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貨衛(wèi)星還能放多久?
直播電商現在來說依舊火熱,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嘗試直播帶貨。其中有人翻車,也有人完美帶貨,機遇和危機,同時存在著。那么,直播電商這顆帶貨衛(wèi)星還能放多久?
機遇和危機,從來都是形影不離。
2020年,看似抓住了直播帶貨紅利的品牌們,實際上也面臨著重大危機。
5月17日,美的冰箱官微宣布,將邀請自媒體人“萬能的大熊”于21日為自家冰箱直播帶貨。
結果直播尚未開始,預告微博下面的評論區(qū)就被網友負面評論“攻陷”。
原因是這次美的邀請的KOL被網友扒出眾多黑歷史(如做微商兜售假藥夸張療效等),美的最終也被粉絲和用戶罵上微博熱搜。
隨后,官微不得不刪除預告微博、禁止評論、并最終宣布與該KOL取消合作。
無獨有偶。5月15日晚間,董明珠聯手王自如(科技評測KOL)現身京東直播間,為格力·京東十周年店慶直播帶貨也被質疑“刷單”。
該場直播從15日晚上8點開始,到11點20結束,總計直播3小時20分鐘,共帶貨7.03億,戰(zhàn)績非常給力。
這是繼不久前抖音直播“翻車”、在快手帶貨3.14億打了“翻身仗”后,董明珠再次登陸直播間帶貨,并刷新了個人直播帶貨記錄。
不過,隨后不久就有網友質疑董明珠直播帶貨的數據,暗諷其直播間所賣之貨,大部分并沒未到達用戶手中,而是被囤在經銷商手里。
如果把這兩件事聯系起來看,“螳螂財經”發(fā)現其中傳達出兩層信息:一方面各大品牌商正在加大直播帶品牌力度;另一方面用戶對直播帶品牌并不買單,甚至心存質疑。
這意味著當直播帶品牌正在成為品牌運作標配背后,其實還有很多潛在危機正在顯現。
一、從“網紅主播”當道到“企業(yè)高管”站臺,直播帶貨變直播帶品牌
受疫情“隔離效應”影響,如何讓企業(yè)快速回血,成了企業(yè)當下面臨的棘手難題。
據董明珠表述,格力今年一季度銷售收入比預期目標少了300多億元。而根據美的財報顯示,美的一季度營業(yè)收入為580.13億元,同比下降22.86%,歸母凈利潤48.11億元,同比下降21.51%。
4月份,美的集團還曾對內通知暫停發(fā)放高管30%的月薪。
而直播電商,恰巧是品牌企業(yè)當下為數不多可以抓住的救命稻草。于是各大品牌頻頻登陸直播間,企業(yè)高管親自下場助陣,這種現象非常有趣。
比如說在2019年,一提到直播,人們熱議的對象往往是以帶貨為主的李佳琦、薇婭、辛巴、散打哥等網紅主播。
在2020年,引發(fā)人們更多關注的主播成了梁建章、羅永浩、董明珠、李彥宏、李斌、俞敏洪、孫來春、劉濤等企業(yè)大佬和明星。這些人除了帶貨更多的是帶品牌,并且大抵可分為兩類:
第一類是羅永浩、李彥宏和劉濤,他們直播是為直播平臺站臺,帶的直播平臺這個品牌。
李彥宏直播不用說,就是為百度直播而來。按照百度集團執(zhí)行副總裁沈抖的說法“直播是百度移動生態(tài)2020重點方向”,李彥宏親自站臺直播就很好理解了。
羅永浩在抖音開直播前,已經拿到了抖音6000萬元簽約費。其在抖音直播除了賣貨外,在業(yè)界更多是被當成“抖音電商直播代言人”的角色。
在與快手直播電商比拼處于劣勢的抖音,簽約羅永浩來平臺直播也是想借后者的影響力,讓抖音直播帶貨快速出圈。
而劉濤在淘寶首次直播前,已經入職阿里聚劃算首席優(yōu)選官,她開直播除了賣貨,更多是為阿里聚劃算直播站臺。
畢竟作為三大直播電商平臺之首的淘寶直播,在面對抖音和快手的奮起直追時,也需要更多的助力。
第二類是梁建章、董明珠、李斌、俞敏洪、孫來春等企業(yè)高層,考慮到他們的身份,肯定不可能長期直播。他們來直播,更多是為企業(yè)品牌站臺,為品牌商品直播探路,賣貨反而是其次的。
正如董明珠在抖音直播首秀只賣出23萬元后坦言,她的直播帶貨不是主要目的,而是探路,未來還是要堅持線下。
再比如,特斯拉邀請薇婭直播,賣得并不是車輛本身,而是價值1元的特斯拉試駕券,完全是直播帶品牌的打法。
二、直播帶貨成了品牌的銷售捷徑,但卻不是品牌塑造的捷徑
看起來,直播帶貨已經成為品牌產品的銷售捷徑。
以李斌為例,在5月17日的40分鐘直播期間,蔚來汽車共收獲320張訂單,5288個試駕預約,銷售額為1.28億元。
而揚言直播不為賣貨的董明珠,在抖音、快手、京東的三場直播成交總金額約為10.64億元。三場直播平均每場帶貨超過3.5億元,比董明珠線上店2019年全年格力電器銷售額(3.5億元)還要略高。
