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的前世今生|未來發展看法
無論是從用戶的增長,還是資本的涌入,一種新的資本運作方式在慢慢改變著市場秩序,視頻直播爆發已經勢不可擋,但是在這個風口上,誰又能最終笑到最后?
最近我們欲打算轉戰進入直播行業,恰好關注到前些天奧運會新晉網紅傅爺@傅園慧,在映客上一小時創造的千萬觀看量的直播高峰,吸金達32萬;與此同時,網上炒的沸沸揚揚的另一個直播平臺——斗魚,完成了15億元巨資的C輪融資,刷新了直播界的融資紀錄,這讓業界大家唏噓不已。
一、目前直播有多火?
幾乎每天都會聽到看到,某某平臺也做直播了,某某直播融到多少資,又獲得某某資本管理的新一輪戰略投資,等等。目前,國內有超200家直播平臺,各大互聯網巨頭無一缺席,這在國內互聯網發展至今仍屬極少見,其中以游戲直播、秀場直播、體育直播最為火爆。在游戲直播中,誕生了斗魚、熊貓、虎牙、全民、龍珠、戰旗;在體育直播中,誕生了諸如直播吧、風云直播、樂視體育、章魚TV等平臺;而在真人秀場直播中,競爭最為殘烈,映客、花椒、一直播、小米、YY LIVE、默默等,這個領域的流量不斷被瓜分。
從數據上來看,截至16年6月,來自CNNIC的數據顯示,接觸網絡直播用戶規模達到3.25億,占全國網民的45.8%,主要直播類型的日活躍用戶就達2400萬。
如在江蘇衛視的《星廚駕到》的最新一期節目中,節目制作方將一些熱門主播的直播融入到比賽中,以直播短時間內的粉絲數增加作為競賽的指標。以電視節目和明星效應作為直播廣告的“噱頭”和“爆點”,吮吸流量。
又如在創投圈許多新聞發布會的現場,都能看見幾十位甚至上百位主播高舉自拍桿,占據最黃金的位置進行個性化直播。例如魅族MX6發布會就邀請了23位主播到場直播。
在外逛街吃飯,常常看到一些美女帥哥,托著手機或者舉著自拍桿,對著鏡頭嘻哈怒笑,逗人自娛,無所不用其極,已成為一種生活形態,不難知道,這是在直播。
禁不住在想,全民直播真的到來了嗎?
(數據來源:艾瑞咨詢)
(數據來源:艾瑞咨詢)
(直播平臺大雜燴)
二、直播的過去
直播是一種內容產生的形式,是一種實時的互動社交,一種娛樂的社交,滿足人們更高層次的需求。
但是站在歷史的角度看,直播行業一直都存在。在國內,古時候的戲園茶園,常常有彈琵琶古箏拉二胡三弦唱小曲兒的藝人,會有客人打賞送花和禮物,偶爾還會有人當場宣布是某個大佬富豪送的,以顯示身份和滿足虛榮心,這種行為在明清時代為甚。在國外,同樣也有這樣的行業和行為,歌手、藝人通過自己的才華獲得觀眾打賞。這其實都是屬于直播行業,只是展現形式不同了,現在是通過互聯網這個媒介,讓更多人能同時觀看到藝人播主,他們通過購買虛擬商品和服務來打賞,實質沒有改變,盈利點和需求點沒有太大變化,或許人的本性如此,食色性也。
也同樣借助于互聯網發展帶來的便利,現在人們可以通過屏幕這一工具,看播主才藝、聽歌、看跳舞、聽相聲、以及生活的很多事情,甚至吃飯都有人樂此不疲,還能隨時和主播互動交流,播主和觀眾的門檻都降低了,觀眾需要付出的代價也降低了,而不用為了一場戲而從成都跑到北平去。
過去,藝人上臺表演得有高超與眾不同的才藝,能博得大家的眼球和喝彩?,F在,人人都可以做主播,無論通過什么方式,只要有特色,能夠留住觀眾,能讓他們為你的行為消費就行。所以,直播為什么這么火,也就不言而喻了。這是一種娛樂方式,而娛樂,始終是一個國家、一個社會在興盛時期根本的需求,它已經是人們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了。
可以預測,在未來技術的進一步發展,VR和AR的進一步成熟,生活消費的進一步提高,這種在熒屏上直播的形式的體驗感將更加舒適、有趣、直接。
(古時候的直播和打賞)
三、直播的受眾用戶人群
在1984年中國的35周年國慶閱兵,直播首次被使用,雖然直播形式是電視,但是那次是中國電視有史以來規模最大、收看人數最多的一次現場直播(全國人民都在收看)。直播發展到現在的互聯網方式的直播,這中間走過了近20年。
互聯網直播最開始的是體育直播,賽事的直播,之后又有了秀場直播、美女帥哥直播,以唱歌跳舞秀身材人氣魅力為吸引點,然后隨著游戲的發展演進和游戲狂熱者的追捧,有了游戲直播,游戲直播和游戲錄屏引起了長尾效應,之后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又發展到了全民直播和“隨走隨看隨播”的移動直播,各種人群都涵蓋了,想看的各種形式和內容也可以找到,但是目前仍然是以游戲、宅男、青年人居多,大部分直播以游戲、美女、娛樂等內容為垂直切入,隨著業務的發展會逐漸覆蓋各類人群。
(數據來源:中投顧問產業研究中心)
(數據來源:中投顧問產業研究中心)
四、在直播上都關注什么?
