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號,大家快來刷!

10 評論 17510 瀏覽 37 收藏 18 分鐘

前段時間,張小龍的一條朋友圈讓微信視頻號重新出現在大眾的視野里,大家對視頻號的討論隨之重燃。視頻號發展現狀如何?需要什么樣的內容?本文作者從自己的使用體驗出發,結合所思所想,對視頻號展開了分析說明。

如題所示,我在呼吁大家來使用視頻號。因為在我所蹲的群里有做過是否使用視頻號的調查,十幾個人里面只有2~3個人使用視頻號,也在朋友圈刷到一個產品培訓機構做了是否使用視頻號的調查,貌似打開視頻號和使用視頻號的人都不多,還有很多人都覺得這個功能簡直雞肋。

不過,我還是看好視頻號,時間允許就喜歡刷。當然和我想法不同的人也很多,想法不分好壞對錯,下面是一些思考。

一、對視頻號的感性偏好

前段時間一直瘋傳一張朋友圈截圖,暫且不知這張圖真假,不過這里說的2億肯定是DAU,而不是用戶數。

然后就引發了一系列討論,這里的截圖來自我朋友圈,發起調查的是一個產品機構,有人拿微信8億用戶對比這之前的2億日活,說暫且達不到頭條標準,不過不知道這里頭條標準是什么。在我看來一個是熟人關系鏈里的衍生物,一個是陌生人的中心化的平臺,不知道這樣對比有什么意義。

再說讓張小龍去吸引內容而放一個幌子?這樣帶有陰謀論的污蔑簡直不配做產品。微信應該是很有耐心在做這個事情,也不會為了大家急紅了眼球被激一下就把策略改的激進猛而追求數據。

外界的猜測都不可靠,包括我的猜測。一切都還在試驗和試錯。對于把事情陰謀化和復雜化,我及其厭惡,簡單就好。而從我的觀察來看,視頻號是一個很好的功能。將來也希望變得越來越好。下面從視頻號的改進和變遷來闡述對視頻號的思考。

二、視頻號的變遷

2.1 變遷的內容和調性

視頻號最開始的準確上線時間我不知道,不過可以猜測微信視頻號一開始是在灰度測試和部分開放,最早還是在今年1月份的時候,我的發現頁就有了視頻號入口,而我家親戚那個時候還沒有視頻號。

我自己本身是擁有2個微信賬號,但是小號的開放速度明顯慢于大號,說明微信視頻并不是一開始就全面開放的。而我年初在刷視頻號的時候,那個時候刷到最多的是“手工耿”還有“咩呀博士”,“貧窮料理”等視頻,這些博主創造的視頻內容已經有一定難度,而且在其他平臺可能已經小有名氣了~算是比較優秀的kol。

截止到2020.7月.手工耿的視頻點贊數和視頻條數已經遠遠超過當初的幾十個贊了。經常有用戶會在評論區刷:“在座都是視頻號內測的用戶,請大膽一些”

咩啊博士同樣,最初的視頻也只有幾十個贊,隨著視頻號的推廣機制,粉絲和點贊越來越多(小tips:視頻號不對粉絲顯示博主粉絲量,去中心化的心思很明顯)不過,我不常刷抖音,所以他們是否和抖音明星博主重合,這一點我不明確。

我猜測并不會重合,而視頻號也肯定在最初就想好了自己的調性。原因從我以下幾個角度進行了分析:

(1)視頻號需要什么樣的博主?

需要和明星和大V等差異化的博主:視頻號算是微信生態里面的一個短視頻制作–發布-瀏覽-功能,也就是一個微小的短視頻社區。就啟動而言,已經和抖音最開始的啟動不一樣了,最初抖音啟動時是請一些有創作能力的博主和明星大V來入駐。

但是有了抖音快手這些平臺之后,后發平臺的人再去走前面的路子是行不通的。一來那些博主已經在其他平臺玩得順風順水,甚至可以盈利。新開的視頻號又有什么可吸引人的地方呢?二來就算是引進了這樣的博主和內容,那么用戶又會比較:怎么和抖音快手內容相似度那么高?不用了不用了。

(2)需要什么樣的內容?

貼近朋友圈以及親友關系的內容:視頻號的產品形態不是一個獨立APP,是處于微信熟人關系鏈里面的一個入口。對用戶而言在自己最熟悉的親友圈子里,如果突然刷到陌生人的視頻,那么什么樣的視頻不會讓人很反感呢?

至少我認為是貼近朋友圈里面那些有趣大眾且生活化的內容。而不是美女,網紅,美妝之類垂直針對女性化個性化特別明顯的。

(3)需要怎么樣的關系鏈和傳播機制?

