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萬億工業互聯網:新基建風口中的風口如何起飛?
工業互聯網是互聯網和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工業系統全方位深度融合所形成的產業和應用生態,是工業智能化發展的關鍵綜合信息基礎設施,其核心是基于全面互聯而形成數據驅動的智能。文章從工業互聯網的興起出發,對工業互聯網的組成結構和發展現狀進行了總結,與大家分享。
工業互聯網從來沒有像今年這樣備受關注過。
今年以來,國家決策層關于加碼新基建、加快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等表態,已經指示了社會資源向工業互聯網傾斜的大趨勢;同時,疫情期間,企業業務線上化、智能化需求迅速提升,工業互聯網的現實價值得到凸顯。
在6月30日中央高層會議再次提出加快工業互聯網創新建設,提升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水平后,資本市場迅速做出反應。7月1日,工業互聯網板塊走強,多支個股拉升封板,其中,工控與能效解決方案提供商英威騰連續多日漲停,市場熱情可見一斑。
政策指路,需求爆發,資本跟進,一個醞釀已久的市場機會正在乘風破浪。
01 工業與互聯網如何走到一起?
對長期關注工業互聯網的人而言,工業互聯網并非全新概念,在其之前,工業4.0曾受到追捧,事實上,無論工業互聯網還是工業4.0,共同指向都是制造業的數字化轉型升級。
德國是掀起這輪變革的帶頭者,其也是工業4.0的提出者。
根據賽迪智庫工業經濟所副所長劉春長介紹,工業4.0概念的誕生最早可追溯到2011年,在該年的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德國業界提出該想法是想通過物聯網等技術應用來提高德國制造業水平。隨后,德國成立了“工業4.0工作組”,并于2013年4月發布了《保障德國制造業的未來:關于實施工業4.0戰略的建議》的報告。
漢諾威工業博覽會會場
同時,德國聯邦教研部與聯邦經濟技術部也于2013年將工業4.0項目納入了《高技術戰略2020》的十大未來項目中,德國機械及制造商協會(VDMA)等協會還合作設立了“工業4.0平臺”。
2013年12月,德國電氣電子和信息技術協會發表了德國首個工業4.0標準化路線圖。在2014年4月的漢諾威工業博覽會,工業4.0成為主題。德國總理默克爾將工業4.0稱作是“一個里程碑”。
制造業強國德國提出并重視工業4.0的舉動,很快引發全球范圍的關注。無獨有偶,在德國主推工業4.0概念的同時,美國也正在進行有關工業互聯網的討論。
2012年,通用電氣(GE)前全球董事長兼CEO杰夫·伊梅爾特在美國發表題為《又一場工業革命》的演講,將工業互聯網概念推至臺前,在演講中,杰夫·伊梅爾特為工業互聯網做出定義:這是一個龐大的物理世界,由機器、設備、集群和網絡組成,能夠在更深的層面和連接能力、大數據、數字分析相結合。
在GE提出工業互聯網概念后,美國五家行業龍頭企業聯手組建了工業互聯網聯盟(IIC),將這一概念大力推廣開來。除了GE之外,加入該聯盟的還有IBM、思科、英特爾和AT&T等IT企業。
美國業界推行的工業互聯網,與德國工業界、學界及政府主推的工業4.0,一個偏重軟件層面,一個偏重硬件層面,但內核差別并不大。兩個概念的本質,都是要通過數字化轉型,提高制造業水平。
在《保障德國制造業的未來:關于實施工業4.0戰略的建議》中,德國政府提出:“前三次工業革命的發生,分別源于機械化、電力和信息技術。如今,將物聯網及服務引入制造業正迎來第四次工業革命。不久的將來,企業能以CPS(Cyber-Physical Systems ,信息物理系統)的形式建立全球網絡,整合其機器、倉儲系統和生產設施?!?/p>
劉春長將其概括為:18世紀引入機械制造設備的工業是1.0時代,20世紀初的電氣化是2.0時代,20世紀70年代開始的利用電子信息化技術的自動化是3.0時代,而工業4.0,意味著基于信息物理系統(Cyber-Physical System,CPS)的智能制造時代的到來。
工業互聯網的含義異曲同工,同樣是通過工業革命和網絡革命,推動支撐社會經濟正常運轉的制造業實現轉型。簡而言之,無論工業4.0,還是工業互聯網,其共同要義都是借由新興技術如互聯網、物聯網等,提升制造業的智能化、效率和互聯互通。
在這場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浪潮中,中國始終是積極的參與方。
- 2013年,工業和信息化部便印發《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專項行動計劃(2013-2018年)》。
- 2015年,國務院發布《中國制造2025》的戰略文件。
- 2018年7月,信息化部印發了《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及推廣指南》和《工業互聯網平臺評價方法》。
- 2019年1月18日,工信部印發《工業互聯網網絡建設及推廣指南》,明確到2020年,形成相對完善的工業互聯網網絡頂層設計。
- 2019年3月,“工業互聯網”被寫入《2019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進入實質落地階段。
而在今年的新基建戰略及中央高層會議再次提出加快工業互聯網創新建設定調下,工業互聯網再度被摁下加速鍵。
02 工業互聯網聯什么?
