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受《冬吳相對論》啟發,試圖以公司基因解碼百度阿里騰訊,如何在移動互聯網的未來繼續盈利。視角從創始人自身角度以及,公司文化環境等過去諸多方面來思考這三個巨頭會如何盈利移動未來。各巨頭都有混搭盈利想整合全部產業鏈的傾向,但以下是預測是各巨頭盈利的最主要方向。本文主要觀點是:
1,百度將在技術上發力,技術撬動商業。延續PC端搜索優勢,從工具型入口級產品發力,從大數據O2O廣告盈利。
2,阿里則將繼續電商帝國的基因,繼續延續PC端阿里渠道優勢基因,布局O2O環節,重整整個產業格局。再造O2O環節商,從與商家的合作中盈利。
3,騰訊則將繼續在社交上發力,繼續延續PC端社交基因,再次挖掘用戶消費潛力,從社交增值,游戲這兩個方向盈利。
一,百度,技術撬動商業,大數據O2O廣告
李彥宏留學計算機,早在96年就已經獲得基于網頁質量的排序與基于相關性排序完美結合的問題的美國專利。而其在Infoseek公司里就帶領完成了第二代搜索引擎創立的工作,而其回國后則扎根中關村繼續從事搜索相關工作。從其技術派的風格來看,李彥宏更相信技術的力量。
百度在PC端的盈利模式可以分為兩種,第一是競價排名,第二是與站長分成的聯盟廣告。而在移動時代百度同樣會延續廣告基因。根據2013百度世界大會推出的輕應用,我的猜測是百度將利用自身優勢干掉瀏覽器,如同360PC優勢帶動360搜索一樣。
下面看百度如何殺死瀏覽器,利用自身搜索優勢,讓用戶拋棄瀏覽器,將自己成為超級入口。各大瀏覽器,聽天由命吧。
用戶打開瀏覽器用百度搜索–>百度搜索出結果,提示可以添加到輕應用–>用戶選擇添加,下載百度超級入口APP。
這里可能有人會說也許未來是web app的天下,在我看來并不容樂觀,由于百度占據了89%的搜索流量,被其帶走的用戶當發現輕量級APP可以滿足,也就無需再回歸本地APP和web app的必要。因為輕量級APP就是WEB APP的更強延生。
那么引用我之前的文章當百度成為超級入口后在O2O發力,會出現以下事情:
我們來設想一個場景,男女朋友約會,男友打開百度應用搜索到“附近約會吃飯的地方”,系統嗖嗖嗖的彈出幾個輕應用,這些商家都很聰明抓住了“約會吃飯”這個關鍵詞,不僅抓住,并且在自家店里也做好了對約會情侶的準備,玫瑰,刻上用戶名字的賀卡,出其不意的各種驚喜等等。那么當顧客用餐完后也會對其進行評價,為UGC進行建設。
再來一個場景,如果有個高中生經濟困難把錢全丟網吧打英雄聯盟了,打完出來后在百度搜索“附近便宜的低于10元的口碑好的吃的東西”,于是抓住這些個關鍵詞“便宜,10塊錢,口碑好”的商家就會得利(可能是涼皮,可能是黃太吉煎餅),該學生吃完后可以進行評價。
那么關于O2O我想說的,可能有些聰明人已經猜到了。是的,沒錯,這可能是未來百度新的推廣機制,將繼續延續百度在于PC端的推廣排名。但是唯一不同的是,對于詐騙的情況,O2O世界絕對不會像PC世界那樣猖獗。PC端的世界對面永遠是一個虛擬的可以隨時不見的人,但是O2O世界跑得聊和尚跑不了廟的道理大家都懂,并且基于大數據,這家店是什么時候開店,評價怎么樣都會一目了然,而同時評論也將擔任排查工作。并且如果百度再與公安部直接聯網,對本地商家信息進行確認,那么安全性自然不言而喻。(百度有阿曾與公安部直接聯網,可見百度完全有這個實力做到。)
這是我所預測的,百度繼續廣告盈利的基因。那么不局限于O2O,肯定還會有移動端的工具類推廣,游戲類推廣,新聞自媒體類推廣,等等。毫無疑問,百度會以搜索優勢建立閉環。
百度第二個盈利點則在于與開發者的分成,這在與站長時代的聯盟分成模式相同,只不過這一次百度的廣告將基于移動大數據更加空前精準。自媒體人也許可以找到一條關于廣告的活路,這個廣告還不用你打,百度來幫你。
二,阿里,扮演O2O渠道角色
馬云早年除了英語教師的身份之外,其實也做過各種生意,先是創辦了翻譯社,結果還因為虧損去義務進過小商品擺過地攤。那么在這樣的鍛煉過程中,馬云也深知中小賣家,中小企業的渠道之苦。我不能斷言這些經歷決定了馬云要做阿里巴巴,但是至少這些經歷對馬云今后的創業有了深遠影響。馬云創辦阿里巴巴后將總部搬去了上海,后來又從上海搬回了杭州,據說當時政府對馬云的態度也十分不友好。而江浙才是中小企業最發達之地,馬云的回歸算是回到了阿里巴巴真正應該去的地方。
我們看到阿里巴巴在PC時代的盈利模式在于對渠道的打通,使所有中小企業能夠跨越地域限制地進行交易,使所有消費者與小商販通過淘寶建立橋梁。那么同樣阿里巴巴在移動時代會繼續承擔一個O2O的渠道角色。
這里有人可能要問,百度已經捆綁了百付寶,基于其移動O2O廣告可以整合全部商家,阿里如何再發力?