需要熟人關系鏈和社交傳播:除了一些有意思接地氣的博主的內容之外,最初在視頻號還能刷到附近的人,以及朋友的朋友的視頻,滿足了一般人擴大社交圈的需求,當然這個社交圈肯定是你所關注且想關注的,能和你成為朋友的可能性極其大。

就這一傳播路徑來看,視頻也不會去引進哪些高高在上甚至是遠離大家生活的博主(前期不會,后期擴大影響力會)

總結:考慮到視頻號的差異和調性,想來視頻號的團隊也不會說去抖音挖掘重復類型的博主,至少在我剛開始玩視頻號的時候,推送給我的內容都是原創而且很有意思的,不是抖音上比較火的女性化視頻。

再說到現在,半年過去了,微信視頻號里面的內容不僅僅有之前的素人和有特色的的博主。有很多從其他平臺遷移過來的博主,主要有以下幾個類型:

(1)機構或者公司的官方賬號:

例如人民日報,微信派,騰訊,36氪等等都紛紛開通視頻號。

(2)其他平臺的寵物博主,吐槽博主,風景,情感博主,知識分享類

很多賬號主直接搬運或者創作視頻,一些不玩抖音的人都會發現原來這些視頻如此精彩,尤其是知識分享類的人,其實這一批人他們很可能都不會去開通一個B站賬號做UP主,因為幾乎不會得到太多流量傾斜,而且知識類目前也不是B站最主流的文化。

但是這樣的素人愿意開通視頻號,仿佛就像你朋友圈里新加的好友一樣給你嘮嗑幾句,因為傳播都是在自己的熟人圈子里,會比較有安全感。

(3)明星之類

周也,鄧紫棋,還有一些老角色(比如之前濟公扮演人),很多以前我們遺忘的明星重新在這里展示自己更私人更真實有趣的一面。

微信號里面的內容多了很多,雜了很多。但是基本不會有太多美顏和濾鏡,基本不會有太多暴露博眼球的,最受歡迎的是正能量的一些剪輯,非常符合大眾口味。另外,素人拍的視頻如果剪輯和畫面不夠好,點贊和曝光基本很少。

2.2 變遷的內容展示邏輯

最初的視頻號只有單列展示,只有關注欄,并沒有朋友和熱門區分。

產出內容限制為不超過 1 分鐘的視頻,或 9 張以內的圖片。單列信息流、時間倒序排列(也存在個別特例)。這里想到之前龍哥說的關于朋友圈的思考:朋友圈是一個廣場,大家來來往往,到處看看新鮮事,偶爾看到新鮮事情就去湊個熱鬧(評論,點贊)。

我想視頻號是對朋友圈的一個補充,朋友圈全部都是已加好友或者熟人,同事之間的生活圈,隨著朋友圈角色多樣化,職業化,用戶就會壓抑自己真實的一面,很多生活化的東西不再發。

而視頻號半陌生半熟人,也擁有另外一套賬號體系,在這里可以發圖片也可以發視頻,保留朋友圈的習慣,準確來說不是一個專門為短視頻制作的功能,而是一個更大的朋友圈,在這里任何動態,任何形式的動態都被允許,你擅長圖片就發圖片,你想法視頻就拍視頻。朋友圈更大,多樣性同時保留。

就內容展示上,微信視頻號的主頁介于抖音與快手之間,既不強調沉浸感的單頁信息流,每一條內容和內容之間有隔開,不鼓勵開放雙列信息流。單頁信息流對應的是沉浸式和算法推薦,雙列信息流代表的是加深交互和注重社區互動,所以抖音的媒體性和快手的社區性對比非常明顯。

視頻號走中間路線,采用單上下滑動,比抖音少了些沉浸感而比快手多了些流暢感。它鼓勵用戶主動翻看,內容消費動機上,也就是說用戶想看的才會停留和觀看,顯性需求在做主導,不提供過多選擇,不鼓勵互動加深,在內容和社交做平衡。

結合公眾號以往去中心化的分發邏輯,此后的內容分發或以訂閱關系為主。而在內容方式排列上,目前多以時間倒序為主,但也偶現了一兩個特殊情況,推測認為,存在推薦算法進行干預的可能性。

目前的內容展示邏輯:

現在的展示邏輯區分關注,朋友,熱門。訂閱關系為主要內容,用戶可選擇觀看朋友的素人內容和熱門內容,這其實滿足了熟人和陌生人社交的兩種需求,而朋友和熱門訂閱均可以轉化為第一種訂閱關系。

這里還有一個小細節,在之前的視頻號里僅僅會顯示“有一個好友贊過”,但是目前會直接顯示是哪位好友贊過,所以在發現欄會直接出現小紅點,迫使你好奇去點開:

這里其實邏輯和朋友圈一樣,誰發了朋友圈,朋友圈會告訴你一聲,現在是誰點贊視頻了,視頻也告訴你一聲。但是和發布還是稍有區別。發布朋友圈是用戶自主去展示某個動態,發布完了誰會查看她的朋友圈本人是無法知道的。

在視頻號里有所不同,視頻號點進去可以知道是誰點贊了這一個視頻,所以點贊的視頻會暴露好友的愛好與傾向。這里可以理解為好友關系推薦加強,也強化了好的內容展示。

但是對于點贊的人來說心理負擔會增加,每個人喜歡的視頻是不一樣的,點贊在我之前那一片文章里分析過了。微信的“好看”和“看一看”,到底有什么奧妙?

