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視頻號突破2億,意味著什么?
微信上線視頻號之后一直反響平平,但是最近張小平的一條朋友圈卻讓這個產品成為焦點。微信視頻號突破2億,這意味著什么?本文將從八個方面展開全面的分析,對微信視頻號感興趣的童鞋不要錯過。
一、張小龍出手了
終于,微信視頻號“開閘放水”了。
愈演愈烈的視頻戰爭進入關鍵時刻,如日中天的抖音正迎來史上最強對手。
6月21日,我們經歷了魔幻的一天,上午夸父下午追日,到了晚上微信仿佛都看不下去了。有生之年,我們第一次發現微信的朋友圈居然崩了,2020年真的是分分鐘見證歷史。
但也有人說,這是微信在憋什么大招吧,估計微信教主張小龍又在整什么新花樣。
就在這兩天,微信的各種傳聞不脛而走。
一方面,低調內測“小商店”功能,可以帶貨、直播,似乎是要對忙于618帶貨的阿里、拼多多、抖音、快手們來一場奇襲。
另一方面,升級版本的微信正在迅速開放視頻號注冊,越來越多的人正在開通視頻號。
果然,在魔幻的一天之后,一條張小龍的朋友圈忽然“泄漏”出來:2億,是個開始,mark一下,因為再不mark就三億四億了。
就在這一天,騰訊的股價又一次走向歷史的峰巔。
2億!視頻號用戶數還是日活躍破2億了?
那個躊躇滿志、攻城略地的張教主又回來了,接下來的話表明一切才剛剛開始:很多次迭代,還有很多很多行代碼……我說的是新版視頻號。
在整個移動互聯網都剎那進入視頻時代(長中短視頻、直播)之后,蟄伏已久的張小龍再次向業界亮明他的野心,在經歷視頻動態的短暫失利之后,這一次張教主認真了,張教主要玩真的。
視頻號真的有2億用戶或者活躍了嗎?筆者觀察到一個有趣的現象:
一方面,圈內的同行(產品經理觀光團)們紛紛嘲諷質疑,里邊的內容太low了,不是中年大叔講課,就是渣畫質,占了“掃一掃”位置的提醒也太粗暴,我早給他關了。
另一方面,我忽然發現在視頻號的朋友點贊中開始出現很多陌生又熟悉的身影。沒錯,他們是tmt圈子之外的人,政府單位的、傳統行業的、銀發族的、下沉市場的……
視頻號的爆發可能是真實的,只不過他出圈了,這場驚天巨變發生在我們這群喜愛裝逼的行內人視線之外。
天天瀏覽視頻號,會發現一些非常奇特的現象,在眼下的抖音、快手那里絕對看不到:
一是奇葩的頂流。一些完全無法理解、動輒點贊10萬的號出現了,卻不是李子柒、papi醬、朱一旦那樣的內涵制作。比如一些“拜佛”號,里邊全是各種佛陀+梵音;比如一些木雕號,里邊全是匠人雕木頭,并且一定要套路滿滿地表示“別發了,沒有人會給農村人點贊的,沒人會關注我們的”;更有甚者,一個只有學生帥哥打籃球的號,居然每條都是10萬。
二是穿越與土味風。視頻號正處于明顯的“野蠻生長”階段,就像公眾號剛起來時那樣,很多人直接搬運其他平臺上的熱門視頻,居然屢屢得手破播,另一些人開始玩一兩年前在抖音快手流行的套路。于是,剎那間我們忽然覺得自己穿越了,各種性感暴露美女、雞湯正能量、殘酷吃播……但依然可以獲得驚人的流量。
三是割韭菜的人來了。我發現了一個叫大c的家伙(此處隱去原名,避免廣告),他用短視頻把用戶引導到推文(長視頻)里洗腦,再引導去小鵝通頁面賣課,1000元的課居然已經賣了700多份。這讓我忽然想起公眾號剛起來時,先是程苓峰,后是羅振宇,他倆賺到錢的消息讓整個圈子打了雞血,人們紛紛涌入,這大c會是視頻號時代的羅胖嗎?而另一個籃球號則是引導觀眾去自己的個人號,里邊都是賣球鞋的。
經過分發機制的調整(主推朋友點贊評論)和一段時間的沉淀,先前飽受詬病的“中年大叔臉上課視頻”漸漸減少,一個各種類型視頻百花齊放、魚龍混雜的時代正在到來。公眾號最初兩年的情況重演了,未來似乎孕育著各種可能。
