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大魚小,印度市場還值得嗎?

0 評論 5173 瀏覽 4 收藏 15 分鐘

近些年來,不斷的有公司選擇出海印度,但是印度市場水大魚小現狀并不美好,但于此帶來的也是機會,沒有一個完美的市場一進入就低成本,高收入回報,關鍵還是結合市場需求不斷試錯,設計適合自己的一套打法。

不幸的公司各有各的不幸,幸福的公司千篇一律

印度廣告市場長期趨于穩定,流量市場已逐漸規范,目前印度多數公司都是戴著枷鎖在跳舞,一邊觀望一邊小步前進等待合適的時機。正所謂吾之砒霜彼之蜜糖,對于那些已經摸索出一套模式的公司來說也許就是一個很好的契機。

印度人均GDP增長相比中國仍有很大差距

1998-2018年10年從 $828到 $9770翻了約12倍,同比印度10年從$413到$2009只翻了約4倍,按照現有的GDP增速,估算印度達到中國2018年的人均GDP需要15-20年,前提是不出現大的經濟蕭條和自然災害,比如這次疫情。

人均GDP并不能反映整體印度的實際情況,也不能反映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其中還包含物價指數等綜合因素(若綜合算上差距更明顯),這里作為一個經濟發展的參考,讓讀者有個更直觀的感受到其中差距。

城鎮化達到50%的城市人口需要大概25年

城鎮化反應了什么?

城鎮化,也可以說是加快非城市地區的發展水平,目的是提高普通老百姓收入水平,平衡城市農場差距,確保大部分人生活水平提高,就業機會增加,特別是低收入人群,增強全民的購買力,解決這部人吃飯的問題。

印度各邦的城市化進程和收入水平在同步變化

印度各邦的城市化進程和收入水平在同步變化

2019年,印度城鎮人口大約4.7億,占總人口34.43%,按照目前印度城鎮化進度預估,達到50%的城市人口需要25年左右。(國內達到這一目標大概8年時間)

中印2008-2018年城鎮化進度對比

印度城鎮化走勢

“來印度一個月感覺中印差距也就5-8年,來半年感覺至少10-15年,超過一年的就不談差距了,佛系對待”這是多數從業者來印淘金的心聲,從滿懷希望到無奈而返,雖然有點一概而論,不過差距也確實存在來,但脫離行業談差距就是耍那啥;結合數據,來看看印度廣告市場的表現。

移動廣告市場的表現大大低于預期

2020年印度整個廣告市場規模預計大概在80億美金。

印刷占廣告總收入近41.2%,而電視TV占38.2%,數字廣告占總收入的11%。戶外,廣播和電影占余下的10%。

數字廣告:移動端和PC端

用戶平均每天停留時長

2020年,預計印度成年人將平均每天使用傳統媒體3小時45分鐘,占其日常媒體時間的69.5%。數字平臺將占剩余的30.5%,即1小時39分鐘。

電視仍將是主要的媒體平臺,可以看出TV的時長幾乎每年10分鐘以上的增長,而移動端只有大概8分鐘漲幅(從廣告收入來看,每一分鐘的增長帶來的收入不可忽視),并且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仍將如此。印度成年人平均每天會看3:10的電視,而數字視頻則只有31分鐘。

圖中可以看到的報紙雜志的觀看時長比TV的低太多,但印刷占廣告市場份額確比TV高,原因是印刷的廣告費比TV便宜。(印度某知名電視廣告費用:3個月大概100萬-300萬RMB,每天輪播2-4次)

2020年,印度數字廣告市場為25.76億美元(2019年,國內數字廣告市場已達872億美元),其中印度最大的細分市場是搜索廣告,預計2020年市場規模為9.66億美元。

反觀現在印度的主流視頻廣告收入只有2.5億美金。

印度線上廣告市場

2017年印度智能手機的增長最快的一年,增長率在13%,2018年在10%,2019年已下降到7%,2017年是印度智能機普及的一個關鍵節點,同期印度幾乎所有行業的廣告預算還是傾向于傳統紙媒和電視廣告,在移動廣告市場的表現并沒有出現特別大的增幅。

廣告主預算投入占比

看看印度如日中天的Tiktok收入表現:

2019年Tiktok印度的下載量為3.23億,占全球下載量18%,該年實現營業收入為4.3億盧,盈利3380萬盧比。營收的構成為4.15億盧比的服務費和2160萬盧比的廣告費;Tiktok廣告方式主要按效果廣告,按照印度線上廣告市場的現狀,平均ecpm < $0.2,Tiktok在印度快速增長的用戶量級也并沒有帶來與之匹配的收益。

印度線上分類廣告每用戶平均貢獻值

印度本土也有Agency ecpm能達到接近$2, 但填充率極低,算下來其實相差并不大,廣告主幾乎都是從傳統廣告沒花完的預算挪到線上,這樣的金主也不多。

某印度Agency CPM價格

再來看品牌廣告,2016-2017年Vivo以3.3億美金冠名印度棒球聯賽加上國內手機廠商發力印度市場,這對移動互聯網的公司來說就像三年饑荒端上桌一盆肉,甚至有部分印度公司針對手機廠商推出品牌廣告合作,抱著一單完事兒的打算,廠商也確實投了,但總蛋糕太小,最后也不了了之。

