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百日之后,教育行業“大翻天”

3 評論 9366 瀏覽 32 收藏 31 分鐘

編輯推薦:2019年年末,疫情這只黑天鵝打了所有人一個措手不及。同是教育行業,線下教育遭受重創,線上教育卻流量暴增;也有人堅持疫情過后會恢復原樣,一切打回原形。但真的是這樣媽?

百日之后,我們來盤點下教育行業的變動情況,曾經線下裁員倒閉的現象是否還繼續,線上學而思跟誰學松鼠AI等是否還在相互搏殺?

一、教育渡劫

前些日子,有一次我在滿記甜品吃點心,忽然走來個陌生的小哥。這家店我太熟了,但是這個小哥卻是第一次看到,他的動作很生疏,付個款都把其它店員找來幫忙幾次。

我有些不耐煩了,于是過一會就故意刺他:“我要的雙皮奶呢,你確定你下單了嗎?你確定?”

他面露窘色,但還是點頭微笑:“您放心,我這就去給您操作!”

普通話這么標準?隱約間,我感到這小哥身上有一種氣場,打量過去,看來確實氣度不凡,頭發梳理得異常整齊,身上衣服的每個細節都透著一股一絲不茍的精致。

遺憾的是,那是我最后一次看到他。

“你說的,他好像是教英語的,辦培訓班來著,”其它店員說,“最近不是沒法開課嘛!”

那一刻,我的心仿佛忽然被什么擊中了。

過去幾個月來,疫情襲來,教育冰封,千課驟停,但直到看到這個小哥,才有了真正直觀的體悟。

伴隨著各地政府一紙”叫?!傲?,線下培訓機構被直接冰封,從K12課外培訓、素質類培訓到成人職業培訓,一道沉重的休止符直接橫在了整個行業面前。

收入來源直接消失,復課之日遙遙無期——對很多人來說,這等于提前判了死刑。

這一幕對于俞敏洪來說一定不陌生:2003年非典疫情肆虐的時候,也曾要求培訓機構全面停課,第二天新東方就被要求退款的學員擠破了門。

昨天的他還意氣風發,收到的款項均毫不猶豫地投向了下一步,而只用了一天、投資就變成了巨額負債,缺口足足有5000萬。

今天我們已經很難想象,俞敏洪究竟是以怎樣的決心和能耐、在一天之內借到了這5000萬。我們只知道到新冠疫情到來時,創傷記憶再一次被點燃。

“如果退課率過高,我們活不過幾個月。”俞敏洪幾乎是本能地說出了這句話。

好在幾天內,78所分校子公司200萬人次學生悉數遷徙到了線上,好未來、卓越教育、松鼠AI等OMO模式(線上線下雙棲)的公司也都平安轉移。

但是沒有做過”兩手準備“的中小機構可就沒有這么幸運——不是每個人都是俞敏洪,大多數人更是根本不可能募集到這5000萬……

罪與罰很快兌現:優勝教育勝不下去了,拖欠工資、裁員減薪、美其名曰“優化”;成立超過十年的百弗英語傳說資金鏈斷裂,創始人玩起了失蹤。

“今天北京下雪,很冷!”

2月8日,在寒風凜冽的清晨,一個創始人用顫抖的筆觸寫道。

成立十三年、掛牌新三板的線下培訓機構“兄弟連”最終沒有撐到諾曼底。

中國民辦教育協會對全國31個省市1470家校外培訓機構進行了摸排:

這些機構三分之一都出現了嚴重經營困難,36.6%的機構經營暫時中斷,25.4%勉強維持。

營收方面,47%的機構預計上半年減少50%以上。

成本方面,79%的機構表示帳面資金3個月都撐不到,8%的機構甚至只能維持半個月。

用工方面,21%的機構表示上半年用工將同比減少50%以上。

停課、退費、減薪、貸款、裁員、退租……疫情之下到哪里去招生呢?沒有生源談何回血呢?