看來,這是張小龍志在必得的一仗,微信必須贏。
二、大爭之世
最近這段時間,微信麻煩不斷。
作為中國移動互聯網史上最龐大的帝國、滿載榮光與毀譽,它似乎又一次走到了十字路口:
是中年危機、英雄遲暮、創新力早已不再?還是寶刀未老、年富力強、正躊躇滿志于下一場戰役?微信迫切需要給出一個響亮的回答。
這是一個人類平均注意力只能維持8秒的時代,即便微信已經無數次證明了自己的偉大,但健忘的輿論永遠只盯著下一刻?!耙淮氯藫Q舊人”世態炎涼,從來如此。
一方面,微信與蘋果之間的摩擦已經持續了數年,小程序的推出在ios端一直命運多桀,這相當于是在生態里邊建生態、應用商城里建應用商城,當然是動了蘋果的蛋糕。
雙方明爭暗斗、博弈已久,最終蘋果作出了讓步,但對其中的“虛擬支付”緊咬不放。要虛擬支付就得走ios,30%的過路費一分也別想少。
中美關系壓力加大以來,蘋果似乎變得強硬,我們不知道這里邊經歷了怎樣的步步緊逼,最終微信作出了悲壯的抉擇:公眾號關閉所有ios端虛擬支付,一時輿論嘩然。
一方面,微信與抖音的戰爭已經持續了數年,盡管從產品角度說兩者完全不是一個品類,但是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吃瓜群眾仍然執意要把他們放在一起比較。
畢竟,這兩個產品都是各自母公司最耀眼的“第二曲線”,也都最長于“搶用戶時間”。在用戶總時間一致的情況下,抖音用戶時長的增長就是對微信的積壓。
此時的抖音,其海外版Tik Tok正在全球范圍內與臉書開戰,居然把扎克伯格壓制得不行,這是騰訊一直想做沒有做到的。同時在國內全方位地投入了“直播帶貨”中,其力度之大,儼然已經有了點叫板馬云、變身新一代淘寶的意味。
無論雙方如何回避,微信與抖音終有一戰,并且事實上已經開戰了。
在更大的范圍內,整個移動互聯網正從“app時代”進入“視頻時代”。那些天天想著開發一款應用,拿到巨額融資,進而改變世界的產品經理們漸漸沒了聲音,舞臺的中央被短視頻創作者和直播網紅們占據。畢竟用視頻內容獲得規模流量,進而商業變現,在本質上和很多app創業并無不同,但是視頻的門檻和成本低多了。
作為微信內容的基本盤,在公眾號上創作圖文內容的作者們正面臨前所未有的焦慮?!安粫鲆曨l就是古典自媒體人”,這是一種無情的揶揄。
(視頻)內容創業者的日子一點也不輕松。伴隨著去杠桿去泡沫的推進,甲方預算的急劇壓縮,整個互聯網圈正面臨著“品牌廣告”向“效果廣告”的歷史性變軌。與之對應的,各大平臺都在內容分發模式中強化“算法推薦”,降低“粉絲關注”的權重,過去那種只要積累了巨量粉絲就可以隨便發發內容,高枕無憂吃廣告費的時代正在過去,直接帶貨變現正在成為新的潮流。
正如蛋解創業說的那樣,過去是豬養肥了(粉絲積累到一定量)再殺,現在是趁著熱乎(上熱門)有一茬割一茬。
作為最龐大的內容生態帝國的構建者,微信必須適應這種變化。果然,訂閱號從按時間順序排列轉為基于算法推薦(常讀用戶)的亂序排列,引發了史無前例的地震。有人說這是跑到“敵人”(字節跳動)的優勢戰場上打仗,是自毀長城。
歷史進程到這里似乎凝滯了,接下來的戰役將會怎樣?一切忽然變得微妙有趣起來,似乎有無窮變數和可能。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不妨讓我們回顧微信崛起史上那幾場決定命運、震撼世界的關鍵戰役,或許可以找到線索和脈絡。
三、荷爾蒙奇襲
十月對于中國人來說,從來都具有特殊的意義。100年前的那個十月,一聲炮響為我們帶來了全新的社會。