但直播真的能成為品牌塑造的捷徑嗎?恐怕未必,原因有三:
(1)直播能帶來知名度,卻未必帶來美譽度和忠誠度
在品牌塑造過程中,品牌知名度、美譽度和忠誠度是品牌塑造的核心。
品牌企業(yè)通過專場直播,雖然可以借助直播的流量紅利,制造熱點(賣得好賣不好都有吐槽點),提升品牌知名度,但美譽度和忠誠度并不能保證。
以美的邀請“萬能的大熊”直播為例,本意是借助后者流量提升直播熱度,結果反而因為對方的負面新聞,連帶很多網友紛紛表示要“拉黑美的”,這對品牌的美譽度和忠誠度都有所傷害。
(2)低單價高折扣的直播模式,可能會毀了品牌的定價權
在直播帶貨模式中,最關鍵的是低單價和高折扣。
所謂頂級帶貨網紅強大的帶貨能力,本質上都是建立在對商品的“定價權”上——即全網最低價。并且?guī)ж浿鞑サ目辉酱?,對此便越在乎,因為這是他們的立身之本。
而品牌最關鍵的恰恰也在于此。
透過品牌知名度、美譽度和忠誠度這些表層的東西,品牌之所以成為品牌,是因為占領了用戶心智,并且因此獲得定價權。即品牌商品價格既包括產品價值,還要包括品牌價值。
由于同類產品價值區(qū)別并不會太大,但品牌價值卻隨品牌而變,品牌定價權也由此而生。這就是為何LV包包、蘋果手機賣那么貴也有人買單。
但品牌做直播,如果不能在價格上妥協,則賣不出貨。若在價格上妥協,實際上等于交出了自己的定價權。
董明珠為什么在抖音上翻車,為什么在快手上翻身。除了平臺帶貨能力有別之外,還因為董明珠在抖音直播賣的貨沒有價格優(yōu)勢。而在快手直播時,有快手補貼價,賣貨戰(zhàn)績才大大飆升。
此外,一般大牌品牌產品都有一套完善的價格體系,牽扯到各方利益,也容不得因為直播隨意打破。
(3)全民直播帶貨,會讓品牌形象模糊化
品牌的最終目的是占領用戶心智,它的每一次出場都是為了加深自身個性和用戶記憶,以塑造品牌個性和差異化。
因此每次品牌發(fā)布會、產品展示、簽約代言人,甚至投放廣告平臺都很有講究。
但在全民直播帶貨時代,素人、網紅、明星、企業(yè)高管、媒介人士、甚至地方官員等大量涌進直播間,直播場景也非常多變,這給品牌維護形象帶來挑戰(zhàn),容易造成用戶認知偏差,并加大品牌形象翻車的幾率。
之前LV在小紅書進行新品直播,雖然在70分鐘內收獲了1.5萬人圍觀,但其間卻遭到網友群嘲。很多消費者認為“大牌賣出了地攤貨的感覺”,原因就是產品展示、直播環(huán)境等太LOW,有失LV的高端品牌形象。
三、后直播帶品牌時代,品牌塑造要避開哪些坑?
雖然直播并非塑造品牌的捷徑,但已嘗到直播帶貨甜頭的品牌商自然也不會輕易放棄。比如董明珠在快手直播帶貨3.14億后就表示,格力要將直播帶貨持續(xù)做下去。
那么在后直播帶品牌中,堅持做直播的品牌商要避開哪些坑呢?“螳螂財經”認為要做到以下兩點:
首先,加強負面管控。
由于直播是實時互動,并且往往極具爆發(fā)力,因此品牌一旦在直播中翻車,造成的影響很難消除。
在直播這個新型“人貨場”中,品牌商從選直播平臺、主播、商品、以及直播間環(huán)境、樣品展示等各個環(huán)節(jié)都要加強負面管控。
比如:
- 美的在選主播上翻了車;
- LV直播因為直播間翻車;
- 羅永浩抖音直播首秀時在產品和直播過程都翻了車,直播中推薦的爆款小龍蝦,很多網友收到的是過期產品;最離譜的是直播“極米”時口誤說成競品品牌“堅果”,極米CEO當時估計想罵人的心都有。
其次,避免品牌同質化。
直播帶品牌的興起,一方面各路主播紛紛從品牌代言人中搶奪了不少注意力,另一方面主播并不能取代品牌代言人的角色,兩者都會造成用戶注意力分散。
再加上主播同質化的銷售話語體系,很容易讓各個品牌之間的差異化慢慢消融。
以李佳琦為例,今天是雅詩蘭黛、美寶蓮,明天可能是蘭蔻、迪奧,甚至在同一場直播中同時帶好幾個品牌都很正常,而對不同品牌產品除了各自特點之外,恐怕留在用戶心中的就是“oh my god,買它買它”。
因此,如何在直播中保持品牌的個性和差異性,則是品牌塑造需要注意的另一個重點。
總的來看,當下直播為品牌帶貨已經來到了拐點,但是直播成為品牌塑造的拐點還遠未到來。
作者:易牟,微信公眾號:螳螂財經(ID:TanglangFin)
本文由 @螳螂財經 原創(chuàng)發(fā)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CC0協議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fā)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