“等不來的開學……”前段時間,一篇線下教培機構校長的來信刷爆了朋友圈,“壓在身上的債務,讓我感覺真的很無助,真的很疲憊。雖然守得云開見月明時我的期盼,但我,快撐不住了……”

2019年,已經有1.2萬教育機構永遠劃上了休止符。2020年至今,已經沒有人去統計倒閉數據。

市場從來不相信眼淚,過了這個冬天,很多公司會從人們記憶里永遠消失。

二、在線教育小陽春?

“暑假要到了,教育行業又要打大仗了,今年這陣勢搞不好比去年還大!”

上個月,我忽然收到一則語音。對方是一個在線教育創業公司的老大,幾月未見,他的聲音依舊高亢,仿佛這過去一百多天里的疫情并沒有影響到他分毫。

“這一次,BAT都會來。”他難掩激動的腔調,“你到市場上看一看,就會發現各種跡象?!?/p>

不知怎么,我的眼前卻浮現出另外一番景象:

6500萬年前,一場大災變降臨地球,毫不留情地消滅了地表絕大多數的生命體。處于食物鏈頂端的恐龍,一夜之間失去了形跡。但是,大災難卻給鳥類和哺乳類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契機。

當下的教育領域,就像是中生代白堊紀的末期。

1-2月,無憂英語、跟誰學、網易有道引領中概股教育盤一路暴漲,漲幅154.48%、85.50%、76.49%。

與此同時,線下教培的全美在線、瑞思學英語、精銳教育跌幅-24.32%、-20.74%、-18.44%。

一些生物正在死去,一些生物正在崛起;死去的不是因為不夠努力,而是已經“過時”了。

馬化騰很早就說過,下一個千億美元產業可能出現在教育和醫療。在線教育作為一種面向未來的“抗周期”產業一直被普遍看好,這條陽光賽道似乎一定會誕生下一個BAT。

但現實是:直到2019年消費級互聯網幾乎所有的風口都停了,一地雞毛之后,資本才開始向在線教育集中,人們終于下定決心在教育領域好好干一仗。

此時,“雙師大班”模式被研發出來,這被認為是解決在線教育深層問題(后面會提及)的殺手級利器。

第一次“世界大戰”就這么爆發了:整個19年暑假里,學而思、猿輔導、作業幫等大打出手。

這是一場燒錢大戰,彈藥被源源不斷地送上前線,甚至到了高峰期、平均每家每日投放廣告可達千萬。

整個暑假下來,近十家企業燒錢40-50億,簡直驚天地泣鬼神。

這也是一場毫無新意的陣地絞殺戰,投資人們把過去幾年在團購、O2O、共享、無人等領域一直沿用的“簡單粗暴砸錢換市場”模式直接套用到了教育領域。

整場戰爭變成了毫無技術含量的肉搏,只是誰都不敢第一個停手,這場沒有意義的較量已經變成純粹意志力的死磕。

但大戰之后、單純的在線教育公司相對整個教育市場依然只占7%,牢牢控制天下的依然是線下為主的機構。

作為門口的野蠻人,在線教育歷經幾年依然是不折不扣的屌絲。

滬江、itutor上市難產;曾經風光的跟誰學被渾水的做空報告攪成了渾水;51talk流血上市、屢次破發;流利說2019年全年凈虧損5.75億元,較上年同比擴大17.77%。

線下教培們在一邊悠閑吃瓜,線上的威脅流傳多年,但現在看來更像是“狼來了”之類的屁話。

半年之后狼便真的來了,但這匹狼并不是線上的挑戰者,而是疫情。

三、扶不起的阿斗?

在線教育為何一直不溫不火?

引用投資圈一個常見的說法:timing未到,整個市場和產品都還很不成熟。

具體表現有四:

一是市場需求挖掘不足。

傳統的課堂教學和線下教培們犬牙交錯,早已把學生們的時間瓜分完畢,學生們的學習需求早已充分滿足。

那么在線教育公司們抓住了怎樣的剛需和痛點,讓大家非你不選?