而2010年10月,一個改變移動互聯網的革命靜悄悄地發生,一款叫kik的(免費)手機即時通信應用忽然上線,只用了15天就吸引了100萬用戶。
這是震撼世界的15天,歷史只屬于有心人。千里之外的廣州,騰訊廣研院的張小龍敏銳捕捉到了這一信號,空氣中彌漫著變革的氣息。
他當即給馬化騰寫了一封信,表示要開發一款“可以在本地通信錄建立聯系、并實現免費聊天的產品”,理由只有四個字:這是未來。
馬化騰的回復也只有四個字:馬上就做。
但是,張小龍并不是唯一發現這個機會的人,即便在騰訊的內部、也有至少3個團隊在做一樣的事情。
此時的騰訊正面臨中年危機,qq尾大不掉、向移動互聯網的轉軌一直不順,人人網、開心網、新浪微博你方唱罷我登場,企鵝帝國的光輝一時被遮掩。
在騰訊之外,明星創業者雷軍也開始向kik進軍,據說產品立項比張小龍早了一個月,這款叫米聊的app一經推出、立刻名聲大噪、被寄予厚望。加上之前的飛信、go短信,行業看來要變天了。
與雷軍相比,張小龍的團隊只有大約十人,用了70天。
2011年1月,這款被馬化騰命名為“微信”的app終于上線,介紹很簡單:熟人間的通信工具,可以免費發短信和照片。
但是業界的反響卻出奇地冷淡,有用戶評論道:他不能像飛信那樣給電話號碼發消息,也沒有qq的功能。那要這個應用有什么用。
當時的微信確實太簡陋了,但是對于張小龍來說,這只是一場漫長迭代升級的低調開端。他在飯否上輕描淡寫地寫道:哥做的不是產品,哥做的是發揮潛力的自由。
幾年之后,我們才明白這句話的意義。
微信的第一場戰爭開始了,對手是雷軍的米聊。到2.0時,米聊有1000萬用戶,微信有400萬用戶,差距看起來有點大。
“哥喜歡的不是產品,是戰爭。”就在這時,張小龍魔術般的金手指開始生效。
第一場突襲戰發生了,我們看到張小龍在飯否上感嘆:還是你們用戶爽,哪里爽到哪里,苦的是做互聯網的,要整天分析你們的陰暗心理好讓你們更爽,還不能明說。
后來的事情,我們知道了,在雷軍躊躇著不知道該推出什么功能時,微信一口氣推出了附近的人、搖一搖、漂流瓶,霎時間居然成了當年的“十大約炮神器”之首。
張小龍改變了游戲規則,用戶日增長轉眼提升到10萬。2011年7月,微信已經追上米聊。緊接著,在發布了433天后,微信用戶已經破億,而米聊的用戶規模永遠停留在了3000萬。
聲言“人欲即天理”的雷軍最終沒有看懂人欲,洞悉了荷爾蒙與窺探欲的張小龍贏得了微信的第一場勝利。他長嘆一聲:這兩年,我博覽了群書與群山,路過了死亡之谷和罪惡之源,現在終于可以坐下來喘口粗氣了。
而馬化騰,終于找到了那張心心念念地通往移動互聯網的船票。
四、誰是王冠上的明珠
當微信擊敗了米聊、拿下即時通信的頭一把交椅時,整個移動互聯網的戰爭才剛剛開始。
當時如日中天的應用是新浪微博,如果說,2G時代的殺手級應用是短信,那么3G時代呢?很多人認為是微博。
你還記得那個時代嗎?微博就像今天的抖音、朋友圈一樣,是我們無時無刻都在刷、永遠刷不完的存在,是所有公共輿論熱點的中心。人們壓抑了已久的旺盛表達欲,在那里肆意地傾瀉放飛。
但是,酷愛飯否吐槽的張小龍一點都不感冒:
- “原來新浪微博的貼量那么低,才2500萬條?!?/li>
- “對微博損害大腦的擔憂是不無道理的?!?/li>
- “上新浪微博的意義在于,笨蛋不光是全國性的,而且全國聯網了?!?/li>
- “他人即地獄,那么,微博是地獄的復數?!?/li>
- “微博是洪流??此撇憠验?,里面都是沙子?!?/li>
在那個時代,微博的爆發確實有其歷史原因,一方面人類剛剛進入碎片化時代,140字的表達帶來了一種沖擊。另一方面,與今天動輒明星出軌熱搜癱瘓不同,當時的微博更具有公眾輿論意見表達的屬性,人們熱衷于圍觀各種熱點事件、針砭時弊。
