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地攤業態的調研與思考
夜晚走在街道上,不少地方開始出現地攤的身影。本文作者從他生活所在地展開調研,從三個角度分享他對地攤經濟的思考。
擺攤目前成了國家政策鼓勵的經營方式,我所在的曲江新區也很快落實了政策。
先匯報一下調研形式吧,我在6月4日、5日晚間分別調查了西安曲江區域的兩個地攤集中區,以臨街走訪,蹲點觀察,再用手機記錄的方式整理了下這項政策在公布之后,人民群眾對政策的響應及我的一些思考。
總共記錄攤位124個,共耗時4小時46分鐘。
因為時間精力有限,沒有窮盡目前西安地區所有的攤點。單純以我看到的作為記錄,不保證權威,但一定真實。
一、基本面
在調研過程中我使用了石墨文檔作為記錄工具,記錄了攤位的經營品類,是否為新政商戶。在清洗之后,歸納出經營類目(作為一級類目)。話不多說,請大家直接看結論。
商品類別(一級分類)
看看都在賣啥商品類目(二級分類)明細
看看賣的商品明細地攤是否為新政刺激商戶
新老生意人比例商品類目與新政商戶的對比明細
在售賣商品上,新老生意人的傾向一些觀察:
- 打眼一看和印象中夜市地攤的經營類目差異并不大;
- 小孩玩具是經營品類中攤位數量最多的;
- 水果攤位有單一品類,也有復合經營的;
- 新政刺激下的出攤經營者比傳統生意人多了一倍;
- 新政刺激下的出攤經營者集中在雜貨,首飾,服飾三個大類目下;
- 傳統生意人在水果類目下扎實經營。
注意:我個人總結出「判定攤主是否是新政刺激下的商戶」的標準,大家酌情參考。
- 攤位硬件(照明,收納,收款等)成色新;
- 售賣態度體面,客氣,保守;
- 有至少一個以上的同行人;
- 高頻玩手機。
以上幾張圖表現了群眾對于擺攤經營的類目傾向,未包含收入情況(主要我也問不到)大家也可以在晚飯之后去周邊溜達溜達也順便驗證一下我是不是在鬼扯。
二、我的觀察
在開始第二部分之前,還是老生常談談談用戶思維吧。一個所有人都點頭對對對,但是一做就錯的部分。
我一直在互聯網行業工作,自認為自己這部分的基本功還不錯。所以來談談自己的看法。
無論你是想要成為產品經理,還是做點小生意,再或者開個小店,或者做大做強成為上市公司老板。必不可少的就是商業領域的基本盤——用戶思維。我們要做一件事,可能有好多種方法。所以你能學到的方法是變量,但用戶思維是常量,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
用戶思維,即看問題時永遠從用戶的視角去看。
舉個例子:
法外狂徒張三三要開一家餐飲店,但是不知道賣什么。有一天在朋友的推薦下他吃到了云南菜,發現挺好吃,于是就想到自己家附近也開一家自己滿意的云南菜館。決定了說干就干,選了無數個地址,終于精挑細選了一個人流量大價格合適的地方。開始裝修,張三三之前是個企業高管體面人,希望裝修高大上,有品質有記憶點。菜品價格在成本上加價50%,確定好菜單之后,也在渠道上推出了雙人,四人,六人套餐。
開店當天邀請朋友圈里的好友前來試菜,高朋滿座,花籃都擺不下了。當天全店菜品打6折,洋洋灑灑地搞宣傳。風風火火地開頭,本想著賓客滿滿掙大錢。折騰兩個月入不敷出,歇逼了。
同樣一個小區,中年男子馬慫慫也想開一家餐飲店。他也不知道賣啥,他就跟在小區附近遛彎的住戶聊天,你們家里幾口人,平時為啥會出來吃飯。后來發現小區住戶多數是剛剛結婚得子的青年人,生了孩子以后就把父母接過來照顧孩子。年輕人周末懶得做飯,就會去周邊參觀下下館子,改善下生活。老人變更了生活環境,帶孩子的同時就會有社交需求。自發的會有廣場舞,爺爺奶奶溜娃群什么的。物業也會定期組織社區活動。
了解這些之后,馬慫慫決定開一家中型家常菜餐館,專門服務小區住戶,解決家庭聚餐這個場景的就餐問題。地址就在家小區附近的廣場這邊,風格簡單大方,什么大象老鷹銀龍魚那些拿樣的裝修一概不要。因為都是聚會場景為主,10人大桌和包間會相對多放置一些。
菜品定價根據周邊居民消費水平而定,主打親民路線,每天一個超低價清炒時令素菜。開業當天沒有活動,自己去廣場上跟廣場舞團隊拉拉關系,小區門口發發傳單就完了。馬慫慫是個濃眉大眼的精神小伙,每次叔叔阿姨來的時候迎來送往。大家都喜歡這個年輕,謙虛,目前還不富有的小哥。不出一個月,周邊的叔叔阿姨都組織來這兒聚會,雖然辛苦但也經營地風風火火。
張三三沒有用戶思維,通篇的重心是“我想我猜我認為”。他做了一家只為自己服務的店,從選品,到選址,到定價,到活動全都根據個人感覺走,能成功基本靠運氣。