雖然只是加了工業兩個字,但工業互聯網的范疇與互聯網存在巨大差異。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出版的《工業互聯網產業經濟發展報告(2020年)》將工業互聯網分為狹義和廣義之分。
- 從狹義范圍來看,工業互聯網核心產業只包含工業互聯網平臺、新型網絡、邊緣計算等融合創新帶來的全新產業領域。
- 從廣義范圍來看, 工業互聯網核心產業基本等同于工業數字化的相關產業,其根植于傳統制造支撐體系,又融合數據感知、互聯互通、先進計算、智能分析等能力,帶來了傳統產業的升級和新產業環節的誕生。
《工業互聯網產業經濟發展報告(2020年)》圖源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
顧名思義,工業互聯網的基礎服務對象是工業,因此,工業互聯網存在的基礎是大量的工業、制造業內的機器、設備。有了設備之后,怎樣從設備上采集數據、怎樣將設備互相連接、怎樣將采集的數據做存儲、處理、分析并反過來指導實際工作,就構成了工業互聯網的基本要義。
具體而言,可以將工業互聯網平臺的基本架構概括為四個方面:
- 一是數據采集:即如何從線下龐雜的設備和機器上實現信息的采集和整理;
- 二是數據處理:數據采集回來之后如何將不同來源、結構的數據進行存儲、處理;
- 三是數據分析:對采集回的數據基于工業機理和數據科學實現海量數據的深度分析,并實現工業知識的沉淀和復用;
- 四是應用開發:提供開發工具及環境,實現工業APP的開發、測試和部署。
這四個方面分別對應邊緣層、IaaS層、工業PaaS層、工業SaaS層以及貫穿上述各層級的安全防護,而其中,邊緣層、平臺層、應用層是工業互聯網平臺的三大核心層級。
工業互聯網架構,來源工業互聯網平臺白皮書
實體設備是數據來源的根本,因此邊緣層可以被視為工業互聯網的底座,其存在的價值是將物理空間的隱形數據在網絡空間顯性化。
對于工業產業,現實中存在老舊設備多、性能參差不齊,傳感器、儀表、控制器支持的通訊協議不同以及對線下龐大工廠人員管理難等難題。因此,邊緣層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可以拆解為三大部分:設備接入、協議解析、邊緣數據處理。
IaaS層是工業互聯網的數據基礎設施,在對數據進行處理、存儲后,如何加工、分析數據便來到了工業互聯網的關鍵一環:平臺層。
平臺層事實上是工業互聯網的“操作系統”,主要包含工業數據分析與建模能力兩大能力。數據分析的含義不難理解,所謂建模能力是指,將工業數據輸入模型以后,基于數字化模型可實現對實際生產及業務過程的描述、分析、預測、決策,以指導實際工作的精準執行。因此,數字化模型是工業數據分析的核心,也是工業PaaS的核心。
最后是應用層,即在數據采集、數據分析和建模后,對工業互聯網的服務做最終輸出,為用戶提供各類在平臺中定制化開發的智能化工業應用和解決方案。
因此,連接設備、采集數據、分析數據、輸出服務、反哺生產,可以被認為是工業互聯網的基本構成。
03 萬億市場誰在掘金?