一個副作用就是水軍與僵尸粉橫飛、網絡暴力與人肉搜索盛行,一個用戶用不了多久就很容易被各種垃圾信息、負面情緒、網絡噪音包圍,久而久之不想說話、淪為沉默的大多數。
作為一個內向敏感的人,張小龍敏銳地發現了這一點。
他推出的是一個組合拳:公眾號+朋友圈,這更像一個“私人的微博體系”。你可以任意地創作內容、分享動態,又不必太擔心被各種公開刺眼的信息垃圾轟炸。
此時的張小龍已經不再掩飾他的野心:如你所知,微信不只是一個聊天工具,一切從照片開始,你拍了一張照片,你就擁有了自己的相冊,在朋友圈你可以了解朋友們的生活方式。如你所見,微信,是一個生活方式。
當時的微博似乎并沒有把這一切放在眼里,如同今天的抖音一樣,他們依然是“最高效率的傳播陣地”,依然是各種社會公共熱點發酵的地方。
微博確實更快,但是微信的流量更穩。
在這場時間的賽跑中,張小龍顯然一點都不著急。
2013年8月23日公眾號正式對外放出,15個月后已經突破200萬,到2015年10月已經有1000萬個公眾號。與此同時,微信的用戶也一路走高,突破4.7億。
流量更快和更穩、誰更重要,幾年之后再看微博和朋友圈,答案已經不言自明。
歷史最終證明,社交是王冠上的明珠,微信才是真正的3G時代殺手級應用。
五、偷襲珍珠港
張小龍的出拳越來越快,越來越猛。公眾號推出的同時,微信也推出了“支付”。
本來,社交、位置、支付就是移動互聯網的三大基礎設施,想要構建龐大帝國的微信不可能錯過。但是當時的人們并沒有想到,這個微小的動作,帶來了騰訊和阿里最漫長持久的戰爭。
馬云顯然不會輕視微信,支付的推出意味著什么不必多說。在那一刻,這個擅長洞察的戰略家早已洞悉了一切,阿里和支付寶的一系列防御布局緊鑼密鼓地開展。
但是他無法洞察的是,微信將在什么時間、從什么位置切入。
張小龍可能也沒有猜到,在后來的一些記錄中,當時的辦公室里忽然響起了一陣歡呼,原來一個應用被團隊成員做了出來。
這個應用就是微信紅包。臨近春節,騰訊張志東指定一名團隊成員帶著10人小隊,研究怎么改進給騰訊員工發紅包的方式。但是誰都沒有想到,這款只是為了改進內部效能的小應用,居然成了騰訊撬動整個支付市場的關鍵利器。
一切發生在2014年春節,微信紅包毫無征兆地推出。轉眼間800萬中國用戶發出了4000萬紅包,綁定銀行卡用戶在一夜之間破億,這是支付寶用了接近8年才完成的成績。
“偷襲珍珠港!”馬云發出了這樣的驚呼。
接下來的幾年,兩個馬爸爸率領互聯網上最龐大的兩個帝國大打出手、短兵相接,在支付、電商、社交、o2o、共享單車、人工智能……等幾乎所有熱門領域開戰。許多年后,人們可能很難相信這場戰爭的開始,其實是因為一枚紅包。
這是一次蝴蝶效應,幾年后另一場蝴蝶效應襲擊了阿里。
盡管多年征戰,阿里還是守住了基本盤:電商支付。尤其在電商領域,盡管騰訊已經先后投資了京東、蘑菇街等一堆競品,甚至組建了“反阿里聯盟”,但卻始終不能動搖阿里分毫。
但是此時,龐大的阿里帝國依然有裂隙:一是龐大的微信流量它沒法有效使用,其它騰訊投資公司用得也不好,這進一步導致諸如下沉市場、銀發族人群,電商們無法有力觸達。另一方面,阿里帝國的生態已經出現了頭部效應和利益板結,很多長尾商家沒法賺錢。
張小龍顯然捕捉到了這個裂縫,但是內向敏感的他并不打算自己做電商,而是上線了小程序,向各大合作伙伴們放出微信流量和各種能力。電商這一仗,誰有能力誰上吧。
后來的事情你知道了,另一個杭州人黃崢率領拼多多,利用微信端的“拼團、砍價、分銷、裂變”異軍突起,以閃電般的速度建立起新的電商帝國。黃崢本人的財富也超過了馬云,位列馬化騰之后。
雖然電商戰爭才剛開始,但張小龍又贏了一程。
六、張小龍的魔法盒