人,都有好奇心、窺視欲、社交、知識、需要愛、受關注、受尊重、參與感和享受娛樂,以及性。當我們的基本生理、安全需求被滿足后,我們自然地會去尋找滿足更高級的需求。
過去,人們之間的交流大多限于熟人之間(陌生人之間深入交流不多,缺少媒介和渠道),以文字、電話方式為主,相互接觸互動非常有限;但是在信息技術和互聯網浪潮的推動下,一些社交如微博,博客,社區(如之前分析過的知乎,我們總是想要知道別人大腦里的從未分享過的知識、經驗、見解和判斷力,別人上過春晚去表演、開過萬人演唱會、拿過奧運會獎牌、去過南極太空,這些經歷我們都想知道,因為我們天性如此。分答,無疑又是更快捷直接的知道他人想法的一種新方式,語音總是比文字所帶來的體驗感和精神愉悅感更強烈,在某種程度上),其渠道更廣、規模更大、話題更多元性,已經牢牢吸引著用戶。
所以對于直播,無疑是目前最直接、高效的調動自己的身體去多角度、全方位體驗感受新事物的解決方法,通過視覺看、聽覺聽,以及行為的參與互動共鳴,在圖片、聲音、實時反饋上抓住用戶的注意力,用戶所感受到的體驗和精神愉悅最為直接。用戶可以在直播平臺上看美女,比看圖片直接,人之本性;看游戲,提供娛樂和共鳴;看明星網紅,可以滿足去了解他們的生活這樣的好奇心;看平民,可以直接感受他和我們的生活差異的獵奇心理??傊?,用戶可以直接進行實時互動,而這種方式,就是我們平時娛樂、消費工作學習之余的碎片時間,以獲得精神上的愉悅感,這是人性,也是當代人在繁忙的工作和壓力之下的一種自我釋放,并將逐漸成為越來越開放的潮流。
(數據來源:艾瑞咨詢)
五、直播未來的發展
直播軟件火起來的另外重要原因是網絡帶寬的提高、視頻制作門檻的降低、人人制作內容(UGC)的潮流,這樣的去中心化趨勢也會愈演愈烈,并且伴隨著直播的實時參與行、互動性社交這樣的天生DNA,正在逐漸解決人們在使用軟件的視聽覺和內心的精神和深層次愉悅享受的強烈需求。
人有六感,包括五官感覺(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和“心覺”,從微博、知乎、博客的視覺,到分答、微信語音的聽覺,再到視頻直播(“視覺”+“聽覺”+“心覺”),以及未來的“直播+VR+AR“技術,通過設備的升級(如智能穿戴設備),可以讓人的六感都能完全充分感受到,使體驗做到極致化,去掉一種“擬態現實”(美國政論家李普曼提出“擬態環境”理論,隨著現代社會大眾傳媒越來越發達,人對外界環境的認知在很大程度被媒體的“抽象性現實”理論所左右,與“客觀現實”產生偏移,成為一種“擬態現實”),還原成一種真實,保證客觀化。
1、“直播+”的完全傳播。“直播+”從體育直播、游戲直播、秀場直播,到現在泛娛樂直播、泛生活直播、教育直播、VR直播、社交直播、媒體直播、商業直播,應有盡有,可以看出這個行業的延展度,不免想到,兩年同樣火爆的O2O,給人帶來無限想象,發酵出持久的活力。人的好奇心是無限的,除了這些之外,我們同樣好奇在太空站的航天員們的生活是怎樣的,在南極科考站的科學家們的生活是怎樣的,隨著通信技術的進一步發展,這一切會逐漸進入到好奇者的視野。
2、直播是一種社交,社交的本質是“內容”+“關系”+“互動”,人的需求是“舒適”+“成就感”+“刺激”,應加強社交屬性,在觀眾與播主之間、觀眾之間的社交,刺激產生更多內容,增加相互之間的互動,形成社交關系,滿足人的這三個社交需求。
3、刺激內容產生的同時,也要加強內容監管,提高內容質量。當下,大多的直播平臺的網紅、明星內容會被推薦靠前,觀眾也多,明星效應明顯,但是,也應該讓優質內容流動起來,如曾經也經??吹侥持辈テ脚_的現場歌曲被傳播分享到微博、QQ空間,點擊量頗高。
4、直播打賞屬于觀眾自由付費,根據自己的意愿選擇打賞與否。但是當真的全民直播,或者我們直播的時候,我們把我們的生活記錄展現給別人看的時候,或者某些重要的賽事媒體新聞、在線教育直播,我們其實可能希望這樣的直播是付費的,收費引入的是高端玩家和目的性更強的用戶人群,在這點上,內容的價值性顯得更加重要。對播主而言,表征用戶對自己的認可和慎重態度,對用戶而言,則是忠誠、好奇和追捧。