二是產品體驗提升不足。

硅谷教父彼得蒂爾說:在某個領域提供十倍效率提升的產品,就可以撬動市場。

可是在線教育產品體驗提升明顯不足,完課率低,復購率也不高。互聯網公司們往往是一頓操作猛如虎、錢砸出去了,市場沒多少回聲,坑倒砸出了不少。

這里有一個根深蒂固的深層矛盾:互聯網公司總是追求低成本地高速增長、規模擴張,要做到這一點往往需要做一個適用所有人的通用標準化產品。

但是教育本身就是非常個性化的事情,講的是一個因材施教。更何況還有注意力問題,很多學生在課堂上聽講都容易走神,在網上聽一個半小時,魂都不知道飛到哪里去了。

三是同質化競爭層次低。

市場沒做起來,丁點兒大的蛋糕卻有一堆公司在搶,靠什么搶?每當互聯網創業者和投資人們沒啥好招時,他們的腦子里就只有一個詞:價格。

打價格戰吧,用免費和超低價撬動市場。

在這種思路下,在線教育公司基本就是融資燒錢買用戶、再拿這個用戶量出去融更多的錢,再把更多的錢燒掉買用戶,再……

——這不是龐氏騙局嗎?

四是最致命的,獲客成本奇高無比。

vipkid的CEO米雯娟也表示,個別獲客成本也高達8000-10000元。

新東方的報告則說,線上的獲客成本平均在3000元以上,線上一對一更是平均5000-15000。

相比之下,線下機構的獲客成本僅為500-1000元。

敢情這是玩我呢?

本來,互聯網公司的崛起往往是因為顯著提升了行業效率,進而對傳統線下進行了降維打擊,這回倒好!

四、屌絲大翻身

沒想到疫情之下,不少問題忽然迎刃而解。

疫情帶來了中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大中小學網課實驗。停課不停學,2.65億在校生轉向線上。

教育部的最新數據從兩會震撼傳來:全國1454所高校開展在線教學,103萬教師在線開出了1226萬門次課程;1775萬大學生參加了在線學習,合計23億人次。

對在線教育來說,無數過去根本無法撬動、毫不感冒的學生和家長在一夜之間完成了線上初體驗,市場教育在幾個月內迅速完成,在家上課不香嗎?

春節期間,在線教育產品的用戶相較去年同期一下子激增了22%,教育學習類的日常活躍用戶dau從過去的8700萬飆升至1.27億,多個在線教育應用dau飆升至千萬。

過去砸重金也沒做到的,疫情之下居然就這么統統實現了。

一年頂過三年,這就是這個行業正在發生的。

學霸君的宋超表示“獲客成本下降了一半”,東方優播的朱宇表示疫情為互聯網教育機構省下了近千億的推廣費;松鼠AI的周偉說,以前說服三四五線城市家長要費盡口舌,現在鄉鎮父母都適應習慣了。

前面提到的某英語培訓平臺連續兩個月新增用戶超百萬,購買轉化率提升10個百分點,課程數量比去年同比增加144%。

不過,你以為廣告費就這么省下來干正事了?

太天真!

appgrowing的統計顯示:一季度教育類的廣告投放數量約2.21萬條,季度同比增長117.02%。

“免費”策略披著公益外衣粉墨登場。

新東方在線、學而思、猿輔導、作業幫、松鼠AI都打著捐助災區的旗號,推出了自己的免費公益課。

僅僅兩天,新東方在線便送出了80萬份免費課;vipkid送出了100多萬份免費直播課;作業幫推出免費直播課程后,三天時間用戶就突破千萬;松鼠AI則免費贈送了5億元的學習賬號。

但是這一次,投資機構卻有一些審慎——1-5月的融資事件總共也才88起,比去年同期銳減46.67%。

所有人都很清楚:這個時間窗口可能只是暫時的,疫情總會好轉、學??傄獜驼n、線下教培機構總有一天重新開張,那時市場可能又會一夜之間回到解放前。

但是行內的人更愿意去看另一種可能:就像非典疫情之后電商爆發一樣,或許這關鍵的幾個月、關鍵的市場教育就已經完成,在線教育深入人心。

——也許用戶們嘗到了甜頭,從此就回不去了?

理想總要有的,賭一把就是。

五、痛點和體驗

資本如此多情,用戶是否有意?

