部分組成的,促成交易的條件是達成交易意向。

那如何理解促成交易意向呢?本質上來看,是發生交易之后,交易雙方獲得更大的價值,用公式表示為:

獲得的價值> 交換物價值 + 額外成本

公式中的額外成本,就是交易雙方為了促成交易而付出的成本,又名交易成本。

盡管將促成交易而付出的額外成本統稱為交易成本,但在不同的發展階段,交易成本是不一樣的,或者說不同的發展階段,會增加或減少交易成本,而發展的目標,本質上就是對交易成本降低的過程。

一、原始社會

原始社會的特點是人找貨,通過搭建交易場所,來促進交易的聚集,從而發生交易行為。

在此情景下,交易成本主要是匹配成本和固定成本。

1. 匹配成本

但由于存在信息傳播和流通的局限性,造就了商品的局部稀缺性,尋找商品的難度變大。

商品和需求用戶間缺乏信息交換,因此需求方需要化很長時間尋找某一商品,而商品銷售也需要花較大成本讓用戶知道商品的存在,同時知曉銷售地點的存在,提高商品和需求方間的信息交換,從而當需求方需要時,能夠知曉商品的存在。

2. 固定成本

既然是要搭建交易場所,就需要付出一定的固定成本,包括貨物流通、存儲成本,門店成本。

而越聚集的交易場所,所帶來的用戶群會增加,同時越聚集的交易場所,用戶所需要尋找的難度也變小,交易更容易發生,因此越聚集的交易場所,固定成本也就越高。

二、信息社會

進入到信息社會,信息社會打破了信息傳播的局限性,實現了交易的線上化,需要交易時,不在需要前往交易場所即可完成交易,同時,線上化的交易場所,也降低了交易場所的固定成本。

但在降低成本的同時,也增加了檢索成本和時間成本。

1. 檢索成本

由于實現了商品交易的線上化,導致商品的擴大,從而帶來較多的檢索成本。

需要的商品不在是只有少數的幾個店鋪在銷售,而是多家店鋪的銷售,同時由于交易的線上化,無法保證商品的質量,從而需要花更多時間進行挑選,同時需要付出一定的信任成本,無形中增加了檢索成本。

2. 時間成本

交易的線上化,導致無法第一時間在交易后拿到商品,存在一定的配送商品的時效性,也是增加的成本,對于即時性需要的商品,需要付出時間成本等待的交易,顯然是無法接受的,自然也無法促成交易的發生。

除了配送商品的時效性帶來的時間成本,因產品問題也會帶來不確定的時間成本,由于線上交易,無法對商品的實際體驗獲得足夠的認知,因此,產品問題帶來的不確定的時間成本,也是交易過程中會出現的,要考慮的一個問題。

三、數字時代

進入數字時代后,通過數字化的推薦,是會對信息時代中的檢索成本有所降低,通過分析用戶行為,來預測用戶需要的商品,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信息時代的檢索成本,但同時增加了隱私成本。

1. 隱私成本

數字化的智能推薦,能在一定程度上借助用戶之前的行為,來預測用戶需要的商品,降低檢索成本,但勢必會侵犯用戶對隱私信息的權利。

總結

最后,我們回到交易公式的表述:獲得的價值 > 交換物價值 + 額外成本(交易成本)。

通過對原始社會、信息社會、數字時代不同階段的分析,綜合來看,交易成本可以歸類為:檢索(信任)成本、時間成本、固定成本、隱私成本。

也就是說,交易公式可以看作為:獲得的價值 > 交換物價值 + 交易成本,交易成本 =檢索成本 + 時間成本 + 固定成本 + 隱私成本 。

也就從公式兩邊來看,促進交易達成,可以提高獲得的價值,或者降低交換物價值和降低交易成本。

理解了交易成本和交易公式,下一篇文章,將針對淘寶、京東、拼多多三個電商平臺,來講一下三家的策略。

#相關閱讀#

談電商(1):原始社會/信息時代/數據時代中的交易行為

 

作者:時鳳衛,微信公眾號:PM成長之路(pmupday),分享互聯網的思考,產品經理的實操方法論。5 年互聯網摸爬滾打,喜歡寫字,歡迎交流。

本文由 @PM成長之路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提下建議,我看了很多的交易支付類的文章,絕大多數都是泛泛而談空洞的東西,看了后沒什么印象也沒有收獲,希望能結合具體例子詳述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