關于這點,我要反駁的是,第一,所有O2O的自由生態圈中絕對不會是單個商家的閉環,除非有政府介入進行排擠。第二,百度雖然可以做到廣告整合,但是如果要論如何做生意,絕對不會是阿里的對手。是的,沒錯,百度可以做成廣告商,但是整套更為完整更為系統的流程還將由阿里巴巴來完成。
舉PC時代的例子,第一,百度雖然有競價排名,但是阿里卻依然是最大的電商平臺,原因在于百度沒有這個基因。第二,百度曾經做過百度有阿,但是百度有阿毫無懸念的以失敗告終。
如果百度想踏足自己未有的基因恐怕有點難。
那么預測阿里將會結合自己已經擁有的而百度沒有的線上優勢,對于品牌的塑造!阿里會做的是把線上已有的產品與線下捆綁,將線下的弱勢進行線上彌補,這是百度騰訊都望塵莫及的。比如當一個消費者購買某件衣服時,通過移動終端線上會給出足夠多的信息評價,當用戶產生購買行為時,線上將會加入一筆成交與評價。
同時對于線上沒有只能線下購買的產品來說,毫無疑問阿里會將其線上化,將其各次交易線上化,可見化,透明化,在線下看不見的評論,數據,與其他店鋪的對比,都將得到線上的展現。使這一商家的存在數據化生存,而我們也將成為其存在數據歷史的一部分。
我這里再返回說下百度,有人會問,那還要百度干嘛?我這里的反駁是,百度在PC時代活得好好的,那么在移動時代更是如此,很多人通過百度的推廣排名來到淘寶,那么也可以通過百度的廣告來到阿里的帝國。百度具有人工智能的基因,而阿里給出的只是產品式搜索,這決定了二者的搜索范圍尺度問題。在阿里搜索“附近便宜的低于10元的口碑好的吃的東西”可能返回結果是0,而在百度搜索返回結果可能是一堆可愛的小商販。
那么再談下未來的“小而美時代”,我在《互聯網顛覆17個行業》中說到,制造業將走入個性化,定制化,部落化,每個人都是參與者與決策者,這個制造業還可以理解的更廣泛點,那么在未來的互聯網時代,阿里將會是一個很好的中間橋梁。
所以,阿里仍將以強悍的渠道角色盈利,它的使命仍然是在全新的時代幫助中小企業和商販們的成長。
三,騰訊,社交增值與游戲
馬化騰早年在潤訊工作, 潤訊是當年的通訊企業,馬化騰早在潤迅內部提出了無限軟件尋呼機的建議,可惜得不到高層重視,于是馬化騰離開了肥的流油再流油的潤迅另立門戶。這一方面說明了馬化騰早就有通訊的OTT情節,另一方面也說明了馬化騰也是一個不想依附體制,不甘平凡愛折騰的人。那么看再騰訊的生長環境,深圳的這個時候,潤迅誕生的地方,這里更注重網絡技術,而此時北京中關村方面則更重視計算機本身(軟件,硬件)的技術。這也為騰訊埋下了很好的成長基因,讓創始人對通訊感興趣,雖然他們也不知道將來如何賺錢。
細數在騰訊在PC時代的盈利模式無非是兩個,第一個是通過QQ的社交來增值,QQ會員,藍鉆,紅鉆,黃鉆等等在中國首屈一指。第二個則是通過利用其用戶數量以及龐大的社交關系鏈,用游戲賺錢,有些是代理,有些則是自己研發,還有是與開發者分成。
那么在移動端同樣如此,騰訊依然會在這兩個領域發力。那么我首先要談下為什么騰訊不可能在O2O商業布局上有很大的建樹,引用我之前發在極客公園的文章《由阿里浪想到 關于大數據、人工智能與百度、關系網與騰訊》:
有人說阿里浪是在對抗騰訊的社交強關系,那么就來分析分析。
騰訊出生的基因來自于社交,而其社交的重點在于強關系的維護。事實上中國的Facebook 早就出現了,不是什么人人而應該就是QQ空間,這是國內最最強關系的社交圈。騰訊之所以做不好搜索做不好電商,原因就在于沒有這個基因,騰訊是做社交出生的企業。