艾媒咨詢的調查顯示:55.3%的受訪者認為線上學習的預期效果比學校學習時差,“學習氛圍差、學生專注程度低”。

授課的老師也吐槽頗多:天天就是面對電腦,沒有互動,也沒有激情,看不到學生眼睛里的光。

在線教育的軟肋依然存在,事情到了這里似乎有兩條路線:

路線一,先別管那么多,把規模先做上去,問題逐步迭代、優化解決。

路線二,必須先解決根本問題,否則推廣得越快、口碑崩得越快——君不見學生們去應用商城組團給釘釘打一星嗎?

第一條路線是過去幾年互聯網公司的常見選擇,賭對了就是美團、滴滴的血戰取勝,賭錯了就是共享單車、無人零售們的一地雞毛。

如果選擇路線二,則必須深挖:在線教育解決的痛點究竟是什么,體驗提升的空間在哪?

答案顯而易見:教育資源總體有限和不平衡,是當今社會最重要的問題之一。

在上海,一個雞媽(編者注:意為“雞血媽媽”,近幾年北上廣深家長們流行的一種教育方式,意為“給孩子打雞血”,這些孩子往往出生在中產階級家庭,從小就被父母安排各種培訓打雞血。不停地讓孩子去學習,去拼搏。對應的媽媽稱為“雞血媽媽”)的孩子兩歲浸潤雙語環境,三歲啟蒙小眾樂器,四歲開始編程和體育,五歲已經準備考KET和PET了。

在北京“一個4歲的孩子英語單詞量1500個夠不夠,在美國肯定是夠的,在中國海淀肯定是不夠的!”

你在線教育這么猛,請幫忙解決一下這個真正的痛點,讓五環外的孩子也都被頂級教育資源惠及?

另一方面,在線教育產品在體驗上有幾個問題必須解決:

  1. 如何建立沉浸感強的學習互動體驗,做好注意力控制,形成游戲般的心流機制?
  2. 不僅要做好培,還要做好“訓”,如何強化學生的“刻意練習”,而不是一聽就懂、一說就會、一過就忘、一做就錯?
  3. 如何在規模擴張和因材施教、個性化教學中尋求平衡?

當下的在線教育無非四大模式:

  1. 傳統網課:在線播放錄好的視頻。這個模式講白了就是現代版電大。您這邊放得不走心,學生那邊聽著也不用心。
  2. 1對1小班:代表如vipkid、掌門1對1,就是真人實時1對1視頻授課,特點是客單價高、更加個性化精準化,但難以規模擴張。
  3. 雙師大班模式:代表如學而思網校、猿輔導、跟誰學,名師直播+輔導老師課后輔導,這是目前比較成熟的模式,規模上量和個性化輔導似乎可以兼顧。
  4. 基于人工智能的自適應教學:代表如松鼠AI,基于人工智能的一整套算法,對學生的知識結構和學習進度進行掃描,將名師教學的內容切成一個個小塊進行個性化推薦,實現教育的千人千面,可謂教學版的今日頭條。

六、大象和巨鯨

疫情剛到之日,所有的在線教育機構都聞到了機會,但是曉黑板的創始人卻驚出一身冷汗。

這家總部在上海的公司長期主打“家校溝通、教務輔助”這一場景,在上海等一二線城市已經具備影響力。這回倒好,學校一停課,傳統意義上的家校溝通和教務場景統統消失了。

不久之前,這位創始人還曾經想過要向全教學場景進軍,從課前、課中到課后,在線直播、作業批改、教學評價、錯題數據庫……這些都要做,估摸著開發起來要半年時間,先排到明年吧。

但是沒想到這一天來得這么快——傳統家校場景沒了,各中小學在線教學全場景的需求爆發了。

這么巨型的蛋糕,顯然BAT都不會錯過;他們更善于做基礎設施,也遠遠更有實力。

黑暗中隱隱閃著刀光,總不會上海都保不住……都被人擼了吧?

曉黑板創始人念叨著,瘋了般的沖回公司現場。此時已經放假,辦公室里寥寥幾人,他能想到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快,聯系快遞公司!?。 ?/p>

把筆記本電腦寄出去,寄給那些回了老家、沒帶電腦的程序員!