回顧三大戰役,我們會發現張小龍的四個特點:
一是喜歡創新。過去人們常常詬病騰訊“山寨抄襲”,但絕對沒人敢這么說張小龍。從微信的總體規劃,到公眾號、朋友圈、支付、小程序的迭代,可以看到他從來都不是簡單粗暴地一味模仿,而是按照自己對中國人各種微妙隱晦心理的洞悉,對關鍵位置進行了不起的創新。
二是擅出奇兵。孫子兵法有云“以正合以奇勝”,無論最初的微信,還是支付、公眾號、小程序乍一看都平淡無奇,但是張小龍總是善于從你意想不到的角度發起攻擊,他抓住的總是魔鬼般的細節。再進一步說,附近的人、紅包、拼團……這些細節的位置總是發生在“社交”,利用人們的社交行為是張小龍魔法的關鍵。
三是善于抓住對手弱點。從米聊到微博,再到阿里,對手的弱點都被張小龍看得死死的。
四是不著急。他從來不急于在短時間內打敗對手,而是小火慢燉,先做好各種水電煤基礎設施的布局,開荒施肥改善空氣……一旦時機成熟,則忽然以震驚世人的迅猛速度完成突擊。
如果說,阿里、字節更像是德軍的閃擊戰,張小龍的打法則更像是蘇軍的“大縱深”。
但是現在,微信也遇到了命中注定的對手,抖音。兩個馬爸爸對掐之后,兩個“張教主”也不可避免地要對決了。
但是進軍短視頻這一步并不容易。對于微信來說,已有的產品功能足夠豐富,甚至有些“過重”了,在這樣的交互基礎上加上短視頻真的可行?
看起來,這樣的疊加似乎對抗了張小龍早期的產品觀:
“一個產品,要加多少功能,才能成為一個垃圾產品??!”
“你問我們和競爭對手比有什么區別,我說我們沒有她們那些臃腫艷俗的部分?!?/p>
外界開始質疑,微信是否不再克制、失去了初心。張小龍的回答很簡單:“微信沒有克制,做一個好的事情并不是克制什么,而是要判斷什么樣的事情是該做的,什么是對的,什么是對錯,這樣一系列的判斷很理性的過程,而不是靠一個感覺我這樣很有情懷就好了。”
但是第一次嘗試“視頻動態”卻華麗地失敗了,人們開始意識到,盡管張小龍的每一次行動都能成為大新聞,但也有很多大新聞不了了之。
那么視頻號呢?
七、戰局推演
微信視頻號與抖音的戰爭,可能成為移動互聯網歷史上最后一場史詩級戰役。在此,讓我們先理一理兩個關鍵問題:
1. 抖音的軟肋
盡管抖音已經是當下互聯網最受歡迎的當紅炸子雞,但他并非毫無弱點。事實上,抖音生態中一樣有很多叫苦不迭的商家,光鮮亮麗的背后家家有本難念的經,而且有苦說不出,虧欠破產的最近爆出不少。
一是抖音粉絲價值低,假粉很多,內容分發基于推薦而非關注。所以你無論有多少粉絲、只要內容水一點,播放量都會少得可憐。在這種邏輯下,你的每一次視頻發布都是“投稿”,都是為平臺打工,你也很難向甲方爸爸證明自己的廣告價值。
二是算法推薦有時不靠譜。很多創作者表示“豆莢”投放像玄學,投放結果完全看不懂,換個時間可能完全不同。而一些看起來很low的內容卻能超越精心制作的內容、屢屢破播成為頂流,這對人的信心打擊很大。
三是平臺變臉太快,一開始都是唱歌跳舞帥哥美女,后來又是vlog雞湯,接著是知識分享,接著是各種尬反轉的短劇……如今又全面撲向直播帶貨,裁判員過段時間一個主意,游戲規則總是在變,流量權重很不穩定,讓創作者沒有安全感。
四是不容易適應用戶狀態的轉變。
- 從產品的角度說,用戶看短視頻,有的時候純粹是太忙了,閑暇之余要放松,這時候視頻越短促放松越好。
- 有的時候是閑著無聊要殺時間,這時候視頻可以長一點,關鍵是有意思、激發好奇、讓用戶進入心流狀態。
- 有的時候真的是學習求知欲爆棚,想要學習各種知識資訊。
抖音算法再強,也不可能獲知用戶拿起手機那一刻的心態,往往還是按之前積累的興趣數據去推薦,久而久之就容易厭棄。我想搞笑放送時你給我發一堆知識視頻,這是什么鬼!