有很多人指點江山的批評到,騰訊當年如果把拍拍直接和QQ空間捆綁,那將會是真正爆發無窮的威力,真正進入人找人推薦商品的時代,并且是可以唯一對抗淘寶的機會,可惜騰訊沒有這么做,實在可惜。我當時想想,好像此話說的確實有道理。但最近幾天又深入了思考下,騰訊怎么可能這么做?這是根本不可能的。騰訊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擅長什么不擅長什么,它也知道自己不善于電商,所以不會輕易把QQ空間和拍拍進行捆綁,一旦有閃失,那么騰訊將會死的很慘,偷雞不成蝕把米地把整個QQ強關系帝國也給毀了。
這其實就是基因的問題,個人對騰訊的分析是“強關系,弱影響力,長尾后端”。
你的一個好朋友買了一雙鞋,你看到了覺得好看你也會買一雙。但如果你朋友買了件T恤,你覺得不喜歡,你也就不會買。這么個列子說明:“這是長尾的生意,你買或不買更多的在于你的喜好。而你的朋友買東西是隨機的,你的選擇也是隨機的,更多的是一種長尾自然口碑營銷,覆蓋面廣而不精。因為無商家介入營銷,不大可能出現帶動一整個地區的人大規模瘋搶的情況。
也就是說騰訊的關系在于強,而影響力則是弱。在電子商務方面,需要的則正是騰訊缺少的“強影響力”。
而騰訊選擇增值服務與游戲則是走的非常正確的一條路。因為這是騰訊的優勢–“強關系”。我借用卡斯特的《羨慕與嫉妒:深層心理分析》一書的分析來解釋,人與人之間永遠存在攀比心理,而這種攀比不會是一個離你很遠的人,簡單的說,你離李開復很遠你就不回去嫉妒李開復,但是如果你高中同學曾經和你同桌,并且成績很差,上了大專。但是今年它卻月入100萬,而你才月入6000,雖然在社會面具下你不會有所表示,但是你在心里咬牙切齒。也就是說嫉妒心里永遠發生在與周圍人,是強關系中,而不是弱關系中。騰訊對此的洞悉相當得到,我曾經還寫過一篇《厚黑又細膩的人性社交設計玄機洞察》對騰訊的社交設計進行了最詳細的解刨,發現騰訊對于人際關系在網絡上的需求的洞察可謂及其細膩。有興趣可以搜下。
那么正是騰訊抓住了這些,滿足了人性中的需求,使自己的到了很好的發展。也許很多人會罵這不是利用人性的弱點在賺錢嗎?但是在我看來,有些需求是存在的,是必須被滿足的,我們辯證的看“虛榮”這兩個字,從好的一面來說正是社會發展的動力,一個社會沒有了“虛榮”,失去了向上的動力,那其實也離奔潰不遠。
那么預測騰訊在未來的盈利模式。首先在增值服務上,騰訊已經在微信上推出了表情購買,但我想以后在這方面的設計一定會更多增值服務。我認為肯定會出現游戲身份之類的認證。
其次騰訊在微信的打飛機做的如此成功,本質上是在宣布一個基于關系鏈空前的游戲大平臺將要在未來成型,同時也將血洗當前整個手游行業。想離開微信的生態圈單獨生存如離水之魚,死在黎明。那么騰訊整合其用戶基數與強大關系鏈后,騰訊將會成為游戲行業的超級入口,與開發者分成,不會有第二個平臺出現。開發者如果要想在新的游戲規則下生存,就得學會依靠生態。
所以,騰訊依然會在社交增值與游戲上盈利。
BAT三家都是偉大的公司。百度是幫助了用戶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幫助努力的站長與開發者分成。阿里則是幫助中小企業和商家減少交易成本,幫助消費者減少交易成本并且幫他們二者之間建立信任。而騰訊則是幫助人與人更好的連接在一起。
#專欄作家#
承哲,微信公眾號:shouxifayanzhe,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關注工具產品和人工智能領域,擅長AXURE,興趣愛好看書,思考。
轉載此文章須經作者同意,并請附上出處(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及本頁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