接下來的時間他已經忘了是如何度過——每天都是生死時速,是與命運賽跑,所有的開發人員進入“云狀態”,飽和工作,最長的一次電話會議開了120小時。

所幸!原來預計半年的工作量,居然在兩周內搞了個大差不差,先上線吧。

此時,競爭對手沒有給出半點等待時間。

正如預料中那樣,釘釘和騰訊會議已經開始向在線教育進軍,在全國范圍內發起兇猛攻勢。

應該能活下來了……曉黑板創始人驚魂未定,該運營團隊上了,給每個學校打電話,一校一培訓!

這是這場大戰的一個小小瞬間。在線教育領域的這一百天,每天都是驚心動魄,每天都會有新的風向、新的競爭,不斷有機構倒下,又不斷有機構在危機邊緣重獲新生。

但這還只是剛開始,戰況正在一天天激烈。

這幾天,一個奇詭的跡象正在發生:一本正經的教育產品們忽然投入重金,向娛樂綜藝伸出橄欖枝。

作業幫登上了《向往的生活》,猿輔導在《王牌對王牌》中開了固定環節,跟誰學牽手東方衛視《極限挑戰》,網易有道精品課則邀請郎平代言,松鼠AI邀請了資深媒體人楊瀾代言。

看來,燒錢大戰已經不動聲色地提前上演。

但這一次大象們可能沒那么有恃無恐,因為更加龐大的巨鯨已經闖入了血紅色的海灣。

來者正是新BAT,伴隨著百度的掉隊,傳統的BAT格局已經結束,市場又進入了新BAT時代,這次的B是張一鳴的字節跳動(Bytedance)。

在網課試驗中占盡了便宜的騰訊和阿里,一上來就直擊“行業底層”,開始落子下大棋。

釘釘、騰訊會議、企業微信……這些產品都立志成為每個學校、班級、課堂的基礎設施。

他們都推出了自己的智慧教育解決方案,2B2G的強悍鐵軍們被動員起來,攻城拔寨,釘釘們只用了一個月就覆蓋了全國30個省、300個城市、5000萬學生,并和松鼠AI打造千人千面的智能作業。

另一邊,字節跳動似乎有些著急,延續了“中臺+算法+APP工廠”的打法,在在線教育的每個領域都密集布局,張一鳴更是聲稱整條教育業務線要擴招1萬人。

不過,盡管做出了頭條、抖音這樣的殺時間利器,字節跳動在“對抗人性”的產品領域似乎收效甚微。

坊間一直傳聞,善于推遲滿足感的張一鳴,心里最放不下的情懷是教育。

在新bat身后,我們看到了一堆第二梯隊互聯網公司的影子:快手大規模扶持名師類IP和MCN,華為、京東推出在線課堂,拼多多也上線了數學工具。

互聯網巨頭和傳統教育巨頭已經拉開了陣勢,更懂互聯網的人贏,還是更懂教育的人贏?

八、南方的生力軍

新東方、好未來、猿輔導、跟誰學、作業幫……在豪華的北方軍團策馬揚鞭的時候,南方的同行們卻有些安靜,上海的創業公司正在緊促而低調地趁夜急行。

南方,上海是重要的市場。過去幾年里的輿論場,上海的互聯網創業一直被低估,diss 上海已經成了自媒體狂歡的家常菜。

看起來,上海的講究規則、注重精確投入產出比、時尚多元,在野蠻生長、畫大餅講故事、屌絲審美的互聯網浪潮中,反而成了一種劣勢?