馬慫慫充分運用用戶思維,細致收集情報。為了滿足用戶需求,解決用戶痛點而做事,沒有一個多余動作,所有都是為了讓自己的客戶們能夠滿意。
其實張三三的做法是現在90%的老板的思路,遇見一個個人體驗非常好的產品就決定租下來場地,接過經營的大旗,在這里擺放自己的審美和品味。滿腔熱血地開店了,最后翻車。你問他是啥原因,他說被新冠疫情針對了,是是是你太難了。
美團做的《中國餐飲行業報告》,有一個數據,2017年結束的時候,北京有20.4萬家餐館,2017年關門11.4萬家,新開張8.5萬家。廣州成都等20個城市的數據也大致如此。也就是說,中國一個城市的餐館,一年將近一半關門,再開新的,然后再關,再開。
這就是中國餐飲行業真實的樣子,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這也是中國草莽創業的真實寫照。
以上這個例子只是想說明用戶思維帶來的是立場和策略上的差別,并不是說用戶思維就是萬能的。但學會從用戶的視角看問題是做好服務的第一要務,用戶思維也是工作日常的底層邏輯。說白了,你想賺誰的錢,搞清楚他想要什么是我們的分內之事啊。
除此之外,地攤群體中有不少讓人印象深刻的,比如賣AJ的潮流人士可能是不為賺錢是來社交的,賣小孩玩具的兩口子確實踩對了夜市攤位小孩多的場景,但作為實際付款人的家長痛點就是處理家中的閑置玩具;賣首飾的小姐姐在擺放自己審美品位的同時也會有收入但更多也是守株待兔。如果他們在兩兩結伴相談甚歡的擺攤能吆喝幾句,可能會離能賣出去的生意人更近一些。
就目前我的觀察,新政刺激下的出攤經營者中大多數沒有做好準備,可能他們還要一段時間的心里建設吧。
泥牛入海走完這一輪,相信他們至少會踏出第一步。會少一點上班族的體面,多一點生意人的雷厲風行吧。
再感慨一句,用戶思維這種基本功中的基本功說起來容易,做起來是真的難啊。
三、政策背后的思考
在5月底的政府工作報告上看到從國家層面出臺這個政策,我本人是悲哀和失落的。
一方面,為了文明城市,將地攤經濟從管制,取締到現在重啟,而感到有些莫名其妙。另一方面,對國家層面出臺的這條有些單薄的政策而感到擔憂。
但理智告訴我還是要更客觀地看待這一切。我之前很少來分析這種頂層策略,今天我也嘗試來切入一下吧。以我個人認知,本次國家層面推出的政策主要目的有三:
- 底層老百姓就業托底
- 階段性去庫存
- 刺激消費
托底就是當短期內無法再就業時,擺攤可以成為他們的經濟來源。人是需要希望的物種,希望之光一旦破滅,維穩的基本盤會產生震蕩。基于這種考慮,所以這類政策就是不讓底層人民斷了生計,優先保障抗風險能力差的群體。你身邊肯定有這樣的群體,可能你不知道他們叫什么名字,但你買煎餅,吃宵夜,做個保潔服務時他的形象一定會躍然紙上。
擺攤的人人都能做的低門檻生意,每個人進點貨,過剩產能階段性地消化一些。蚊子腿也是肉對不對。其實消費也是能去庫存,但重點不在這里。真正做擺攤的還是原來那些人,重要的是那些政策刺激下嘗試擺攤的人。等潮水退去,可能他們并沒有賣出去多少東西,但至少已經發生一輪交易了。擺攤經濟投入成本小,每個人投資500塊,不論盈虧都是不痛不癢的,但政策影響下,很多交易是切實發生了的。
這里要說到前面湊熱鬧的那批人了,很多人擺攤目的不是生存,而是抱著試一試的態度去體驗生活。他們的日子只是比以往艱難了一點,收入少了一點,但并不是過不下去。擺個攤跟跟風,體驗一下不同的生活。擺攤過程里跟朋友聊聊天,旁邊的烤冷面,臭豆腐啥的它不香嗎?從家門走出去,人就會消費的。
我沒有資格在這里扮演導師,給你總結出擺攤的秘籍和干貨,告訴你怎么參與到這次的擺攤大潮里。但我覺得只要人生不斷有新的經歷,那么做什么事情都是值得鼓勵的。
如果你決定走出家門開啟擺攤之旅,希望你保持開放的心態,俯下身子跟人做生意,打開雙耳聽用戶的話,為3個小時的擺攤經歷做個認真的復盤。以上那些都比刷一晚上抖音有意義。
我以前天真地認為世界就是我觀察到的樣子,但經歷了波折才會發現世界依然存在太多被你過往經驗遮蔽住的部分??梢源竽懺囈辉嚢?。至少你還能貢獻一份烤冷面,亦或是像我這樣寫出一篇文章,為經濟復蘇做出力所能及的貢獻。
最后分享出原數據有意向的同學可以自行下載,靜待你們的更多發現。
https://shimo.im/sheets/DkKtqYchPcYJyH6Q/MODOC/ 《練攤調研》
作者:馬曦文,公眾號:maxiwenfine
本文由 @馬曦文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