筆者借由疫情從線下轉線上期間,接觸了大小幾十家線下機構,發現其對線上的理解程度還遠遠達不到花大力氣做品牌廣告的時間段,即使按照Tiktok國內分區的強銷售模式,很難,這不是教育市場問題,是認知所決定的。即當印度用戶在選擇使用一款產品時,傳統媒體帶來的公信力遠遠大于線上。用著某款產品, 指著廣告牌:“看,我也在用哦!”,多符合印度人的特性。

某印度線上品牌廣告價格

綜合來說,印度線上廣告市場體量不大,究其本質,其根源還是在民眾的購買力,這也是為什么上文會談及城鎮化,因為其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購買力,民眾收入提高;獲得線上娛樂互動帶來的體感,注意力更多的轉移到線上,廣告主也愿意更多的投入。

廣告不夠,流量來湊

在印度現行廣告市場情況下,個人認為如果生存下去必須滿足符合兩條法則之一:

  1. 單個用戶生命周期能榨取到足夠高的收益。(如現金貸,游戲)
  2. 能找到一種極低成本的獲客渠道,幾乎不要錢的那種。

(如果找不到一套低成本的獲客渠道,同時也沒單位經濟合理的變現方式,那就及時止損,想好模式再出發。)

廣告不夠,流量來湊,所以現在還能吸引大批國內公司的無非就是巨大的人口基數了;買量,上規模,廣告變現已是標配,甚至早期有團隊通過做裂變,將獲客成本壓縮不到2毛錢,每日新增也很可觀,與之帶來的則是低質量的羊毛用戶,最終還是引流到其他產品變現。

在傳統廣告行業里有一句話:“一條廣告有50%是浪費的,但你永遠不知道是哪50%?!?/p>

印度線上方式獲客的優勢就非常明顯了,通過用戶標簽,AB test,Push等方式,可以精準的做個性化投放,相比前者,效率高,覆蓋廣,轉化高,而轉化提高就意味著你獲客成本降低,正真的成本低不是你買量的價格低,而是由你的轉化率決定。

打個比方,1RMB一個用戶,購買1000個,轉換率20%,最后單個用戶成本5RMB,同樣2RMB一個用戶,購買1000個,轉換率50%,單個用戶成本4RMB,影響轉換率的因素有市場需求程度,產品形態。渠道等,就不展開說了。

所以,單靠一兩個純買量的奇淫技巧是行不通的,需要有一套體系的方法論來支撐,這就是為什么會看到越來越多的產品從流量打法逐漸的朝產品優化,ASO,SEO等方向轉變,結合到上面線上廣告的數據,理因如此。本質上都是為了提高轉化,也是從純流量增長思維到內容和品牌思維的轉變。

用戶增長導圖

吾之砒霜彼之蜜糖

廣告市場長期趨于穩定,流量市場已逐漸規范,目前印度多數公司都是戴著枷鎖在跳舞,一邊觀望一邊小步前進等待合適的時機,正所謂吾之砒霜彼之蜜糖,對于那些已經摸索出一套模式的公司來說也許就是一個很好的契機。

印度有個本土產品叫Classplus,針對線下教育機構和個人教師定制APP+提供線上教育全套功能的模式,每年收取5000RMB服務費,按照已服務4000家機構,綜合營收2000千萬。其模式本身很簡單,復制性也強,具體大家可以去研究。

還有個產品大家可能關注比較少,WPS Office,從2012年就已在印度上線Google Play,針對印度用戶愛免費的心理,打磨產品,現在通過自然流量累積就在印度俘獲了超5000萬用戶,大部分為辦公人群,用戶質量也較高。

這兩家現在印度都有著不錯的基礎和發展。

十年才能做成的事,沒人給你競爭

出海印度現狀并不美好,但于此帶來的也是機會,沒有一個完美的市場一進入就低成本,高收入回報,關鍵還是結合市場需求不斷試錯,設計適合自己的一套打法。

認清現實做好準備,很多人會通過所謂的分析師或文章來判斷印度市場(也包括這篇文章),你覺得很困難或過不去的坎,在別人眼中都有很好的解法,但一旦回到這個人自己的問題,就很難找到解法,還是要自己躬身落地印度,踏踏實實去面對當前的問題并實踐去解決。

引用復星老板的話:“一年能做成的事,大家都會去做;五年能做的事,做的人就比較少了,十年才能做成的事,沒人給你競爭”,只要提供的產品對用戶有價值,用時間去調整積累,印度市場依然可期!

數據來源:

  • Statista Market
  • Counterpoint Research
  • iResearch
  • eMarketer
  • The World Bank

 

本文由 @gary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