我個人認為點贊是在讓內容和在屏幕前的人產生手指上的互動的一種方法,用戶不僅僅耳朵和眼睛愉悅,手指也需要參與感。不過這里帶了一層推薦的意思,所以會壓力增加不少。

三、我對視頻號的思考

我算是使用視頻號大半年的用戶了,這里僅僅表現我對視頻號的思考,個人喜好是私人化的東西。

不過想多說一個事實:很多人并不是討厭事物本身,而是討厭事物本身所帶來的的附加的東西。比如之前很多人都表示對抖音反感:會浪費我的時間,看抖音的都是“下沉”的屌絲,容易被洗腦。給平臺扣上等等標簽,其實平臺一直都是中性的,但是人一直是有傾向的,可巧的是內容是人創作的,圍繞人而來。

很多社交平臺和微博很像,虛幻的東西就是如此有吸引力,因為現實并沒有那么開心。人們只是不想自己也被扣上無腦或者是很容易沉迷娛樂的帽子才反感抖音。

視頻號同理,視頻號只不過是用戶去了解世界的一種渠道,也有娛樂的一部分,和看小說,玩游戲,看知乎,逛B站并無其他區別。

此外說視頻號對抗頭條系的短視頻,所創造的一個功能,我是覺得缺乏說服力的。

因為圖文和視頻都是人在表達自我,展示自己與信息的一種互動方式而已。之前龍哥曾在 2020 微信公開課Pro上就已預告過短內容即將上線的消息,他認為公眾號存在兩大失誤:一是限制了內容創作者的范圍;二是公眾平臺做成了文章內容的載體,限制了其他短內容的發展。

視頻號算是彌補了內容形式的完整性,一個人不僅僅可以通過圖文在封閉式的公眾號里發聲,現在可以通過短視頻和所有創作者站在同一標準下產出內容。

視頻號是微信走向開放的一個象征,也是一個更大的公域朋友圈,比抖音快手微博等更私密,比朋友圈開放。嚴格來說,微信視頻號的內容形式并不是“短視頻”,他們公司也更愿意將其稱之為“短內容”。

但是從kill time的角度來看,彼此之間是存在競爭的。因為用戶的時間就那么多,不花在朋友圈和視頻號,就會花在抖音,游戲之類。

最后說了那么多,什么內容平臺短視頻平臺,其實這些產物只不過都是人類的產出物,而人天生是社交動物,帶有社會性的人每天都會渴望和人產生互動,發消息是給人發,看視頻是人制作的,看電視,看書同理,我們每天都在消耗著人類自己所產生的東西,包括意識,思想,音視頻,聲音,文字,樂曲等等。一個人對這個世界的交互和渴望,大概從出生時就帶有。

互聯網世界變化的都是平臺規則,不變的其實是人與世界的互動。

 

作者:muki;公眾號:霧見

本文由 @muki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微信公眾號或下載App
評論
評論請登錄
  1. 我看好視頻號,但是去中心化的概念是反人類的,強者恒強,弱者恒弱,這和馬太效應有異曲同工之妙,這是大自然的規律,內容的優質會帶來正向反饋,關注力增長的同時,伴隨能量場的聚集,而能量場會繼續反補關注力增長,所以如果強行人為干預,是不符合大自然的“道”的??纯焓志涂梢灾?,一直再做去中心化,但流量還是會逐漸向大主播聚集。另外,于平臺增長而言,這些都是必行之路,但確實,微信有實力和精力來做,因為沒有變現壓力、沒有增長壓力,但如果強行限制中心化,這波浪潮還是趕不上。

    來自遼寧 回復
  2. 雖然在一月內測的時候已經開通了視頻號,但也沒什么內容發,現在也不會去點進去看,因為內容不夠抖音的多。并且熟人的話也不會天天在發。

    來自廣東 回復
    1. 嗯嗯,熟人的動態更像是在朋友圈看不到的另外一面,不過面向一般人的創作難度還是挺高的。

      來自廣東 回復
  3. 內容是遠不如快手抖音的。另外不喜歡分享的人,真不敢點贊。

    來自浙江 回復
    1. 是的,目前還沒形成抖音那么強的社區氛圍和特色。只是處于微信內讓它具備了很大流量。

      來自廣東 回復
    2. 是的,抖音一開始就有明確的社區調性,但是對于視頻號,并不能把它當做一個短視頻社區來看。

      來自廣東 回復
  4. 加入視頻號功能后,試用感受變LOW了

    來自廣東 回復
    1. 現在前期可能為了鼓勵用戶創作,對搬運和內容質量的審核上面沒有那么嚴格。有些視頻質量確實不好。

      來自廣東 回復
  5. 濟公的扮演者叫游本昌

    來自天津 回復
    1. 哈哈,你這么說想起來名字了~

      來自廣東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