所以今天的抖音很像當年的微博,娛樂性和話題性很強,傳播效率很高,流量來得很快,但是流量沉淀很不穩定,你很難確信那些流量是自己的流量而不是抖音的。
還是蛋解那句話,以前是豬養肥了才殺,現在是趁著熱乎有一茬割一茬。
2. 視頻號的問題
一是冷啟動的內容很坑、不忍直視。比如前段時間的中年大叔熱,很多中年大叔懶而自戀,總是熱衷于各種輸出,卻不愿意花心思改善一下觀感,他們好為人師的熱情,和人們不喜歡被指手畫腳的本能,構成了一組深刻矛盾。比如各種搬運視頻的“平均審美”和渣畫質。
二是算法很坑。熱門推薦的邏輯完全讓人看不懂,看起來要追上字節還需要相當的過程。
三是冷啟動不容易。要想通過“朋友點贊”很好地起量,就要利用各種人際圈和社群,這時候群多的微商反而占便宜了,普通人不太好意思發個視頻還要透支人際關系。
四是定位左右為難。如果太ugc和朋友圈小視頻有何區別,如果太pgc拼得過抖音嗎,而且是不是失去了做“所有人都可表達的短內容”這個初心?
五是用戶習慣的培養。目前看來是“農村包圍城市”,先拿下“非抖音典型用戶”的流量,封堵住抖音繼續下沉和向銀發族進軍的路線。
需要指出的是,這些問題可能都是“暫時”的,而非“根深蒂固”的,根據我們前面分析的張小龍的特點,他等得起,視頻號會迅速迭代。
八、張小龍在下一盤大棋
在李慕陽看來,微信視頻號接下來的戰略攻擊,可能在四個方向:
1. 建立比抖音“流量更穩”的生態,復制當年狙擊微博的打法
具體來看,是迅速迭代、完善基礎設施,讓中長尾內容創作者更有流量和錢。
為什么我前面特別提到大c這個案例,因為在這里、我第一次發現視頻號的“帶貨交易”實現了閉環。
一般來說,你在電商平臺上買東西,會分為三步:
一是引流頁。比如淘寶的電商欄、頭條的信息流、抖音的短視頻。
二是詳情頁。你上去了解商品的詳細情況、價格參數、用戶評價。
三是交易頁。用戶在那里付費轉化。
在大c這個案例中,三者已經在微信無縫銜接:
引流通過視頻號的短視頻,詳情頁通過公眾號的推文(圖文、一個20分鐘洗腦長視頻),交易通過二維碼導向h5頁面。
由此,我們可以推導出未來微信視頻體系的帶貨邏輯:
一是引流觸達機制,可以通過視頻號發短視頻,投放在私人號、社群和朋友圈,同時通過視頻號的“朋友、熱門”機制推薦分發。
二是詳情洗腦機制,可以通過公眾號推文內放圖文、短視頻、中長視頻,做成詳情頁來實現。
三是交易轉化機制,可以通過小程序、h5搞定,更重要的是可以私域流量分銷裂變。
有沒有發現,這套體系對比抖音的體系,缺點是交易流程更長(容易導致用戶流失)、sku更少(畢竟不接入淘寶),但優點是流量留存更豐富穩定,流量觸達與二次裂變手段也完善的多。
2. 著眼于“非抖音典型用戶”人群,簡單粗暴充實內容
微信不必特別care產品同行和媒體人的看法,而應該用更簡單粗暴的方式去充實內容,哪怕就是搬運也在所不惜。因為下沉市場、銀發族的非抖音典型用戶們不會看抖音,誰搬運了他們也不知道。
還記得嗎,公眾號的整個發展,也是經歷了簡單搬運、資訊工具、粗暴養號這樣的階段,而后才有自媒體大v的繁榮和專業媒體的入場。
只要流量抓住了,習慣養成了,內容可以一步步優化升級。
3. 降低視頻制作門檻
如何讓很多人不露臉或者露臉無壓力、又能輕松制作精美有內容的視頻呢,需要工具的加持。
4. 緊抓社交出奇兵
微信視頻號要想贏,絕對不是去對方優勢的戰場,去拼“算法推薦、傳播速度甚至內容質量”,而應該圍繞自己的優勢:微信流量和對社交的洞悉理解。
今天的抖音,已經推出了連線、合拍、熱門話題活動等“類社交功能”。未來視頻號的快速爆發,如果不是基于某種獨家內容,那么就一定基于某種“視頻社交”功能。