相較其他產業而言,工業是一個更為復雜、多元的產業,也正因如此,工業互聯網的鏈條更長,所涉范圍更廣,其所撬動的市場機遇也更大。
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出版的《工業互聯網產業經濟發展報告(2020年)》測算,2018年、2019年我國工業互聯網產業經濟增加值規模分別為 1.42 萬億元、2.13 萬億元,同比實際增長為 55.7%、 47.3%,占GDP比重為1.5%、2.2%,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為6.7%、9.9%。
預計2020年,我國工業互聯網產業經濟增加值規模約為3.1萬億元, 同比實際增長約47.9%,占 GDP 比重為2.9%,對GDP增長的貢獻 將超過11%。其中,核心產業增加值規模將達到6520億元,融合帶動的經濟增加值將達 2.49 萬億元,將帶動超過255萬個新增就業崗位。
龐大的數據背后,隱藏著廣闊市場。面對近在眼前的機遇,嗅覺敏銳的產業和資本早已跑步入場。
根據信通院發布的《中國工業互聯網投融資報告(2019)》顯示,包括中金資本、高瓴資本等國內知名機構,紅杉資本、GGV紀源資本等知名美元基金,以及中國互聯網投資基金、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等國家級產業投資基金都是工業互聯網的重要投資機構。
各家機構投資方向各有側重,比如紅杉資本的投資標的覆蓋工業智能設備、工業自動化、平臺、工業軟件及APP產品和安全;而金沙江創投投資的8家企業主要涉及平臺、工業軟件及APP和相關服務。
而在二級市場,根據信通院《中國工業互聯網投融資報告(2019)》的統計,2019年,各大版塊上市的工業互聯網企業累計有100家,其中,17家相關企業在2019年完成IPO。工業企業是工業互聯網的主力軍,例如海爾、徐工、三一重工等傳統制造業巨頭。
分領域看,不同玩家在邊緣層、平臺層、應用層也各有布局。其中,阿里巴巴、騰訊、華為等科技巨頭試圖對平臺層和應用層實現全面滲透。以騰訊為例,其提供計算、存儲等基礎設施層服務,也提供大數據平臺、AI平臺、云數據庫等平臺層服務,同時還輸出行業解決方案。
不過與傳統制造業巨頭相比,當前,科技巨頭們對于工業互聯網的滲透更多集中于基礎設施層,更為關鍵的平臺層目前仍是傳統制造業巨頭把持的天下。
例如三一重工旗下的樹根互聯,是國內目前重要的工業互聯網平臺方,而海爾旗下工業互聯網平臺COSMOPlat已經上線并提供服務,是國內第一個工業互聯網平臺。
與制造業巨頭相比,科技巨頭們的優勢在于數據分析及服務上,但對于產業本身的理解不夠;而對于傳統制造業巨頭而言,其優勢在于理解產業,但在技術迭代、團隊構建等方面可能劣于科技巨頭。因此,雙方此前都有合作的意向,比如騰訊云與樹根互聯聯合推出了“根云”,阿里云與徐工共同搭建“徐工工業云”等。
不過,工業互聯網并非只是巨頭的游戲,在這個鏈條繁雜的賽道,雖然通用型平臺被巨頭把持著,但在在諸多細分領域仍存在著掘金機會。無論是深耕某一環節,還是專注某一領域,都已經有創業公司冒出頭來。
例如,去年于納斯達克上市的區塊鏈第一股嘉楠科技就在主打邊緣計算芯片;而專注能源電力、石油化工、煙草等行業,由招商局創投、創新工場、云啟資本投資的德風科技,則通過深耕垂直領域、提供多維服務實現了突圍。
目前,工業互聯網發展勢頭正猛,但漫長的產業鏈條還有諸多需要提升的環節,這些都是創業者的機會。同時,工業互聯網自身存在成本等推廣挑戰,也會更加考驗行業玩家的技術產品實力。但是,挑戰與機遇總是并存的,在這塊價值超萬億的大蛋糕面前,新一輪競逐已在進行。
作者:周楷,微信公眾號:深響
本文由 @深響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 目前還沒評論,等你發揮!