5、領先的直播平臺和擁有高質量粉絲群的網紅主播具有承載主流廣告投放和引導實物電商的巨大潛力。在未來直播平臺的商業模式中,廣告和實物電商將會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來自虛擬禮物的收入占比會呈逐年下降的趨勢。
6、直播推薦機制,除去信息噪聲,內容定位精準。給每個直播定義標簽和關鍵字,如同微博和社區,用戶可以在初次使用的時候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領域和標簽,根據標簽、關鍵字個性化推薦直播,推薦的內容盡量是用戶感興趣的元素,和用戶需求個性化對應匹配,從而也提升用戶的使用體驗,有利于用戶發掘優質內容。
六、直播的盈利模式和問題
在直播中,打賞、送禮物、彈幕收費、展示廣告收費,成為主要變現形式,這仿佛使掌握大流量的商家找到了變現解藥,紛紛推出直播業務。在過去,做互聯網的企業家們在產品初期常常以提升用戶數、提升流量為主要目標,但是到后期、到今天,流量難以變現的尷尬,難以讓產品的投資人滿意,所以企業家們開始逐漸意識到,在商業的金字塔中,流量并不能主宰一切,流量的變現才是他們一直苦苦追尋的解決之道。所以,也就不難理解,他們競相推出自己的直播以尋求變現之法。
(數據來源:艾瑞咨詢)
比如,全球最大的男同社交應用Blued就是典型代表,2016年1月,手握全球2700萬用戶的Blued開始商業化探索,同時上線了直播和移動營銷廣告,兩塊業務都收到了不錯的市場反響。雖然廣告的營收也在以100%的月增長率上漲,但直播的發展速度更為驚人,其中直播和廣告帶來的營收比例為9:1。從2月份開始,Blued每月直播流水都達到數千萬,公司也實現了盈利。但與專注直播的直播平臺不同,Blued創始人耿樂認為,對于Blued而言,直播只是社交的一個維度,未來直播平臺都會經歷一輪洗牌,而直播的內容會由目前的UGC(用戶生產制造內容)轉向PGC(專業生產制造內容),各個領域,比如綜藝、教育、醫療行業會通過直播的形式進行用戶的沉淀,增加用戶的黏度和深度。
又如,蘭渡文化目前已經開始直播綜藝節目的探索,他們與《QQ炫舞》合作推出的直播綜藝節目《拜托了,粉絲》在炫舞夢工廠、畫家、龍珠三大平臺播出后,累計播放量突破1000萬,蘭渡未來打算每月推出一期直播綜藝節目,依靠廣告贊助和打賞三種方式進行流量變現。
很多人認為直播已經成為最好的變現形式。投資過映客和陌陌的鄭剛對直播尤其看好,他也認為直播是最好的變現形式,打賞簡直是所有企業的終極夢想,收入即時到賬,不需要商品轉化。
但是,“目前傳媒”創始人金雙雙卻不以為然,他認為直播現在還不算是流量變現最好的形式,比不過微博上強的社會話題,和微信公號上的文章,雖然直播在傳播的有效性上比微信和微博好,但是直播的傳播時間點有很明顯的限制。他介紹,目前大部分直播平臺,主播和平臺的分成比例高達9:1,淘寶是6:4,而直播的技術成本和推廣維護成本非常高,一些母嬰平臺、眾籌平臺直播上線幾個月,迫于成本壓力又下線了。
由于缺乏完善的網絡直播監管體系和制度,播主身價虛高,播主之間惡性競爭,為獲得更多關注和打賞,她們不斷展示出位內容,打法律、色情、暴力的擦邊球。同時,直播數據造假問題也很突出,機器人刷粉、僵尸粉造成直播數據虛高,直播收益造假,用戶難以辨明數據真假。更為嚴重的是,這樣的事情正在變得規?;团炕?,在某寶網上,輸入關鍵詞“漲粉”、“包熱”等,就可以查看到,多個商家推出,1元、2元換取2萬粉絲,5元換取過萬人氣(直播間人數),等等,直播整改勢在必行,但這樣的行為在國內大環境下短時間內難以完全整改。
另外,數據造假問題也影響著變現轉化率,很多數據太假,前端顯示看直播的人很多,但是打賞、電商轉化率都很低。現在手機平臺的觀眾數量有較大的造假嫌疑,雖然從網絡承載技術上,峰值承載客流可以超過1000萬,但是其運營成本也就上去了,如某游戲平臺,每月帶寬花費在2000萬左右,反推峰值承載客流也就在200萬左右。直播行業需要整改,加強監管,否則長期的直播變現流將難以為繼。
作者:zchhst,產品新人,請多指教。
本文由 @zchhst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