比如,“視頻社交化再創作”、“視頻投票”、“視頻社交游戲”、“視頻?打賞抽獎”、“視頻+社群玩法”……筆者的想象能力有限,期待張小龍作出精彩的回答。
做穩創作者流量生態、著眼抖音外人群、降低創作門檻、引入社交玩法。做到以上幾點,即便微信沒有掃蕩群雄,和抖音快手來個“三分天下有其一”也沒有問題。
接下來,張小龍的腳步可能不止于此,接下來的入侵還會發生在b站、西瓜的中視頻位置。無限游戲的世界中,戰爭沒有邊界,一切基于合理,邏輯和指向很清晰:
讓流量更穩定、讓用戶使用時間更長、讓社交廣告觸達點更多更有效。
讓我們一起拭目以待,親歷這場移動互聯網時代最后的對決。
#專欄作家#
張俊,微信公眾號:阿辯論(ID:bianlunlove)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上海帥醒創始人,專注社交傳播、事件營銷、商業預測分析和產品開發。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學習收藏了,今天就當一回課代表吧。搭建私域流量運營,當然必須要有工具。給大家推薦一款由【人人都是產品經理】【起點課堂】旗下獨立研發的私域流量運營工具——糧倉·企微管家。糧倉·企微管家是一款基于企業微信的一款營銷型SCRM系統。集裂變獲客、留存促活、銷售變現、客戶管理于一體的私域增長閉環系統。覆蓋企業客戶運營的生命周期,助力企業私域流量運營,提升售前/售后服務能力。還可以免費開始使用哦~ http://996.pm/M0A06
想說,張小平是什么鬼,怎么跟上一篇看著有異曲同工…
之前一直沒有想要看視頻號的想法,看了這篇文章倒想要看看視頻號到底是什么,究竟跟抖音有什么差別
意味著張小龍在吹逼,為快沒落的視頻號造勢
個人目前為止不是很看好微信視頻,微信上的子產品不能單單以點贊、閱讀等指標來看,畢竟流量巨大,但是騰訊類的視頻產品從來都不缺流量導入,但是目前還沒有算得上成功的。
相反,看微信發現里的,朋友圈、視頻、搜一搜、掃一掃、購物、視頻、小程序、游戲,說實話,比去打開個app還費勁,和公眾號剛出來的時候是不一樣的。
打敗微信的不會是微信,打敗抖音的,也很難是普通的短視頻產品,看看張小龍能不能創造神跡。
張小平。 噗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深度好文,直接講清楚了為什么,而沒去故弄玄虛的拽詞,愛了愛了
作者您好,請問可以轉載到我們的移動網站上嗎?文首標注出處和作者 o(* ̄︶ ̄*)o~
可以的,記得幫我標一下公眾號喲
好的(抱拳)
您好,老師,可否申請轉載授權公眾號:微信公眾號名稱:優創力,公眾號ID gh_e49d11c64da9
申請開白,會嚴格按照要求轉載,謝謝。
本文已經被微信封了
他們也太不大氣了吧,已關注你的公眾號了。
受用了,對互聯網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都做了一些闡述,特別是視頻號未來的定位。我沒經歷過三國時期,但是我正在經歷互聯網的“三國”,期待下次戰局
好文章 也有很有意思 受用了!
好文!
好文
可以
厲害,分析的很棒!
意味著后面一群操盤手
做了好幾個月視頻號了,還沒看到成績。。。
已經很好啦,我天天有看。
哈哈 堅持再堅持,我也打算先投入,不追求結果。
我也是,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