別逗了!事實上,上海已經不動聲色地誕生了拼多多、b站、趣頭條、小紅書、喜馬拉雅、虎撲、wifi萬能鑰匙、松鼠AI等一批生力軍,李佳琦也爆發在上海。

上海已經做得夠好,這兩年的高速發展,已經沒有人敢小看上海的獨角獸企業。

上?;ヂ摼W做好自己的事就行,緊抓自己的特長,不要被別人帶節奏,就能把市場做的足夠深。

堅持在上海搞在線教育創業的人,本身都是對教育有執念和情懷的人,這些在線教育創業者人人心里都有一本賬,現在要做的就是深耕細作,廣積糧、深挖洞、高筑墻。

上海沒有那么適合玩資本運作、泡沫故事的條件,沒那么多vc源源不斷輸血,那么最重要的就是項目本身要賺錢,要快速交易、快速回血,創始人要精打細算,確?,F金流始終為正。

當各個公司開始裁員減薪的時候,總部位于上海的掌門教育卻開始緊急擴員,崗位需求一下子新增了1萬多個。

2020年上半年,這家公司的業務量始終處于一個穩定增長的狀態,根據其4月份披露的一組數據,其子品牌掌門1對1的付費學員人數上漲了300%。

前幾年,這家主打k12領域1對1教育的公司已然打響了品牌口碑。今年以來,由于重點放在了產品打磨上,800多人投入技術研發,1萬多人團隊做教研教學,公司近期對外一直比較低調,這些新增業務大多來自用戶轉介紹和回頭客。

對于教育來說,市場推廣不是核心,真正產品好、能幫孩子提分才是護城河。按照這個思路,掌門一直主打兩點:

一是教師供應,平臺已經擁有1萬多優質教師組成的豐富供應鏈,建設了嚴格的管理體系。

二是算法分析,這些年沉淀在中臺的學生行為心理數據已經有上百萬之多,可以對任意新生進行”畫像“,給出個性化方案。

這兩條都是競爭對手們不可能短期追上的,帶來的效果是明顯的:

一方面轉化率高,掌門的免費課都會提供智能測評,指出孩子的問題點,繪制學習規劃和藍圖,家長看了很受用。

另一方面滿意度不錯,具體表現是完課率高,3月單月課耗超過5億,而續費率達到87%。

另一家上海公司曉黑板面對釘釘、騰訊會議的猛攻,其打法在”更聚焦“。畢竟釘釘過去是適用于辦公場景的通用工具,教學場景有其復雜性。

怎么更聚焦?就是對教學場景精細運營,挖得更深、服務更專業、行動更迅速。

這家公司一口氣上線了教學直播、作業批改、訂正數據等垂直功能,同時加速研發錯題庫、項目化教學等深度應用,運營人員對每個學校逐一培訓。

結果就是,上海有1000多所中小校、7萬多教師日?;钴S,整個上海市場占有率達到了7成,疫情期間全國新增用戶1500萬。

總部守住了,釘釘的入侵被暫時阻隔在了一二線城市以外,但是曉黑板不敢掉以輕心。

先在牌桌上,先活下去。

這次疫情同樣讓松鼠AI的創始人栗浩洋體會到了生死抉擇的滋味。本來,他們規模擴張很快,有2000家校區,疫情一來全部關店轉線上,2月學生人數反而同比增長400%。

他是一個狠人,對產品極致,對技術狂熱,對AI教育的未來非常篤定。

松鼠AI的模式更是各家里最清奇的,用知識圖譜拆解教學視頻+AI算法分發解決學生個性化學習的問題,這樣的打法對內功要求甚高,無論課程的研發還是AI算法的積累優化,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但是這種打法也最有想象空間,只要能一直熬下去,AI系統破繭成蝶的那一天,規模擴張和個性化學習的深層矛盾就可以迎刃而解。

這樣的積累可不是競爭對手砸幾個億就能追上的。

再過100天,暑期大戰爆發,當血肉橫飛的暑期過去,又會有多少公司倒下,多少公司笑到最后?

這是變革的時代,也是一個殘酷的時代,無論幸與不幸,我們都置身其中、無可選擇。

行文至此,我忽然想起了甜品店里那個小哥,他應該已經復課了。

#專欄作家#

張俊,微信公眾號:阿辯論(ID:bianlunlove)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上海帥醒創始人,專注社交傳播、事件營銷、商業預測分析和產品開發。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寫得好好!看得人情緒起伏波動,得勁!

    來自北京 回復
  2. 好文章,寫的能感覺到戰場的硝煙了

    來自四川 回復
  3. 分析的很好,感覺需要一些圖,引人入勝就更好了 ??

    來自上海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